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马桑树的孩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9:25:01 字数作文
马桑树的孩子字数作文

篇一: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

京梨

这是一个在湘西流传百年的故事。

她,是桑植的“百灵鸟”,歌声动听,姿容更是不俗;他,“上马将军下马诗”,一表人才,能文能武。他们的长辈,在多年前就已指腹为婚,这两人,是注定要在一起的。

那一年,她七岁,躲在门后偷看那个站在长辈身旁的他,沉稳内敛,并不说话。这便是他给她的第一印象。

16岁,她出嫁,新郎自然是他。成亲的前一天,她坐在八仙桌旁,以哭伴歌,动人心肺,这是哭嫁,缱绻哀伤的哭声使她赢得了乡邻的赞誉;而他,已是一身功夫,才震桑植。没有人想到,这样的天作之合竟会成为桑植的百年叹息。

1919年秋,面对愈演愈烈的革命情势,他毅然从戎,面对妻子的苦苦挽留,他说:“明年马桑树儿发新芽的时候我就回来。”此时,他们成婚才一月。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928年2月,南昌起义失败,桑植的三千子弟,只有三分之一生还,而他,恰在其中。

三个月的如胶似漆,她说:“我们再也不要分开。”

屋子的旁边有一个池塘,他们就在那儿捉鱼戏水,警卫员严正地站着,他挥了挥手,把他支开了。

一日在家,他的姐姐对他抱怨,这个妻子在家连扫帚倒了都不知道扶起来,他觉得好笑,可是看着身旁眉头紧锁的妻子,他立马正色对姐姐说:“是我叫她不做的。”这一刻,她的心里如灌了蜜一般,低着头抿起了嘴角。

他13岁考取省城师范,才气过人,写歌亦是好手,烛火下,面对着浅黄的稿纸,他将一首《马桑树儿搭灯台》细细改编,他要把这歌唱给她听。天明时分,想起那一句“钥匙不到锁不开”,不禁思绪纠缠。

1928年4月初,红军发动“桑植起义”,国民党疯狂反扑,桑植失守,8月,红军被迫转移。她泪如雨下,哀求他不要再次离去,他安慰她:“这十年我打了三百多仗,还不是回来看你了,革命胜利后,我一定好好报答你。”“打仗会死!”她看着地面,心里就如有一把刀在绞,“我不要你走!”,内心涌上的伤心与愤怒几乎要把她淹没了,她不是大丈夫,不懂得天下事,她所知道的,最大的不过是一个桑植,这片自己生活着的土地,第一重要的,是眼前的这个人!他看着她,抬起手擦去她脸上的泪,却发现更多的泪水正夺眶而出,满面皆是。他叹了口气,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我一定要走。”他松开拥着她的手,四目相对,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人,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我不是为我一个人,也不是为我一家人了。原来,我是跟常哥走,现在,我要跟党走。”

他走了。

国民党在桑植发起清扫运动,她和家人不得不进山避难。后来,避难的人中有人这样回忆:“日子一长,我们都长了一身毒疮,我们都患上了“鸡蒙眼”(夜盲症),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流泪,一个个形容枯槁,双眼深陷。缺吃少水,无药治病,虚弱的身体很快就拖垮了,一个个像瘫痪了一样,躺在冰凉的石洞里,张着嘴,喘着气,等待着死亡。”这样的日子,她们熬了整整一年。之后,她们逃到常平村。战场硝烟四起,时有捷报,却也不保真实。她急切地想要知道他的消息,可是一切却只如门前玉泉河里的河水一般,匆匆逝去,了无音讯。

1931年6月,他的尸身返回桑植。风雨桥边,天昏地暗。

三年前,1928年9月8日,石门泥沙镇战斗,他亲率警卫员和手枪连奋勇冲杀,不幸中弹身亡,年仅27岁。死后,敌人将其分尸,团防罗效之因杀其有功,得赏银五万,并晋升为旅长。红军于1931攻入石门,寻其尸首,运回桑植。

1928年7月,两个月前,他教会了她《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的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个儿移花别处栽/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的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马桑和灯台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树,然而灯台却攀附于马桑之上,从此紧紧缠绕。多年的相思,此刻面对着丈夫的棺材,熟悉的声音在耳边环绕,她却喉头哽咽,再难相和。

他牺牲前一封未及寄出的家书中这样写道:“云遮雾绕路漫漫,一别庭帷欲见难,吾将吾身献吾党,难能菽水再承欢。忠孝本来事两行,孝亲事望弟承担。眼前大敌狰狞甚,誓为人民灭豺狼。”他的心里满是家国天下,但是她再也不像当日那样痛苦,她说:“他做的是对的。”她是灯台,一棵攀附着他的灯台,他,便是全部。

