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9:26:19 体裁作文
妖童媛女,荡舟心许体裁作文

篇一:《高一语文》期末试题B卷

北京王府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 高一语文 》期末试卷B 2010年6月

试卷说明: 一、 (12分,每小题2分) 1、考试时间为 2、试卷共道大题,道小题。 3、一律按试卷要求作答,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选出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惆怅(chóuchàng)壶觞(húshāng)矫(jiǎo)首 崎岖(qīqū) B.盘桓(h?ng)眄(gài)庭柯遐(xiá)观 流憩(xì) C.涓涓(juānjuān 翳翳(yìyì)沟壑(ha) 斟酌(zhēnzhuó) D.进谏(jiàn)瞻仰(zhānyǎng东皋(gāo) 乘化(ch?nghuà) 2.依次填入句中画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灰土上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 。 ②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 ,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③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 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 ④(黛玉)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 ,黛玉也哭个不住。 A.寂寞 模糊 标明 泣不成声 B.落寞 模糊 标志 泣不成声 C.落寞 含糊 标志 掩面涕泣 D.寂寞 含糊 标明 掩面涕泣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血液是运送生命物质的长河,一旦病毒、细菌等病害侵入我们的身体,它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 B.高考最后复习阶段要有三忌:一忌患得患失,二忌盲目攀比,三忌怨天尤人。 C.这些科学家说,他们的研究结果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为什么不应该克隆人。 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健谈多了。 4.将下列四个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每当中午,亚热带强烈的阳光令屋内如焚、土地冒烟,惟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 。

①抗拒迫人的酷热

②撑开遮天巨伞

③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

④洒落一地阴凉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海豚是海洋世界里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人类非常友好。

B.我国80年代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办,被誉为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

C.“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D.在中国,计算机五十年代就在军事领域里应用了,但是,它成为一种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工具,还是最近二十来年的事。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幽默讽刺手法的一句是:( )

A.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甩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B.“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他也真怪,即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

棉大衣。

D.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5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下列成语,“备”的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 )

A.常备不懈 B.有备无患

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 E.求全责备

8.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组是:( )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②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⑤黑质而白章 ⑥吾恂恂而起

⑦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⑤⑦ D.③⑥⑦

9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翻译句子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默写(8分)

11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

12木欣欣以向荣

13积土成山, ,

1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5吾尝终日而思矣, 也。 四,课内阅读,完成16-20题(10分)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

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6.“独处的妙处”何在?

答:

17.文章第五段描写“塘上月色”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18.“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1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作者引用了两首有关采莲的内容,引用的意图是什么?

答:

20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就一种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五、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文学是一种很艰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须经过若干步骤,学者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拿一个比较浅而易见的比喻来讲,作文有如写字。在初学时,笔拿不稳,手腕运用不能自如,所以结体不能端正匀称,用笔不能平实遒劲,字常是歪的,笔锋常是笨拙扭曲的。这可以说是“疵境”。特色是驳杂不稳,纵然一幅之内间或有一两个字写得好,一个字之内间或有一两笔写得好,但就全体看去,毛病很多。每个人写字都不免要经过这个阶段。【甲】如果他略有天资,用力勤,多看碑帖笔迹,多临摹,多向书家请教,他对于结体用笔,分行布白,可以学得一些规模法度,手腕运用也比较灵活了,就可以写出无大毛病.看得过去的字。这可以说是“稳境”,特色是平正工稳,合于规模法度,却没有什么精彩,没有什么独创。多数人不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去研究,只把它当作日常应用的工具,就可以到此为止。【乙】如果想再进一步,就须再加揣摩,真草隶篆各体都须尝试一下,各时代的碑版帖札须多读多临,然后荟萃各家各体的长处,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写成的字可以算得艺术作品,或奇或正,或瘦或肥,都可以说得上“美”。这可以说是“醇境”,特色是凝炼典雅,极人工之能事,包世臣和康有为所称的“能品”“佳品”都属于这一境。【丙】最高的是“化境”,不但字的艺术成熟了,而且胸襟学问的修养也成熟了,成熟的艺术修养与成熟的胸襟学问的修养融成一片,于是字不但可以见出驯熟的手腕,还可以表现高超的人格;悲欢离合的情调,山川风云的姿态,哲学宗教的蕴籍,都可以在无形中流露于字里行间,增加字的韵味。这是包世臣和康有为所称的“神品”“妙品”,这种极境只有极少数幸运者才能达到。(朱光潜《谈文学》)

