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主需要我们有怜悯的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01:23:42 作文素材
主需要我们有怜悯的心作文素材

篇一:唤醒怜悯的心

诗歌:除你以外。

经文:路加福音7:11-17

题目:起死回生。

前言:我们生活在这个败坏的世界里,每天都会有很多悲剧发生(车祸),面对悲剧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如何呢?是冷眼旁观呢,还是伸手相助呢?耶稣面对处在巨大悲痛之中的人,常常生发怜悯,拯救人脱离黑暗,走向光明。 讲道大纲:

一、偶遇送葬。

1、拿因城:“绿色”代表生命,希望。但是却出现了死亡,绝望。

属灵之光: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外面看起来好像五彩缤纷,生机勃勃,但里面却充满了邪恶败坏,死亡绝望。

2、两支队伍。

第一支:耶稣和他的门徒,及其极多跟随他的人。

第二支:送葬的队伍。

属灵之光:基督徒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事情,我们是否用属灵的眼光看待呢?神让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不是让我们过一个与世隔绝的生活,乃是要我们像耶稣一样,走进劳苦大众,关心人间疾苦,用基督的爱去温暖绝望的人们,给他们带来光明,盼望。

3、寡妇丧子。

寡妇的指望:独生的儿子。

属灵亮光:不要把这世界的人或其他事物当成你生命的依靠和盼望,只有神才是人的出路和盼望。

二、进前按杠。

1、看见

寡妇的痛苦,被耶稣看见。

属灵之光:

1、主能看见最需要安慰的人,也是最能给人带来安慰的神。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世人永远看不到,但主能看见。

2、怜悯:

看见别人的痛苦和需要,悲痛欲绝,决心倾尽全力去帮助别人。 属灵之光:我们看见别人需要的时候,是嘴唇的爱情呢,还是行为和

诚实上相爱呢?

3、进前按杠

犹太人的规矩:摸死人和死人的物都是不洁净的。

属灵之光:耶稣爱人不在乎人的眼光,不在乎世俗的规条。他把爱的精义活出来了。

少年人经历了死里复活,起死回生的神迹,寡妇也经历到了。今天我们也经历到了。

三、声名远扬。

1、大先知:以利亚,以利沙

2、神眷顾了他的百姓。

3、他这事的风声传遍了犹太和周围的地方。

应用:耶稣是一位满有怜悯和能力的神,依靠他必能经历起死回生的能力。神是绝望的人看见光明,神能给绝望的人带来盼望。

篇二:高考作文: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作文指导

题意理解

1.理解“主”之含义:这里的“主”不仅仅是表面性的某种“主张”、“见解”,更应是由此而挖掘出的支撑起这种主张或见解的“东西”(给心灵做主的“东西”)。这种“东西”便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准则,信仰、追求……

2.把握“主”之内容:该话题内容贴近人的精神生活实际,所及属于人的“立身行事”范畴。人靠什么行走于世呢?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难以回避。许衡一句“我心有主”,道出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困境之下不妄为,诱惑面前不妄取。因此,凡是涉及人生处世的信仰、原则、标准等均属“主”之范畴。

3.界定“主”之性质:这里的“主”应是令人敬佩的、值得肯定与倡导(积极意义上)的,若理解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清静无为,消极避世”(消极意义上)等,虽也称“我心有主”,但因理解角度的“反方向”而难成佳作。

4.认识“心有主”:坚守处世信仰,遵守为人原则,恪守精神追求……意识决定行动,心中有了“主”,关键之时才可能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理解到该层面,才便于写得准确而深刻。

●例文

我心有主,我屹立 河北武邑中学李文静

古人有言: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听到这句话,多少都有点儿敬畏感吧?古人奉神为“主”,而我们的神便是自己心灵的“主”,它令我们保持自己的操行,践行自己的思想,守护着高贵的灵魂。

汨罗江承载着一个高贵不朽的灵魂流淌了千百年,播撒着仁爱,感叹着无奈,传颂着赞歌。“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心灵的发问,展示的是心灵之“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昔日江畔上披发行吟的歌者,在“举世混浊”、“世人皆醉”之时,坚守着自己的高贵,以美人香草书写自己的灵魂,用“虽九死犹未悔”宣言自己的不屈,在“众叛亲离”中独自清醒,独自坚守。于是,一个伟岸不屈的灵魂屹立在了华夏儿女的心间。

我心有主,方可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 面对“长江之无穷,人生之须臾”,面对官场的倾轧与黑暗,苏东坡没有随其流而扬其波,而是吟咏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静看“缺月挂疏桐”。这正是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灵魂,冷眼