斯人已逝,他的家人多次劝她改嫁,她执意不肯。她反复哼唱着那句“钥匙不到锁不开”,她知道,他并未远去。

她与他未有儿女,但有养子一名。他家世代习武,但或许是不想再失去亲人,她不允许儿子习武,其家拳术也因此失传。男儿志在四方,虽未习武,她的儿子仍是瞒着她入了伍。

1958年,她住进洪家关光荣院,她的屋子,就在当年她和他一同生活过的地方。她喜欢教院里的其他老人唱歌,他改编的《马桑树儿搭灯台》,那里的老人,每一个都会。

她喜欢马桑树,经常折几支马桑枝儿放在床头、柜角,她的抽屉里,是满满一抽屉的马桑叶子。天气晴好的时候,她喜欢到院子外走走,他的坟墓就在不远处。她常常对着坟墓说:“这辈子,我是对的起你的。”

他是贺锦斋,贺龙的堂弟,红二军第一师师长;她是戴桂香,贺家七十二个寡妇中的其中一个。

1995年,在守了贺锦斋整整67年后,戴桂香在洪家关光荣院去世。走前,她把马桑树叶铺满了床铺。

篇二:马桑树儿搭灯台

篇三:土家族姓氏

土家族姓氏

湘鄂渝黔四省边境是山的世界。北有大巴山、东有雪峰山、南有南岭山脉、西靠云贵高原。武陵山自东北而西南横亘其中,支脉绵延全境,构成了奇峰竞秀、气势磅礴的武陵山系。其间既有千峰挺拔的青岩山、神秘莫测的天子山、石门洞穿的天门山、雄距一方的八蛮山、云遮霞蔚的斗蓬山等所蕴藏的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就在这块由大大小小的山组成的土地上,生活着一支具有大山一样悍勇、朴实性格的少数民族—土家族。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802.13万人,主要聚居于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处其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多以同姓同宗为一自然村落。

土家族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接近彝族或羌族。用本民族语言,土家族自称为“毕兹卡”,“卡”具有“人”或“族”的含义,“毕兹”是称呼的本身,其义现已不明。

土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书写通写汉文。其民族历史大多由“梯玛”(巫师、智者)以口语的形式世代相传,称为“梯玛”神歌,因大多在过“社巴日”(调年节)跳舞时所唱,又叫《摆手歌》,其内容有“开天辟地”、“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迁徙”,等等。大约自西汉时期以来,土家族与汉族接触日渐频繁,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其姓名现在与汉族已没多大区别了,如大姓彭、向、田、冉、覃、马、王、黄、刘、尚、杨、张等,亦是汉族常见之姓。但从土家族历史传说来看,古代土家族人名与汉族有较大区别,其姓亦经过了从无到有,发展演化,最后与汉族融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一、人名的产生

土家族人名产生早于姓。传说中的远古英雄人物翁可涅铁、磨亮卡替、热其八,八部大神西梯佬、西呵佬、那乌米、煞潮河舍、里都、苏都、拢此也所也冲、接也会也那飞列也,以及悲剧人物西兰、嘎尼昭昭、咚咚等,均是可用土家语译出完整意思的名。如翁可涅铁,“翁可”是黄金,“涅铁”是起源、根蒂、老祖宗,即黄金祖宗(翁涅:黄帝);热其八,“热”是老鼠,“其八”是大,即大老鼠;“西梯佬”即种田的人;“西呵佬”即赶山(打猎)人;“那乌米”的意思是“遥远地方的老人”;“西兰”是“被面”之意,传说远古土家人无织布技术,只穿兽皮草衣,有一个的女孩发明了织布技术,并用一种“打花”的方式织出了美丽的花(卡铺)覆盖在布上,人们非常赞赏她,就称这个女孩为“西兰”(丝),即织女的意思,且同时称西兰发明的布为“西兰”。后来西兰为了织出更美丽在夜间开效的白果(银杏)花,常常于深夜守侯在白果树下,竟被她阿爸误杀了。人们为了纪念她,就以其名字作为布的称呼,后来土家人主要用这种布做被子的面料,即成了被面的称呼,而织有鲜丽花朵的打花被面,则被称为“西兰卡铺”。

