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李陵后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7:31:52 作文素材
李陵后裔作文素材

篇一:李陵怎成胡汉一体化符号

李陵怎成胡汉一体化符号

北魏以后,李陵就成为胡人认祖的对象。李陵身陷匈奴后,留在漠北,与匈奴女子婚配,子孙繁衍,蔚为大观,自西汉以来,所见胡人之黑发黑瞳者,多被认为或自认为李陵之后,而拓跋氏就被认为是李陵后裔。

李世民有胡人血统,无论他怎样端拱,他那帝王气象,总还有几分像胡人;李白也有胡人血统,有人说他的诗,有浮士德精神,就来自胡人。

据说,他们都出于“李陵胡”,“李陵胡”是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又称拓跋魏。“李陵胡”对于唐民族形成至关重要,它开了北魏和唐两朝。

唐民族形成,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不能少,追祖三皇五帝,从血缘谱系上来确认民族身份,使其历史地位得以明了,“李陵胡”带了好头。

五胡效尤,追祖华夏,慕容氏追祖黄帝有熊氏,符氏追祖夏禹有息氏,姚氏追祖帝舜有虞氏,赫连氏追祖夏禹,宇文氏追祖炎帝神农氏??

唐民族就在这样的追祖认同中形成,不管王朝如何循环,文化中国都在进展。五胡乱华,乱了王朝,而文化中国,却使北朝胡族在汉化过程中融合了。

对汉家的文化认同

汉化,是文化中国主流。汉化了的北朝,也终于回到了汉人之手,于是,一个新的汉朝——隋来统一了,统一王朝,而非统一中国。

自三代以来,中国何曾亡过?又何曾分裂?五胡乱华,可华还在,此后,更有辽、金、元、清相继入主,建立王朝,同样被汉化了。

这样的“华”——文化中国,本来就统一,无论治乱,或者兴亡,都不曾改变,统一与分裂,乃对王朝而言,不是对文化中国来说的。

我民族,能历五千年而不衰,就因为在王朝中国以外,还有文化中国在。所以,天下兴亡时,是王朝中国亡,而文化中国以历史为根据,岂能亡。

守住文化根以史,发扬民族魂以诗,大唐江山,以诗发扬之,诗兴而国兴矣。故行科举以诗赋取士,以诗人治国,那是王朝之事。以诗性化胡族,形成新兴唐民族,在民族精神大合唱里,兴起唐诗江山,是文化使命。

在唐诗的江山——四万多首唐诗里,唐民族被称之为“汉家”。在唐人边塞诗里,“汉家”属于文化中国。唐人的“汉家”,早已跨越朝代,符号化了,并充满意义。

汉朝,就指那个朝代。而“汉家”,却令人浮想联翩,其意义,如地热喷泉,使词语沸腾,“汉家战士三十万”,都是“好汉”!“汉家”,出现于唐诗江山,被大而化之,成了唐民族的标志,在民族大融合中高扬了汉民族的主体性,使汉家从一代王朝上升为民族代表。

对于“汉家”认同,五胡早就开始了,乱华的始作俑者刘渊,就打了“汉家”旗号,立国号“汉”,改姓“刘”,自称冒顿之裔,“汉氏之甥”,与汉家“约为兄弟”,其取晋而代之,是“兄亡弟绍”,而且推崇刘备,追尊后主,“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汉宗庙以从民望”。

而北魏的汉化,就更为彻底了,先是崔浩从“整齐人伦,分明姓族”出发,提出鲜卑拓跋氏系李陵一族,并因此而招来杀身灭族之祸,南朝沈约则将拓跋氏写入《宋书·索虏传》中:“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留辫发为“索头”,人称“索虏”。

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做汉人,从这一时期及此后传世的北朝壁画、雕塑来看,鲜卑人头上的辫子都已经看不到了。

可拓跋氏还是拒绝了以李陵为先祖,而改姓为“元”。鲜卑人以“元”为姓氏,后来蒙古人以“元”为国号,都取《易》曰“大哉乾元”。

为什么拓跋氏不接受李陵为先祖呢?恐怕不是因为李陵投降,很可能是由于南朝人过于热衷所致。在认祖“李陵”问题上,拓跋氏不可能跟着南朝走。南朝士人与崔浩联手,打“李陵”牌,其意在为胡人的“汉家”身份提供认证,为汉化准备前提。

李陵的历史价值,被南朝士人用来推动文化中国进展。正是在这一时期,李陵的诗,突然光芒四射,照亮诗坛,被萧统择入《文选》,钟嵘《诗品》列在上品第一人,评价他的诗出身名门,源于《楚辞》,文多凄怆。李陵本为一代名将,命运又很悲凉,以此文化包装,矗立起悲剧诗人形象。 从“李陵胡”到“陇西李”的王朝统一战争

北魏统一前,中原是五胡十六国混战局面,五胡赌狠,人血洗战马,民族大屠杀,杀得汉人,血流成河,尸乱如麻。于是,汉人奋起,冉闵发出“杀胡令”,汉家绝地反击了!

冉闵“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驱逐“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当不杀胡不能救亡,不杀胡难以图存时,应该说“杀胡令”是民族战争,毕竟比王朝战争更具有全民性和民族性。

冉闵自立“大魏”国,号召全民杀胡,勒令胡人退出中原。惜哉!冉闵一死,世无太史公,遂使英雄沉沦,陷冉闵于无名,此乃冉闵之不幸,亦中国之不幸。

大凡民族精神,自有文武之道,文以化之,武以卫之,武不能卫,则文何以化?冉闵者,乃我民族精神之武卫者,而崔浩,则为文化者。

冉闵以全民杀胡,崔浩以李陵化胡,此二人者,一杀一化,都很伟大。冉闵是大英雄,崔浩是大政治家,没有大英雄之杀,哪来大政治家之化?