看浮沉,守护着心灵的净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寄心明月与清风,宁静以致远。于是,千百年后,赤壁下的豪言仍回荡在泱泱中华的字里行间。

我心有主,方可走出自己的路,圈就心灵的芳草地。

古往今来,太多的仁人志士坚守着自己的高贵独步当时。阮籍的坚守,成就了《广陵散》的千古绝唱;陶潜的坚守,使中国千年文明始终飘散着淡淡的菊香。坚守中,他们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坚守中,他们谱写着人生的华章。

我心有主,所以我屹立。 然而人生百年,又有多少人在物欲中迷失自己!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为人处世的信仰与原则,于是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抛却了职责与使命,结果,灵魂扭曲了,操守崩溃了,心灵之“主”变成了灵魂的“仆从”。

坚守心灵之“主”吧,表现你的高风亮节,散发你的人格光辉,在天地间呈现一个大写的“人”!

[简评]引用推理开篇,由古至今入题,继而以屈原、苏轼、阮籍、陶潜之例构成文章主体,最后分析概括收尾——通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古人之例的运用,概述、描写与议论有机结合,引化自如,分析到位,密切地联系了话题,谈出了“我心有主”的价值与意义;正反结合的论证方法,增强了说服力。语言凝炼、丰厚,不乏文采。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黄冰

世间有许多诱惑让我们深陷沼泽不能自拔,人生有太多的干扰使我们停止脚步徘徊不前。面对这些诱惑和干扰,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干扰所困,不为名利所惑。

许衡不摘路边的梨,一句“我心有主”,其实就是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为人准则和道德规范、坚守自己精神家园的宣言。在常人眼中,他的确很迂腐,似乎颇不合群,真可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一个有严格操守的人,一个恪守为人之道的人,一个讲良心和知廉耻的人,就像内心世界有个铁面无私的法官,就像精神家园有个严守道德门户的哨兵,时时处处都在监督自己的言行,使其不在物欲面前动摇。不但在众人都不受诱惑时心中有主,即使在许多人于诱惑面前蠢蠢欲动时,仍能坚守操行,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使我无限赞美和敬畏,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的道德律。”只有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修炼出受人敬畏的“道德律”,最终让自己变得崇高伟大。

东汉名臣杨震,一次途经昌邑,曾受杨震提拔的昌邑县令王密半夜敲开他家的门,送他黄金十斤以谢提拔之恩:“夜里没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杨震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谁说没人知道!”态度决绝地把黄金退给了王密,其严格自律的言行让人肃然起敬。

在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要做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更是难能可贵。被称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一向视名利为草芥,记者要采访他,他回避;电视要访谈他,他谢绝,他说:“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何苦呢?”如此淡泊名利,真令那些投机钻营、追名逐利、蝇营狗苟之徒汗颜。

报载,河北省一高中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她断然拒绝豫北一生产口服液企业用一万元报酬让她做虚假广告。她家境贫寒,上中学的书费学费是父母东拼西凑的,急需这笔钱却因为它不合于义而拒绝,其精神家园可谓没有杂草,高尚的操行,令人赞叹。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之所以会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表面上看来是环境使然,但实际上心中无主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人一生可以没有权,也可以没有钱,但就是不可以没有道德律。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排除干扰与诱惑,我们的心灵将纯正高尚,我们的人生将晶莹快乐。

[点评]

这篇优秀习作的最大优点是立意准确,材料充实,选择事例典型。习作由材料中许衡不摘无主之梨的行为和“我心有主”的行为准则生发开去,论述了“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干扰所困,不为名利所惑”的论点。论述过程中,引用的论据翔实、有代表性:引用许衡的例子是为了照应材料,让论点扎根于材料和话题;引用康德的名言是为了突出坚守自己精神家园的可贵,给中心论点提供强力佐证;引用杨震的故事取之于古代,而钱钟书和一高中生的事例取之于当代,其中,钱钟书的事例是从名人淡泊名利的角度切入,河北一高中生的事例是从普通人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不取不义之财的角度来印证,相互补充和呼应;引用一些人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的事例同上文不同,用的是概述方式,选用的是反面事例,同上文构成正反对比,发人深思。

我心有主

广东顺德一中高三(6)班梁迪龙

古时,许衡与一帮朋友在路上走,忽然发现路边有棵梨树。此时天气炎热,大家口渴难忍。别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正襟危坐。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反正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好一句“我心有主”!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句话中喷薄欲出,人格的伟大在这一句话中闪耀。此“主”非“主人”也,而是许衡心中那高尚的道德定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哲们早已告诫我们树立心中道德定律的重要。只有心中有道德,人生才会完满,才会更出众。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树立心中道德定律、遵守心中道德定律是一切的根本。岳武穆精忠报国,文天祥舍生取义,两人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苏武牧羊、明翰殒身,他们展现的是坚贞不屈;包拯断案、魏征直谏,他们表现的是刚直不阿。昭君出塞,深明大义;西施入吴,为国献身。还有,云长义薄云天,孔明鞠躬尽瘁。人性的魅力和光辉在这些人身上表露无遗。而这一切,皆源自他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定律。伟大的道德铸造伟大的人生。