“嘎尼昭昭”这个人名所伴随的故事就更感人泪下。嘎尼昭昭今天是土家族对一种小鸟的称呼,但在远古时候,它却是一个人名。传说有一户穷人家有一个女儿叫昭昭,因为父母没办法养活她,把她送给一个土财主家做童养媳(嘎尼),人们就叫她“嘎尼昭昭”。嘎尼昭昭在土财主家受到百般虐待,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悲惨。一天,嘎尼昭昭在山上砍柴,因饥饿而爬上樱挑树摘樱挑吃,不小心将柴刀掉到岩坎下一只老虎身边,她不敢去取,回家后因忍受不了公婆的毒打,上吊死了。死后嘎尼昭昭变成了一只小鸟,每到春末夏初的夜半时刻,它就倒吊

在树上悲惨地叫着:“嘎尼昭昭,吃了樱桃,掉落沙刀,我想取去,又怕五爪,公婆打我,我格死了。”至今,土家老人听到这种鸟叫,就会叹息一声,说“嘎尼昭昭又叫了。”显然,从这些人名的意思及传说故事来看,均是有名而无姓的。 更为典型的是,土家族认为在齐天大水涨过之后,使人类得以繁衍的始祖“雍尼补所”,其名竟然是土家语“兄弟姐妹”的泛称,“雍尼”为妹妹的意思,“补所”为弟弟的意思,亦证实了远古时代,土家族只有名,没有姓。

在土家族神话故事中,人名是伴随着人物出现于世而产生的。在《梯玛神歌.万物的起源》中,传说洪荒之世,天地间十分荒凉,没有人居住。天神“尼古劳”创造了人类。这“利古罗”即大地和太阳的合称,利即土家语“利洪”,泥土、大地的意思,劳即土家语“劳次”,即太阳的意思;也即在土家族的传说中,生命是由大地和太阳创造出来的,这和现代的科学“生命的起源”有某种暗合,只是土家族人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大地之母“尼洛阿巴”(伟大的大地母亲)照着自己的样子,用竹子做骨架,用荷叶做肝胜,用豇豆做肠子,用葫芦做脑壳,用泥土做肌肉,在葫芦上通了七个眼眼,成了耳鼻口眼。可是此时的人类,只是一个泥塑,不能呼吸,不能思考,不能动弹。天空之神太阳神“劳次”看到了大地之母创造的人类,便向大地母亲塑的人类,注入太阳神自己的精血,又用嘴对这个“人”吹了一口气,于是人“出气了,会坐了,会站了,走路了”。凡间世上有了人。“尼古劳”(大地之母和太阳之父)造出人后,即按放置地点称呼他们,如放在岩坎边,就叫“阿沙”(岩边);放在崖脚下,就叫“阿吉”(岩脚);放在树林里,就叫“卡可”(树木);放在花上,就叫“卡铺”(花朵),等等。从这个传说我们可看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土家的先民们可能就有了以名来区分个人的观念。人名多以自然界无生命物命名,正是人们征服自然,与自然界作斗争,在自然界中求生存的一种反映;表明了土家族人名的产生,与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有一定的联系。

在原始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以血亲为主要内容的亲属关系,而一定形式的人名往往也打有亲属关系的印记。在土家族古老亲属制里,凡以“巴”、“必”结尾的称呼多为男性,如“洛巴(丈夫)、阿巴(父亲)、木斯阿巴(祖父、外祖父等)、洛必(儿子)”;凡以“涅、尼”结尾的称呼多为女性,如“阿涅(母亲)、左巴切尼(哥或弟的妻子)、尼可阿涅(父亲的姐蛛)”。这种称谓反映在人名上,一般来说,常有巴、必之音的人名多指男性,如舍巴俾、哈勒必等。而带有涅、尼之音的多指女性,如涅莉、雍尼等。显然,人名与亲属称谓不论谁产生于前,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则是毫无疑义的.

二、姓的出现

如果说名是个人的符号,那么姓则是某一群人共用的符号。土家语称“姓”为“家卡”或“卡”,也即群落、族类;这正反映了姓产生的本义。

人何以要有姓?《白虎通义·姓氏篇》曰:“人所以有姓者何?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即是说人们需要用“姓”来确定共同始祖,辨别血缘关系,禁止血缘内婚。“姓”由“女”与“生”组成,同一姓即含有同一女生之意。从这个观念出发,可以说“姓”就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

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初期,当人们在婚姻关系上还处于族内群婚阶段时,在财产所有权方面还处于族内公有制时,就不需要用“姓”辨别血缘关系确定姻姻对象,也不需要用“姓”证明血缘关系确定财产继承人。所以这一时期人们根本不需要找一个“姓”的符号加在作为个人标志的名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自然淘汰的作用,使人们对近亲结