21.通读全文,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2分) 。

22.“但是这仍不是极境,因为它还不能完全脱离“匠”的范围,任何人只要一下工夫,到工夫成熟了,都可以达到。”这是文中的一句话,它的位置应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中的哪一处?(2分)

答:应在 处。

23.包世臣和康有为所称的“神品”“妙品”指的是哪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3分)

答:

24.作者说“作文如写字”,请你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一下学者作文要经历怎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分)

篇二:名作欣赏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

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

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

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

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

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

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

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

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

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

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

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

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

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

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荷塘月色

作者: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

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

篇三: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 (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两靥(ya) 口讷(na) 玷污(zhān) 自惭形秽(huì) ....

B.鼓噪(cāo) 放诞(dàn) 敕造(chì) 纨绔膏粱(kù) ....

C. 惫懒(bai) 拗开(ǎo) 誊写(t?ng) 面面相觑(qù) ....

D. 庇佑(pì) 沽酒(gū) 迤逦(yǐ) 雕梁画栋(d?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福祉/扺掌而谈 祈祷/颀长 屏除/屏气 ......

B.麦穗/恣睢 梦魇/笑靥 挑拣/挑战 ......

C.感喟/匮乏 拮据/狡黠 角色/角斗 ......

D.磕碰/窠臼 隔阂/弹劾 漂白/漂洗 ......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终于踏上漠北塞上去感悟西夏王朝的神秘,身临其境去触摸这段消失了的历史。看着那些珍贵的文物,西夏国昌盛的景象仿佛历历在目。今宁夏全部和甘肃大部、陕西北部以及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都曾属西夏疆域。然而,西夏王朝189年的历史中创造的文化与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竟然是一片空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有悖历史常态所造成的历史之谜,让人们只能在700多年后的今天,通过一片片残存的朝不保夕的废墟去遥想西夏的沧桑,去触摸那段消失在蒙古大军铁骑之下的历史——鹰一样崛起,又鹰一样消失的西夏王朝。

A.身临其境 B.历历在目 C.无影无踪 D.朝不保夕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拉斯在ATP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3比0轻松地击败老对手阿加西,夺

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

②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

③正当海峡两岸人民“三通”呼声愈高时,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可

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问鼎/敬赠/搁浅/因而 B.夺冠/敬赠/搁置/因而

C.夺冠/惠赠/搁置/而且 D.问鼎/惠赠/搁浅/而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

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

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

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

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6.给下面句子排序,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②⑤ B.③⑤⑥④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二、名句默写。(共12分)

,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8.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9.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三、阅读鉴赏。(共18分)

荷塘月色 朱自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

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

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

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

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 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

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

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

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4、阅读第④、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3分)

(2)赏析“袅娜”、“羞涩”的妙处。(3分)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3分)

15.《采莲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从全文看,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三、语言运用(2题,共12分)

16.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6分)

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7. 下列一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6分)

2013年6月8日,两位外貌非常迥异的球员莎拉波娃和小威廉姆斯,闯入了法网决赛。结果技高一筹的小威廉姆斯以两个6:4的比分击败了莎拉波娃,时隔11年之后再次染指法网桂冠。赛后,小威谦虚地表示:“取得如此成就,关键在于专注是十分重要的。”

(1) (2)

(3)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A.玷diàn B.噪zào D.庇bì)

2. B(A项,zhǐ/zhǐ, qí/qí,bǐnɡ/bǐnɡ;B项,suì/suī, yǎn/ya,tiāo/tiǎo;C项,kuì/kuì,ji?/xiá,ju?/ju?;D项,kē/kē,h?/h?,piǎo/piǎo。)

3、D(“朝不保夕”指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不合语境。)

4.A(①“夺冠”不能带宾语;②“惠赠”是敬辞,只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③“搁置”和“搁浅”均有停止不能进行之意,但“搁浅”一般是事情进行到中途的时候遭到阻碍,搁置则不强调阶段。④句是因果关系复句,故选“因而”。

