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走进初级中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9:20:19 字数作文
作文走进初级中学字数作文

篇一:走进初中作文600字

走进初中作文600字

今早8:00,我怀着满腔热血起了床,踏上了一天的初中体验生活。

初一(8)班,一个十分极端的班,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那个班大概有7个实验小学的毕业生,大部分都不错。我的同桌,刘泽序,一个开朗的调皮男孩,他学,但学的不认真,而且没有学习方法,在他的英语考卷上,我看了触目惊心的数字“44”,他不喜欢英语,甚至不是那么喜欢学习。我前面的姐姐在我的心中有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光辉形象,说不定会影响我以后在初中的表现,她也是在实验小学毕业的,整齐的马尾辫与干净的校服,是她的装束,也是我认为最符合于一个中学生标准的装束,她十分正义,在别人起哄、接嘴的时候她都会制止,她上课积极响应老师,认真做每一道练习题,我翻了她的本子与练习册,本子上的笔记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册子上几乎全是100分,她的英语考了全班第三。

初中的上课节奏明显比小学快,他们一节课能学许多东西,老师从未停下时间用来整顿纪律,而且很少让人发言,我看了同桌的练习册和前一天的作业,除了卷子老师要特别批改外,别的老师连对错基本不看,只是写个“阅”或者批个日期,每节课40分钟,老师没有时间停下说题外话,而是一直让大家做练习,或者自己讲题。

通过对部分同学的采访,我发现百分之一百的同学认为初中比小学压力大,而且初中生的课余时间每天只有一小时左右,但他们只将这一小时用来学习,而且他们用了半到一个学期来完全适应初中生活,虽然初中生活十分累,但他们都很喜欢初中。

兵一的节奏真的很快,一天9节课,但我喜欢这儿,喜欢这一天的初中学习体验生活。

篇二:《走进你》初中作文

走进你

要真正走进一个人的内心,唯有走进他的心灵,才能真正体会。每天,我们与许多人擦肩而过,却很少有能真正走进别人的内心深处。

人总是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是迫不及待地希望了解。有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职业:每天起早贪黑,收入微薄,却乐此不疲,不传授我们知识,却把爱传递给我们,那便是再平凡不过的——生活老师。

走进你,不仅是出于好奇,更是出于对一个人的尊重。你每天工作都很尽职尽责,关心我们在宿舍的起居。很多时候,我更觉得:你,像是我们的一个好伙伴,没有严厉的语言,犀利的目光,有的只是体贴的关心,温暖的感动。

是你让我懂得什么叫做一种责任,什么叫做爱。以前,在我眼中,你的工作很繁琐,简单地管一下纪律,记录一下卫生情况,仅此而已。在我的心中,你的工作是多么地平淡,简单。然而,当我走进你,走进你的心灵,走进你的内心深处,我才发现:我错了!因为没有亲身经历是不可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苦和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从某一天开始,我开始观察你的行踪,渴望走进你,走进你的心灵,走进你的内心深处。首先我开始意识到:违反纪律是个冲动,不理智的行为,不仅使班级扣分,还加重你的负担。默默地观察你,走进你,我也清楚了其中的艰苦。一个人管两层楼近30间宿舍,每天跑上跑下,忙里忙外,确实不容易!

走进你,我慢慢地揭开了你工作背后“秘密”,让我感触良多,很感动。一份平凡的工作,一种责任,一颗爱心。前几天的晚上,我不知怎么的,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我寻思着,看着窗外的星星一颗颗地数起来,希望能带来一丝睡意:“一,二,三……”。不过事与愿违,数了很久,睡意却丝毫未减。忽然,我发现窗边有一个身影,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你。我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时针竟然指向了十一点,而你却还在忙碌着……

手表滴滴嗒嗒地响,我的心也随之跳动。我很仔细地观察你的动作:小心翼翼地俯下身来,趴在窗边,默默地,悄悄地看着我们是否睡着。动作是多么地娴熟,一切都是如此细微,但无不显示出你对我们的关心与呵护……

我在思考:你,身为人父,为了我们减少了许多与孩子见面的机会,却毫无怨言。没有人不想与家人团聚,与家人一起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而你却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我们身边,你的心经历多少挣扎,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努力,你是多么地伟大!看着你远去的身影,我感动了,泪水湿润了眼睛,而我也很快进入了梦乡……