合的危害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从而产生了族外婚制,尤其是私有概念的萌发,更需要由自己亲生子女来继承财产,传宗接代。那么,仅有区别个人的名就很难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有一个能代表同一血缘和表明关系的符号。于是“姓”产生了。“姓”的出现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向文明阶段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在有“姓”区别血缘后,随着男权社会的逐渐确立,出现了区别地位尊贵的“氏”,后来区别婚姻的“姓”和区别地位的“氏”逐渐合二为一,成为姓氏。

对于姓氏,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对“姓”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民族,因生活区域不一,也有这种状况。如有些民族“同姓不婚”的概念,在土家族内就并不这样,不仅某些同姓可互为婚姻,而且某些异姓反而不能互为婚姻(在姓名的特点中我们再详细介绍)。这种现象应该与“姓”的出现原因有一定联系.

《梯玛神歌》对土家族“姓”的起源有所记载。传说远古时代,人类触怒了上天,上天降七天七夜大雨惩罚人类,涨起了齐天大不,世上人全部被淹死了,唯有“补所”与“雍尼”兄妹俩躲在葫芦瓜中保全了性命。为了不使人类绝迹,“补所”要与“雍尼”结婚,“雍尼”不同意,并提出不可能实现的滚磨岩、劈竹子、烧火堆、种葫芦、绕山跑等条件来刁难“补所”。

而“补所”在喜鹊、乌鸦、乌龟等帮助下,居然使从山顶上滚下来的两扇磨岩合在一起了,使从两头劈的竹子破成了完整的两块,使两堆分别烧着的火堆的浓烟在空中绞成了一股,而种的两颗葫芦瓜也紧紧地缠在了一起……所有的难题全解决了,“雍尼”只好与“补所”在马桑树(是棵通向天庭的树)下成了亲。婚后,“雍尼”肉连续外次都生下一个个大肉球(近亲通婚的结果)。“雍尼”非常伤心,祈求得到天神的帮助,有天她梦见自己沿着马桑树爬到了天上,大地之母“尼洛阿巴”告诉她:“我赐给你七个女儿,她们将来会与天上七位天神成婚,你就会有健康完全的孩子”。梦醒后,“雍尼”真的怀孕了,生下了七个漂亮的女孩。

这七个女孩后分别与七位天神“白虎神、蛇巴神、鱼巴神、凤鸟神、冉牛神、蝎神、孽龙(二郎)神”等成婚,成为七大部落(即历史上所记载的“鱼复巴、白虎巴、巴蛇巴”等等),部落间相互通婚,以避免近亲通婚,这才繁衍土家人类。这七大天神是天上的七大星座,狮子座(白虎)、长蛇座(眼镜蛇)、天鹅座(凤鸟)、牛郎星(水牛)、蝎子座、双鱼座、猎户座(猎户座上三颗最亮的星星就是二郎的三只眼)。这七大部落后即发展成土家几个主要姓氏。

土家族中还有关于姓和民族来源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出土家族对民族及姓产生的朴素看法。如有的传说雍尼生了肉球后,她把肉球砍成120块,合上3斗3升砂子洒出去,从此有了“帕卡”(汉族),合上3斗3升泥巴洒出去,从此有了“毕兹卡”(土家族),合上3斗3升树苗洒出去,从此有了“白卡”(苗族),等等。每一肉块落地就成为一个村落,该村落就依落地之处为“姓”。扔在田里姓田,扔在井里姓井,扔在刺蓬上姓蓬,扔在树叶上姓叶……。这就是姓的产生和土家族为什么多以同姓为一村的由来。

从把由球砍成小块扔出去,落地成姓的叙说中,我们认为,土家族姓产生的原因应包含有部落形成、部落联盟、部落迁徙、部落解体等诸因素。这不仅在《梯玛神歌》“人类的迁徙”篇,“人发家发丁,树大要分叉,人多耍分家,池们又要迁居了”的叙说里,能找到一定的佐证,而且一些土家族的村寨名,也可提供这方面的证明。如在土家族生活区域内,以老寨、新寨、大寨、小寨、上赛、下寨等称呼的寨名很多。你若问起寨名的来历,老寨的人会告诉你,他们自古以来就

生活在这里,

马桑树的孩子

所以叫老寨,而新寨的人会告诉你,他们是从老寨分出来的。大、小寨,上、下寨的得名也原因如此。而这老与新、大与小,上与下名称相成对照的赛子,毫无例外的是同姓。这种分寨方式显然含有部落解体的遗俗。部落解体,同一集群的人分为数个集群,为了保持对共同始祖或发祥地的记忆,就需要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在士家族接受汉文化影响之前,不一定称为“姓”,但当受到汉文化影响后,这些标志就开始向姓演化。这种影响在土家族关于姓的起源传说中,实际上已有一定的表现。如扔在田里姓田,扔在井里姓井等说法,就与土家语音不合,“田”在土家语里发音为“丝格铁”,“井”发音为“泽猛”,“丝格铁”和“泽猛”都不具有“田”和“井”的音,可见土家族大部分的姓是在受汉文化的影响下而出现的,因而明显地带有汉文化的痕迹。

