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9:25:41 作文素材
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作文素材

篇一:现代人如何面对死亡

现代人如何面对死亡?

2015-12-22 10:50

来源:腾讯文化作者:许纪霖、张文江、黄剑波、成庆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每个人手里总是捏着一张终于要来临的走向死亡的船票。然而,最大的恐惧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恐惧的恐惧。一旦我们从各种高级宗教和文明当中了解到何为死亡,生死的意义,或许就可以战胜恐惧,从容面对。

双十一购物的疯狂、物质生活的丰裕,依然无法遮蔽现代人内心世界的精神空虚。为什么要活下去?生命的意义何在?在充满不确定的人生中如何安身立命?这些心灵世界的苦恼困扰着许多不甘平庸、不愿在纵欲与虚无中彷徨的都市年轻一代人。

腾讯思享会〃海上文化谈第5期邀请了: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文江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黄剑波教授

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成庆博士

他们分别从儒道、基督教和佛教层面谈及“如何对待生与死”的各种智慧,让年轻的听众在多元文明与宗教的对话中得到心灵的启示,选择适合自我的真谛与信仰。

最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恐惧的恐惧

许纪霖:今天的中国,特别是上海,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人的心灵似乎越来越空虚。上海不少有钱的人感叹说“我现在穷得只剩下钱了。”你再如何在世俗当得到快乐和满足,但是有一个你是无法避免的,那就是死亡。面对死亡,人们总是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即使我们自己还年轻,但是面对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死亡,依然让我们悲伤、让我们难过。那么我们怎么来面对、对待死亡?在今天这样一个稍微有点暖和的冬日,我们却谈一个沉重的话题。今天让我比较意外的是,来的更多的是年轻人,我本来以为中老年居多,可见不管是谁,我们都会面临死亡的问题。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生与死”。“生与死”连在一起的,但我们今天主要不是谈“生”,而是谈怎么面对“死亡”。死亡,是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宿命,除了神,没有人是可以逃脱的。我们怎么来面对它、克服它、战胜它呢?只有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才真正明白我们应该怎么活着。 我们先从一个最感性的话题切入,请三位嘉宾谈谈自己经历过的与死亡有关的人生,先请张文江教授。

张文江:谢谢大家在周末放弃休息,来参加我们的话题。我知道,在场的还有从外地赶来的朋友。

当初被邀请的时候,我有些犹豫,很担心谈不好。生死是极度严肃的事情,涉及内心最真实、最隐蔽的想法,对家里人都很难谈。尽管我主张好的家庭应该尽可能地交流这个话题,甚至认为能不能讨论死亡是检验是否好的家庭的标准之一。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尤其在健康的时候,不应该回避这个话题。不过,即使做到了这些,最后的最后,内心深处对于死亡的想法,依然只适合于自修自证,对此很难说清楚,甚至一旦说出来,往往就变肤浅了。

德国诗人席勒有一句诗:“当灵魂说话时,说话的已经不是灵魂了。”即使很真诚地谈说,听的人依然要打个折扣,因为最深刻的内容,表达时很难完全不走样。但是,讨论这个话题还可能是有益的,在这个场合和这个时候,让我们有机会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怎样看待死亡。 有一点我觉得是可以公开说的,而且很容易说清楚: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死后如何、或者彼岸世界如何,我们不知道。但是,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以及思考后的结论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真实态度,决定我们的人生如何行事。也就是说,你对待死亡的真实想法,无形中会指导你的现实人生,它涉及道德、涉及世界观、甚至我认为涉及人生的幸福程度。

回到学术上来,我是研究古典的,中国认识生死的态度,过去有三个方向:儒、道、佛。儒家对于生死的态度,可以概括为孔子的一句话:“未知生,焉知死。”佛家的态度,如果允许不确切的表达,正好可以看成反过来:“未知死,焉知生。”当然,这不是佛经的原话,更精确的定义,等会儿请成庆博士解说。而道家的态度呢,可以用上庄子的话:“以死生为一条。”这句话出于《德充符》,“一条”注家解释不详,根据《大宗师》等其他篇章,可以认为“一条”就是一体,以死生存亡为一体。这就是中国三教的基本态度,和我们个人的生命体验相结合。

黄剑波:许老师说了,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接着刚刚张老师说的,这是一个严肃而且重要的话题,本质上是没有办法言说的问题。没有办法言说,还是得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在这里来分享。我理解刚刚许老师的意思,先讲讲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体会、看法,不会马上进入到学理性的讨论。

首先,其实说这个问题我没有资格多讲,还没有到白发苍苍的年纪,对生命、对生活的体会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足够深的积淀。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死过,所以死亡是一个好像在未来的事情。虽然这个未来可能比较长,也可能比较短,但是毕竟没有死过,怎么可能来讲呢?当我们讲经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是一种想象当中的经验。但我想说的是,我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几件事情确确实实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一点个人的感知。

第一个,我想到的一件事情,应该说对我人生影响很大的一个事件,就是我高中三年级要预备高考的时候,我爷爷去世。当时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这是一个大事,亲人的离世,尤其是你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一个人。更为重要的是在哪呢?因为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所以我第一次有机会亲自的触摸尸体,要为他穿衣、要为他预备后事。这件事情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从那时候,我真正地开始思考这个严肃的、重要的问题。虽然当时想得不是那么的深刻,但是我后来所有的思考,甚至包括我的研究,都与这件事情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第二件事情是最近一点的,大概在2011年的时候,我与三位朋友,我们从重庆开车去云南,在路上发生一起车祸。后来我向当地的公安部门了解,那天晚上同时发生了好几起车祸,因为那天下雨,山里的高速公路非常的危险。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对我冲击比较大的。在我自己觉得好像还年轻力壮的时候,甚至觉得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时候,正在奋斗拼搏的时候,这样一件事情会在一瞬间把你的生命画上句号。这件事最近几年来对我的影响比较深。

从我自己这两件个人生活当中的经验,我看到:第一,确确实实死亡不是那么遥远,可能就在你身边。第二,死亡是一个你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不想讨论,但是你还是必须要面对、讨论的问题。谢谢!