走进你,走进你的心灵,走进你的内心深处,你的所作所为,是出于一种责任,一份爱,你不传授我知识,但你却把爱,播撒在我的心中!走进你,为的只是道一声谢:您辛苦了。

走进你的世界

第一次捧着你,你散发的墨香让我沁透心脾;第一眼触及你,你美丽的面容让我怦然心动;第一次读着你,你丰富的内容,让我爱不释手。这就是你哟,我的《小学生之友》。

轻轻翻开你的第一页,就是图文共赏的“成语故事”。我一边欣赏着精美的图画,一边还从中认识了不少的成语小精灵呢!“对牛弹琴”、“

作文走进初级中学

同舟共济”、“行百里者半九十”……写作文时这些成语小精灵更是大显身手。当我的习作得到老师表扬时,我总是乐不可支。缤纷的“太阳雨”下,我徜徉在诗情画意间,一篇篇奇丽的小诗或散文,常常使我潸然泪下。沐浴着“太阳雨”我认识了一个个可爱的“红孩子”,命运多桀却自强不息的小姑娘马青云;爱生活、爱读书的写作小天才郭嘉炜;美丽的“拉丁女孩”——王思冀;还有许许多多虽家境贫寒却勤奋学习、刻苦读书的“红孩子”。从他们的身上我懂得了不管在何种境遇里都要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告别了“红孩子”,我来到了你姹紫嫣红的“故事百花园”。这座美丽的花园里有一间“精品故事屋”,我最喜欢里面有趣的童话啦!这些童话,有的尖锐讽刺;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让人读了,禁不住“扑哧”一笑;有的让人读了,像陶醉在充满梦幻的画面里,舍不得走出来。从充满梦幻的童话里走出来,我一眼就瞄到了“美德连环画”,这里有很多动人的美德故事,我认识了从小就热爱劳动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讲质量守信用的“裁缝妈妈”;三种油菜王的“刘文学”等等等等。

“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就是烦。”以前我只要一提到写作文,一个头就马上就变成了两个头大,一个字——晕!可怜的我常常是苦思冥想,可是脑子里却空空如也,写出来的作文不是东拼西凑,就是三言两语。爸爸妈妈批评我,我还不服气:“我将来又不准备做作家,不会写作文就会没饭吃。”是你的“大手牵小手”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写作文也懂得了谋局布篇、遣词造句了。有时我的习作还能享受到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的待遇呢!这里我还要和你说个小秘密,总有一天我也要把我的习作登上你的擂台。你的大手真的牵起我们小学生写作文的小手呀!

细心的你还在最后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燕子姐姐”信箱。我们这些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和爸爸妈妈说吧,他们总是说小孩子有吃有穿,哪来那么多的烦心事呢?和同学说吧,有些同学的嘴巴就像装了个喇叭,今天你和她说点小秘密,明天就成为全班的新闻。燕子姐姐就像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天使,总能使解开我心头的疙瘩;拂去我心灵的灰尘;安抚我受伤的内心。

你的世界,像蔚蓝的天空一样广阔无垠;你的世界,像壮阔的大海一样浩淼深邃;你的世界,像知识的宝库一样蕴藏丰富。你的世界,给予了我无尽的快乐!

请让我走近你

四年的初中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这四年里我感觉和我的班主任是两条平行线,始终找不到交点,虽然老师总向我这边靠拢,但我总是躲您远远的。现在想一想,老师我多么想走近您好啊!多想和您有交点啊!我想走近您高高举起酒杯,敬我的老师一杯,请原谅我以往的那些幼稚的行为。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由于那时候还很小,不懂事,很任性。在家里有爸爸妈妈惯着,有爷爷奶奶宠着,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也很好,老师也很疼爱我。可是一到初中都变了,我对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不能很的理解。曾经有多少次和您使过小性,弄过小情绪,耍过小脾气。更过分的是:一次您因为我的字写的太草,把我找到办公室批评了我,当时我竟踢开了办公室的门就跑了。事后您又找我谈话,老师并没有放弃我这个任性的小孩,反而对我更加的关注,这让我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啊,您的大度与宽容才让我健康地成长了起来。

老师,让我走近你,敬您一杯酒,为了您对我的培育之恩,教育之情。 四年的培育与教育体现了您的呕心沥血与任劳任怨。您就像一条小舟,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上畅游。您像一个坐标系,带着我们在知识的王国里钻研。您就像一位导游,领着我们浏览那异域风情。您就像一块电源,永不间断地为我们提供能量……