三、姓的来源

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土家族的姓得到普及和推广。但土家人的姓并非照搬汉姓,而是自有来源的,这种来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图腾崇拜

如李姓。李姓亦为土家一个大姓。湘鄂西、渝东、黔东北均有土家族李姓分布。

图腾是氏族的标志和图徽。靡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到了胞族这一级,名称可用图腾表示。即是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图腾转化成了名称。 土家族先民巴人以虎为图腾,奉行虎图腾崇拜,这是见之于史籍的。虎用土家语称呼,音为“李”。在鄂西地区,土家族有其先民首领叫“廪君”的传说。“廪君”之意,有的研究者认为:土家族称“虎”为“李”,“李”在古代属止韵,阴声,“廪”在古代属侵韵,阳声,二者有阴阳对转的关系,所以“李”、“廪”均可指虎,“廪君”也就是“虎君”。用土家话称呼“虎君”或者“虎君之民”,都应该带有“李”音。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廪君之后,能化为虎。”应劭《风俗通义》卷一“虎本南郡中卢李氏公所化”。这些有关虎化人、人化虎的记载,显然是对土家族李姓源于虎图腾不解,而作的错误记录。

(二)源于部落名

如冉姓。冉姓是土家族一个大姓,主要居住于渝东南、黔东北、鄂西一带。见于史载和族谱上的著名人物有冉令贤、冉西黎、冉南王、冉****、冉守忠等。 冉是远古时代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自崔乃(上下结构)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徒、竹作(上下结构)者最大;自竹作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马龙(上下结构)最大。”秦汉时期,冉人分布在岷江上游,东汉末年,冉人的一支向东南迁徙至长江三峡及乌江下游,后被称为“冉家”、“冉家蛮”、“冉家子”等。早在唐代,古人就注意到冉家是源于冉部落这一事实。颜师古注《后汉书》时认为“今夔州、开州等首领姓冉者,皆旧冉种也”。明人田汝成在《行边纪闻·变夷·冉家》中更明确认为:“冉家、邛、竹作(上下结构)冉氏之裔,今酉阳、乌罗部落之长名冉姓者,一曰冉家蛮,诟之曰南客子。其族散处沿河、佑溪、务川之间。”沿河即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佑溪是其县治所之地。这一带土家姓冉,应源于部落名称。

另还有见于史籍记载的姓,也是源于部落名。土家族先民曾因使用“虎皮衣木盾(左右结构)”的武器而称支为“板盾蛮”;因图腾崇拜而称之为“白虎复(毕音)夷”;因叫赋税为宗贝(上下结构)而称之为“宗贝人”;因居住地域而称之为“巴郡南郡蛮”、“武陵蛮”、“五溪蛮”,等等。这些蛮夷的“姓”也随他们的活动事迹见于史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目覃(音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该书在“板盾蛮”条载其渠帅(首领)有“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

《华阳国志.巴志》载宗贝人“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蛮书》卷10载有巴人“本有四姓:巴氏、繁氏、陈氏、郑氏。”《风俗通义》卷3:“宗贝人卢、朴、沓、鄂、度、夕、龚七姓。”

当然,上述所载之姓,与今天我们意识中姓名的姓,应有一定的差别。因为“中国有史时期的姓氏制度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战国时代以前,“姓”和“氏”有别,“姓”可能和上古氏族的图腾有关;“氏”应相当氏族下的家族,其名称有的与分支图腾有关,有的与图腾无关。战国时代以后,“姓”和“氏”的区别消失,即形成流传至今的姓氏,这些姓氏大多沿袭前一阶段的“氏”。从《后汉书》等所记载的这些蛮夷的活动事迹来看,显然叙述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事。同叶,文中对巴人五姓称为氏,而不称为姓,说明巴、樊、目覃、相、郑并不是5个姓(氏族图腾),而是5个氏族部落,即巴部落、樊部落、目覃部落、相部落、郑部落的称谓,只是随着社会进步,这些部落名演变“形成流传至今的姓氏”。这正符合我们上文已提及的,土家族姓来源于部落名的看法,但这些部落名的具体含义现多已不明。

