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2:17:41 体裁作文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体裁作文

篇一: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及中考典型题目

第三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 ( )

A、 B、 C、 D、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若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a∥d B、b⊥d C、a⊥d D、b∥c

4、如图,若m∥n,∠1=105 o,则∠2= ( )

A、55 o B、60 o

C、65 o D、75 o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距离

C、 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

D、 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点A

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6、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的的是( )

A、同位角相等 B、内错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同旁内角相等

7、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直线AB垂直于CD吗?

C、若︱a︱=︱b︱,则a 2 = b 2。 D、同角的补角相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同位角互补 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内错角相等 D、两个锐角的补角相等

9、如图,能判断直线AB∥CD的条件是 ( )

A、∠1=∠2 B、∠3=∠4

C、∠1+∠3=180 o D、∠3+∠4=180 o

10、如图,PO⊥OR,OQ⊥PR,则点O到PR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A、PO B、RO C、OQ D、PQ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45分)

1.如图(1)是一块三角板,且?1?30?,则?2?____。

2.若?1??2?90?,则?1与?2的关系是。

3.若?1??2?180?,则?1与?2的关系是 。 CA图(1)1B

4.若?1??2?90?,?3??2?90?,则?1与?3的关系是,理由是。

5.若?1??2?180?,?3??2?180?,则?1与?3的关系是,

理由是

6.如图(3)是一把剪刀,其中?1?40?,则?2

其理由是 。

7.如图(4),?1??2?35?,则AB与CD的关系是

8.如图(5),∠1的同位角是∠1的内错角是,若∠1=∠BCD,则,根据是。

9.已知:如图6,∠B+∠A=180°,则,理由是。 ∵∠B+∠C=180(已知),∴ ∥ ( )。

10.如图7,直线a与b的关系是 。

11. 23°30′= ______° 13.6°=_____°_____′

三、仔细想一想,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每空1分,共10分)

1、 如图EF∥AD,∠1=∠2,∠BAC=70 o,求∠AGD。

解:∵EF∥AD,

∴∠2= ( )

又∵∠1=∠2,

∴∠1=∠3,

∴AB∥ ( )

∴∠BAC+ =180 o( )

∵∠BAC=70 o,∴∠AGD= 。

2、 如图,已知∠BED=∠B+∠D,试说明AB与CD的关系。

解:AB∥CD,理由如下:

过点E作∠BEF=∠B

∴AB∥EF( )

∵∠BED=∠B+∠D

∴∠FED=∠D

∴CD∥EF( )

∴AB∥CD( )

四、画一画(每题5分,共10分)

1、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

是分别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时,离

村庄M最近,汽车行驶到点Q时,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

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点P、Q的位置。

2、 把下图中的小船向右平移,使得小船上的点A向右平移5cm到A′。

五、解答题(共7分)

1、 如图,EB∥DC,∠C=∠E,请你说出∠A=∠ADE的理由。

2、 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 o,求∠EAD、

∠DAC、∠C的度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中考题演练)

1.(贵阳)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的度数是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南通)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L1∥L2的是( ).

A.∠1=∠3 B.∠2=∠3 C.∠4=∠5 D.∠2+∠4=180°

3.(龙岩)下图是赛车跑道的一段示意图,其中AB∥DE,测得∠B=140°,∠D=?120°,则∠C的度数为( ). A.120° B.100° C.140° D.90°

4.(连云港)如图所示,直线L1∥L2,L3⊥L4,有三个命题:①∠1+∠3=90°,②∠2+?∠3=90°,③∠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①和③正确 D.①②③都正确

5.(潍坊)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要满足( ).

A.∠1=∠2 B.∠1=∠DFE; C.∠1=∠AFD D.∠2=∠

AFD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6.(内江)如图所示,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①∠1=∠2,②∠1=∠3,③∠3=∠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7.(荆州)将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靠在直尺上,且斜边与这把直尺平行,那么,?

在形成

的这个图中与∠α互余的角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黄冈)如图所示,已知AB∥CD,∠1=∠2,若∠1=50°,则∠3=_______.