5.C(A项否定运用错误,“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

6.D.⑥②④①③⑤

二、名句默写

7.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0.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2.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三、阅读鉴赏

13.从结构上看,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1分)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是难以摆脱的“不宁静”,是笼罩作者心头的哀愁,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一层忧伤。(2分)

14.(1)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的花叶之美(月下荷塘);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个荷塘上月色的光影之美(荷塘月色)。(3分)

(2)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成熟的女子袅娜的身影,把含苞待放的荷花比作害羞的少女的脸庞,形象地表现出月下荷花的楚楚动人,可谓形神兼备。(2分)

(3)运用通感手法(1分),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表现出荷塘上月光和月影明暗搭配自然和谐,令人如痴如醉的美妙图景。(2分)

15.《采莲赋》描写了江南艳丽少男和美貌少女,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采莲的热闹欢乐情景。(2分)从《采莲赋》的热闹、欢乐可以看出作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寂寞,与现实抗争的

篇四: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年级、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卡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3大题,选择题,共56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干涸.(hé) 箴.(zhēn)言 畸.(jī)形 暴殄.(tiǎn)天物

B.豢.(huàn)养 戕.(qiāng)害 炽.(zhì)热 提纲挈.(qiè)领

C.气馁.(něi) 颓.(tuí)唐 嗔.(chēn)怪 有恃.(shì)无恐 D.圭臬.(niè) 蹊跷.(qiāo) 星宿.(xiù) 相濡.(rú)以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浅尝辄止 针砭时弊 穷困潦倒 异曲同工

B.大相径庭 融会贯通 兵荒马乱 并行不悖

C.恪尽职守 人情事故 各行其是 关怀备至

D.颐指气使 贻笑大方 文过饰非 集思广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明明是犯了错误,却在那里遮遮盖盖,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越滑越远。 B.他说英雄难学,其实无论学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绝不会风平浪静....的。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表达了失意者的“同病相怜....”,互相慰藉,尽管他们素昧平生。

D.他与世无争,与人无求,退休后揣着一包退休金回到山区老家,整天玩花种菜,安之若素....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B三年前,“微博”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是比较熟悉的了。

C.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D.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中,被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B.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C.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D.随着夕阳西沉,夜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把远山、近树、河

流和土丘,以及所有的一切全都遮盖起来。

6.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a它带来人类巨大进步,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b它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也必然会带来人类巨大进步。)但是,历史已雄辩地证明,只要我们始终遵循自然界规律,它终将造福于人类。 ②我寻找着古战场的遗迹。(a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现。b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卷。)我想起了镇守边关的戚继光,想起抵御清兵的李自成??

A.①a ②a B. ①a ②b C. ①b ②a D. ①b ②b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下列句子中的“其”字,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 于其.

身也,则耻师焉。 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D.越国以鄙.

远,君知其难也 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句:我是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B.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不存在的原因,可以知道了。 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译句: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

D.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句: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从事学习的核心是“师道”,所以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见解。

B.作者明确提出“师”的职责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C.作者认为当时社会“师道之不复”的原因,就是“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D.作者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就是在倡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该有尊卑之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

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1.对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和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议论的表达方式,开门见山,直接表明了自己心情不好的观点。 B.这句话是描写的表达方式,心理描写,显示出自己忧愁郁闷的情感。 C.这句话是抒情的表达方式,突出文眼,暗示出自己内心压抑和沉重的感情基调。

D.这句话是说明的表达方式,承接题目,说明自己月光下游荷塘的直接原因。 12.从修辞的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3.对第四段文章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热情地歌颂了荷花所象征的高贵纯洁的品格。 B.作者自比荷花,显现出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

C.反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D.流露出作者自己暂时解脱不宁静心情的淡淡喜悦之情。

14.对文章末尾联想江南采莲风俗一段文字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散步而浮想联翩,由近及远,扩展了散文表达的意境。

B.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爱家思乡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美好山河的无比热爱。

C.这段联想显示出自己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家乡的惦念,也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这段是为了充实作品的内容而附加上的,显示出作者跳跃的思路和活泼的思想情趣。

第Ⅱ卷(4大题,共94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第18题3分,第15、16、17、19题各4分,共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9题。