反观当今社会,人们心中的道德定律越来越少,道德水平也每况愈下。轻则求利轻信,重则卖国求荣。人们心中的道德似乎一瞬间烟消云散。2006年7月,一小女孩溺水,捞上来后周围镁光灯闪个不停,却无人施救。这时,一个名叫曹爱文的女记者摔下身上的相机,毅然冲入包围圈中心给小女孩进行人工呼吸,可惜已无力回天。在这个重利轻义的社会,冷漠似乎已是理所当然,而曹爱文正是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一个闪光点。她以一己之身告诉我们道德沦丧问题已不容忽视,也给了我们道德复苏的希望。重新树立起人们心中的道德定律,是一件紧迫而又任重道远的工作!

昔人已往,来者可追,我们需要的不是看客,不是只把徐本禹、洪战辉等光辉人物拿来考试、作文,而是向他们学习,去追赶他们。

我心有主,有了道德定律,人心才能谱出更动人心弦的乐章;我心有主,人们心中皆树立道德定律,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完美!

拒绝浮躁

社会上流行一种浮躁病:学生学习浮漂,不愿努力;做事情漫不经心,不专心致志;不想通过勤

奋努力得到收获,总想一举成名,一夜暴富;工作应付,敷衍塞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脚踏实地做学问,总想走捷径,找窍门;游戏人生,放荡自我,贪图享乐,追求刺激……

浮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社会病。由于浮躁,我们在学业上会一无所获;由于浮躁,干事创业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我们在事业上会无所建树;由于浮躁,做学问、搞研究,忍受不住寂寞,只想出名,最终无所作为;由于浮躁,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只想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瞎指挥,搞一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怨声载道。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浮躁,会使我们丢掉实干和创新精神,白白丢掉难得的历史机遇……浮躁实在是国家的大敌,社会的大敌,民族的大敌。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有一个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未达到一定程度时,是不可能发生质变的。而有浮躁心态的人,一心只想着功成名就,不愿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最后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因为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干事创业需要拒绝浮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都需要我们铺下身子,真抓实干。妄想不经过艰苦的奋斗而取得事业的辉煌,那是痴人说梦。一些人只想着“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看不到别人为此付出的辛劳,于是干起了偷,抢,贪,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的勾当,结果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落得深陷牢狱,悔恨终生的下场。

做学问、搞研究需要拒绝浮躁。一项科研成果,一个发明创造,一项技术革新,一个理论的诞生,都是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血汗的结晶,他们为此付出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心血。许多科学家默默奋斗了一辈子,直到白发苍苍才有所收获。而一些人,却不想为此付出努力,看到别人成功便眼红心跳,也急于功成名就,于是采取抄袭、剽窃等卑鄙的手段,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最后,事情败露,他也弄得个声名狼藉。震惊世界的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科学造假事件,不就是一个名证吗?事实证明,做学问、搞研究,浮躁不除,就难有收获。

为官更需要拒绝浮躁。为官者干的是为人民服务之事,因此要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为官浮躁,就会工作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深入基层,不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急功近利,盲目决策,乱搞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会给党

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真正的为官着,应铺下身子,深入实际,科学决策,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其实,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拒绝浮躁。因为只有拒绝浮躁,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研究才能硕果累累,我们的政策才能不出现失误和偏差,我们的党和国家才能蒸蒸日上。如果我们真正远离了浮躁,那真是社会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坚守宁静

即使岁月的藩篱挡住了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原的水中离骚。

举世浑浊吾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滚滚的汨罗江,越过春秋,流向战国,在秦攻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感叹,你悲愤,你号哭,江山依旧却断壁残垣,你用生命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贞。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原的悲壮抉择。

即使沉重的夜幕遮住了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源,云霞挟着美景飘向竹林山水;万丈红光透过云霞照在山间小巷,你不为五斗米折腰,告别了污浊红尘的勾心斗角,在河岸边,菊花旁,你陶然其间,那是何等的自由不羁,宁静致远。快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别样的追求。

今天,身处如钢筋水泥禁锢的牢笼中的我们身心难免会倦怠,一场又一场的忙碌接踵而来,在追名逐利中渐渐失去自我,我们注定无法逃离这个社会,像古人那样采薇而食,临清流而赋诗,抚孤松而长吟。于是在喧嚣纷乱的时刻,我躺在康河柔软的波荡里,寻找内心的宁静,为自己的心灵找一片休憩的场所。