冉闵以杀,迫使胡人汉化;崔浩以化,将胡人化入汉家天下。然而,冉闵以杀死于杀,崔浩以化死于化,杀胡是战争,化胡也是战争,是更深层次的战争,有战争就有牺牲。二人以死,捍卫汉家尊严。冉闵以杀终结五胡乱华,崔浩以化使北方统一于鲜卑。

南北朝的出现,使战争性质发生改变,从外部民族战争,转向内部王朝战争,从大屠杀战争,转向大一统战争,南北朝都在为统一寻找合法性来源,崔浩于此时提出“李陵胡”,目光何其深远!为汉家把握了历史主动权。

北魏孝文帝看到了这一点,由平城迁都洛阳,进入中原,一边汉化,一边进行王朝战争。然而,在统一的合法性基础形成之前,南征也好,北伐也罢,都没有真正的赢家。不过,相比于五胡乱华,王朝战争开始变得文雅,为了申明战争理由,北魏孝文帝居然引经据典,与南朝使者辩论汉家礼法。 孝文帝也拒绝了认祖李陵,北魏遂与李陵绝缘,而没能形成与南朝对话并进行统一战争的基础,在南朝看来,你拓跋氏再怎么汉化,如果不是李陵的子孙,那还是胡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来统一的前提?

王朝没有认祖李陵,但民间胡人有了杀胡的教训,纷纷自认李陵子孙,正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北朝自北魏,经北齐、北周,以至于隋,终于回归汉人,以“李陵胡”为号召的汉人政权一出现,南北朝很快就统一了。

崔浩提出拓跋氏认祖“李陵”,背后隐藏了两个政治观点。

一是拓跋氏系李陵胡,此为以崔浩为领袖的北方士族与北魏合作的基础,如非李陵子孙,汉人以何合作?正是这一点使他招来杀身。

二是以李陵为号召,从民族战争转入王朝战争,为统一战争提供正统的合法性来源。拓跋氏拒绝认祖李陵,在统一战争中就不具有正统性。

总之,北魏以后,李陵就成为胡人认祖的对象。李陵身陷匈奴后,留在漠北,与匈奴女子婚配,子孙繁衍,蔚为大观,自西汉以来,所见胡人之黑发黑瞳者,多被认为或自认为李陵之后,而拓跋氏就被认为是李陵后裔。

李陵,成了胡汉一体化符号,认同汉家,便是认祖李陵。

老英雄李广,因卫青不公愤而自刎;子李敢,一怒而打卫青被霍去病射杀;孙李陵,因孤军失陷于匈奴家破人亡,郁郁而死。此后,英雄一脉,分为两支,一支在胡地,为“李陵胡”,一支在陇西,号称“陇西李氏”。

唐太宗李世民,既追祖老子,又认祖陇西李氏,被法琳驳斥。其实,拓跋氏在唐朝已称“李氏”,李世民之“李”,便出自拓跋氏之“李氏”,是“李陵胡”的一支,不属于老子和陇西李氏。

法琳虽然当面说破,但他也是知其一,未知其二,他批评李世民“弃代北(拓跋氏)而认陇西”,却不知“代北”和“陇西”源出一支。

试想李陵在漠北,必对其子孙言先祖在陇西,故“李陵胡”认祖陇西李氏合情合理。李白亦自称出于陇西李氏,后来干脆认作李广之裔。

李广生不逢时,却飞扬在唐人边塞诗里,“飞将军”名矣!

汉家融合大合唱,那领唱的,是忠义传家子孙兴旺的飞将军李广,王昌龄那首最著名的边塞诗,唱出了一代新朝和一个新兴民族对英雄的向往,以子孙的名义,放声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个认祖英雄的民族,终于唱出了历史最强音——盛唐之音,一个英雄世家一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永世长存。英雄在天之灵,庇佑他子孙,英雄的遗愿,让子孙来完成,从这样的盛唐之音里,走来了两个最优秀的子孙:李白和李世民。

在民族大融合、汉家大合唱的盛唐之音里,一个英雄家族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大团圆,“李陵胡”和“陇西李”在唐诗的江山破镜重圆。

作者:刘刚,李冬君

篇二:李陵答苏武书

李陵答苏武书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gōucuì幕,以御风雨;羶shān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qíngní;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rǎng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dāodá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qiān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xiāo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liàn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chuí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xiá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hào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

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yìn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选自《文选》卷四十一

【导读】

李陵,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汉武帝时任骑都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人,深入北方沙漠地区,与匈奴骑兵相遇,以少胜多,首战告捷。但是,汉军后援却按兵不动,其他各路也不策应,致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匈奴单于遂动员大军,围剿李陵。李陵率军苦战,几乎脱险。此时,军候管敢叛降匈奴,暴露了李陵兵少无援的实情,于是单于集中兵力围攻李陵。李陵仍浴血奋战,终因兵尽粮绝,不得不降匈奴,酿成了千古的耻辱。汉武帝闻讯,不分青红皂白,竟将李陵全家族灭。匈奴单于封李陵为右校王,并以女妻之。李陵从此留在匈奴族中,直到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死。