成庆:首先说一个核心概念,如果说佛教对生死有什么彻底的看法,有四个字——“生死一如”。但如果从体验说起,按照佛教的讲法,我们其实已经生死过很多次了,所以不是说这一辈子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已经有无数次的生死,但这仅仅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当然,这无数次生死我们其实看不到,但没有关系,我们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观察。

我自己为什么对佛教产生兴趣,是因为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死亡,但是却看到过太多死亡,有时候感觉简直就是“死神”化身。为什么?我的邻居是因为车祸死亡;我初中的女同桌也是车祸往生;我大学12个人的寝室,有两位比较亲近的同学都相继因病去世。

我们通常说,老年人才会去思考死亡,这或许不对。因为当我们看到年轻人死亡的时候,那才真正可怕。为什么呢?老人们毕竟能够活到七八十岁,可是我小学五年级时,曾看见三楼隔壁班的一个小朋友,从栏杆翻下去,最后我只看到楼下的血迹,也听大人告知这位同学死了。但是当时我头脑里的一个想法是,这代表什么意思?死亡代表消失了,但消失意味着什么?然后我开始问我自己,是否是我死了就代表着你再也不会在这个世界里出现。因而我也开始常常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我为什么没有生在过去、没有生在未来,偏偏生在现在?

这些问题一旦联系起来,便会发觉死亡好像是一个可以不断思考的问题。最后慢慢的,当你接触到越来越多这些方面得问题时,你会开始反观自身。

几年前,我的父亲曾经又一次中风的经验。我的母亲告诉我,你快回来。在我的想象当中,中风意味着各种坏的结果,比如偏瘫什么的,但回去之后发觉我父亲正在有条不紊地安排各种事情,甚至谈到后事,但事实上,他的身体比较健康,见到我非常情绪也非常不错。在我守护的过程中发觉,我发觉半夜他上厕所时,其实不大需要有人去陪护帮忙,他的手脚有时候比我还快,也就是说,我父亲的状态糟糕不是因为他的身体状态,而是他对死亡的某种恐惧感。

从那个时候我就想,死亡可能在某个程度上更涉及到我们精神认知上面的问题。我想开场白我不要说太多,当然这方方面我还有更多的一些经验,暂时不表。当你看够了足够的死,你才会真正的去理解,佛教为什么要探究死亡问题。

许纪霖:听了他们两位回应以后,我也想向大家谈谈我的记忆。关于最早和最近所感受过的关于死亡的经历。

我最早的记忆,竟然与死亡相关。那时我仅仅只有一岁,我的姑父去世了,母亲带我与我的姐姐到殡仪馆参加告别仪式。那个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站在凳子上,与我的姐姐很奇怪第看着家里里很悲伤第围在死者的身边。一个小孩最早的记忆竟然不是别的,竟然与死亡有关的告别仪式,可见死亡对心灵的冲击有多么之大!

最近的一次与死亡有关的记忆,是去年元旦的除夕之夜,上海的外滩发生了踩踏悲剧,36位年轻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一位是我任教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虽然我没有直接教过她,但这个事件给我的冲击依然很强烈,那几天我总是感觉到一种说不清楚的压抑,我在给她的同学们上课时,可以感觉到她们的恐惧感。我特地去参加这个学生的遗体告别会,她的父母虽然很悲伤,但将整个告别仪式办成一个为女儿送行的婚礼,她就像新娘一样美丽,大家送她去天堂。每位参加者胸前佩戴着粉红色小花,大屏幕上放着她从出生到成长的一张张照片,就像上海人举行的婚礼一样。她喜欢远行,但这次买的是单程车票,再也不会回来。一个年轻的、活生生的生

命,昨天还在你的身边,骤然远去,照理说先生先死,先死先生。但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这个太令人悲伤。

死亡是令人恐惧的,我们怎么来应对这个恐惧?事件发生之后,她班级的其他同学都非常害怕,学校马上组织心理咨询的老师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她们克服恐惧。心理学那套科学的方法可以让人暂时获得心理的平衡,来克服恐惧。但我心理学这套科学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何治本?我想恐怕还得要从高级的宗教和文明那里寻找智慧。只有你对何为死亡有明晰的理解了,你才能终极性的战胜恐惧,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张文江:我刚才说的观点,表达得还不够清楚。大家都提到,我们普通人都会体验到类似的经历,几乎和死亡擦肩而过,或者身边有人死亡,每个人都会产生感情上的冲击,甚至很严重的冲击。怎么认识这个冲击?我们通常会让它赶快过去,把它作为负面的情绪,赶快从悲哀里走出来。至少在我们的先人中,有一部分人不肯在这里止步,而是由此继续深入,直面死亡,探索死亡。这样做,对于研究人本身不可或缺,甚至可能有益于我们的人生。人怎么看待他的死亡?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以及想过的结果如何,不管对和错,因为对和错很难判定,都会影响他的实际人生。

刚才许老师说起恐惧,我觉得心理学干预的效果不好,而对宗教的一般了解,也有点够不上。因为在真正恐惧发生的时候,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语词。真有死亡恐惧的话,是从一个人骨子里发出来的,不是你平常想象得到的。如果这个时候还是淡定从容,那就是真有修养的人,他一定在平时对此有所准备。这个真实发生的恐惧,用佛教的话来解释,根源就在于“业力”。

为什么先秦的理论,有一部分支持我的讲法呢?在《易经》和《论语》、《庄子》中,“生死”这个词被表述为“死生”,以后在《荀子》里才出现“生死”(见《礼论》)。在《老子》、《孟子》中,没有这样的并列词组,后来佛教流行了,“生死”的用法才多了起来。在《易经》、《论语》、《庄子》中,反复出现的是“死生”,先死后生,向死而生,只有死衬托着生,才可以不轻薄,才可以有质量,才可以绽放它的花朵。现代西方哲学中,海德格尔所谓“先行到死亡之中”,也可以作为参照。