世 界

铁 凝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她应该往旅行袋里装什么了——都是些过年的东西,她将要与她的婴儿同行,去乡下的娘家团聚。

就这样,母亲怀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就这样,长途汽车载着母亲和婴儿一路飞驰,不想停歇似地飞驰。

许久许久,城市已被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样的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

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她的眼前一片漆黑,她的头颅猛然撞在车窗玻璃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

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道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转瞬之间大地已经吞没了离母亲不远处的长途汽车和那满车的旅客。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她微笑着。

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气。她开始奋力移动她的双脚,她也不再喊叫。婴儿的微笑恢复了她的理智,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全部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淋。她并不觉得疼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颤。天空忽阴忽晴,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又不再拥有时间,母亲腕上的手表只剩下一张空白的表盘。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她已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身上,开始无声地嚎啕。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完好。

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嚎啕的母亲,她再一次收拾起她那已然崩溃的精神。她初次明白有她存在世界怎么会消亡?她就是世界;她初次明白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活生生的呼吸,她有无比坚强的双臂,她还有热的眼泪和甜的乳汁。她必须让这个世界完整地存活下去,她必须把一世界的美好和蓬勃献给她的婴儿。

母亲怀抱着婴儿在疯狂的天地之间跋涉,任寒风刺骨,任风沙弥漫,她坦然地解开衣襟,让婴儿把她吸吮。母亲怀抱着婴儿重新上了路。冰雪顷刻间融入土地,没有水,也不再有食物。母亲的乳房渐渐地瘪下去,她开始撕扯身上破碎的棉袄,她开始咀嚼袄中的棉絮。乳汁点点滴滴又涌了出来,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对她微笑。

年轻的母亲从睡梦中醒来,娇她爱她的丈夫为她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亲接过牛奶跃下床去问候她的婴儿,婴儿躺在淡蓝色的摇篮里对着母亲微笑,地板上,就放着她们那只鼓绷绷的行囊。

母亲转过头来对丈夫说,知道世界在哪儿么?丈夫茫然地看着她。 世界就在这儿。母亲指着摇篮里微笑的婴儿。 母亲又问丈夫,知道谁是世界吗?丈夫更加茫然。

母亲走到洒满阳光的窗前,对着窗外晶莹的新雪说,世界就是我。 丈夫笑了,笑母亲为什么醒了还要找梦话说。

年轻的母亲并不言语,内心充满深深的感激。因为她忽然发现,梦境本来就是现实之一种呵,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拥有那一夜悲壮坚韧的征程?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有力量把世界紧紧拥在彼此的怀中?

15.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母亲的梦,请用简明的语言叙述母亲的梦中经历。(4分)答: 。16.小说中写到的那只“鼓绷绷的行囊”象征了什么?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7.结合梦境的描写,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世界就在这儿。

含义: 。

篇五: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准确、鲜明、生动》2(Word版及答案)]

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二)

1.鲁迅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一段: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圈

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

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

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上段文字中,有一处连用了“运气”一词,请说明这样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可从修辞、词性、语义任一方面解答。

答案:(示例)“运气了你”中的“运气”作为动词使用,意为“是我把运气给了你”,

有炫耀、讨赏之意。“你运气”中的“运气”作形容词使用,意为“你走好运了”,有讨好、

恭喜之意,揭示了人物粗鄙的性格。

2.(2014·山西省实验中学调研)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

“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

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

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

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

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

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在“大富翁碳

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

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

排放总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应用文的文体写作,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富有生活性和

实用性。题目已经作了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所以,只要以生动得体的语言写出

宣传鼓动的内容即可。

答案:(示例)

海 报

世博园的“零碳馆”,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是“会发

光的房子”。“零碳餐厅”的餐具都是由有机饼干处理而成,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游客将领

取“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回答50个互动问题,最后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

书”。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3.某中学“科技文艺周”举办诗歌吟诵比赛,主题是“李杜光焰万丈长”。请为主持人

写一则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写开场白,要紧扣“李杜光焰万丈长”这一主题。为诗歌吟诵比赛活动

的主持人写开场白,必然要文采飞扬,生动形象,答题时要注意这一点。

答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时光虽已越千年,但那些朗朗上口的美言妙句依旧令

众人为之倾倒。请以耳为媒,以心为应,共同聆听那历久弥新的李杜诗篇!