苏武,字子卿,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他奉命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匈奴贵族用尽各种方法对苏武威逼利诱,想让他屈膝投降。苏武坚决不从,并拔出佩刀自刺,几乎气绝身亡。匈奴只得将苏武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声言公羊生出小羊才准苏武回去。

匈奴也曾利用李陵去劝说苏武投降,因此,两人多次见面,并有书信往来。

时势忽变,汉武帝去世,汉昭帝即位,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与匈奴和好了。于是,苏武得以回归汉朝,但至此已留居匈奴十九年。苏武得归,便想起李陵,写信劝他也回归汉朝。李陵与苏武情况不同,当然不能回来,但对比往昔与前途,百感交集,就给苏武写了这封回信,倾诉自己种种不得已的情况和悲愤的感受。这封书信后来被收入《文选》卷四一之中,题为《李少卿答苏武书》。但后人认为它并非李陵所写,为他人伪作。不过,倘无切身体验,恐怕也难写出这样如泣如诉的文章。

【《古文观止·98、李陵答苏武书》白话翻译】

子卿足下:

您辛勤地宣扬美德,在清明的世道为官,美好的名声传扬四方,实在荣幸,实在荣幸!

我寄身在遥远的异国,这是古人感到悲哀的事。遥望远方,怀念故土,怎能不令人幽思依恋呢!过去,承蒙您不嫌弃我,有劳从远处赐予回信,殷勤地安慰和教诲我,感情超过了骨肉之情。李陵虽然愚笨,但也不能不深为感慨啊!

当初我投降以来,直到今日,身处穷困境地,常常独自坐着忧愁苦闷。整天见不着别的,只能看

到异族人。带皮袖套,住毡帐篷,抵御风雨;吃?羊肉,喝牛乳酪,充饥解渴。眼望四周,想说想笑,可是谁能与自己一同欢乐呢?胡族居住的地方,结着灰色的厚冰,边塞上的土层冻出了深深的裂缝,能听到的只是凄凉的寒风刮出的萧条声音。深秋的九月,边塞之外的草木已经凋零了。夜里,我睡不着觉,侧着耳朵倾听远方的声音,只听得胡茄声忽高忽低,牧民的马群悲哀地嘶叫,茄声与马声相互交杂,在边塞的四面响起。清晨,我坐起身来,还在听着远处的声音,不由得泪水下淌。唉,子卿啊:李陵我难道没有心肠,怎么能不悲伤呢!

与您分手之后,更加觉得没有情趣。往上想到老母亲,垂暮之年惨遭杀戮;妻子、儿女并无罪过,同被杀害;自己辜负了国家的恩德,被世人悲叹。您回国得到荣誉,我留下蒙受耻辱,命运就是这样,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仪的中原,却投入到蒙昧无知的野蛮之地;背弃了君王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地生活在蛮夷的区域,真让人伤心啊!让先父的后裔,变成了戎狄的同族,更增加了自己的悲痛!我的功劳大,罪过小,但没有得到主上的明察,因而辜负了我微不足道的心意。每次一想到这里,就恍恍惚惚地不想活下去了。李陵我不难做到用刺心来表白自己,用刎颈来表达心志,但想到国家对于我已经恩义绝灭,自杀毫无意义,反而只会增加我的羞辱,因此每当撩起袖子,伸张双臂,准备愤慨自尽时,却又忍受了屈辱,仍然苟且偷生下来。身边的人,看见我这样的情绪,就说一些并不中听的欢快之语宽慰我。异国的欢乐,其实只会使人悲哀,更增添内心的忧伤罢了。

唉,子卿啊:人们相互理解,贵在于知心。前次的信写得仓促,没有将心中的想法充分表达,所以在这封信中再略为叙述。当初先帝授予我五千步兵,去征伐遥远的地方。其他五路将领迷失了道路,我孤军与敌相遇交战。当时我的处境是,携带着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跋涉的部队,向汉朝势力范围之外进军,进入了强敌胡族的领域。我仅以五千人马,对付敌人十万大军;鞭策着疲乏的士兵,抵挡新近整顿过的敌骑。然而,我军仍能杀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的敌军,肃清残余的敌人,斩杀挠勇的敌帅,使三军将士受到鼓舞,人人视死如归。李陵我缺乏才干,很少担任过重大任务,心中想道,这一次的战功是无可比拟的了。

匈奴战败后,全国动员,重新挑选精锐士兵,部队强盛,人数超过十万。单于身临战场,亲自指挥包围我军。敌我双方形势本来就不相称,步兵与骑兵的力量更加悬殊。我军原已疲乏,却必须再战,而且一人要抵挡千人,然而兵士们仍然忍受着伤痛,不怕牺牲,奋勇争先地杀敌。我军阵亡与受伤的士兵漫山遍野,剩下不到一百人,还都已经受伤,无力操持兵器。但是,经我挥动臂膀,一声高呼,伤病士兵全都振作起身,举起兵器,冲向敌方,迫使匈奴骑兵赶快逃跑。后来,兵器用光,箭已射尽,士兵手无寸铁,却仍在空手光头地高喊杀敌,争相冲上敌阵。在这个时候,天地在为李陵震撼发怒,战士在为李陵饮泣泪血!单于见此情景,认为李陵是不可能被俘获的,就想引兵撤退了。谁知叛臣管敢出卖军情,让匈奴继续进攻,我终于失败了。

