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火箭难题攻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5:33:25 体裁作文
篇一:和鹰新技术攻克行业难题
龙源期刊网 .cn
和鹰新技术攻克行业难题
作者: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4年第01期
日前,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在该公司技术总工程师中章的带领下,攻坚克难,顺利攻克了牛仔和梭织面料的裁剪难题,实现了在裁剪层数、速度、精度(弧线和直线)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据悉,该技术难题的破解通过企业研发的技术软件Markedit得以实现。据悉,该软件具有全球领先的软件控制刀纠偏功能,能随时纠正裁刀偏离,保证精准裁剪。目前业内还尚无其他企业可以实现此项技术,据了解,该软件将于今年隆重推出。(陆美华)
篇二:难点攻略攻克相似难题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cn
难点攻略攻克相似难题的策略
作者:古金龙
来源:《数学金刊·初中版》2012年第11期
探索与证明
解决探索与证明问题,首先要清楚所给图形的性质及整个题目的变化过程(从宏观上把握),其次是对于常用的证明技巧,如添加辅助线,同学们在平时都应熟练于心.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8,∠BAC=120°,点P为BC的中点,小惠拿着含30°的透明三角板,使30°角的顶点落在点P处,三角板绕点P旋转.
(1)如图1所示,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与AB,AC交于点E和点F时,求证:△BPE∽△CFP.
(2)当三角板绕点P旋转,与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交于BA的延长线及边AC于E,F两点时(如图2所示),△BPE与△CFP还相似吗?
(3)在(2)的条件下连结EF,则△BPE与△PEF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篇三:大学生一晚攻克国际数学难题
中南大学大四学生刘嘉忆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
2011年10月11日 09: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唐百友 记者 李伦娥)日前,中国科学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别向教育部写信推荐,请予破格录取中南大学大四学生刘嘉忆为研究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子为何能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是因为近年来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样一个长而拗口的数学名词,是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学者一直致力于解决它。22岁的刘嘉忆,对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的一个否定式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猜想”。
今年5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逻辑学术会议,酷爱数理逻辑并坚持自学反推数学的刘嘉忆,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刘嘉忆对“西塔潘猜想”予以否定式的回答,语惊四座,专家们来不及完全相信其证明的正确性。
但是一个月后,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的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发来了论文评审意见,信中说:“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请接受我对你的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同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高兴地将刘嘉忆的研究介绍给了其他几位同仁和专家,他们一起审读,反复商讨,如同发现了新大陆。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对文章中几处小细节进行了简化,附上他修改后的版本,告知刘嘉忆可以任意使用。
今年9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刘嘉忆又应邀出席,并成为作学术报告的12名专家学者之一。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刘嘉忆在会上作了40分钟报告。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让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来自中国的80后投上赞许的目光。
这一问题的解决,要追溯到2010年8月。当时,酷爱数理逻辑的刘嘉忆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与此同时,他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不少学者在证明西塔潘的猜想,越发对此产生了兴趣。2010年10月的一天,他突然想到用之前想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心脏都快蹦到嗓子眼了,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他通宵达旦地把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符号逻辑》杂志。
祖籍大连的刘嘉忆告诉记者,父母并没有给予他数学方面的遗传基因和教育。“如果要说我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对数学的特别关注。”刘嘉忆说,“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
2008年,刘嘉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大二时,刘嘉忆开始学习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相对其他数学课程,他对此表现出特别的偏爱。他的任课教师也看出了他的不一般,给予他许多指导和鼓励。