黄剑波:我觉得讨论死亡这个问题,先回应一下许老师刚刚的一个表述,说到高级宗教对于死亡这个问题的回应。我自己做人类学的,顺便做一个广告,人类学,在座很多朋友不一定很熟悉,但是至少在我们人类学的宗教研究来说,我们一般不太愿意用高级、低级宗教这种词汇。因为觉得所有的宗教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个角度来讲,虽然我个人有基督教的背景,但我觉得先可以从谈谈人类学整体上对死亡的看法。

我觉得死亡的问题首先有几个层面:我们很多时候谈论的是作为一个事件的死亡,死了,就是一个瞬间。但实际上,死亡,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好比刚刚成庆老师也提到,按佛教的说法,可能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即使我们不用佛教的说法,其实我们每天可以经历到这一点也是一样的,每天在掉头发,你的细胞都有死亡、再生,这个事情其实本身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因此,现在我们往往仅仅关注于死亡那一件事,还需要看到其实死亡是一个更长的过程。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死亡按我看来,有一个个体和群体的问题。我们今天很多时候讨论个体的死亡,说这个人,单独的个体要死了,快死了,已经死了。实际上就算是一个个体的死亡,会发现也有很

多不同的鉴定方式,怎么算死了?我们最简单的说,没气了,叫做呼吸上面的死亡。我们还有更高级一点说,心死亡、脑死亡。谈论这些所有的东西,你发现还是在生理、机理层面上面谈的死亡。这个层面之上还要把宗教和人文的东西纳入进来,当我们讨论死亡的时候,不仅仅是个体,不仅仅是生理的,还应该是一个群体的、社会的、仪式的。就像刚刚成庆老师讲自己家里面故事的时候,会有一套的设置。包括刚刚许老师讲的例子,作为年轻的学生去世以后他家人会给他一套的仪式,按照特定的理念来操办一套仪式,而这个仪式,我觉得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死亡的维度。换句话说,死亡有一个仪式性的宣告和仪式性来处理的问题。

所以如果进一步谈到基督教的理解,也稍微做一个说明,我并没有代表基督教说话,因为无法代表,只能说我个人的理解和经验。

本身基督教对死亡的看法,我觉得需要有一个背景的了解是什么呢?就是说基督教谈到死的时候,就是刚刚所讲的意义继续延伸的话,不仅仅在讲身体和肉体的死亡。基督教层面上面的死亡,其实更核心的一个概念是隔绝的意思。我们一般所讨论的死亡,身体的死亡指身体与灵魂隔绝。而在基督教的层面上面谈的死亡,另外一个层面是说灵魂的死亡,这个灵魂的死亡,就是亚当夏娃的故事。当亚当、夏娃犯罪以后,谈到他们罪所带来的死亡,当时其实亚当、夏娃并没有直接的身体上的死亡,活了很多年,当然最后还是死了。

灵魂的死亡表示的是什么呢?表示的是一个人的灵魂与基督教所相信的上帝之间的这样一个隔绝,所以我们看到隔绝才是基督教理解死亡的更核心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基督教来说,当一个人恢复和上帝的关系或者成为基督徒,就意味着肉体的死亡只是暂时性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个逗号,而不是一个句号。换句话说,这个死亡,虽然是肉体与灵魂的分离,是短时间的分离,但是信徒在等候,在进入“阿爸父”的怀抱,安息、等候之后,会有身体的复活。这是在基督教最核心的一个信仰的宣告当中,《使徒信经》里面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讲“我信身体复活”。 基督教对于死亡的处理,确实也会提到现在的死。如果参加基督徒的葬礼,会写上这样一个对联或者唱这些诗歌,说“息了劳苦”。所谓“息了劳苦”,世上劳苦,现在安息可以睡觉了,这也是在《圣经》里面多次用的一个词汇,描述信徒的死。信徒虽然死了,不过是睡着了,在等候被唤醒,身体复活,以至于可以永远活在与上帝的同在和爱当中,这是基督教的理解。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从神学上面不仅仅处理身体的死亡,还处理仪式性的死亡或者永恒的问题。所以这是我一个有限的,对基督教关于死亡问题简单的介绍。

成庆:佛陀谈论死亡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他会问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可以问问自己,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佛陀给的回答很奇怪,他说死亡的原因是因为你生了。这个话其实很有逻辑,如果没有生,一定会没有死亡。因此,佛教从一开始就认为,如果从生死两端的二元角度去追寻死亡的答案,是有问题的。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从一般的角度来说,当你这一期生命结束了,甚至不要等你这一期生命结束,每天你的身体细胞就在不断的生灭当中,你的生理组织无时无刻不在在变化当中,乃至你的心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这对于佛教而言就是生死,就是轮回。只是你会觉得,一定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的身体全部毁坏了,那才叫做死亡。不是的,佛陀不是这样介绍死亡的。佛陀说,你现在当下的这一刻,你的脑子里的那一念的生起和消失,这就是生死。

篇二:浅析人类对死亡的恐惧

浅析人类对死亡的恐惧

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许多人在刹那间对生命看得珍贵起来。虽然人类是万物灵长,但是人们依旧无法摆脱所有生物对死亡的原始恐惧。季羡林老先生在研究梵文的时候曾说到,在印度文中,“死”只有被动式而无主动式,由此可见人不到万不得以是不愿意直面死亡的。

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对死亡的恐惧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对死亡本身的不了解。具体地说,就是对死亡时间、死亡过程和死亡之后的事情的不了解。因为没有人会回来告诉你奈何桥上的孟婆汤是什么滋味,阿格隆河上的卡戎长是什么样子。死后的未知世界让每一个人在充满遐想的同时也充满恐惧。许多传说中的地狱、酷刑、审判等等描述更加深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很少有人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只是被动地等待死亡。