从前,汉高祖率领三十万部队,却被围困在平城。在那个时候,高祖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是还断了七天军粮,最后仅仅免于被歼灭而已。何况像李陵这样的情况,难道容易施展力量吗?但是朝中当权者却说三道四,一味地指责我李陵不能以身殉国。当然,李陵我不能殉国,确实是罪过。但是,子卿您看我李陵,难道真的就是苟且偷生之徒、惜命怕死的人吗?哪里有背叛君王、双亲,抛弃妻子、儿女,却反而以为自己得利的人呢?然而,李陵不自杀,是有一定目的的。原来只是想像前一封信中所说的那样,向主上报恩罢了。实在是觉得白白地死去还不如找机会建立节义,名声泯灭还不如报答恩德啊。当初,范蠡不因为越国有了在会稽战败的耻辱而殉国,最后为句践报了仇;曹沫也不因为三次战败的耻辱而自杀,终于为鲁国雪了恨。我的一点点心思,只是私下里想效仿他们的作为罢了。哪里想得到,志向没有实现,怨恨却已形成;计谋尚未实施,亲人却已受刑。这正是我仰望苍天而捶胸流泪的原因啊!

足下又说:“汉朝对待功臣并不薄。”您身为汉朝的臣子,怎么能不这样去说呢?当初,萧何、樊哙被捆绑囚禁,韩信、彭越被剁咸肉酱,晁错被杀戮,周勃、窦婴被横加罪名。至于其他辅佐汉室立过功劳的士人,如贾谊、周亚夫一类,都无疑是当世杰出人才,具有出将入相的才能,却因为小人的谗言诋毁,全受到灾祸和败亡的耻辱,最终使他们虽怀才却受诽谤,能力不得施展。对贾谊、周亚夫两人的不幸去世,谁不感到痛心啊!我已故的祖父功劳和谋略压倒天下,忠义和勇敢全军无比,仅仅是因为不能迎合权贵的心意,结果被迫自杀于遥远的边疆。这正是有功之臣和忠义之士手执长戟而唉声叹气的缘故啊:这哪里像您所说的“不薄”呢?而且,足下当初乘着单车出使到拥有万乘强兵的敌国之地,由于时运不利而被拘押,以至于不顾惜生命而拔剑自杀;后来流落到北海牧羊,茹苦含辛几乎死在荒凉的北方原野上;成年时出使匈奴,须发尽白后回归汉朝,此时老母亲已经去世,原配妻子也已改嫁:这真是天下很少能听到的事情,从古至今未曾有过的遭遇。未开化的异族人尚且还赞扬您的气节,何况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呢?我以为足下应当享有分封领地,受赐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去之后,赏赐不过二百万钱,官位不过是典属国,并没有一尺土地的封赏,去奖励您效忠朝廷的辛劳。然而,那些排挤功臣、陷害贤能的朝臣却都成了受封万户的侯,皇亲国戚以及贪赃谄媚之徒全是朝廷的主宰。您尚且这样,我李陵又有什么指望呢?就像汉朝这样,我不能殉死就狠狠地族灭我全家,您能够守节却只给微薄的奖赏,还想让在远方听候消息的臣子闻风而动地投奔效命,这可实在难啦:这也是我每次回首往事总不觉得后悔的原因。李陵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但汉朝也亏待了我的功德。古人说过:“怀有忠心的人虽然不能壮烈地殉国,但也会把死亡看得如同回家一样轻易的。”李陵如果真的安心死节了,皇上难道还能对我有眷念之情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功名,死后就埋葬在蛮夷的土地上吧,谁还愿意再去弯腰折背地叩头请罪,回到朝廷去听凭那些手执刀笔的狱吏来舞文弄墨地发落呢?希望足下不要再期待我返回了。

唉,子卿啊!还有什么话说!相隔万里,来往断绝,道路不通,活着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死了是异国的鬼,我与足下永久地生离死别了!请代向旧友致谢,望努力侍奉圣明的君王。足下的儿子很好,不必为此挂念。尽量保重自己的身体。望时常借北风之便,不断惠赐德音。李陵顿首。

篇三:汉族的由来

汉族的由来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

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华夏族是个逐步融合化扩大化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青藏高原居住着古藏缅族,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居住着夏族(首都今宝鸡市),晋南关中洛阳一带居住着华族(首都今淮阳县),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战胜华族领袖炎帝,并在今新郑县定都,后来二族将汉江和淮河的领袖蚩尤灭掉,占据整个中原,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建立了联邦制的夏王朝,定都登封县,这是华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国所直属的领土只包括中原和晋南,夏族老家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已经被藏缅族和吐火罗人占据,遗留在当地的夏族接受异族的殖民统治。

公元前1550年,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带的商部落(当时称东夷)灭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领土比夏朝多了徐州和山东西部。东夷在血缘上介于华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间,外貌上与华夏族区别不太大,他们的区别主要在文化上,可称为华夏别支。经过500年统治,商部落完全华夏化。

公元前1050年,周部落灭商中央,建立了强大的周朝,周的领土比商朝多了关中和燕国。至于周的说法有两个,一说周部落是华夏族的一支,居住今太康县,后来迁到关中,经常与藏缅族的羌族和吐火罗打仗,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西戎的因子,文化理念与中原华夏开始有所差别,但作为华夏族在关中的移民,血缘上文化他们仍然是以华夏族为主体;二说周部落是公元前2006年逃难来到甘肃的苏美尔人。不过有人说苏美尔人是公元前3100年由河西走廊移民到两河流域的夏族的一支。秦也是东夷一支,战国时期也彻底华夏化。楚国(统治阶级是黄帝系祝融氏后代,国民则属于蚩尤后代)与华夏族则有浓厚的血缘亲属关系,但文明落后(与东夷相似),不过也于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