(三)源于祖先名

这类姓较多。如巴姓,这是散居于鄂西、川东等地的一个姓。其代表人物有巴蔓子,巴宁等。

在土家族传说中,最早建立过小方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叫巴务相。此人生活年代虽难确定,但至少生活于战国以前的年代则是无疑的。这一时期如果说土家族就具有了与汉族姓氏无异的姓,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汉族的姓都还没定型,受汉又影响而出现姓的土家族是不会走在汉族的前面的。实际上巴务相是一个名,在这个名里,巴并不是姓,而是一个赞美词,是部落民对首领的一种称颂。土家语带有“巴”音的词大多含有重要的意思。如科巴是脑袋、阿巴是父亲、其巴是大、黑巴是那么大、罗巴是丈夫、厄巴是长、啊巴是公的意思,等等;如尊首领为父亲,则是阿巴;如尊为丈夫,则是罗巴;如尊为头,则是科巴;如赞美其伟大,则为其巴、黑巴;如赞扬其男性的雄壮,则为啊巴,等等。总之,不论是称为“父亲般的务相”或是赞为“伟大的务相”,不论是称为“大丈夫务相”,还是赞为“雄壮的务相”,都有“巴”音在内。久之,这种赞美也成为名的一部分,后人也就沿习成姓了。

又如鲁姓,传说他们是土家族远古时的大力士努力卡巴的后代.努力卡巴的故事在土家族内流传很广,他是老蛮头恶着冲的一员大将,身扛万斤,力大无穷,但有勇无谋。据说土王击败恶着冲后,用计收服努力卡巴,两人比力气大,土王拿一张纸让努力卡巴扔过墙,努力卡巴使劲一扔纸飞起后又掉了下来,扔几决都没过墙。土王说,“你力气太小,一张纸都扔不过墙,我一叠纸都能扔过墙”。拿了一叠纸一扔就过了墙,努力卡巴拜服了。努力卡巴这个人名在汉字记录时亦常常写为鲁力卡巴,后人以他为祖先,用其名冠于己名上,成为“鲁”姓。

(四)源于古国名

如“黄”姓,土家族中的黄姓祖先原为战国时期黄国人,黄国被灭后,其国人以国名为姓,其族迁转南方,后一支定居武陵山区,其语言风俗习惯渐被土家人同化,但“黄”被传承下来,成为土家族中的一大姓氏。

四、姓的发展与演化

篇四: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完整歌词:

(男)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

写封的书信与(也)姐带(哟),

郎去当兵姐(也)在家(呀),

我三五两年不得来(哟),

你个儿移花别(也)处栽(哟)。

(女)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

写封的书信与(也)郎带(哟),

你一年不来我一(呀)年等(啦),

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哟),

钥匙的不到锁(也)不开(哟)。

(合)郎去当兵姐在家(哟嗬)

二人心中别牵挂(哟嗬)

(女)姐在家中勤(也)生产

(男)郎在前方把敌杀(哟嗬)

(合)英雄的模范人(也)人夸(哟嗬)

英雄的模范人(也)人夸(哟嗬)

……当春天来了,春的气息催动了马桑树儿的枝丫,一蓬蓬枝叶簇成一团,宛如土家人搭起的一个灯台,顿时,一个丰富的音乐意象出现了,一曲传唱千百年的经典民歌诞生了。深情婉柔,动人心腑,中国式的古典爱情。这是一曲保家卫国的男女恋歌,也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之歌。 陈思思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树儿搭灯台哟哦哦

写封个书信给耶郎带哟哦

你一片思念枕哟头边呀啊

我乘梦飞过那高山岩哟哦哦

花花的背篓摆耶起来哟哦。

马桑树树儿搭灯台哟哦哦

写封个书信给耶郎带哟哦

水在转来山呀在转呀啊

我床前挑灯啊绣花袋哟哦哦

雨不浇花来花也不开哟哦

马桑树树儿搭灯台哟哦哦

唱起的山歌追呀云彩哟哦

吹起芦笙摘呀花戴哟哦

手拉姐儿表情怀哟哦哦

石滚子打来不也分开哟哦

不分开哟哦

马桑树树儿搭灯台哟哦哦

唱起的山歌都耶是爱哟哦 捧个日头照呀白崖呀啊 我与情人不分开哟哦哦 幸福的日子过耶起来哟哦 幸福的日子过耶起来哟哦。

篇五:十送红军》送的是哪一支部队

《十送红军》送的是哪一支部队?2009年04月28日 09:04解放军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34条

长征前夕部分红军将领合影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连脸在笑。四送红军过高山,山山包谷金灿灿。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最后一支踏上长征路的主力红军