喜欢走进古老朴素的小巷,燕子低飞寻找旧家,宁静永远是小巷的主题,老百姓永远是小巷的主人。远离了生活的浮躁,走在雨雾氤氲的古道,踏着青石板路,触摸着斑驳古墙,宁静的小巷似乎在为你讲述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喜欢在雨夜坐在一方清池边,看雨丝将水中的灯影打碎,渐渐扩散开来,那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澄澈的呼唤;喜欢听阳光充满禅机的语言,带着温暖,披着和谐,为我的内心裹上一层轻纱,让疲惫的心有一处安静的乐园。

喜欢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搬一张躺椅,泡一杯香茶,享受着南来北往的风吹走身旁的烦躁,给心灵留一处宁静的角落栖息。

然而,这是一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古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现在的我们却是: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批文。

美好的事物随秋叶悄悄地落下,只留下一个萧瑟的秋的背影。而我愿在这喧嚣的季节中守住灵的保护下,无论浮躁之气如何进攻年的心灵,年都可以沿着自己的路,用合适的步伐走下去。如阮籍般坚守着一份旷世的寂寞,在这寂寞的环绕下,他与那群浮躁喧闹的俗士便迥然不同。

开拓进取的恒心是免于浮躁的冲天之翼。只有用一个又一个站点充实自己永不满足的心灵,方能将浮躁之风拒之门外;也只有在不断开拓进取中,才能安于看似缓慢实则恰到火候的前进节奏。

仍然在人生路桑浮躁奔波的朋友,放弃浮躁吧,静下心来,卸下心灵的负担,放手一搏迎接属魂,做内心宁静的真正的自我。

舍弃浮躁前进

浮躁乃盘踞于人心中的一大魔障,在带着人渐渐远离成功之时也在铸造一座由悔恨构成的墓碑。在这儿,浮躁就是失败者的墓志铭。

浮躁者,形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欲改变此形象与命运,唯有铭记“欲速则不达”。

遗憾的是,古往今来无数本可大有作为的英才之士在心魔前一蹶不振。

因为浮躁,关云长只因为别人的几句夸奖便飘飘然,轻率北伐给东吴人留下良机,最终困死麦城;因为浮躁,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演了“大跃进”这一悲剧;因为浮躁,中国新生作家内部弥漫着一股功利主义与商业炒作的邪风,给本就没落的中国文学增添了太多的颓废。

上述种种,皆因浮躁控制下,目光被蒙蔽,心灵被扭曲,一切都偏离其应有的轨道,甚至向着无底的深渊坠落。

反观一日三省的孔子、墨黑池水的王羲之、虚怀纳谏的唐太宗,他们克服了浮躁之心,隐去浮躁之气,于是,成功显得如此简单。

不急不躁,也许年要比浮躁之人看似付出更多时间,但年若反此道而行,付出的代价则是无法想像的痛苦。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是这种道理的清楚阐释。

要克服浮躁之心,需四般法宝在手,即坚定明确的目标,超然物外的旷达,固守寂寞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恒心。

坚定明确的目标是免于浮躁的灯塔。看着这个灯塔,就不会因周围人都陷于浮躁而有所动摇。如陶渊明,他固守着自己的人生志向,便不至于被急索功名的俗气污染。

超然物外的旷达是免于浮躁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庄子才不会在那物欲横流的时代沼泽中陷下去,能够以不愠不火的智慧享受自己的潇洒。

固守寂寞的勇气是免于浮躁的城墙。在这城墙

于我们的怡然快意。

篇三:六年级语文阅读第四讲:体会句段作用

第四讲 体会句段作用

一、句子的作用

位于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结构 位于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

位于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内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突出主题

二、叙述人称的作用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三、记叙文记叙顺序的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描写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四、记叙文表达方式的作用

......特征(性格、品质等)

1、描写方法

......气氛,体现了作者......情感,烘托人物形象

2、抒情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记叙文中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

4、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五、表现手法的作用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专项练习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他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这条围巾。

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她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条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围巾一直会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来买走它。”

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他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太小气了。

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他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他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

(1).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

(2).说完,他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3.第四段中的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根据提示,将体现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 )→( )→( )

5、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那个人物,说说理由。

6、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3分)

7、读完这篇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60字左右)(3分)

唤醒生命

①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

②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一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③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

④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

⑤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⑥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

⑦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⑧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死去了。

⑨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

⑩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求生的欲望,才使他得以绝处逢生。是啊,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走出眼前看似无际的困境和厄运。