10.(陕西)观察下列网格中的图形,解答下列问题:?将网格中左图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使点A移至点A′处,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篇二: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附答案)

4.2 相交线和平行线 典型例题及强化训练

课标要求

①了解对顶角,知道对项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干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⑤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⑥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 1.判定与性质 例1 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 )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 ) 答案:(1) (2)(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4)例2 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分析:可以考虑把∠BED变成两个角的和。如图5一条直线EF∥AB,则有∠B=∠1,再设法证明∠EF∥CD,这可通过已知AB∥CD和EF∥AB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 ∴EF∥CD ∴∠D=∠2 又∵∠2,

∴∠∠D(等量代换)。

变式1∥CD,求证:∠BED=360°-(∠B+∠D)。 分析:E点的位置及结论。我们通常所说的∠BED都是指BED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

E作EF∥AB,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1+∠2,

∴∠B+∠D+∠BED=360°(等量代换)。 ∴∠BED==360°-(∠B+∠D)(等式的性质)。 变式2已知:如图7,AB∥CD,求证:∠BED=∠D-∠B。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不同,从而结论也不同。模仿例

1

与变式1作辅助线的方法,可以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FE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D=∠FED-∠FEB,

∴∠BED=∠D-∠B(等量代换)。

变式3已知:如图8,AB∥CD,求证:∠BED=∠B-∠D。 分析:此题与变式2类似,只是∠B、∠D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证明:过点E作EF∥AB,则∠1+∠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2+∠D=180°。

∴∠1+∠2+∠D-(∠1+∠B)=180°-180 ∴∠2=∠B-∠D(等式的性质)。 即∠BED=∠B-∠D。

例3 已知:如图9,AB∥CD,∠ABF=∠DCE。求证:∠BFE=∠ 证法一:过F点作FG∥AB ,则∠ABF=∠1 过E点作EH∥CD ,则∠DCE=∠4 ∵FG∥AB(已作),AB∥CD ∴FG∥CD 又∵EH∥CD (已知),

∴FG∥EH ∴∠2=∠3 ∴∠1+∠2=∠3+∠4 即∠BFE=∠FEC。证法二:如图10,延长DCG点。 ∵AB∥CD

∴∠1=∠ABF 又∵∠∠ ∴∠1=

∠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E、AB相交于H点(如图11),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过

证法三:(如图12)连结BC。

∵AB∥CD(已知),

∴∠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已知),

∴∠ABC-∠ABF =∠BCD-∠DCE(等式的性质)。 即∠FBC=∠BCE。

∴BF∥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强化训练

一.填空

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①∵∠3= ∠4(已知), __∥

___

( ) ②∵∠5= ∠DAB(已知), ∴____∥______( )

③∵∠CDA + =180°( 已知 ),

∴AD∥BC( )

2. 如图,已知DE∥BC,BD是∠ABC的平分线,∠EDC=109°, ∠ABC=50°则∠A 度,∠BDC= 度。 3. 如图,AB∥CD,BE,CE分别平分∠ABC,∠BCD,

则∠AEB+∠CED= 。

4、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

xy=___________ 。

5、已知: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OE平分∠BOC, 且∠AOC=68°,则∠BOE= 二.选择题

1.

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

40的( )

A 南偏西50度方向; B南偏西40度方向 ; C 北偏东50度方向 ; D北偏东402.如图,AB∥EF∥DC,EG∥BD, ( )个 A 6个 B .5个 C .4个3a⊥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a∥d B 、b⊥a⊥d D、b∥c

4、如图,∠1和∠3=130°,那么∠4的度数是( ) A. 50°° D.80° 5.已知:AB∥ABC=20°,∠CFE=30°, 则∠BCF

D

C

E

H

F

1

A

G

B

A. 160° B.150° C.70° D.50°

6南 通 市)判断题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 1=∠3 (B)∠2=∠3

(C)∠4=∠5 (D)∠2+∠4=180°

7.( 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 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1)?1??2;(2)?1??3;(3)?3??2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8.(2004年浙江省富阳市)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B、两线与第三线相交,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9.(2003年安徽省)如图,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 日照市2004年)如图,已知直线AB∥CD,当点E直线AB与CD之间时,有∠BED=∠ABE成立;而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外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 )

2

A

E

C

B

D

四、如图A、B是两块麦地,P是一个水库,A、B之间有一条水渠,现在要将水库中的水引到A、B两地浇灌小麦,你认为怎样修水渠省时省料经济合算?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说明理由。

相交线与平行线

2. 1略;121°,84°;3. 90°;4.-10;5。56°

三.1.解:∵OA⊥OC,OB⊥OD ∴∠1+∠2 =90°,∠3+∠2 =90° ∴∠1=∠3=26° ∴∠2=64°

2证明:∵AD∥BC, ∴∠A+∠B=180° ∵∠A= ∠C,

四.略

GD

篇三:人教版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复习

【知识要点】 1.两直线相交

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

(1) 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 7.平行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