秦灭六国,华夏族与楚人相融合,秦始皇将大量华夏族楚族移民到河套,所以后来的匈奴、西部鲜卑的国民中都很多华夏族血缘者。

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产生了。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据史料记载,东汉全国有7200万人口,后因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万,三国末期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西晋中期(公元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山东一带

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敦煌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后来30万羯人被冉闵基本杀绝;40万氐族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被西燕和后秦消灭,苻丕被后燕灭,苻登为西秦灭。西秦又被匈奴胡夏灭,后秦被东晋灭,胡夏被吐谷浑灭。鲜卑慕容部、乞伏部在混战中被北魏、高云-冯跋、东晋消灭。到东西魏并立北方时,中国北方只剩下两个大的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由于在秦燕争雄的间隙,民间汉人恢复增长,368-407年的汉族人口全国恢复到3000万,东晋人口有1500万,所以北方民间汉族人有1500万。52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5240万,其中南朝2000万,北朝汉族2350万,混血儿400万,鲜卑杂胡490万。由于尔朱荣之乱而被屠杀的鲜卑羯和534年开始的东西鲜卑魏的互相攻伐,鲜卑族人口已经枯竭。由于周齐拒绝汉化,所以鲜卑族很少溶入汉族人血液,最后以大部分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和小部分溶入汉族而结束了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由于胡人以打仗为职业,所以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战中大都战死,(尔朱羯族被斛斯椿杀光,侯莫陈悦又杀一遍,鲜卑族所剩无几)以至于西魏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搞府兵,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八柱国中只有宇文泰和元欣是鲜卑族,其它的李弼(李陵后裔)、李虎、李远,赵贵,杨忠,王雄都是汉人。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胡将大大减少,汉族大将先后涌现,如西魏大将韦孝宽、杨忠的爸爸武川镇司马杨元寿、辽东汉族高欢、秦琼的爸爸北齐大将秦彝等等。从此,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到了隋朝初年,关中、山西一带由于胡人战死,民间汉族增长和外地汉族重新回归,汉族已经占压倒优势。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4430万,其中南朝1800万,北朝汉族2000万,混血儿300万,鲜卑杂胡330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为(2000+150)/2630=82%。

说一下南朝汉族,在秦岭淮河和扬州-镇江-溧阳-宣州-黄山-九江-武汉-常德-怀化-百色一线之间,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比如楚国在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四川被秦国占领后也逐步华夏化,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还有南京一带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中原南迁的汉族移民逐渐超过了超过了当地吴蛮。(云南汉族最初是明朝穆英率领下的南京移民,后来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大量四川汉人涌入)所以这一区域汉族血统有90%,超过了北方汉族。

至于苏南-浙江-江西-湖南则最多有60%的汉族血统,所以吴语、赣语、湘语难懂。上海-苏南自泰伯入苏州以来就是华夏族-吴蛮杂处,后来北方战乱南逃至此的汉族人逐渐增多,超过了当地吴蛮。浙江以前属于越国,后来被华夏化的楚国灭掉,越人南溃,汉族涌入与山越(不属于百越而属于苗瑶语系的民族,畲族的祖先)杂居。湖南、江西则是汉族与大量武陵蛮(苗瑶族的祖先)、少量云梦闽越族杂居。不过咱们说句题外话,在血缘上和体表特征上南蛮比百越更接近汉族,这也是闽粤汉族与其他汉族显著不同的根据。

闽粤则可能有大量的百越族血统。福建人无疑具有闽越族血统,虽然汉武帝灭闽越后很多闽越土著和贵族被强制迁移到江淮和云梦,但是当时的汉族人仍然少于闽越族土著;直到后来大量固始汉族南迁,汉族才与土著人口相等。所以福建人的汉族血统充其量不超过60%,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而两广可能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统,这一点从他们跟越南人相似可以看的出来。两广至多有50%的汉族血统。粤语、壮语、闽南话-闽北话难懂,可见一斑。

金建国初期女真族有60万人口,后来入主中原的女真族有40万人,而金国治下的汉族人有4300万。金灭亡后,汉族人怀着对金人满腔仇恨,将残留在华北的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很难想象当时对女真恨之入骨的汉族杀之惟恐不及,居然会跟女真通婚!!! 蒙古帝国全国蒙古族人口不到150万,散布于亚欧大陆,而进入中原地区不会超过50万。

而元朝的汉族人口有9730万,完全是压倒优势。元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云南的蒙古人吓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属性,几百年来不敢说自己是蒙古人。

说南北朝时有民族的融合倒还说的过去,因为虽然在民族仇杀中羯、匈奴、氐、羌整个民族在中国被杀绝了,但是鲜卑族的的确确融进了汉族。但是在宋元时代,胡汉矛盾比抗日时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锐十倍,纯粹是民族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虽然胡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汉人口对比的悬殊,胡人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明初清初,由于中原瘟疫和战乱造成人口锐减,山西洪洞县城西大槐树移民迁往中原,这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北方汉族大迁移)。

满族是金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融合于汉族,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200万满族人融合于3亿人口的汉民族,基本上改变不了汉民族的属性。所以汉民族是相对纯正的民族。