其实,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刘嘉忆在进行着如此高深的研究,只知道他隔
几天就会从图书馆背回来一大堆书,满是英文和符号。
今年7月初,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博导侯振挺在听到同行说有这么个优秀学生时,遍查全校,查无此人。原来,刘嘉忆是学校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刘路,“刘嘉忆”是他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用的名字。
据悉,刘嘉忆前不久投给《美国数学会汇刊》的论文,获得威士康星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几位教授很高的评价,有望公开发表。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1日第1版
大学生一晚攻克国际数学难题 三院士荐破格读研
困扰数学界20多年的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中南大学(招生办)一个大三的学生刘路破解了!昨日,记者从中南大学获悉,校长黄伯云了解此事后,亲自批示刘路硕博连读。与此同时,为让刘路能够提早读研,中南大学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三位院士,向教育部写信推荐请予破格录取,建议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刘路学术方面培养。
漂亮的证明
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20多年来许多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10月的一天,刘路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署名刘嘉忆。
稿件投出后,《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也是国际逻辑学知名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写信给予高度称赞,“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论文审稿人、芝加哥大学博士达米尔·扎法洛夫也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过去20多年许多著名科研者都在进行努力。该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反推数学和计算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9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22岁的刘路受到邀请,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会上作了40分钟报告。
名师收高徒
“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一时间,“刘嘉忆”的名字在中国数学界传开了,他在数理逻辑领域的研究成果备受关注。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重型火箭难题攻克)今年7月初,中国数学界顶尖科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听到同行说起了这个消息。并通过给“刘嘉艺”发邮件得知,他就是2008级学校应用数学专业大三学生刘路。
侯教授返校后,立即与刘路见了面,并收他做学生。“刘路是个‘本科生’,希望他可以早点读研。”为此,侯振挺对这匹“千里马”非常上心,给国内数学界的知名数学家、院士们去电话、发去电邮,希望能够给教育部说明情况,给予一定的重视。
侯振挺说,目前,由中南大学牵头起草的推荐信,正在依程序办理中,之后将递交给教育部。
对话
一个晚上解决“猜想”
高挑的个子,一副眼镜,一顶棒球帽,背个双肩包,每天像上班一样,一早就去图书馆看书,这就是同学眼中的刘路,他们虽然不知道刘路看的什么书,但他们清楚,这小子肯定会干出一番成绩。偶尔也会打打游戏,但常常捧着那些天书看到深夜,计算到凌晨;上英文网站,下载英文资料,这是室友眼中的刘路。同学问他题目,发现他的思路与他人不一样,他甚至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或解释,有时一个公式就可以搞定,同学说他“牛”,称他为“路哥”。他们说,路哥很聪明,看高深的书,一定会有出息。
而他眼中的自己很简单,内向、友好、乐于助人,当然也有那么一点儿冷漠。
自己发现的“难题”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西塔潘猜想”的?
刘路:去年8月,我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我注意到大量文献里提到,海内外不少学者在进行“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
新京报:用了多久证明这个“猜想”?
刘路:其实只用了一个晚上,接触这个问题不久,我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符号逻辑杂志》。 新京报:解出答案后、是什么样的心态?
刘路:证明这一结论时,心脏都快蹦到嗓子眼了,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新京报:为什么署名是“刘嘉忆”?
刘路:因为叫”刘路”的重名人比较多,而且是个偏女孩的名字,我更喜欢“嘉忆”这个名字,希望自己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回忆。
一辈子的爱好
新京报:你的“数学天赋”是遗传吗?
刘路:谈不上天赋。我只是非常喜欢,每天花很多时间学习数学。我是大连人,父亲在一家国有企业后勤部门工作,母亲是企业的工程师。家里人没有数学方面的遗传基因和教育,上小学时,也没有对数学特别感兴趣。
新京报:初中时候怎么对数学感兴趣了呢?
刘路: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理论。对其他同学来说,看这些理论像是在看“天书”,但是我很喜欢。
新京报:除了数学外,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呢?
刘路:兴趣爱好有很多,喜欢体育运动,游泳、下棋、乒乓球、羽毛球,还喜欢看电影。 40岁的计划
新京报:很多人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陈景润当时就被称为“痴人”和“怪人”,你性格孤僻吗?
刘路:我比较内向,朋友少。我的自我评价是“比较友好”。一般别人找我帮忙,不太善于拒绝。但别人说我比较冷漠。
新京报:除了数学,你还喜欢哪些学科?