(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 10.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

(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

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对顶角相等;

(2)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3) 邻补角互补;

(4) 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5) 同位角相等; (6) 内错角相等; (7) 同旁内角互补;

(8)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9)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1) 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12)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C、两条直线相交,有一对对顶角互补,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考点二:相关推理(识记)

(1)∵a∥c,b∥c(已知) ∴______ ∥______( ) (2)∵∠1=∠2,∠2=∠3(已知) ∴______ =______( ) (3)∵∠1+∠2=180°,∠2=30°(已知) ∴∠1=______( ) (4)∵∠1+∠2=90°,∠2=22°(已知) ∴∠1=______( ) (5)如图(1),∵∠AOC=55°(已知) ∴∠BOD=______( ) (6)如图(1),∵∠AOC=55°(已知) ∴∠BOC=______( ) (7)如图(1),∵∠AOC=

1

∠AOD,∠AOC+∠AOD=180°(已知) 2

b 1

a

∴∠BOC=______( )

a

A

C

B

3

b

(1)

2) (3) (4) (8)如图(2),∵a⊥b(已知) ∴∠1=______( ) (9)如图(2),∵∠1=______(已知) ∴a⊥b( )

(10)如图(3),∵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AC=______( ) (11) 如图(3),∵ AC=BC∴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 (12)如图(4),∵a∥b(已知) ∴∠1=∠2( ) (13)如图(4),∵a∥b(已知) ∴∠1=∠3( ) (14)如图(4),∵a∥b(已知) ∴∠1+∠4= ( ) (15)如图(4),∵∠1=∠2(已知) ∴a∥b( ) (16)如图(4),∵∠1=∠3(已知) ∴a∥b( ) (17)如图(4),∵∠1+∠4= (已知) ∴a∥b( ) 考点三:对顶角、邻补角的判断、相关计算

例题1:如图5-1,直线AB、CD相交于点O,对顶角有_________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AOD的邻补角是_________。

例题2:如图5-2,直线l1,l2和l3相交构成8个角,已知∠1=∠5,那么,∠5是_________的对顶角,

与∠5相等的角有∠1、_________,与∠5互补的角有_________。

例题3:如图5-3,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E为∠BOD的平分线,∠BOE=30°,则∠AOE为_________。

图5-1 图5-2 图5-3

考点四: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例题1:如图2-44,∠1和∠4是AB、 DC 被 BE 所截得的 同位 角,∠3和∠5是 AB 、 BC 被 AC 所截得的 同旁内 角,∠2和∠5是 AB 、 DC 被AC 所截得的 内错 角,AC、BC被AB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是 ∠4和∠5 . 例题2:如图2-45,AB、DC被BD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1和∠5 ,AB、CD被AC所截是的内错角是 ∠8和∠4 ,AD、BC被BD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6和∠2 ,AD、BC被AC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7和∠3 。

例题3:如图1-26所示.AE∥BD,∠1=3∠2,∠2=25°,求∠C. 考点五:平行线的判定、性质的综合应用(逻辑推理训练)

例题1:如图9,已知DF∥AC,∠C=∠D,要证∠AMB=∠2,请完善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依据: ∵DF∥AC(已知),∴∠D=∠1( ) ∵∠C=∠D(已知),∴∠1=∠C( ?) ∴DB∥EC( ) ∴∠AMB=∠2( )

例题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EF+∠CFE=180°,∠1=∠2,则图中的∠H与∠G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E

G

C

D

E

1

F

A

B

(9)

C

考点六:特殊平行线相关结论

例题1:已知,如图:AB//CD,试探究下列各图形中?B,?D,?BPD的关系.

P P

C (1) C (2) C (3) P C (4) P

考点七:探究、操作题 例题:(2007年·福州中考)(阅读理解题)直线AC∥BD,连结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 =∠PAC +∠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 =∠PAC +∠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练习:

1.(动手操作实验题)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对顶角的“小仪器”示意图: (1)将直角三角板ABC的AC边延长且使AC固定;

(2)另一个三角板CDE的直角顶点与前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

(3)延长DC,∠PCD与∠ACF就是一组对顶角,已知∠1=30°,∠ACF为多少?