在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干田坝的一条小路上,81岁的村民刘开福拉着我们的手,操着浓重的湘西口音说,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冲破敌军140个团兵力的围追堵截,就从这里出发,开始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

“当时,乡亲们倾户而出,含泪10里相送,一同唱起了专为这次红军出征编写的,流传至今的《十送红军》。”老人边说,边唱了起来,字句清晰,语调流畅。

我们随老人一起,来到了青石砌成的长征出发纪念碑前。碑的正面镌刻着原国家副主席王震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19个大字。四周护栏上有35个柱子,寓意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的时间是1935年。

站在纪念碑前,举目眺望,四周是一片青青的稻田,放学的孩子们在田间嬉戏追逐。远处的青山绿水间,隐约飘出几缕炊烟。田园牧歌式的风光,很难让人想到70多年前,这里曾经战旗招展,风云激荡,成为中国革命的“风暴眼”之一。

县史志办副主任向佐柏告诉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桑植县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6月,中央红军成功北上,在四川西北的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湘鄂川黔根据地,更是成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中最重要的柱石”,遭到30多万敌人的疯狂围剿。向佐柏说:“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贺龙同志仍然坚定地告诉大家,‘我们这里打得越狠,就能吸引越多敌人,中央红军的压力就能越小些’。正因如此,红二、六军团也成为四支长征的主力红军中,最后一个踏上长征路的。”

走在纪念碑旁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中,静静地看着展墙上的图片与文字,那段曾经的血与火、剑与犁,从历史深处缓缓向我们走来。“桑植的历史,可以用‘悲壮’二字形容。1927年,贺龙同志在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时,所率领的起义部队8000多人中,有3000多人是桑植籍。起义失利后,贺龙仅带8人回到桑植,但不到一个月,又有数千名桑植儿女加入红军。1935年,红二、六军团的1万7千人从桑植出发,其中有7000名桑植人,解放后回来的不到20个人。”桑植县宣传部副部长余晓华声音凝重地介绍。

我们的脚步格外沉重,眼前浮现出桑植儿女踊跃参军、浴血奋战的情景,耳边响起一首首荡气回肠的桑植民谣:“媳妇你坐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们好行军”,“要吃辣子

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马桑树儿搭灯台,郎当红军早回来??”

红色的种子红色的情

距桑植县城以北12公里的洪家关,是贺龙元帅故居所在地。这是一幢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木房,门首红底金字匾额上的“贺龙故居”四个字,是邓小平同志于1986年7月11日亲笔题写的。尽管不是周末,依然有许多游人在故居内参观。讲解员张健自豪地说:“桑植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经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其中贺龙故居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贺龙故居旁边,是去年3月27日刚刚落成的“贺龙纪念馆”新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纪念馆三面环水,玉泉河、天在溪、鱼鳞溪绕馆轻轻而过。

走进纪念馆序厅,大厅正前方是一座贺龙元帅的雕像,下方整齐摆放着各界敬献的花篮。左右两边白色墙面上,镶嵌着“万里春风亿万人怀念追思有口皆碑,一腔热血数十载丰功伟绩名垂青史”30个大字,雕像右侧刻着入党誓词。张健介绍说:“贺龙同志是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的最危急时刻入党的。”

贺龙的女儿,被誉为“长征中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的贺捷生将军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从懂事起就知道,我的命运与军旗紧紧相连。我父亲的七个兄弟姐妹全部为军旗而牺牲,我的小姑姑被敌人拉上街头凌迟处死后又斩首示众10天??为了这面军旗呵,我们贺氏家人在战争年代被反动派杀害的仅登记在册的就有数百人,敌人无数次‘扫荡’我父亲出生的洪家关,姓贺的妇孺老幼几乎被斩尽杀绝。”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开国典礼。桑植县一位叫刘彩姑的烈士家属登上了天安门,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接见。当时,满含热泪的刘彩姑,只说了一句话,“天亮了,亲人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是啊,桑植,这是怎样的一片热土。它不仅浸透着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也饱含着老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那份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桑植县民政局副局长张明月告诉我们:“这么多年了,拥军热、当兵热、军校热在桑植一直持续升温。虽然桑植目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对于支援支持国防建设,搞好拥军优属工作一直舍得投入。去年,在财政支出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县里还是拿出100多万元,修建了一所条件一流的光荣院。大年三十,代理县委书记邹宇明也是在光荣院陪军烈属们过的年。”