(选自《知道窗》2006年第3期,有改动,作者祁文斌)

1、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2、“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

3、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

4、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⑨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

大地的耳朵

?小时侯,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⑴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⑵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⑶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⑷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⑸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阅读题:

1.文章开头几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我”和弟弟对冬菇的讨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篇四:《爱弥儿》中的“自爱心”与“怜悯心”

《爱弥儿》中的“自爱心”与“怜悯心”

作者:金一苇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10期

摘 要:“自爱心”与“怜悯心”是《爱弥儿》中很重要的概念,其揭示了卢梭“道德”概念的基础、“公意”概念的内涵,并且卢梭由此发展出与之前的现代政治思想有本质不同的个体权利的政治哲学。这两个概念首先在《论不平等》中出现,而后在《爱弥儿》中构成了一条潜在的发展线索。从考察“自爱心”与“怜悯心”这两个概念出发,勾勒卢梭的核心思想与内在矛盾。 关键词:自爱心;怜悯心;爱弥儿;卢梭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20-02

“自爱心”与“怜悯心”首先出现在卢梭的第二篇论文《论不平等》。辉映第一篇论文《论科学艺术》批判的锋芒、承接卢梭对理性的增长所带来的整体道德的堕落和表面的伪善的质疑,《论不平等》探究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的过程,寻找人类道德良善的基础。 “自然状态”下,人人生而平等,野蛮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锻炼出勇敢机敏的品性。为了保护他的生命,他的智力逐步提高,初步显示了他自由主动的资质。当他反馈自身意识到自由,其意志力或选择力便在心灵的灵性下暗中生根,人也因此天生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依靠智力所得到的欲望的满足和由此滋生的“自爱心”;其次,这种能力表现为伴随“自爱心”在人类天性中形成的“怜悯心”。一方面,“怜悯心”与“自爱心”密不可分,“怜悯心”在“自爱心”作用下从自己扩展到他人;另一方面,“怜悯心”与“自爱心”相互抗衡,“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1]75。“自然状态”中凭借“自爱心”与“怜悯心”这两个原动力的互相协调促成了人类纯良天性的秉承和美好道德的维系。从《论不平等》中可见,“怜悯心”作为“自爱心”的扩展,产生于“自爱心”;而“自爱心”出自保全生命的理性,因此两者皆出自于理性。“怜悯心”作为与“自爱心”抗衡的力量,是人类良善道德维系的根本。那么,在此处,似乎可以推断出道德以理性为基础。

卢梭进一步思想实验,考察人类的“社会状态”。当财产的观念开始产生,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发展出“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表现在某些人必须损害他人才能享受到的种种特权,例如比他人更富有,更尊荣,更权势,或者至少能让他人服从自己。”[1]45这种不平等是“自爱心”无止尽扩张的结果。“怜悯心”作为一种抗衡的力量在“自爱心”无止尽的扩张中消亡殆尽。此时的“自爱心”已堕落为渴望驾驭他人的“自尊心”。因而道德的基础不再从“怜悯心”中产生,而是从“自尊心”中产生。理性已扭曲为工具理性,人类的道德不可避免地沦为相互之间冷漠的利用关系。“怜悯心”的丢失,导致人类对内心良善美好的天性置若罔闻。以理性为基础的道德,由于理性本身的扭曲变质,而失去了良善的本性,成为自私自利的工具。

那么,若要使得道德恢复良善的本性,就必须首先建构健全的理性。正是在这样的考量之下,卢梭写作《爱弥儿》,试图勾勒一个具有健全理性的现代人的样貌。五卷分别对应了青年爱弥儿从两岁到二十三岁的成长中的五个教育阶段:意志教育、想象教育、智识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政治教育。接受五个阶段教育的爱弥儿,其“自爱心”自然而然地扩展到“怜悯心”,拥有了健全的理性,完善的道德。