但是近年来,对于死亡时间一说又有了新的疑问,这还是得益于日本十分红火的漫画界。很多人相信,漫画虽然只是虚构的,但是或多或少也会反映出作者的生活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就正如政治书上所说的,物质决定精神。如果不是生活的经历等一切物质的东西的影响下,那么作者又怎会有这样的构思去创作呢?因此,相继诞生了《死亡笔记》、《死亡预告》这些能够知道他人和自己死亡时间的作品。死亡的时间是由别人通过一个笔记本决定的?死亡的时间是由国家法律决定的?这显然是不可信的。但是,有神论者可能会相信人的死亡是由上帝决定的,那么无神论者呢?他们又认为死亡时间由谁来决定的呢?不是笔记本,不是国家法律,不是上帝,那又会是谁呢?有些人可能会说由自己来决定,自杀的人可能会是这样,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呢?那么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能够准确地预知死亡时间,所以人类才会恐惧。

而对于死亡过程,人们几乎是百分之百地不了解,虽然国外不断地有人将濒死又复活的人的经历收集整理成书,但是其中七成以上的内容几乎都千篇一律——光芒、隧道以及奇怪的声音,不管这是真是假,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显然缺乏说服力,因为我们所接触的死亡的人最多的情况是死于疾病和突发灾祸,而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大多数患者死亡的时候显然是无比痛苦的,更不用死于突发事件的不幸者。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电视、电影中的暗示显然都增加了我们对死亡过程的恐惧。

然而真正让人从心底产生巨大恐慌的,应该是对死后事情的不了解。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显然不可避免地要触及灵魂是否存在这个疑问,而科学上能否证明有灵魂或者类似物质存在是一个时间问题。曾经听人说过,人的躯壳和灵魂是分开的,躯壳是灵魂的容器,如果容器被破坏了,灵魂就会离开,去寻找新的能够寄存的容器,但是前提条件是新的容器必须与灵魂兼容。但是要找到能够兼容的容器,也就是说躯壳也应该是相似的了,可即使是双胞胎也未能做到十分相似,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一个躯壳能容纳两个灵魂吗?那么那个去寻找容器的灵魂要到哪里去寻找呢?灵魂说也不能100%证明灵魂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现实社会的留恋、不舍和遗憾。世界是由许多欲望拼凑而成的,亲情、友情、爱情、金钱、名利??谁会愿意舍弃这些能让自己幸福满足的东西而选择死亡呢?更何况死后的世界究竟是否存在?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给你100%的答案。对于世界上那么多关于死后世界的描述,你未能确保自己确信哪一个,既然这样的话,你会下这么

一个巨大的赌注去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吗?我想没有人会愿意。

纵观而言,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还是来源于对死亡的未知性和对现实社会的留恋,所以有很多人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远离死亡,古有秦始皇不惜一切追求长生不老药,今有新科技帮你冷冻尸体或延长寿命,但是这样的方式是否好呢?其实不然,人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循环的规律,破坏了这个规律人类世界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没人知道,就像一只小鸟扇动一下翅膀也会形成台风,一个长老不死的人会引起什么也不好说。但是人类要如何克服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惧呢?我认为既然我们不能够预知自己的死亡,可我们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去避免一切除正常死亡之外能够导致死亡的事情发生,例如自杀、他杀、意外死亡,甚至于一些因不良习惯而造成的疾病。另外,我们要懂得让自己死得无遗憾,就像上述所说的那样,人类害怕死亡是因为对现实世界有留恋,那么在死之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满,没有遗憾,那么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也能够从容淡定。

凯欣: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呢?

倍菱:我赞成讲稿中所提到的三个原因:第一是死亡时间的不确定性,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预知自己的死亡会在何时何刻;第二是死亡过程的神秘性,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死”固然也只可能经历一次,那死亡的过程就更不用说了,当然死里逃生的人对此会更有发言权,但是也仅局限于极少数人,他们是曾经游离在生与死的分界点却幸运的被死神所放弃,第三是对死后所处世界的疑惑性,死后的事没有人能阐述清楚,地域天堂正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死后生活的描述,我想对此,没有人能做出确切的答复。

绿洁:我觉得,死亡是谁都怕的,但是在特定的时刻会有一个信念支撑,可以做到无畏。比如很多英雄在紧要关头,根本不把生死放在心上了。还有为了保护家人安全,牺牲自己,也是不怕死的。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讲,那是不可能的,对死亡的恐惧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的。除非是真正得道的人,修行很深,看透一切,应该会不怕死。我也怕死,有时想想,怕得要崩溃,有很多信仰宗教的人,不都是因为怕死想得长生不死吗?这样反而不能放下执着。

黄变:我认为对死亡怀有恐惧是应该的。有了恐惧才能认识到死的庄重和生的可贵。对死有恐惧并没有什么可耻,若没有才是可悲的。没有了对死的恐惧,就不会有敬畏心,没有敬畏心,人类就不会有羞耻心,那么人类的道德就会沦丧。

倍菱:其实,归根到底,我觉得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们对所处世界的依赖和归属,其实是对一种失去和孤独的恐惧,的确,如果一个人告诉你只剩下一天的命,我想大部分人立即闪现在眼前的是,明天的我闭上眼,自己就什么都不是,成了一块没有知觉和意识的木头,拥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自己。

凯欣:那么大家又是如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呢?

黄变:顺其自然,有所保留但不沉溺其中。就如同第一个问题,对死亡有恐惧是应该的,这是一种善的恐惧,只要不沉溺其中,对死的恐惧能让你好好珍惜现有的生命和活着的状态,会激励你努力去寻找生的意义。

倍菱:我作为一个人,一个有意识的个体,我当然也避免不了对死亡有所恐惧。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我清楚的知道死亡是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是没有长生不老,世上也没有长生不死的妙药。明确了这点之后,我就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死亡,既然人人都免不了“一死”,何必老计算着自己什么时候死呢?不如好好地珍惜活着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你活着的时候真正活好了,当死亡自然来临的时候,也就能坦然面对,顺其自然了。

绿洁:随遇而安吧!