4.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要么不准确,要么不生动,请将其修改得或准确或生动。 随着“竞争”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许多双曾经忠诚①的眸子已被蒙蔽,许多种美好的情感受到冲击,许多颗满含关爱的心灵②被改变③成沙漠。竞争,这个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步伐④,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思想⑤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

①改成________,②改成________,③改成________,④改成________,⑤改成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一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题干从“不准确”或

“不生动”方面作出了要求;二要认真推敲画线词语,分析其是“不准确”还是“不生动”;

三是针对找出的毛病,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忠诚”用于下级对上级,此处无此语境,不准

确,应改为“真诚”;“心灵”不能被“许多颗”修饰,不准确,应改为“心”;“改变”

成“沙漠”不生动,可将“改变”改为“荒芜”;“步伐”与前面的“推动”不搭配,不准

确,不生动,可改为“车轮”;“思想”不能被“一些”修饰,表达不准确,可改为“人”。

答案:①真诚;②心;③荒芜;④车轮;⑤人。

5.下面是梁元帝《采莲赋》中的一段文字,可以想象成多个电影镜头。前一个镜头的脚

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要富有诗意;想象合理,语言

生动;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

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镜头一:在春末夏初,树叶嫩绿,鲜花盛开的季节,一群少男少女划船春游,心心相印

采莲去。

镜头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1)要根据给出的文段展开合理想象;

(2)设计的场景和人物神态、动作要鲜明生动,富有诗意;(3)表达欢乐、美好的情感。

答案:(示例)镜头二:她们纤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不住地回视,显得柔媚多情、

婀娜多姿。

镜头三:她们戏水时,恐怕江水溅湿衣裳而提起裙裾,浅浅的笑声随江水一同荡漾。

6.(2014·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检测)下面加点的是一些“时尚词语”,请对其中信息加以

整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加以解释。(任选两小题)

(1)脱口秀、服装秀、发型秀、汽车秀、婚纱秀、大腕明星作秀 ......

(2)热播、热映、热销、热线、热捧王菲、大跳狂野热舞、热裤昭示青春 .......

(3)食品包装、真空包装、全新包装李宇春、全新包装越剧《红楼梦》 ........

(1)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包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答题时,要从“秀”“热”“包装”在本组词语中

的特点出发,参悟出其具体的含义,表述要准确简洁。

答案:(1)秀:来源于英语单词“Show”,有陈列、展示、表演等意思,另外,还有“故

作姿态,有意显示”的意思(用作贬义)。

(2)热:表动作行为的热切程度,有深情厚谊、热烈之意,又有热门、走俏、受人瞩目、

受人喜爱以及时尚的意味。

(3)包装:原指把商品包装起来,今又指对人或事物从形式上加以美化,以便更具吸引力

或商业价值。

7.下面这则邀请函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邀请函

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12月24日至30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

位家长、校长发出鼎力邀请。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到琴的悠扬,

歌的高亢。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

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4年9月10日

(1)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贵校”语体色彩使用不当,一般用来称呼对方;“鼎力”是“大力”的意思,

敬辞;“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应改为“光临”。

答案:(1)贵校 我校 (2)鼎力 诚挚 (3)惠顾 光临

8.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我翻阅《茶经》,①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②是喜欢喝茶?③还是

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④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⑤茶是本无名姓的

人替它取了名,是拟人化了。不管名字代表它的出身、焙制过程,抑或冲泡时的香味,总是

人的【甲】深情厚谊(自作多情)。人就是霸道,喜欢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强加到茶身上,连累....

得茶也有尊卑高低了。

喝茶时顺便看看林中茶,是件有意思的事。蜷缩是婴儿,舒放自如为【乙】豆蔻年华(韵....

味最佳),肥硕即是阳寿将尽。一撮叶,看一生。

(1)选出标点使用不恰当的两处________(只填序号)

(2)从表达效果出发,就甲、乙两处是否要替换成括号内的词语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甲]处“深情厚谊”应改为具有贬义意味的“自

作多情”,与后文相照应;[乙]处则不能更换,“婴儿”“阳寿将尽”都是比喻,中间当然

是“豆蔻年华”。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