刘路:物理。但是物理需要做大量的实验,需要成本,对一个学生来说还没那么多资金。我也喜欢心理学,曾设计了一组关于认知的心理实验。等到我40岁以后再来做,40岁以前要攻数学。我很喜欢数理逻辑,数学是一辈子的爱好。
- 观点
借此反思应试教育
在得知中国大学生刘路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认可后,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李邦河、丁夏畦、林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中南大学的请求,向教育部写了“破格录取”推荐信。
院士们表示,尽管与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相比,“西塔潘猜想”的分量并不突出。但一名大学生能够破解国际数学猜想,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同时需要反思国内教育体制,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要比“奥数”更实实在在。
李邦河院士分析,一个年轻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当研究生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这样的人才,会自己找问题,需要借此反思我们的应试教育,‘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李院士说,现在不少学生离开了导师后,就不会独立搞研究。创新人才一定要会提出问题。
“破解猜想不比奥数,不是做题,而是有数学的新成果。”林群院士强调,刘路数学方面的才能在中国确实比较罕见。(记者 仲玉维)
篇四:快舟固体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2014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人选公示
快舟固体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2014年“湖北青年五
四奖章”入围人选公示
梁纪秋,男,汉族,1974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型号总设计师、研究员。
梁纪秋同志热爱航天事业、学风正派。2013年9月,其担任总设计师研制的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顺利实现了我国首次采用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快速发射卫星的突破,也使得我国实现卫星的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及时获取灾害情况信息的能力,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组织抗灾救灾创造了有利条件(没有什么军用,没有什么间谍卫星,这是对我们赤裸裸的污蔑!!!天大的污蔑!!!!这是炒作“中国威胁论”又一起典型案例!!!什么什么。。。军事卫星?!!!这是什么东东???能吃吗???)。快舟火箭成功发射成为2013年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之一。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技重大突破专项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国家某重大专项某系统先进个人、国家某重大专项专家组“十五” 期间杰出贡献先进个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级人选、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 中国航天科工快舟小型运载火箭研制纪实
对于快舟总指挥、试验队队长黄总来说,“快舟”划过蓝天只留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而这条弧线却成为他人生轨迹里最值得追忆的部分。
作为从最初就参与项目论证的元老之一,黄总深有感触,“从提出这个极具创新性的概念到关键技术的突破,再到各项论证成功,我们花费了好多年。”这些年里,他和同事们四处奔波,攻坚克难,尽管问题层出、一波三折,但他们知道,在这条极具挑战性的科技创新路上,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拨开迷雾见曙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相关论证方案于2009年通过专家组评审,产品终于获得了“准生证”,并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当年唯一正式立项的项目。
快舟副总指挥、总设计师梁总介绍:“快舟小型运载火箭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小型化和实用化。”谈起这个他一手带大的“孩子”,梁总心中五味杂陈,“项目刚开始时,由于包含很多新概念、新技术,论证过程困难重重,有很多人不理解。”
面对种种质疑,型号研制团队并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梁总在观念体制的转变和技术革新两方面提出了开创性的建议。
团队采用创新的研发模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合作,汲取高校的先进理念,不断摸索技术融合的实现途径;在技术革新上,团队为了兼顾星箭双方的特点,为达到更高的技术标准,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谈到这个型号的应用时,梁总说:“这次发射成功的快舟小型运载火箭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突发、地面监测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实现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及时获取灾害程度和损失等信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组织抗灾救灾创造条件。”(似曾相识)
多年的研制过程中,该项目共申请了4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很多技术都是国际领先、国内首创,仅结构分系统就有专利近30项,快舟副总师范总说:“攻克难题要求我们必须潜下心来,钻研技术。在这条路上,永远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型号首飞试验中,关键技术得到验证。