老师,让我再一次走近你,敬你一杯酒,我的祝酒词是——

老师,如果说我的人生是一次远航,那么您就是黑暗中的灯塔,为我指示方向。如果说我是一棵小树,那您就是那树的根,为我提供充足的养料。如果说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那么您让我的生命更加丰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您精神的写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是您行动的写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是对您最好的赞美。

老师,此时我无以为报,只有举起酒杯,再一次地敬您一杯。

篇三:初中作文:走近了才知道

走近了才知道

我总爱看花儿在夕阳里沉沉睡去。

花瓣一点一点收拢,裹住一天中最后的温暖,以此来度过漫漫长夜。

最初的我,喜欢踩在这样柔软芬芳的土地上,即使被悄悄埋伏的虫子咬得跳脚,也不许撷下一朵笑着的花儿,却只用这样安静地站在这里,就会嗅到深藏着的幸福的秘密。 可是,我好久,好久都没有再走近那方净土。

伏在玻璃窗口,看见闪烁的霓虹灯、飞驰的车辆还有繁杂的人群,却没有赤足的小孩奔跑在土地上,没有随风摇曳的一片绿色,没有挎着竹篮捧来一把豆的婆婆,时光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在我的快乐里,也触及不到这样一份温存的记忆,甚至庆幸着,住在高处,没有烦人的昆虫聒噪地叫,没有动物到处出没。

因为我确实体会不到脚踏实地的真切与感动了。

周末去探望奶奶的时候,惊奇于一路驰骋,居然不见了眺望在风中的绿色。曾经那一片土地,是奶奶最大的乐趣,种下的种子,收获的奇迹。奶奶用袋子装起了一捧刚刚摘下的豆子,忽然说起一旁的建筑工地,以后,这里是繁华的地铁站,会聚满年轻的人群。

"这是自己种的最后一点不喷农药的蔬菜了。"奶奶忽然说。面前这贫瘠的土地忽然承载了沉重和叹息,还剩下最后一片,一片枯黄的花草无力地摇动。那儿,那儿,都是原先的一片新鲜,是人们在原野上种下的希望,如今,埋没了,消失了。

走近了,才懂得,农人的哭泣。那是深深的不舍与埋怨。我站在着一片荒芜上,很无奈。被篱笆圈起的最后一点耕种之余,也没了生机。我忽然忆起曾经嘻嘻闹闹奔跑过的脚下的土地,是我认为最最纯净的地方;曾经遍布土壤的绿色,是我在乡村最美好最快乐的记忆。此刻,我仿佛与这里再次相遇了,我的心与土地紧紧靠在一起,好像忘记了别离。

默默走近了,默默触及了,默默叹息了。现在,走近了,才深深明白这里所有的、快乐的、幸福的、纯粹的、充满希冀的一切,充盈着我的内心,那个稚嫩的孩子,是我全部的童年!地铁轰轰开过的一瞬间,未来,会碾碎多少时光一路走来的痕迹,多少深埋心底的感动和孩子的言语!走近,踏足,掩面回忆。

城市,好像无情地占据了回忆和思念的权利,如今,这一点点芳香都被尘土掩埋,最终。我们都只能透过玻璃窗看到自己孤独的脸庞,望不到真实的一切。曾经的迷惘,曾经的忧伤,都化为虚影。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感知这莫名的悲伤和痛击。

回家的路上,推土机突突的声音,很不温和地扬起一片尘土,覆盖在车玻璃上。 姑姑的桑葚,奶奶的黄豆,爷爷种的希望,就此结束了。

如果可以,我还愿走近那一方净土,捧起松软的泥土,采撷笑在风中的花儿,我想,那一定散发着最纯洁的香气。

篇四:走近了才知道

2014年镇江市中考作文述评

【原题回放】

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命题透视】

扣住题目中的每个关键词语细细推究,就会产生以下问题:“谁走近了”;“走近了什么”;又“知道了什么”。

“谁走近了”中的“谁”可以是“你”“我”“他”;“走近了什么”中的“什么”可以是“人、事、物、景”;而“知道”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事实,也可以是一个道理,甚至是一种感觉。这样一推究,就会发现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这样命题的目的就是要人人有话可说,便于考生“说真话,抒真情”。但为实现用“中考杠杆”推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作文试题还是设置了一定的审题难度。

整体感知题目,不难发现,“走近了才知道”是一短语,包含“走近了”和“知道”前后两个部分, 中间以“才”连接,这就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换句话说,“知道”的内容,是建立在“走近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写作时必须要将“如何走近的”写好,也就是一定要突出“走近”的方式及过程。

那么“走近”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呢?