凯欣:大家认为是谁在决定人类的死亡?例如,有些人认为是上帝决定人类的死亡,有些人认为是人类本身,大家又是怎样想的呢?

倍菱: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所以我并不认为是有上帝或是神在主宰着人的生命的长短。

绿洁:我觉得应该是人类本身。

黄变:一方面我认为死是人类的一种权利,但是我认为这种权利是不同于人类的其他权利,选择死亡不同于自由这样的权利,应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权利。你可以选择死亡,但同时又不能剥夺你生的这一状况,就如同安乐死所引发的争论。坚持死亡是人的一种的选择者,认为安乐死是人类这一权利的体现,大不同意者又认为安乐死是剥夺人类活的资格。所以在是否有人类自己决定自己的死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但是死是否应该有人类自己来决定呢?我也不知道是否合理。但是相对于死,我更珍视人类活着的权利,由此到现在,我还是人类死亡应有自然来决定。

倍菱:我相信,人的生老病死和花开花落一样,是自然规律,是每个人都不可逃避、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既然是规律,就无所谓决定不决定,只要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规律是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不是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左右的,就如蜡烛燃烧完了就自然熄灭。但是,现实生活不然,条件一成不变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如客观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利用医学仪器和药物来延长人的生命期限,突如其来的事故无情地剥夺人的生命,而主观的,人因为无法解脱而自寻短见的自杀行为。哪种因素是导致你死亡的最主要力量。

凯欣:自杀是消极的恶还是善呢?

倍菱:在我看来,所有的死亡都符合书中所说的“消极的恶”的判定。

黄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绿洁:我觉得自杀是一种很消极的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应该引起世人的反思和自省。

凯欣:那你们又是如何看待自杀者呢?

绿洁: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要看自杀者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自杀的。

倍菱:我鄙视自杀的行为,这是自我逃避、自我放弃、自我欺骗的自私行为。连死的勇气都有,怎么就没有勇气面对生的困难呢?根据我对书本阐述的另外的理解,死亡的“善”和“恶”的必然条件是只有“死”的选择,是一个只有“死”的特定环境下,哪种死法会让人减少痛苦点的,称之为“善”。但是,自杀,自杀者所面对的选择并不是只有“死”,这不是一个有且只有一项的单选题,自杀者大都可以选择“生”,而且是应该“生”,但他却在“生”与“死”中选择了后者。所以我认为“自杀”只能看做是一种选择死亡的行为。

黄变:我觉得自杀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状态,有的是因为懦弱而自杀,有的是因为一些不可挽回的状况而自杀,有的是因为人生的经历和经验的触动而自杀,有的是因为自身心理而自杀的,有的是因为病痛而自杀的,有的因信仰而自杀的等等。所以在看待自杀者这方面我是有保留的,因为我总觉得认识无法了解别人的,特别是痛苦和思想者这些方面,因此对自杀者处于一种谴责的态度是不全面的。对于自杀者,我们在认为他或她懦弱的同时,我觉得应该更多的去想一想在自杀背后的各种因素。

倍菱:如果是自杀非要说是消极的“善”还是“恶”,那要对比自杀的过程,我做了如下两种假设:一是,如果一个人到了悬崖边,眼前是一群凶猛的狮子,身后是深深的悬崖,与狮子拼搏也是死,跳进悬崖也是死,那如果这个人选择纵身跳进悬崖,相对于与狮子搏斗后被狮子慢嚼吐食的漫长过程而言,跳崖是“善”,被狮子吞食是“恶”;二是,两者都是自杀行为,若A是跳楼自杀,B是服毒自杀,我们抛开自杀的不可取性讨论,仅仅就自杀这一过程的痛苦程度而言,因为跳楼显然一个死的更块的过程,服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相对而言,我们可以说A是“善”,B是“恶”

凯欣:死亡是否没有价值呢?

黄变:我认为死有价值的。

绿洁:就情况而言。

倍菱:一般的自然死亡,似乎没有价值可言,就是人生存的一个环节,没有价值可言。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死亡却又有价值可言。如一个人是因为舍己救人,他用他的生命换回别人的生命,这种行为是受到社会的肯定,那他的死肯定是有着社会价值的。但如果一个人是因为情感问题现不开而去跳楼自杀,这种行为是受到社会谴责的,显然他的死是无价值的,是不可取的。

凯欣:那么死亡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绿洁:我觉得不管人们希望活多久,死亡都是无可避免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物种基因大军前进中的一个小小的工蚁。为了避免资源的过分剥夺,大自然的基因工程非得把人的寿命限定在某一个时间范围内,没有例外。要不然,祖辈和曾孙辈抢食物和资源,就非常无耻了。人和所有生物从出生就决定了死亡的年限,就算是物质的原子也会衰减而消失。我觉得,这就是死亡的意义。为了基因不可否认,个体的死亡是有意义的。当你当死之时,以微笑面对死亡。种群能更好地繁衍下去,死亡是一种必要的步骤。当然,活着就要好好地活着,

倍菱:我觉得死亡的意义是让人明白活着的可贵,珍惜活着的时光。

黄变:死亡的意义是突显生的可贵和自然地轮回法则。若没有死,何以有生;若没有死的痛苦和虚无,何以知道生的快乐和充足呢?就如同我在之前的讲的希腊故事,永生其实是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折磨。而死的意义也在于此。生老病死是自然的一套轮回,死是这轮回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没有死这一部分,人类永远在生老病中轮回,就如同走进一个迷宫里永远没有出路。死是一种终结,也是一种开始。

凯欣:90分、93分、92分、90分 共计:92.5分

黄变:91分、90分、90分、91分 共计:91分

倍菱:91分、92分、91分、91分 共计:91.5分

绿洁:90分、88分、90分、89分 共计:90分

篇三:如何看待临终助念及其消除死亡恐惧

*如何看待临终助念?