【配套练习】

1、如图,要把角钢(1)弯成120°的钢架(2),则在角钢(1)上截去的缺口是_60°____度。

C

B

D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2009年崇左)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115° )

3.(2009年新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 20° )

4. (2009年金华市)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那么∠2的度数是( 58° )

5. (2009年营口市)如图,将直尺与三角尺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标记的所有角中,与∠2互余的角是∠1和∠3 .

第5题 第6题

6.光线a照射到平面镜CD上,然后在平面镜 AB和CD之间来回反射,

这时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1=∠6,∠5=∠3,∠2=∠4。若已知∠1=55°,∠3=75°,那么∠2等于( 65° )

7.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下底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

8.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5°,则∠2的度数为( D )

A、115° B、120° C、145° D、135 9、(2011?天水)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两条平行线a、b中的直线b上,如果∠1=40°,则∠2的度数是(D )

A、30° B、45° C、40° D、50°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10、(2011?泰安)如图,l∥m,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m上,若∠β=20°,则∠α的度数为( A )

A、25° B、30° C、20° D、35° 11、(2011?江汉区)如图,AB∥EF∥CD,∠ABC=46°,∠CEF=154°,则∠BCE等于( C ) A、23° B、16° C、20° D、26° 12、(2011?恩施州)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3°,则∠β的度数是( B )

A、43° B、47° C、30° D、60°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已知l1∥l2,MN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A、B,ME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C、D,点P在MN上(P点与A、B、M三点不重合).

(1)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α、∠β、∠γ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 15

、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

篇四: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目练习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_____________.

2.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

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

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

与_________两种.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

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

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

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

熟悉以下各题:

13. 如图,BC?AC,CB?8cm,AC?6cm,AB?10cm,那么点

是_____,点B到AC的距离是_______,点A、B两点的距离

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

14. 设a、b、c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a)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b)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c)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5. 如图,已知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求∠COE、∠AOE、

∠AOG的度数.

16. 如图,?AOC与?BOC是邻补角,OD、OE分别是?AOC与?BOC的平分线,试判断OD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A到BC的距离是_____,点C

17. 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

解:∠B+∠E=∠BCE

过点C作CF∥AB,

则?B??____( )

又∵AB∥DE,AB∥CF,

∴____________( )

∴∠E=∠____( )

∴∠B+∠E=∠1+∠2

即∠B+∠E=∠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b.⑵直线a//b,求证:?1??2.

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AB∥CD,∠1=∠2,试说明EP∥FQ.

证明:∵AB∥CD,

∴∠MEB=∠MFD( )

又∵∠1=∠2,

∴∠MEB-∠1=∠MFD-∠2,

即 ∠MEP=∠______

∴EP∥_____.( )

20. 已知DB∥FG∥EC,A是FG上一点,∠ABD=60°,∠ACE=36°,AP平分∠BAC,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的大小

.

21. 如图,已知?ABC,AD?BC于D,E为AB上一点,EF?BC于F,DG//BA交CA于G.求证

?1??2.

22. 已知:如图∠1=∠2,∠C=∠D,问∠A与∠F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篇五: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

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

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

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

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

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

熟悉以下各题:

13. 如图,BC?AC,CB?8cm,AC?6cm,AB?10cm,那么点

A到BC的距离是_____,点B到AC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

14. 设a、b、c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a)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b)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c)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5. 如图,已知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

求∠COE、∠AOE、∠AOG的度数.

16. 如图,?AOC与?BOC是邻补角,OD、OE分别是?AOC与?BOC的平分线,试

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7. 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

解:∠B+∠E=∠BCE

过点C作CF∥AB,

则?B??____( )

又∵AB∥DE,AB∥CF,

∴____________( )

∴∠E=∠____( )

∴∠B+∠E=∠1+∠2

即∠B+∠E=∠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b.⑵直线a//b,求证:?1??2.

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AB∥CD,∠1=∠2,试说明EP∥FQ.

证明:∵AB∥CD,

∴∠MEB=∠MFD( )

又∵∠1=∠2,

∴∠MEB-∠1=∠MFD-∠2,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

即 ∠MEP=∠______

∴EP∥_____.( )

20. 已知DB∥FG∥EC,A是FG上一点,∠ABD=60°,∠ACE=36°,AP平分∠BAC,

求:⑴∠BAC的大小;⑵∠PAG的大小

.

21. 如图,已知?ABC,AD?BC于D,E为AB上一点,EF?BC于F,DG//BA

交CA于G.求证?1??2.

22. 已知:如图∠1=∠2,∠C=∠D,问∠A与∠F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