这就需要考生好好理解“走近”这个词语了。其实,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实”可“虚”。如果将“走近”理解为“走过去到达近前”,那就是实写“走近”;如果将“走近”理解为心理上的“接近、靠近、亲近”等意思,那就是虚写“走近”。对“走近”这一词语的不同理解就是对“走近”方式的思考与选择,写作时只要都能凸显“走近”的过程,就没有高下之别,只不过,实写“走近”较难凸显过程,而一旦不能将“走近”的过程写出来,文章的生动性一定大打折扣,只是一个事实或道理的简单交代,容易流于肤浅。

如果说能否凸显“走近的过程”决定了文章是否生动的话,那么“知道什么”就决定了考生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的高下。“知道什么”,其实就是立意,这是所有考生在动笔前必须好好考虑的,因为“知道”的具体内容不同,表明学生价值取向的指向也就不同,语文能力不同学生的理解深浅也就不同,宽窄有异,就使本题具有了区分度。

当然,要写好此文,一般来说,还离不开对比手法的运用。因为,一个“才”字其实告诉考生,“走近”前是不“知道”的,是懵懂的,对要走近的对象可能存在误解,甚至是曲解,而促使状态或情感转变的关键则是“走近了”。考生行文时应该将“走近”前的这种状态或情感描摹出来,这样一来,就和“走近”后构成了对比。

1

【评卷扫描】

1. 审题失之于“粗”。

说“粗”是因为许多考生没有好好推敲题目,忽视了“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条件。一部分考生写作时直接丢掉了“走近了”,将本次作文写成了“我所知道的××”,从而直接导致作文跑题;更多考生在作文中只是贴了个“走近了”的标签,根本没有“如何走近”内容的记叙和描写,写作的重心其实还是“我所知道的××” ,得分自然就低了。比如,许多考生只是将平时写过的有关父母关爱“我”的素材搬上试卷,写出了自己知道了父母的爱,但全文就是无法体现出“走近了”三个字,怎么看都只是贴了一个“走近了”的标签; 再比如,还有许多考生写自己走近了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文学形象,只是将自己知道的内容简单罗列出来,根本没有“走近”的过程,这就写成了“我所知道的××”。

2.立意失之于“浅”。

说“浅”是因为许多考生单从“好奇”的角度来理解题意,审题倒是合乎要求了,但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立意自然就会趋于肤浅。比如许多考生写到偶遇的一件热闹事,出于好奇,走上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然后不痛不痒的发一点议论结束全文,立意自然失之于肤浅。

说“浅”还因为太多考生受思维定势影响,认为写任何作文题,以表现父母之爱来立意总不会有错,结果“父爱”、“母爱”满天飞,一时间“父母之爱”倒显得“廉价”起来了。

3.选材失之于“同”。

说“同”的第一个原因是太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父亲(母亲)才知道他(她)爱我”这类题材来写。这类文章采用手法、结构基本类似,似乎已成套路。大多是一开始对父亲(母亲)不理解甚至心生怨恨,然后通过一两件事情的记叙,写出我的心慢慢靠近父亲(母亲),最终知道了父亲(母亲)的“爱”。读多了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不仅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还会心生疑惑:现实生活中的最最常见的父母之爱,难道做子女的理解起来就这么困难吗?。

说“同”的第二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某位古代文人才知道他(她)的内心世界”这类题材来写。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纷纷“粉墨登场”,无论“我”怎么走近,留在试卷上的只能是人云亦云,似曾相识的结论。

4.叙事失之于 “平”。

这是一个老问题。许多考生在表达上只会叙述和议论,不会描写。就本次作文看,对“走近了”过程描写的普遍缺失,不仅仅使文章生动性丧失,更是带给阅卷老师“偏题”甚至

2

是“跑题”的印象。另外,在结构安排上只会顺叙,不会倒叙、插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文章的生动性。