篇五:攻克难题最忌讳的就是投机取巧自作聪明
攻克难题最忌讳的就是投机取巧自作聪明 2015-6-2 11:22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总是批评学生“做事太死板”,灵活性不够强。背书包一定要两个肩膀都背上,画黑板报一定要按照同一个对称模板,打扫教室卫生一定要按照固有习惯顺序:就像一台计算机,完全执行固定的命令,不会随机应变。然而总是屡教不改,固执己见,不听老人言。
“两个煎饼果子,不要果子。”
这样的重复,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
脑筋转不动的人,在社会里磨一磨也就“开窍”了。然而“开窍”以后才发现上当了。 “什么是创新?把别人的工作学到手,再略加改进,就已经是创新了。” 2008年一次科研竞赛说明会上老师是这样说的。创新并不是完全否定固有规则,而是在其基础上稍加改进。而其中,“稍加改进”是最后1%的工作,遵守”固有规则“则是工作的主体。没有地基,也盖不成大楼;一味求新的高考作文也会被心烦气躁的阅卷老师淘汰。很多人想做爱因斯坦,脑子的想法夸夸其谈海阔天空,但最后发现连入门级别都算不上,”眼高手低“的人往往有一个通病:"基础不扎实",而归根结底在于,他们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创新。
2015年,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完成了博士后科研项目,即将开始教职生涯。博士在别人眼里是相当厉害的”大牛“,完成了很多难度相当大的创新型项目,别人都觉得他好像有神人相助。为了一探虚实求他老实交代。他是这么说的:
在陌生的系统里,一定要用熟悉的工具和熟悉的对象,减少不确定的变量,这样才能增加成功几率。
通俗一点就是,比如已经知道了果蝇体内通路 A 和通路 B 是怎么运作的,那么更加进取性地研究老鼠里面的通路A B C D 。那么,一定要先从通路A和通路B中选出最容易上手且最稳定的体系放在老鼠里面尝试一下,如果可行,再慢慢扩展。但是绝对不能摊子铺太大,免得全盘失败。
更通俗一点就是。如想训练猫咪使用马桶,那么首先要让他从猫砂盒适应到猫砂盘,再从客厅的猫砂盘适应到厕所里的猫砂盘,再从厕所地上的猫砂盘适应到马桶上的猫砂盘,再从马桶上的猫砂盘适应到马桶上带有洞洞的猫砂盘,然后洞洞一点点扩大他也适应了,最后经过很多保守的调整,最终猫咪学会跳上马桶上厕所。
科研往往都是按部就班的、保守的、循序渐进的,和,死板的。
人生中很多事情也一样。
小到解决电脑故障、学习语言,大到投资理财、情感经营。聪明的人,往往非常死板。
为什么做事死板成了生存的优势?因为人生中太多系统太复杂,太不确定。当然有的事情很稳定、很简单,确实可以大胆创新,但是大多数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多变量的、结构复杂的。所以,需要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已往的成功经验,一步一步调整变量,慢慢迁移知识。
在科研项目中,经常需要摸索一些新的反应条件。如果你一上手就开始非常规的反应条件,那么失败的概率非常高,而且一旦失败,你无法快速找到失败的原因,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对照组。相反,如果你有更加保守的反应条件作为阳性对照组,就能缩小故障排除的范围。比如,你可以使用以前做过的成功的反应条件来排除实验操作本身的错误。然后用以前的引物和模板加上现在的试剂来证明所有试剂没有错。依次类推一步步向目标挺进。解决问题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没有好的、层次分明的对照组。这意味着你能不能把黑箱拆卸成不同的基本零件来研究。
与之类似,很多学科的学习,也要有个按部就班的由浅入深的过程:学习英语要先学个A is B的主系表,然后再告诉你原来还有时态变化was were will be,然后再告诉你不仅时态人称可以变,单复数也有不同用法,再后来才告诉你还有倒装句式和虚拟语气,还要学习一个拉丁词根;学自然科学先告诉你物质是分子组成的,后来告诉你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再后来说物质还可以是离子组成的,再后来还说有各种其他粒子,并且人类不知道最小的基本粒子是什么;学力学你一开始只谈牛顿定律,后来告诉你牛顿定律只是一个特例,爱因斯坦比他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再后来就连爱因斯坦都不一定对了;学遗传学你一开始说万事万物基因和环境决定,后来告诉你基因只是DNA的一部分,大部分DNA是没用的,再后来告诉你其实基因以外的DNA还是有用的,再后来告诉你其实基因以外的DNA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有用,但大部分还是垃圾。
人类接受新事物的节奏总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真相永远不会一下子说出来,不然就没人相信了。
相反,有的人就是做事太灵活,听别人传授经验的时候自以为听懂,过后发现无法重现别人的结果,才恍然大悟并没有领悟。很多人学东西都是只学到了招式,但没理解精髓。
有一位学生课后问为什么她的作业公式都对,结果错了,却几乎得了零分。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她只背熟了那几个公式,没有深刻理解为什么用那些公式。所以套用公式的时候不够细心,出现严重小错误。但是对于完全理解公式的人来说,这些小错误是完全可以引起注意的,就好像你计算出来的新的直角坐标系的基准向量必须两两垂直一样,这些深入骨髓的常识,会帮助你留意各种异样,提高警惕心。而没有领悟精髓的人,就没有这种检测异样的本领。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很聪明,他自己发明了新的算法。比如5+8 就是从5往上数八下。比如9乘以n,就是十位数是(n-1),个位数是(10-n)。有了这样的算法,就不需要花大力气背诵加法表和乘法表了。这算法相当聪明,很有创新性,但却很致命。因为当你遇到更麻烦的问题,比如9* 186 或者33 + 258的时候,你的算法就没有那么方便了。相反,如果你一开始就熟悉地笨拙地背诵了加法口诀和乘法口诀,那么你在早期的死记硬背就会在后期帮你解决高级的问题,你会快速调用储存在大脑里的个位数加法乘法结果,然后快速在草稿纸上或者心里写出答案。
所以说,有时候,粗心大意,投机取巧,反而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现在回想过去,可能走了挺多弯路的。如果当年小学老师没有一味要打压学生的“死板”,而是学会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异常”转化为“特长”,那么大概会节省好多青春时光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