这是令人为之动容的一幕:去年9月7日,董必武、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19名后代,来参观贺龙纪念馆,3000多名乡亲闻讯后,扶老携幼纷纷赶来。他们有的挎着装满了糯米粑粑、蒿子粑粑的竹篮,有的拎着葫芦装的包谷烧,一同唱起了《十送红军》。洪家关白族乡乡长钟庆动情地说:“当时,乡亲们和这些革命后代相拥而泣,74年前红军出征的那场景就像又回来了。这是桑植人民的真情流露啊。”

扶贫攻坚,一场新的长征

彼此交流传递的,除了绵长的感情,还有对今日的思考。在桑植走访后,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后代坦言:作为革命老区,桑植虽然经济和社会有了较大发展,但基础条件仍然薄弱,贫困人

口还占有一定比例,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心和支持,不断加大帮扶力度,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桑植县委副书记黄卫红介绍说:“扶贫攻坚,是桑植面临的一场新的长征。改革开放以来,桑植人民发扬革命传统,经过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4.79亿元,是1985年的17倍。”但是谈及面对的挑战,黄卫红亦坦言:“桑植地处武陵山脉北麓,地形复杂,气候特殊,导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灾害性天气频发。目前桑植是湖南省122个区县中唯一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的县,交通状况亟待改善。”

面对“扶贫攻坚”这场必须取胜的战斗,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物资,帮助桑植人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步伐。“在桑植扶贫队伍中,湖南省军区是一支广受桑植人民好评的队伍。”黄卫红说:“对于桑植扶贫,省军区立下了‘桑植不脱贫,省军区就决不撤兵’的铮铮誓言。1993年,张家界军分区刚刚成立时,就在桑植设立了扶贫点。”

湖南省军区政委杨忠民告诉我们,老区的贫穷牵动着军人的心。1988年,湖南省军区党委决定,每年抽调一名机关干部,经过组织程序挂职该县副县长,在配合县委、县政府抓好全县扶贫工作的同时,重点帮助一个乡镇或村脱贫致富。杨忠民政委动情地说:“20年来,官兵们一直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努力把扶贫点建设成为湘鄂边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桑植县史志办的同志感慨地说:“省军区以及张家界军分区的努力,极大地改善了桑植扶贫联系点的落后面貌,为桑植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除现任扶贫副县长外,湖南省军区已卸任的十九任扶贫副县长人人载入桑植县志,个个被地方党委政府记功嘉奖。桑植群众把军人扶贫副县长的事迹编成民歌,刻上石碑,要代代相传。另外,由部队援建的八一希望小学,也是刘家坪‘最牛’建筑之一。”

谈起桑植的发展,代理县委书记邹宇明也有他的一番心得。这位从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位置上“空降”而来的代理书记,任期三年。一些桑植本地干部承认,这个精干的宁波人确实给桑植带来了许多建设新理念,比如扩大县城规模,提质扩容,打造15分钟经济圈云云。邹宇明向我们坦承,由于交通不便,导致运输成本增加,招商引资难度非常大。

“困难多,不等于不要发展”,邹宇明话锋一转:“桑植要脱贫,必须打破‘地理上那么闭塞,自然环境那么差,基础设施那么薄弱,发展必须要国家扶持’的旧观念。”邹宇明说:“当年的革命先辈在那么难的情况下,也打出了一片天地,今天我们更没有理由坐在家里怨天尤人,长嘘短叹。”

邹宇明向我们介绍,桑植草场、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500多个资源富县之一,而且离张家界只有1小时车程,堪称“张家界的后花园”,极具发展潜力。“希望在山,关键在路。”邹宇明说:“目前我们正在争取黔张铁路从桑植过境,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在离开桑植前,我们还特意去看望了两位桑植籍老红军。96岁的老红军肖瑞林,被誉为“桑植一宝”,近年来,他已在当地累计做过上千场革命传统报告。老人看见身着军装的我们,显得特别激动。谈起过去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谦虚地说:“我是穷苦人家出身,刚开始不懂太多革命道理,就是跟着毛主席、贺老总走一下子,边走边学。”为了跟上老爷子的思路,他的小

女婿彭发文说,现在全家人都在看《枪杆子1949》、《长征》等书。

88岁的老红军彭俊明,当年跟着父亲彭南桥一起走上长征路,成为共同走完长征的不多的父子兵之一。到彭老家中时,老人正端坐在电视前,认真收看中央4台《中国新闻》栏目播出的“中国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海域”的新闻,家中的墙上,还挂着毛泽东以及十大元帅的画像。老人握着我们的手说,看到人民军队能有这么快的发展,他觉得特别振奋、特别欣慰。(解放军报记者 孙继炼 宋歆 特约记者 赵伍芳 通讯员 张国刚)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