【迷津指点】

1.审题要学会“推敲”。

中考作文不故意设置审题障碍,但并不代表没有审题的要求和难度,考生在审题中的“失之毫厘”,极有可能带来“离题万里”的严重后果,得低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推敲“走近了才知道”这一作文题,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以“才”连接的一个短语,一个“才”字不仅仅是将题面分成“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更是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或者可以说,没有“走近了”就没有“知道”。

考生明确了这点,写作本文自然就会重视“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而要将“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写好,自然就会思考“如何走近”这一问题,文章自然也就要表现出“走近”的方式和过程。这样,贴“走近了”标签或直接丢掉了“走近了”,将本次作文写成了“我所知道的××”一类的偏题或跑题作文就可以避免了。

2. 立意要讲求“新颖”。

一个初中生要写出立意深刻的考场作文,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要写出立意较为新颖的文章还是可以的。一看到这个作文题,许多考生选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在立意上无一例外都确定为“走近了才知道父母的爱”,从而导致“撞车”。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家长平常就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关爱几乎每天都能使孩子感受得到,如果考生说“走近了才知道”,势必显得别扭与矫情,况且在写作中要凸显 “心灵走近”的过程,对一般考生而言确实有难度,所以,以此立意选材的考生,大部分得分都不太理想。

其实,考生只要不受平时作文思维定势的影响,即便是选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也会有多种立意可选择。因为父母身上除了爱子女的天性外,还有许多品行值得书写,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圈子、社交圈子,而这些圈子并不为子女所熟悉,做子女的有机会“走进了”这些圈子,才会知道父母在家庭圈子以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才会知道父母身上其它可贵的品行。如果以此入文,不仅非常契合题意,而且一下子使以父母为题材的文章有了新意。

3.选材要“接地气”。

本次作文可选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人、事、物、景等都可以“走近”,但相当多的考生偏偏是“走近”古人(古代名将、帝王、谋士、文人),其结果大都只是将所了解的古人的相关内容罗列出来,丝毫不能体现“走近”的过程,将文章写成“我所知道的某位古人”,从而导致偏题甚至跑题。

3

究其原因,还是这些考生平时不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缺少生活素材,一拿到作文题只好向古人“求救”使然。须知,现实生活永远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鲜活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永远是阅卷教师的最爱,所以选材还是“接地气”的好。

【例文点评】

1.走近了才知道(一类文)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看奶奶娴熟地制作酒酿,闻着一点点溢出坛子的酒香。记忆里,酒香总弥漫着老屋,却仍觉得酒令人捉摸不透。

(情境引入,有色有味,更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

从前爷爷总是在饭后饮酒。悠闲地躺在摇椅上,伸出枯藤般的手端着酒杯,小啜一口后自言自语道:“好酒。”我也曾偷尝过一口酒。小杯酒下肚,只觉得唇齿间苦涩而又辛辣,全然没有放在坛中那般香醇迷人。待口中辣意散去,又觉得暖流蹿遍四肢,这算什么好酒?父亲带来的酒哪个不比它名贵,比它可口?

(孩子的天真对比爷爷的享受,充满童趣,也使故事有了张力)

爷爷喝酒却不嗜酒,偶尔叫来三两个好友,就着一盘油亮亮的花生米,一坛奶奶几个月前酿好的酒,谈天说地上几个钟头。寂静的农家小院被一群老人的撞杯声与谈笑声调和得异常欢愉。我想,酒不过是个排忧消遣的东西罢了。

(“喝酒却不嗜酒”,爷爷的酒趣平常而自足,概括得精到。一个“调和”,富有生趣,由近而远,定格美好的回忆)

日子像坛中酒一样一天天减少,老人们也在不断变得更老,朋友们不来家里喝酒了,只有爷爷仍保留着饭后一杯雷打不动的习惯,看他颤颤巍巍地端起酒杯,我有心制止,却被他回绝:“孩子,你不懂,这就是生活。”

酒是生活?