*每当面对死亡阴影及往生者之时,恐惧心就生起,心里都过不了关;恐惧心该如何厘清?如何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之心?

这是一个满重要的问题,因为很多人面对死亡之时,都会感到害怕,都不敢接近,害怕被冲到、煞到…。为什么会有这些心态呢?第一,是因为对生死大事还没有清楚了解。如果你对生死大事--「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能够清楚了解,就不会害怕死亡,因为「死亡」也是一个幻相,「死亡」是一个人脱胎换骨的另一个阶段。

当你有了正确的闻思基础,了解「死往何处去?」就不会对「死亡」感到恐惧。当因缘到来的时候,你会坦然、安然的接受,就像一只毛毛虫,当牠活着、活着、活着…,活到有一天牠觉得因缘到了,毛毛虫知道牠的因缘到了,于是就会去找一个地方,然后让自己进入到「茧」里面,很安祥的就在里面「闭关」;闭关之后没多久,牠的生命又升华到另一个阶段,请问:毛毛虫有没有真正的死亡?没有啊!像现在在外面鸣叫的「知了」(亦即蝉),牠在地底下面,牠的幼虫是在地底下里面。

当牠在幼虫的时候,是要经过好几年。但是当牠因缘到的时候,牠会爬到树枝、树叶、树干上面来,然后在那里脱胎换骨。以前是在地里面爬,现在牠可以飞。所以,动物牠们面对死亡,面对一个阶段的变化,都是很安然、很安祥的去接受。我们的生命不是光侷限在狭窄的五蕴身心,我们的「法身」是遍一切处,我们真正的生命不是在这狭窄的五蕴身心而已。 所以,如果你能够了悟生命实相,能够知道「死亡」它只是一个现象,它并不是消失,它是一个阶段的变化、升华,这样死亡有什么可怕?!重要的重点是你能不能每天过得很安心、很安祥、很自在;重点是能不能每一天都把你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活得有信心,把生命的光辉发挥出来,来利益众生。

原始佛法强调的是活在当下,把每一天都过得很好,把你的生命发挥出它的光辉出来,来利益众生,因此我们要活在每一个过程里面,不是活在企盼结果。你所能够活的,就是每一个当下、每一个过程。所以,为什么要醒过来?当你真正的醒过来,你才会活在每一个过程之中,不是在等待那个遥远的果,等待那个不可预期的果。

当你能够活在当下,点点滴滴都去播种善因、善念,自然水到渠成。当你好好的去耕耘、去播种、去种善因、去种善果,种善因、播种这些善种子,又是用爱心去灌溉它,你的生命自然就会来到开花结果。所以,大家对于修行的观念,很多方面真的都要重新来过,怎么样让我们每天都很安祥、很快乐、很自在的活在每一个当下,每一天都过得非常的安心、安祥,至于你要怎么样去做到,真的这是要深入的去闻、思、修。

进而在历缘对境中,不断的矫正,勇于接受我们的丑陋,勇于接受我们的不足,学习做一位「真人」,宁愿真的丑、不要假的美。不要把自己包装得像一个圣人,而内心却是苦、不安,修行解脱就是要成为「真人」,说真话、讲真理,协助众生能够出离苦海。

所以,当你能够了悟生死大事,就会有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生死之事,当然这是要透过下很多的工夫。问题是,很急迫的眼前所要对临的生死,或是助念方面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就是从一个原则出发:第一,感恩那些示现死亡的人,他们是天使,请你用感恩的心,来帮他助念;用感恩的心来接触他,他在用「以身作则」,在告诉你什么叫做「无常」、什么叫做「无我」,他以身在示范在告诉你:宇宙的真理。他在帮助你见法。你能不能用感恩的心,来跟那些濒临死亡的人来接触,他们是天使。

第二,要用慈悲心、爱心,来陪伴他们。尤其是当一个人没有听闻佛法,没有深入去闻、思、修,面对死亡他是会恐慌、不安、痛苦。就像一个溺水的人,这时候我们反馈给他的就是:用宁静的心、用安祥的心来陪伴他,用慈悲心来陪伴他、也来送他。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他本来恐慌的心、不安的心,会因为你散发给他的是一个安祥、慈悲、宁静的磁场,他很快就会安祥下来,他的抓取、他的不安,会很快的放下来。

就好像他要渡过一个暴风雨,因为没有学佛、没有学法的人,他的心会慌乱的,就像他的人生要面对一个暴风雨,这时候我们用爱心来陪伴他,陪他渡过这一个阶段。当你越宁静、越慈悲、越安祥,就能够帮助他越宁静、越安祥,这样对他再来的蜕变是有非常大的益助,因此你要帮助众生助念,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

我们要启发那些亡者的家属,告诉他们要用宁静的心、爱心、慈悲的心,来陪伴家人的临终、来送他们远行,不要在那里啼啼哭哭,在那里大声哭嚎、舍不得,或是要很大声的哭,人家才知道我对他有多孝顺…,不是这样啊!那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宁静、安静、慈悲、温馨、关怀,你能够这样来协助,你就是在跟众生结善缘。(空海法师讲述,由学员发心文字汇整)

篇四:现代人如何面对死亡

现代人如何面对死亡?