卢梭以生长性的笔触描摹这幅图景:从婴儿时期开始,由于自身的柔弱性,人天生有保存生命的自爱。首先要对婴儿进行意志教育,即是在伴随婴孩逐步的强健下向其灌输勇敢的德性,扩展他的生命。这样的扩展使得人类的“怜悯心”在最初柔弱的身躯中有萌芽的土壤。当婴孩的智力开始发展,记忆力和想象力也随之发展,协调其与日俱增、不断变化的欲望、能力和意志。绵延的记忆力和发散式的想象力逐步构造出婴孩的自我和外部世界,“他真正地成为一个人,成为他自己”[2]71。他随即进入了智识教育的阶段,学习对混合复杂的感觉进行判断,形成观念。“按真正的关系形成观念的心灵,便是健全的心灵”[2]276,他逐步敏于认识事物的关系,在其心灵中罗列事物的秩序,同时他学会按照事物本来的用途去使用事物,明白知识对其保存生命的有用性,知识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了他的生命,守护了最原初的内在激情——自爱,使得爱弥儿在这一阶段成为自然意义上自足完满的自己。从第四卷开始,爱弥儿要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了。他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诞生——“为了做一个男子”[2]286。异性,成为自然条件下的第一个制约。他开始强烈感受到限制性的条件,就他本身而言,不再是自足完满的了。自爱在这一阶段明显地指向类存在。出于自爱需要他人,同时也从他人的痛苦中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需要。以怜悯心感受他人的痛苦,使得爱弥儿终于进入了道德境界,他开始聆听良心的真正呼声。具备了判断力和健康心灵的爱弥儿,此时在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和语言教育中、在陶冶的良心的呼声中开始罗列人的秩序,试图“描绘一幅整个社会秩序的图画”[2]327。进入了第五卷,爱弥儿接受了社会政治的教育。他从接触异性的各种感受中体会现实世界以及德性和责任。在怜悯之心的照耀下和之前所构想的人类秩序中,他开始审慎地对待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并在广泛的游历中获得扎根于风俗的真正的见识,纠正原先知识的误差,走出地域的局限,寻找条件性世界中人类更普遍的联合。最终,他在多样性的政治形态中,找到他所认同的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人格,自愿履行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此时,他意志中的自由与其现实政治生活中所获得的自由达到了绝妙的高度的统一,他也从一个自然人、道德人转化为一个真正的、有积极主权的公民。凭借“公意”制定出的法律帮助他更稳定地实现其自由,而爱弥儿自始至终秉承的怜悯之心,促使其理性健全完善,这种自然而然的天性也将帮助整个政体更好地发展。“自爱心”与“怜悯心”的持存给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展现了现代社会政治原则的另一种发展方向。

现代政治学始于马基雅维利劝诫当政者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邪恶原则来做一位君主并保存君主国的理念。“君主必须精于掩饰这种兽性,必须成为一名卓越的伪装者和假好

人。”[3]139道德的意义从马基雅维利开始就在精于算计的理性中寻找其根据。我们不能否定马基雅维利主义原则对于共同福祉的谋划。在五幕喜剧《曼陀罗》中,马基雅维利借助一个为了得到慈善施舍的金钱而怂恿有夫之妇卢克雷齐亚与卡利马科私通的教士表达了多数人的福祉比一个人的名节更为重要的思想,暗示政治原则对共同福祉的要求优先于道德法则。

卢梭的政治思想中融合了马基雅维利对共同福祉的思考,但又有根本的不同。卢梭试图由“自爱心”扩展到“怜悯心

主需要我们有怜悯的心

”,重新构建健全的理性,使良善的道德在天赋情感的引导下在理性中奠定它的地位。个人健全的理性树立了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形象。爱弥儿首先是作为一个在健全理性下达到道德上完善的人而走进政治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的,个体不再是庞杂的秩序链条中无足轻重的一环,政治原则因此不再是仅仅以共同福祉为目标的原则。在马基雅维利那里,他所洞见的是共同福祉;在卢梭这里,他所洞见的是个体的自由。这种自由的实现,是在“自爱心”到“怜悯心”的引导下健全理性的实现,也是良善道德的实现。这正呼应了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公意”概念的深意。永远公正的、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是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剩下的总和的“公意”,因扎根于卢梭勾勒出的健全理性的土壤之上,其实现的就是“目的王国”的蓝图。“人是目的”,这条康德从卢梭这里延伸出的信条,为人与人之间工具性的利用筑起了一道围栏。

然而,卢梭的思想本身具有矛盾性,这一点妨碍了他的理论成为完备的政治原则。这个矛盾就在天赋情感、道德与理性的关系当中。根据上文,卢梭认为“怜悯心”出自“自爱心”,“自爱心”出自理性,因而“怜悯心”也出自理性,又因为“怜悯心”是道德的基础,因此理性是道德的基础。但是,在《爱弥儿》中,“怜悯心”似乎又演变成为独立于理性的情感,这使得道德的基础是否诉诸理性成为问题。人具有道德的可能性源于人的情感,这一种说法最为明显地体现在《萨瓦省牧师信仰自白》的论述。在这里,卢梭将产生正义和道德原则的基础归为独立于理智的“良心”,并称其是人类得以爱善的天赋的情感。根据上文论证,已知“自爱心”与“怜悯心”是从“自然状态”便秉承的天赋情感,又知两者皆出于理性;又由于“由自爱而产生对他人的爱,是人类的正义的本原”,即“怜悯心”是人类正义的本原,已得出正义与道德的原则出自怜悯之心这一天赋情感,扎根于理性之中;那么这里逻辑上的矛盾是,同作为正义与道德的原则的天赋情感,“良心”即是“怜悯心”;而“良心”是独立于理智的,“怜悯心”却扎根于理性之中,矛头便指向了天赋情感与理智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又直接牵涉道德是否以理性为基础的两难。