(从“撞杯”到“颤颤巍巍”,爷爷的习惯仍然“雷打不动”,这才会引出对“酒是生活”的疑惑和思考 )

直到有一天,爸爸从门外进来:“爸,张老走了,要不我扶您去看看?”“那里闹得很,还是自己在家喝酒舒服。”话虽然这么应着,但我看见爷爷的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接着盖上毛毯,不愿再说话了。

(“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精准的细节刻画,爷爷力不从心、垂垂老矣,孤单得令人动容)

再后来,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藤椅在树阴下孤单地摇着,院子又如往常般宁静,静得令人心酸,静得令人恐惧,我再一次端起永远预留在桌上的那杯酒品尝,仍是记忆中

4

的味道,但似乎又多了些说不出的感觉,恍惚间,我仿佛看见老人们一起攀谈,问你家粮食收成怎么样,问你家什么时候抱孙子,问……

(情境浮现,触目伤怀,斯人已逝,酒味自然不同)

看着手中的酒,在一步步走近中我才蓦然明白:这真的是好酒!农家的酒虽然制作粗糙,涩嘴甚至辛辣,但它却是满含着人们的生活、着实是令人迷恋的好酒。

(“走近”了酒的内涵,最终悟得了真谛)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妈妈也尝试着开始酿酒,闻着一点点溢出坛子的酒香。我自言自语道:“好酒啊!”

(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

【总评】文章在“奶奶酿酒”、“老友相聚”和“独自品酒”的一个个典型场景中,刻画了一个爱酒却不嗜酒、无限热爱生活的爷爷,表达孩子在一步步“走近”后终于悟得真谛的感伤和怀念;最终,“酒就是生活”在下一代人那里得到了传承,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文章最成功的地方是对各个典型场景的刻画,有声、有色、有味,还注重细节的表现,语言表现力很强,是难得的好作文。

2.走近了才知道(一类文)

夕阳稠密的光影平缓穿越过颠簸的车窗,切割出深浅交错的矩形阴影。疾驰的车厢像一头暴怒的猛兽。这司机的脾气似乎不太好。

(一动一静的鲜明对比,先声夺人;“疾驰”、“暴怒”、“脾气不太好”,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作必要的铺垫)

车上的乘客们姿态各异地坐着。或是塞着耳机闭目养神,或是抱着孩童颠呀颠地玩耍。我上车时早已没有空位了,只好挤着身子钻入渐行渐深的车尾。

(“挤”进故事的发生地点)

脚边横亘着两个破旧的行李箱,在本就不宽敞的过道中吱呀作响地把已经磨损的轮子压向我脚边。几次一来,我也不胜愠怒了,皱着眉扯开嗓子:“谁的箱子呀?老是压着我!” (如能描述下“破旧的行李箱”的大小和反复压着“我”的痛苦,是否可以使人物的烦躁更有依托?)

从车厢的前方,离我那样远的人群中,两张黝黑的脸转向了我。隔着夕阳浑浊的光芒,隐约能见到那“两张脸”艰难地穿梭着,越来越近地向着我真诚地驶来。“对不起!对不起!我也不晓得这箱子固不住……”那两张黝黑的脸庞此刻终于清晰起来,黝黑发亮的面庞上流露出溢动的闪烁的歉意来。那很是粗糙的大手惶然无措地搓动着,紧紧按住了行李箱。 (慢镜头展示目光转移,引出人物歉疚的神态和动作,很有创意)

5

篇五:走进初一

走进初一

走进初一,我的心中充满了孤独、无助。 自从走进初一的大门,我揪没有笑过。只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默默的哭泣。

走进班里的第一感觉就是孤单,因为我在小学的同学没有一个和我在一起。同窗六年的朋友都分到了别的班级,这使我变得更加孤独。

拿小学的生活与初中的生活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在小学一共只有三门功课,学起来也比较容易。而在初中有七门功课,那是何等的多呀,它们呼哩哗啦、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压来。

上小学的时候,一天之中有一大半时间都是在休息,在玩,只有几个钟头的上课时间。而在初中早上五点半就起床晚自习能上到九点,每天晚上九点以后才能休息。这一天下来几乎没有一点玩的时间。

在小学的生活是快乐的、美好的,是五彩缤纷的。在小学我有好多好多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上下学,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每当我想到了这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还有最大的一点就是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可以回家,每天都可以见到亲人。而上初中以后,

只有到周五下午才可以回家。以前上小学的时候总想着能赶快上初中,可到了初中后才知道,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不是那么好过的。

住在学校的第一个晚上,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夜。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我只要一合眼睛,小学生活的情景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小学,我是一个快乐的阳光男孩,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进入初中以后我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了,不爱和别人交流了,或许是我还不适应初中这个新的环境吧。

我知道,小学已经过去了,而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慢慢熟悉初中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我会努力的,决不能让自己的父母失望,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