汉代,华夏族与南蛮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汉族,形成新汉族。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但差别还是有的,你可以看一下汉赋与唐诗的差别。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种的民族,只有相对纯种的民族。相对纯种的民族有汉族、藏族、大和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希腊族和德意志族。而典型的杂种有印度斯坦族、英格兰族、法兰西族、鞑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亚族等。 种族与民族是不一样的!以血缘划分,世界上有四个种族:黑、白、黄、棕;在同一种族内部,按照血缘远近和文化的不同又分为多个民族。白种人内部差异很大,分印欧、乌拉尔、高加索、阿尔泰、闪米特含米特共5个亚人种。其中,斯拉夫、日尔曼、拉丁、希腊、阿尔巴尼亚、凯尔特、塞种属于印欧人种,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高卢属于凯尔特人,伊朗-塔吉克-阿富汗-印度斯坦属于塞种人。芬兰-匈牙利-保加尔人属于乌拉尔人种,黄白混血的突厥人属于阿尔泰人种(含有大量的黄种人北亚族群的血液),犹太-阿拉伯属于闪米特含米特人种。德国和北欧都是日尔曼人,英格兰民族是来自德国的盎格鲁-撒克森部落的日尔曼人和直接从北欧或辗转法国北部来到英国的诺曼部落的日尔曼人的混血,美国统治民族和主体民族则是来自英格兰的移民。

按血缘关系和文化关系划分,黄种人内部分北亚族群、通古斯族群、汉族、藏缅(南蛮)族群、苗-瑶-畲族群、百越族群、南亚族群、南岛族群8个分支。南岛族群属于黄种人和棕种人的混合,所以皮肤稍黑。爱基斯摩族、勘察加族、布里亚特蒙古族、新疆青海蒙古族、图佤族属于北亚族群;蒙古族、鲜卑族(锡伯族)、契丹族(达斡尔族)、满族、朝鲜族、大和族属于广义通古斯族群;藏族、缅甸族、羌-彝-哈尼族、土家族、基诺族、纳西族、白族、蜀人、巴人、楚蛮、吴蛮属于藏缅(南蛮)族群;苗-瑶-畲族;华南古越族(壮-侗-布依-黎-京族)、傣族-老挝族属于百越族群;柬埔寨高棉族、中国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印度南部蒙达族属于南亚族群;马达加斯加族、马来西亚-菲律宾的马来族、印尼的爪哇族、台湾的高山族、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和新西兰的毛利人属于南岛族群。平埔族应该是大陆渡海过来的古代百越族与当地土著南岛族群的混血。京族是以百越后裔骆越-僚为主体,同时也加入了南岛族群印度尼西亚族的占人,和南亚族群的高棉人,及少量汉人而重新组合而成的新民族群体。大和民族的人种更接近南岛,但语言更接近通古斯。最早居住在日本的是阿伊努人的祖先虾夷人,属于南岛民族,对大和民族影响极小;绳文时代,受黄帝南渐的影响,暗黄色皮肤的百越被迫南迁,一部分迁移到了日本,这些人构成了今和族的血缘的40%;接着浅黄色皮肤的通古斯民族经鞑靼海峡进入日本北部,由于人数太少,对大和民族血缘影响甚微,但是对日语有一定影响;弥生文化时代,前三世纪,韩族迁入日本西部,并于250年将日本统一,将大量通古斯语言融于日语,这批韩族占有今和族血缘的20%;

同时中国的南蛮(吴蛮)大量迁移日本西部,将吴音带入日本,吴蛮占今和族血缘的20%;另外中国的汉族在秦朝、唐朝、明朝都曾经零星迁入日本,比如徐福东渡、鉴真东渡、朱舜水东渡等,将汉音、唐音带入日本,不过对日本血缘基本没有影响。

第一,刘邦算不算楚人?

我认为他不算楚人,刘邦所居住的地方,仅仅是战国晚期才并入楚国的,再者刘姓本来出自中原,可以说如果追溯他家世系到先秦时代,他应该算作华夏。

第二,老子是楚国人,但是他不是南蛮,老子的故乡,在现在河南鹿邑这一带,这里是楚国的北部边境,楚国和华夏诸国在这里反复争夺,势力彼此消长,所以,不能用这个来说老子就不是华夏族,再者,李姓也是出自华夏的。

第三,屈原的族属,屈原是楚国贵族,屈是他的氏,而他的姓则是芈,楚国王族也是芈姓,实际上,楚国王族在商周之际,也是从东方迁移到南方的,所以说他们或是东夷,或是华夏,但是就他们出自颛顼这一点来看,他们应该是华夏,把楚国称作南蛮,主要是在楚贵族进入南方的时候,他们在人口上,不如当地的苗蛮,因此他们在和苗蛮杂处的时候,就在文化上有了一些苗蛮特征,这个和秦国被中原各国称作西戎是一个道理。

总的来说,在先秦时期,没有汉族的概念,只有华夏族的概念,华夏族就是后来汉族的主体部分,另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兼并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融合的作用,西戎多被秦国兼并,南蛮多被楚国兼并,东夷多被齐国兼并,北狄多被晋国兼并,而秦的建立,则意味着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这个国家,是以华夏族为主体的。 到了汉朝建立以后,随着战国割据的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官僚制度的完善而得到解决,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彻底融合为华夏,这时候,汉与匈奴,成了两大对立民族,从这个角度讲,汉朝的时候,汉族才开始形成。