虽然这个两难在卢梭思想中成为无法解开的矛盾,但是它是极有价值的。后世的哲学思想均从解决这个两难开始。理性、道德、情感的问题,成为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康德面对卢梭的困难,从重新定义理性出发,将知、情、意系统地组合在一起,进而将卢梭的道德理念置于政治原则之中,成为不同于马基雅维利的另一套政治哲学传统。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意]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君主论[M].李修建,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篇五:怜悯文字版

基督徒的品格

在这个世界上现今的道德危机、环境危机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吃的东西也没有了安全:油可能是地沟油,菜是打了农药的,连水果也是抹了膨大剂的。这个世界是这样让人们恐惧,让人没有安全感。人们担心孩子吃的奶粉里有三聚氰胺,甚至到香港抢购奶粉,到一个地步,香港人称大陆人像蝗虫,所到之处货架都被搬空。很多现象表明,如今道德的危机无以复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基督徒怎样才能活出主耶稣的生命呢? 基督徒的品格不同于世人对道德情操的修炼。 基督徒的品格是以神为中心,是神的生命。

如今在我们国家基督徒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们的影响力是让人们不得不佩服的, 前两年的玉树大地震,一个基督徒不顾自身安危冲进孤儿院救出所有的孤儿,这件事在香港媒体就大张旗鼓地作了很多报道。

这 让我们看到一个基督徒是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在发光,在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追求基督的品格就是要用我们的生命彰显主耶稣,荣耀主耶稣。

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是世上的盐。光和盐指的就是我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我们在世界上带给别人不一样的影响。

基督徒得救后,每天都要操练自己的生命, 不断的学习主耶稣的样式,最终期待长成满有基督的身量。当每个人都建立信心愿意过这样的生活的时候就可以操练出美好的品格。

什么是好品格? 好品格就是在每一种情况下,都依照最高的行为准则[圣经]发自内心、自动自发大去做对的事情 好品格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没有人知道时,我们仍然保持一贯做法。

能力决定你所在的位置,品格决定你能在这个位置待多久!”

题目:怜悯

------基督徒 扶不扶

读经:路加福音10:29-37

背景: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律法师故意求问,目的要试探耶稣。律法师受过高等教育、精通法律条文和掌握神学知识。但他们的致命伤,是将神的爱停留在理论上,道理、真理懂得很多,无法行出来,行话讲得很好,无法落实到生命中。这说明他们的信仰是虚假的,与神的关系是不真实的,他们不认识救主耶稣,也不信他,因着心里没有神的爱,,根本没有力量行善,他们没有圣灵的启示,也不能真正明白神的话语

得永生的关键,不在乎你做了什么,而在乎相信耶稣是我的救主。 所以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甚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主耶稣的问话,是提醒要他 ‘承受永生’的诀窍,并不是要他借着遵行律法的字句规条 。 问题乃在于我们根本无法作到这个要求,因此只能投靠救主,仰望祂施恩拯救,藉此得着永生。,惟有让神的爱更多充满、浸透、激励我们,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流露祂的爱。人先爱神才能爱人,才能爱人如己。“ 借此让他认识自己没有行善的力量,而悔改归向主。

——请学生读圣经并说出经文中有几种人?

记载的是什么事?

他们各人的态度反应如何?

大纲:

一、落在强盗手中被打半死的人——受伤害的人10:30

二、偷窃杀害致人半死的强盗——伤害别人的人30

三、绕道而行的的祭司利未人——冷漠无情的人31-32

四、动了慈心的好撒玛利亚人——主动疗伤的人

解一、落在强盗手中被打半死的人30——受伤害的人

这“半死”的人,代表偏离正道,落在黑暗和危险之中的世人,灭亡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在神的眼中,人都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若继续执迷不悟 不接受救恩,最终死路一条。

“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耶路撒冷的地势较耶利哥为高,二地之间路径迂回,沿途尽是多岩石的旷野地 常有盗贼出没,埋伏袭击手无寸铁的客旅。。这是一条险路 ,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一个落难受伤的人: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丢在路上。发出无助痛苦的呻吟表示灵性下降,走下坡路。

对于这个受伤的人,各人的态度不同:强盗把他当作抢夺的对象,祭祀和利未人看他是要避开的麻烦,惟有撒玛利亚人看他是一个需要爱的人。

二、偷窃杀害致人半死的强盗30——伤害别人的人

强盗”比喻吞吃我们的魔鬼,人若离开正道,就可能成为“落在强盗手中的人”

