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03:25:06 作文素材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作文素材

篇一:2013福建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

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图6)一

战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

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

东风。”这里“东风”指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

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 图6

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A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20.“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21.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东北野战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图7 图8 图9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23.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话快速工业化战略。(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10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8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

化道路有何不同。(9分)

41.(16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

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10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

材料二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

(10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

结合图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

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

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

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

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图15

——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材料三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6分)

(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论证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0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38.(36分)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

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

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

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

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41.(16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井冈山;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

(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唤起民众。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

篇二:2013年高考历史(福建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

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图6)一

战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

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

东风。”这里“东风”指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

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 图6

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

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

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

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

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

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表1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20.“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

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21.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

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东北野战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图7 图8 图9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23.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

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

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话快速工业化战略。(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

金的。(10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8

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

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9分)

41.(16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

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10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

材料二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

点?(10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

结合图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

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

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

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

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图15

——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材料三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将“西江月”后□□□处省去的内容填写完整并指出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6

分)

(2)上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场景。从材料二、三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以此

论证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0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38.(36分)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

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

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

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

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41.(16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

地位。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

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井冈山;秋收起义后,创建革命根据地,击退敌军进剿。

(2)军阀重开战(蒋桂战争)——军阀混战,为红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

革命,唤起民众。路隘林深苔滑(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远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红军有回旋余地。

篇三:河北省衡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点睛大联考(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衡水

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

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

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2. 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天下为主,君为客”

3.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

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汉末工商濒临破产 B. 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

C. 宋代庶民社会崛起 D. 明清社会贫富不均

4.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 自此以前,并

是写本。”对“活版” 理解正确的是()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为手抄

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5. 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

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6.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 文人画,重视写意 B. 山水画,重视写实

C. 花鸟画,浓墨重彩 D. 人物画,形神俱备

7. 近代著名艺术家陈衡恪曾经评价某种绘画: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

感想?? 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下绘画属于他所指的类型的是()

A. 《马拉之死》 B. 《拾穗者》 C. 《格尔尼卡》D. 《墨梅图》

8.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

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托古改制

C. 变者天下之公理 D. 祖宗之法不足守

9.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

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 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A. 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 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10. 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

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攘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 B. 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

C. 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 D.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纲常礼教

11.20 世纪20 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

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

A. 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

B. 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

C.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

D. 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12.1958 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

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 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 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13.“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挠,秉忠心赤胆回国,高风标千古;战胜千难万险,献身国防科技,

送两弹一星上天,汗青立功勋。”此对联赞颂了一位爱国科学家。下列对该科学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 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冲破重重阻挠回国

B. 为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做出突出贡献

C. 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成为向“科学进军”中的一员

D. 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成功发射两弹一星

14. 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

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15. 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

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 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 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 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

16.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这实际上是()

A. 否定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B. 佐证了印刷术在宋代传到欧洲的史实

C. 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 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17.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

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

A. 宣传“因行称义”原则 B. 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

C. 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 D. 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

18.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

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 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弥尔顿的上述言论()

A. 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 B. 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

C. 肯定“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 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

19. 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

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 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 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20.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

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21.19 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 “ 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

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

A. 经典物理学 B. 进化论 C. 相对论 D. 现代信息技术

22. 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

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 人性解放的渴望

23. 某作曲家声称:“我所创造的音乐,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来自人们灵魂底脚的律

动。”他要使“听者不仅能感受到心灵的创伤,还能逐渐去弥合那种创伤。”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 《老人与海》

C. 《悲怆进行曲》 D.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4. 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

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 电视和电影 B. 铁路与飞机 C. 报纸和广播 D. 网络与漫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 分)

25.(18 分)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深刻地改变着世界面貌;而不同政府和

政治家对它的不同态度,深刻地影响了各自民族的历史走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前沿,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

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

神学挑战;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

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尤其在文艺复兴中后期,以意大

利为中心的欧洲,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和通过阿拉伯世界得以保存下来的

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古典文化成果,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

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

——胡光利《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二 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态度举例。

(1)指出古代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依据材料一,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的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就他们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态度分别予以简要评述。(6分)

26.(1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

类社会的不平等。他痛心地说:“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

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不过,他承

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

私有者社会。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版)

材料二 20 世纪初,中国近代人蒋智由作《卢骚》云:“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民约开新

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1)归纳概括材料一中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世人皆欲杀”卢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思想主张对近代中国和西方民主革命的不同影响。(10 分)

27.(18 分)1900 年前后,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

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

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

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10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并写出20 世纪初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8分)

参考答案

篇四:新课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历史 复习题(10-9)

新课标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0-9)

历史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为根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止步于秦汉 B. 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

C. 中国传统文化一成不变 D. 中国文化排斥其他文明

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3.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孔子称赞其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孔颜之乐”,乐在何处:

A.以德治民的情怀 B.克己复礼的规范

C.中庸之道的得当 D.仁爱道义的操守

4.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A. 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 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5.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B.“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C.“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D.“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6.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反对君主专制

7.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8.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西游记》体现了“天上有人”,《三国演义》体现了“朝中有人”,《水浒传》体现了“道上有人”,这种艺术展现从本质上说明了

A.封建制度的衰落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D.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展示

9.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人)多以金、物资给之。” 由此反映出宋代

A.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C.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

10.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

11.2009年7月20日晚,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登场亮相。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 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12.一位学者说:“明初虽然出现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样不朽的小说,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流行。一直要到弘治、正德以后,这两本长篇小说才得到迅速的刊刻流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水浒传更是只有嘉靖以后的版本。”这是因为