汉朝以后,历次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其统治者都不可避免地被汉文化征服,于是汉族就不断有新鲜血液进入,可以说,自汉朝出现汉族的概念以来近2000多年,汉族都是在不断扩大的

无论现代汉人,还是早期汉人都是华夏族,东夷族,百越族混血的后代,谈不上血统最纯这个问题。汉人的称呼源自汉朝,是生活在汉帝国内百姓的统称,其主体是战国末期七国全体国民。但七国中燕国人、楚国人、秦国人都被视为非华夏一族(东夷族),尤其在春秋时期甚至无权参加周朝的诸候会议。而春秋以前,齐、鲁、吴、越等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各国土著都是东夷人,长江以南都是百越人.汉人是靠共同的文化维系的民族,而不是靠血统来维系。共同的文化来自秦帝国的统一(文字、度量衡,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和汉帝国的统一(独尊儒术)。

篇四:]匈奴,鲜卑,氐族,羯族,突厥,契丹,蒙古族和满族长相

1,匈奴族

匈奴族是黄种人,在商代叫“猃狁”,后来北匈奴被汉代击败,西迁,南匈奴则留在内蒙一代

匈奴族是什么长相?匈奴人颧骨高,所以脸看起来似乎宽一些。眉粗眼小且正额相对窄。鼻梁稍比汉人长,很少有人有“朝天鼻”。

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是匈奴族,看看他的长相

高颧骨,直鼻梁,这就是典型的匈奴族

长相

(2)

回复

1楼

2010-10-10 09:22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劉野猪

内阁侍读

8

2,鲜卑族

鲜卑族是黄种人,源自“东胡”,其中慕容部肤色较白,又被叫做“白虏”,鲜卑曾经建立150之久的北魏王朝,大部分融入汉族

虽然蒙古族是鲜卑宇文部的后代,但是鲜卑和蒙古的长相有着天壤之别

鲜卑族相貌特征:

1,前额较窄

2,脸型尖细,而非圆脸

3,鼻梁高且直,大部分有个特征“鹰钩鼻”

4,肤色不是很深

5,大部分是单眼皮

像刘德华,窦骁那种长相一般就是标准的鲜卑族长相

看看佟丽娅 ,长相:尖脸,窄额,鹰钩鼻

回复 收起回复

2楼

2010-10-10 09:29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吧友58.250.197.*

刘德华是鲜卑族长相???

回复 收起回复

3楼

2010-10-10 09:36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劉野猪

内阁侍读

8

3,氐族

氐族是西南夷,和羌族同源,后代有今天的纳西族,白族,彝族,臧族等,历史上符坚的前秦一度很强盛

氐族长相:1, 前额突出

2,高鼻,双眼皮较多,眼睛淡黄

3,肤色比鲜卑等较黑

4,脸部轮廓分明,(这点很重要)

蒲巴甲就是典型的氐族长相:前额突

出,高鼻(但是绝对没有鹰钩鼻),脸部轮廓分明

回复 收起回复

4楼

2010-10-10 09:37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劉野猪

内阁侍读

篇五:四川省筠珙宜三县李氏宗谱世系流源序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宗谱流源序

(一:上古至陇西脉裔)

天地生人,上必有祖宗所创起,下必有子孙所传流,李氏传人文臣武将,名士大儒,彪炳史册,灿然有不可掩者,巾短不足以举其万一,然同姓有荣焉。所谓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我李氏自开姓始祖李利贞公起至今数千载,子孙播迁四海,瓜瓞绵延,分系愈众,遂为天下姓氏之冠,真可谓:“我李万万叶,柯挑遍九州;”亦无愧矣。

李、上声,徽音属火,陇西、秦地,陕西巩昌府,属邑近长安都城。 公孙、姬、李、理皆作理字通用。

世说皋陶尧士师理官,子孙因官为姓,殷末有理徽,改为李字,旧本若云伯益,虽同出皋陶,然舜已赐赢姓,则理李恐非,窃谓系出皋陶公,而不知上世实自少典公氏始。

皇帝公本姓公孙,长于姬水,又姓姬,四世颛瑞公,五世庭坚以后,至利贞公姓李理,因逃难食李得存,逐改理为李姓。

李氏受姓前世系流源

上古太祖少典公;少典公,原姓公孙,以公国于有熊,故称有熊国君,有熊国即古轩辕丘是也,丘因二世祖黄帝公生处,故名轩辕,其地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新郑县。至若姬、理、李皆后世子孙,因地、因官、因事以为姓者;妣附宝太夫人,生子轩辕。