2015-12-22 10:50

来源:腾讯文化作者:许纪霖、张文江、黄剑波、成庆1791次点击:我要评论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每个人手里总是捏着一张终于要来临的走向死亡的船票。然而,最大的恐惧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恐惧的恐惧。一旦我们从各种高级宗教和文明当中了解到何为死亡,生死的意义,或许就可以战胜恐惧,从容面对。

双十一购物的疯狂、物质生活的丰裕,依然无法遮蔽现代人内心世界的精神空虚。为什么要活下去?生命的意义何在?在充满不确定的人生中如何安身立命?这些心灵世界的苦恼困扰着许多不甘平庸、不愿在纵欲与虚无中彷徨的都市年轻一代人。

腾讯思享会〃海上文化谈第5期邀请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文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黄剑波教授、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成庆博士,

他们分别从儒道、基督教和佛教层面谈及“如何对待生与死”的各种智慧,让年轻的听众在多元文明与宗教的对话中得到心灵的启示,选择适合自我的真谛与信仰。

最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恐惧的恐惧

许纪霖:今天的中国,特别是上海,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人的心灵似乎越来越空虚。上海不少有钱的人感叹说“我现在穷得只剩下钱了。”你再如何在世俗当得到快乐和满足,但是有一个你是无法避免的,那就是死亡。面对死亡,

人们总是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即使我们自己还年轻,但是面对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死亡,依然让我们悲伤、让我们难过。那么我们怎么来面对、对待死亡?在今天这样一个稍微有点暖和的冬日,我们却谈一个沉重的话题。今天让我比较意外的是,来的更多的是年轻人,我本来以为中老年居多,可见不管是谁,我们都会面临死亡的问题。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生与死”。“生与死”连在一起的,但我们今天主要不是谈“生”,而是谈怎么面对“死亡”。死亡,是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宿命,除了神,没有人是可以逃脱的。我们怎么来面对它、克服它、战胜它呢?只有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才真正明白我们应该怎么活着。

我们先从一个最感性的话题切入,请三位嘉宾谈谈自己经历过的与死亡有关的人生,先请张文江教授。

张文江:谢谢大家在周末放弃休息,来参加我们的话题。我知道,在场的还有从外地赶来的朋友。

当初被邀请的时候,我有些犹豫,很担心谈不好。生死是极度严肃的事情,涉及内心最真实、最隐蔽的想法,对家里人都很难谈。尽管我主张好的家庭应该尽可能地交流这个话题,甚至认为能不能讨论死亡是检验是否好的家庭的标准之

一。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尤其在健康的时候,不应该回避这个话题。不过,即使做到了这些,最后的最后,内心深处对于死亡的想法,依然只适合于自修自证,对此很难说清楚,甚至一旦说出来,往往就变肤浅了。

德国诗人席勒有一句诗:“当灵魂说话时,说话的已经不是灵魂了。”即使很真诚地谈说,听的人依然要打个折扣,因为最深刻的内容,表达时很难完全不走样。但是,讨论这个话题还可能是有益的,在这个场合和这个时候,让我们有机会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怎样看待死亡。

有一点我觉得是可以公开说的,而且很容易说清楚: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死后如何、或者彼岸世界如何,我们不知道。但是,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以及思考后的结论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真实态度,决定我们的人生如何行事。也就是说,你对待死亡的真实想法,无形中会指导你的现实人生,它涉及道德、涉及世界观、甚至我认为涉及人生的幸福程度。

回到学术上来,我是研究古典的,中国认识生死的态度,过去有三个方向:儒、道、佛。儒家对于生死的态度,可以概括为孔子的一句话:“未知生,焉知死。”佛家的态度,如果允许不确切的表达,正好可以看成反过来:“未知死,焉

知生。”当然,这不是佛经的原话,更精确的定义,等会儿请成庆博士解说。而道家的态度呢,可以用上庄子的话:“以死生为一条。”这句话出于《德充符》,“一条”注家解释不详,根据《大宗师》等其他篇章,可以认为“一条”就是一体,以死生存亡为一体。这就是中国三教的基本态度,和我们个人的生命体验相结合。 黄剑波:许老师说了,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接着刚刚张老师说的,这是一个严肃而且重要的话题,本质上是没有办法言说的问题。没有办法言说,还是得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在这里来分享。我理解刚刚许老师的意思,先讲讲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体会、看法,不会马上进入到学理性的讨论。

首先,其实说这个问题我没有资格多讲,还没有到白发苍苍的年纪,对生命、对生活的体会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足够深的积淀。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死过,所以死亡是一个好像在未来的事情。虽然这个未来可能比较长,也可能比较短,但是毕竟没有死过,怎么可能来讲呢?当我们讲经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是一种想象当中的经验。但我想说的是,我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几件事情确确实实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一点个人的感知。

第一个,我想到的一件事情,应该说对我人生影响很大的一个事件,就是我高中三年级要预备高考的时候,我爷爷去世。当时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这是一个大事,亲人的离世,尤其是你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一个人。更为重要的是在哪呢?因为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所以我第一次有机会亲自的触摸尸体,要为他穿衣、要为他预备后事。这件事情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从那时候,我真正地开始思考这个严肃的、重要的问题。虽然当时想得不是那么的深刻,但是我后来所有的思考,甚至包括我的研究,都与这件事情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第二件事情是最近一点的,大概在2011年的时候,我与三位朋友,我们从重庆开车去云南,在路上发生一起车祸。后来我向当地的公安部门了解,那天晚上同时发生了好几起车祸,因为那天下雨,山里的高速公路非常的危险。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对我冲击比较大的。在我自己觉得好像还年轻力壮的时候,甚至觉得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时候,正在奋斗拼搏的时候,这样一件事情会在一瞬间把你的生命画上句号。这件事最近几年来对我的影响比较深。

从我自己这两件个人生活当中的经验,我看到:第一,确确实实死亡不是那么遥远,可能就在你身边。第二,死亡是一个你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不想讨论,但是你还是必须要面对、讨论的问题。谢谢!