A.社会经济繁荣,通俗文学符合一般城镇民众的口味

B.活字印刷术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制与流通更为方便

C.通俗文学地位上升,已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

D.政治风气开明,通俗文学的创作不再列为禁书

13.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

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14.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奇器图说》是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以下情况有可能出现的是

①该书吸收了伽利略研究成果 ②该书介绍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③后来的中国学者对该书不予重视乃至贬斥 ④该书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现象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

15.“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16.19世纪70年代,一些对时局敏锐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学校建而志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些知识分子的“敏锐性”主要表现在他们主张

A.兴办西式学校 B.建立西式制度 C.发展近代海军 D.发展近代工业

17.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维新思潮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18.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19.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

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20.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21.1917年《国民公报》上一篇文章写道:“从前专制时代,讲文明者斥为野蛮,那时百姓所过的日子白天走得,晚间睡得。辛亥推翻专制,袁政府虽然假共和,面子上却是文明了,但是人民就睡不着了。袁政府被推翻即是真正共和,要算真正文明了,??不但活人不安,死人亦不安了。”这篇文章表明作者

A.对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动荡不安心生抱怨

B.认为辛亥革命给国民带来了文明与幸福

C.认为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D坚信政治变革定会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22.“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

2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始自文艺复兴的人的觉醒,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演进则始于人们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了解、学习和移植。前者是从人的觉醒到制度的建立;后者却是从制度的觉悟到制度的建立,期间缺少人的观念普遍更新这一重要演进环节。为弥补这一演进环节的却是,中国开展了: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4.1915年陈独秀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中说:“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毋庸讳言者也。”这表明陈独秀

A.对资本主义深刻揭露,坚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表明了其无产阶级立场

C.其思想已受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有所怀疑

25.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土地改革

26.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27.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1943年出版)一书说,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28.下图是建国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C.建国初技术人才匮乏 D.国内形势日趋稳定

29.1961年3月,中央正式向全国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第40条规定:“要保障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包括房屋、家具、衣被、自行车、缝纫机等,和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此项规定

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承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C.扭转了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D.有助于克服平均主义

30.据复关入世谈判的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最初6年就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

A.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

B.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C.计划经济是中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没有商量余地

D.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必要性

31.下图是1977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某生的准考证,该图片反映了

A.新时期文化上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

B.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文革”尚未结束,“左”倾思想仍然在文化领域延续

D.文理分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32.“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这一文艺形式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 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D.被奉为文艺工作者占领舞台的典范

33.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世娱乐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核心是

A.建功立业 B.人文精神 C.民主法制 D.忠于信仰

34. 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的相同点有 ①都注重研究现实社会 ②都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③都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④都强调人的精神修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36.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37.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38.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有①以理性为核心,抛弃了人文主义。②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高度。③不披任何外衣,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更彻底、更鲜明。④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以法治国等,为未来社会设计了明确的政治蓝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9.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当政府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和个人意志结合,此时的政府是最活跃的;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当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离公意最遥远,政府越有可能滥用权力。据此可判断卢梭认为

A.民主制是完美的政体形式,能更好地提高政府效率

B.君主制导致政府效率低下,不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C.民主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能更好地体现公共意志

D.君主制集中体现公共意志,也有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40.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

篇五: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 副本

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分)

1、 在实行分封制的社会形态里,最高统治者被称为

A.诸侯 B.皇帝 C.王 D.联盟首领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3、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 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4、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文中“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不包括(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 D.出现晓市、夜市

5、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A. 盐铁官营制度 B. “海禁”政策 C. 商帮的出现 D. 重农抑商政策

6、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 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 强获得的特权是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张海鹏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下列各项中洋务派为改良派、革命派提供的最关键的基础是( )

A.创办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创办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C.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 D.创建近代水师,编练新军

9、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 )

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B.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 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10、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

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

A.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11、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 词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 D.解放战争时期

12、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B.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C.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

13、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 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 B. 取得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的支持

C. 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 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4、 古希腊语中的"demokratia"一词,由“demos"和"kratos"两部分构成,“demos"的意思是“人民”、“地区”,“kratos"的意思是“统治”、“管理”,因此所谓“民主”是指“人民的统治”或者“人民的管理”。与该词汇的形成无关的是

A.古希腊先哲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 B.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

C. 多山少耕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D.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

15、《十二铜表法》自从颁行后,千年间几乎未经任何改动,也从未被宣布废止过,它一直居于准神圣的地位。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B.法学家将罗马法系统化、法典化,且日益完善

C.罗马国家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D.罗马国民特别尊崇法律

16、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

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

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18、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1787年,美国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念念不忘的是千百年来的政治传统,这一传统是从英国继承来的,始终强调妥协和折衷。”妥协的各方包括

①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 ②自由州和蓄奴州 ③大州与小州 ④总统、国会和法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20、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是

①法律至上 ②议会主权 ③ 分权制衡 ④ 代议制民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 英国思想家H.柯尔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写道:“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欧文,

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作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作者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在于

A.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视而不见 B.没有变革西方社会的可行性方案

C.未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角度思考 D.对资本主义制度缺乏深刻的批判

22、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攻打冬宫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2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五四运动的兴起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24、“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

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

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

A.占领德国 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进行核威慑

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 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 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15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书省负责定审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约每隔十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四 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焱浚?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分)。材料四中的“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4)如将伯利克里执政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6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独立, 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1分)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1分)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结合民主革命的主题,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6分)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下图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