李陵后裔

上古鼻祖考讳轩辕,号黄帝有熊氏,妣帝后缧祖西陵氏元妃;生三子,长昌意、次玄嚣、三浑沌。

上古三世祖考讳昌意;妣蜀山女枢氏,生子颛顼。

上古四世祖考讳颛顼;号高阳氏,妣邹屠氏,生子大临

上古五世祖大临,妣生子女修。

上古六世祖考讳女修;妣生子大业。

上古七世祖考讳考大业;妣生子女华。

上古八世祖考讳女华;妣生子大费。

上古九世祖考讳大费;妣生子大廉。

上古十世祖考讳大廉;妣生子龙降。

上古十一世祖考讳龙降;妣生子仲容。

上古十二世祖讳仲容;妣生子树达。

上古十三世祖考讳树达;妣生子孟戏。

上古十四世祖考讳孟戏;妣生子皋陶。

上古十五世祖考讳皋陶;字庭坚,又名咎繇,字隤;舜大理官士师,明五刑,典礼谟,公德道法之传亦见也,妣夫人生子英氏。

上古十六世祖考讳英氏;妣生子舒蓼。

上古十七祖考讳舒蓼;妣生子舒鸠。

上古十八世祖考讳舒鸠;妣生子舒鲍。

上古十九世祖考讳舒鲍;妣生子舒庸。

上古二十世祖考讳舒庸;妣生子舒龙。

上古二十一世祖考讳舒龙;妣生子舒袭。

上古二十二世祖考讳舒袭;妣生子伯益。

上古二十三世祖考讳伯益;妣夫人生子徐氏。

上古二十四世祖考讳徐氏;妣夫人生子郯氏。

上古二十五世祖考讳郯氏,妣夫人生子莒氏。

上古二十六世祖考讳莒氏;妣夫人生子终黎。

上古二十七世祖考讳终黎;妣夫人生子运奄。

上古二十八世祖考讳运奄;妣夫人生子菟裘。

上古二十九世祖考讳菟裘;妣夫人生子将梁。

上古三十世祖考讳将梁;妣夫人生子黄氏。

上古三十一世祖考讳黄氏;妣夫人生子江氏。

上古三十二世祖考讳江氏;妣夫人生子修鱼。

上古三十三世祖考修鱼;妣夫人生子白冥。

上古三十四世祖考讳白冥;妣夫人生子蛮廉。

上古三十五世祖考讳蛮廉;妣夫人生子秦氏。

上古三十六世祖考讳秦氏;妣夫人生子赵氏。

上古三十七世祖考讳赵氏;妣夫人生子恩成。

上古三十八世祖考讳恩成;于商、夏世为大理官,以官命族为理氏,继子徽。

上古三十九世继世祖考讳徽;理徽公,字德灵,公在纣王无道之时为翼隶中吴伯,因直柬死忠,妣陈国契何氏携子利贞妣逃难于伊候之墟,因食李得存,为报其恩,故将理姓改为李姓,至此我李氏于此得姓,利贞公乃为我李姓开姓一世始祖。妣陈国契和氏,生子利贞。

一:李氏受姓后至李火德公族脉世系流源

一世祖考讳利贞,原名理接力,乃理德灵公之子也,我中华李姓之开姓始祖,公生于公元前一零七零年辛未岁,卒于公元前九九二年己丑岁,享年七十八岁高寿而终,商末,利贞公父理徽公,任纣王理官,因以直言进谏得罪当时昏庸无道暴君殷纣王而被赐死,妣母陈国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公逃于伊候之墟时已经饥寒交迫,奄奄一息,偶见木上有子,便采之充饥,终得以生存,为报木子救命之恩和躲避商纣王追杀,故将理利贞公该名为李利贞,自此我李氏开支散叶,繁衍华夏,成为中华姓氏中第一大姓;妣契和氏,生子昌祖。

二世祖考讳昌祖;李昌祖公,原名昌意,又名苞颖,为陈国大夫,家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即河南归德府邑县);原妣陈氏夫人,生子彤德。

三世祖考讳彤德;李彤德公,原名娇,任周朝寻检会尹大夫;妣杨氏,生子庆。

四世祖考讳庆;李庆公,原名莲,任周朝掌御,史博士郎。 妣黄氏、继妣姬氏,生子宏隆。

五世祖考讳宏隆;李宏隆公,原名承,又名瑞金。妣姬氏、继妣甘氏,生子硕宗。

六世祖考讳硕宗;李硕宗公,原名勉之,又名钦莲,周康王时任周大夫,赐采邑一百里于苦县;妣方氏,生子显。

七世祖考讳显;李显公,原名和,友名成,袭父职为周大夫,封“狄道候”兼理朝政;妣王氏夫人,生子爽。

八世祖考讳爽;李爽公,原名通,字佑,任周朝升拔“主薄郎”,“册

箱谏”;妣方氏、康氏,生子环鼎。

九世祖考讳环鼎;李环鼎公,原名重,又名光天,别名环升;妣生子爵。

十世祖考讳爵,妣生子寅龙。

十一世祖考讳寅龙,妣生子煕宏。

十二世祖考讳煕宏,又名希宏;妣生尧性。

十三世祖考讳尧性;妣生二子,长辉、次煌。

十四世祖考讳辉;妣生二子,长连顺、次连利。

十五世祖考讳连顺;妣生子乾。

十六世祖考讳乾;李乾公,字元果、又字敬一,别名其野,任周朝上御大夫;妣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

十七世祖考讳耳;李耳公,单名聃,字伯阳,《史记.老子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之史”;公生于周定王三年,周平王(公元前七七零年至公元前七一九年),时任太史,古之圣人,孔子曾问礼于他,受益非浅,曰“吾见老子,如龙乘云,”公家居楚国苦县,为道教之宗,著有《道德经》上下五千言,流传于后世,道教奉为“元始天尊”。相传其母怀孕八十年,始剖右肋而生,生时须眉皆白,故曰老子,我李氏族人供奉家神所称谓为老子家风系由此而源;妣何氏生六子,长宗、次室、三宋、四宝、五究、六字。

十八世祖考讳宗;李宗公,字遵祖;又名造父,别名顺帧,战国时晋国人,周有公封为将军,后至魏,为将,被封于魏国的城邑段干,以邑为姓,人称干木大夫,段干木,他曾求学于孔子的弟子子夏,后隐而不仕,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