成庆:首先说一个核心概念,如果说佛教对生死有什么彻底的看法,有四个字——“生死一如”。但如果从体验说起,按照佛教的讲法,我们其实已经生死过很多次了,所以不是说这一辈子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已经有无数次的生死,但这仅仅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当然,这无数次生死我们其实看不到,但没有关系,我们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观察。

我自己为什么对佛教产生兴趣,是因为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死亡,但是却看到过太多死亡,有时候感觉简直就是“死神”化身。为什么?我的邻居是因为车祸死亡;我初中的女同桌也是车祸往生;我大学12个人的寝室,有两位比较亲近的同学都相继因病去世。

我们通常说,老年人才会去思考死亡,这或许不对。因为当我们看到年轻人死亡的时候,那才真正可怕。为什么呢?老人们毕竟能够活到七八十岁,可是我小学五年级时,曾看见三楼隔壁班的一个小朋友,从栏杆翻下去,最后我只看到楼下的血迹,也听大人告知这位同学死了。但是当时我头脑里的一个想法是,这代表什么意思?死亡代表消失了,但消失意味着什么?然后我开始问我自己,是否是我死了就代表着你再也不会在这个世界里出现。因而我也开始常常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我为什么没有生在过去、没有生在未来,偏偏生在现在?

这些问题一旦联系起来,便会发觉死亡好像是一个可以不断思考的问题。最后慢慢的,当你接触到越来越多这些方面得问题时,你会开始反观自身。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

几年前,我的父亲曾经又一次中风的经验。我的母亲告诉我,你快回来。在我的想象当中,中风意味着各种坏的结果,比如偏瘫什么的,但回去之后发觉我父亲正在有条不紊地安排各种事情,甚至谈到后事,但事实上,他的身体比较健康,见到我非常情绪也非常不错。在我守护的过程中发觉,我发觉半夜他上厕所时,其实不大需要有人去陪护帮忙,他的手脚有时候比我还快,也就是说,我父亲的状态糟糕不是因为他的身体状态,而是他对死亡的某种恐惧感。

从那个时候我就想,死亡可能在某个程度上更涉及到我们精神认知上面的问题。我想开场白我不要说太多,当然这方方面我还有更多的一些经验,暂时不表。当你看够了足够的死,你才会真正的去理解,佛教为什么要探究死亡问题。 许纪霖:听了他们两位回应以后,我也想向大家谈谈我的记忆。关于最早和最近所感受过的关于死亡的经历。

我最早的记忆,竟然与死亡相关。那时我仅仅只有一岁,我的姑父去世了,母亲带我与我的姐姐到殡仪馆参加告别仪式。那个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站在

凳子上,与我的姐姐很奇怪第看着家里里很悲伤第围在死者的身边。一个小孩最早的记忆竟然不是别的,竟然与死亡有关的告别仪式,可见死亡对心灵的冲击有多么之大!

最近的一次与死亡有关的记忆,是去年元旦的除夕之夜,上海的外滩发生了踩踏悲剧,36位年轻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一位是我任教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虽然我没有直接教过她,但这个事件给我的冲击依然很强烈,那几天我总是感觉到一种说不清楚的压抑,我在给她的同学们上课时,可以感觉到她们的恐惧感。我特地去参加这个学生的遗体告别会,她的父母虽然很悲伤,但将整个告别仪式办成一个为女儿送行的婚礼,她就像新娘一样美丽,大家送她去天堂。每位参加者胸前佩戴着粉红色小花,大屏幕上放着她从出生到成长的一张张照片,就像上海人举行的婚礼一样。她喜欢远行,但这次买的是单程车票,再也不会回来。一个年轻的、活生生的生命,昨天还在你的身边,骤然远去,照理说先生先死,先死先生。但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这个太令人悲伤。

死亡是令人恐惧的,我们怎么来应对这个恐惧?事件发生之后,她班级的其他同学都非常害怕,学校马上组织心理咨询的老师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她们克服恐惧。心理学那套科学的方法可以让人暂时获得心理的平衡,来克服恐惧。但我心理学这套科学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何治本?我想恐怕还得要从高级的宗教和文明那里寻找智慧。只有你对何为死亡有明晰的理解了,你才能终极性的战胜恐惧,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张文江:我刚才说的观点,表达得还不够清楚。大家都提到,我们普通人都会体验到类似的经历,几乎和死亡擦肩而过,或者身边有人死亡,每个人都会产生感情上的冲击,甚至很严重的冲击。怎么认识这个冲击?我们通常会让它赶快过去,把它作为负面的情绪,赶快从悲哀里走出来。至少在我们的先人中,有一部分人不肯在这里止步,而是由此继续深入,直面死亡,探索死亡。这样做,对于研究人本身不可或缺,甚至可能有益于我们的人生。人怎么看待他的死亡?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以及想过的结果如何,不管对和错,因为对和错很难判定,都会影响他的实际人生。

刚才许老师说起恐惧,我觉得心理学干预的效果不好,而对宗教的一般了解,也有点够不上。因为在真正恐惧发生的时候,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语词。真有死亡恐惧的话,是从一个人骨子里发出来的,不是你平常想象得到的。如果这个时候

篇五: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必须有四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做到理智的面对。

1、人必有一死,如同子弹从枪膛里射出一样,不管飞得多高多远,最终必将坠落。上自天王老子,下至黎民百姓,不管你身在何处,也不管你官居何职,最终都要化为土灰,在这一点上,老天绝对是公平公正的,所以不要有任何遗憾。

2、活着是福气,死了是升华。既然知道了最终的归属,既不必忧伤恐惧,更不必无知而死,要勇敢的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3、我们要做的不是悲观等待,而是认真对待现实生活的分分秒秒,幸福快乐的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宽生命的宽度,处理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工作,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帮助更多的人更好的活。

4、我曾经晕过一次,真切感受了死亡的临近,其实死亡是很快的,以至于你来不及思考和呼喊,真正要死亡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太多恐惧的感觉,因为他就像生命本身一样自然而然。

正像庄子所说,你既然连眼前的问题都没有安排好、解决好,为什么要考虑今后的事,为什么要担心死亡的到来呢?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