强盗的动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是“贪”在作祟,“贪财是万恶之根” (提摩太前书 6章10节)。因此人该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有时我们可能成了伤害者,有如强盗剥去人的尊严与人格。

三、绕道而行的祭司利未人31-32——冷漠无情的人

祭司: 看见这个受伤的人,却绕过那个人,从旁边走过去了,他不明白神呼召他的目的,他在圣殿中行礼如仪,却不明白神的心意,忽略了人的需要,(以色列的祭司分成24班,每一班一年上圣殿事奉两次,每次为期一周。)有人为祭司辩白,也许他以为那个人是死了的,而律法规定触摸了死人,在礼仪上就是24小时不洁,也许他那天正赶着往耶路撒冷的圣殿去事奉。 可是难道那位受伤者没有呻吟、没有求救吗?不论人们如何袒护这位祭司,他还是犯了看重宗教礼仪过于人的需意的错误。

利未人:利未人是辅助祭司在圣殿中的服事的人(代上23:24-32),但他并没有比祭司好,他跟祭司一样,只注重敬虔的仪表,而不关心人

我们是否也曾多次为所信的道热心,反而对困苦遭难的人没有实际的关怀?那爱神的心怎能在我们里面呢?主借着世上迷失、孤单、彷徨、恐惧、受伤的人,遇见我们来考验我们爱祂的心,我们怎样对待他们,就是怎么对待主。然而神常借着我们对人实际的爱心,来考验我们对祂的爱是否实在。

约—4:20说「…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

太25:40:…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圣经说,“有一个祭司偶然从这条路下来,看见这个受伤的人”,这是他们走路时“偶然”遇上的麻烦 “偶然”是巧合的意思

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出于偶然,实际上却是神精心的计划和安排,为了要成就一个更高的旨意与目的,神常把我们放在某些环境中使我们遇到某些人,都是因为祂要借着我们来祝福别人,或从其中有所学习,人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奇遇巧合,我们常常碰到需要我们的人,也会碰到我们所需要的人,神常将各人的遭遇交织在一起,在我们受伤之日,祂会打发我们所需要的人前来帮助、安慰我们,祂也会安排我们遇见受伤的人,我们若能看清生命中的巧合,其实是神的安排与计划, 我们的生命就充满了新的意义, “有需要的人”不再是我们的重担了,他们是神赐给我们的机会,要我们付出(活出)神所赐给我们的爱与恩惠。

祭司和利未人都是神职人员,专门为百姓献祭、祷告,是最亲近神的人;他们讲解律法,是最明白道理的人。但是,当他们明明看见急需帮助的人,却绕道而去。

反思我们自己,我们有时候变成了那个祭司与那个利未人,穿着神仆人的外衣,里面装满了圣经知识,但心是死的,不愿意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听道不愿意行道,满口仁义道德,周边的人确无法感受到我们的怜悯与爱。就像近几年发生的许多老人倒地、小孩被撞无人理睬,许多人单怕祸及己身而不动怜悯之心,引发了社会热议,我们的社会人心冰冷、道德滑落:

“小悦悦”事件回顾: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个案: “武汉88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窒息身亡”谁之过?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前日上午,88岁的李老爷子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老爷子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李老爷子是清晨7点半左右在菜场口跌倒的,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 李老爷子躺在地上1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直到李老爷子的老伴和儿子赶来扶起他,并送往汉阳医院。

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当时只要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李老爷子一把,他就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痛苦地死去。但是,为什么众人见死不救,为什么众人如此冷漠,竟然忍心看着老人在痛苦和死亡的边缘艰难挣扎呢?责任在谁,过错在谁?

面对别人摔倒的各种心态:

一类是拍客,拍下现场发到网上,人就消失了

二类是人是视而不见,绕道而行

三类是想帮扶,又怕被讹诈,不敢扶

报社评论: 试看祖国各地,现代化文明的发展一日千里,一座座高耸的大楼,一条条宽广的公路,一辆辆豪华的轿车,无不显示出我们中国物质方面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得不到提升,我们整个社会的信用与信誉得不到进步,我们整个社会的救助体系不能够健全,简言之,如果我们的精神文明得不到与物质我们相应的发展,现代化对我们中国来说,何益之有?那无异于是一种现代了的倒退,文明中的不文明,无异于一种现代文明的悲剧!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了,但道德观念却急速下滑。 去年央视推出一个小品《扶不扶》,再次揭露了世态炎凉,人类爱心的冷淡。

只因不法的事情增多,人的爱心逐渐冷淡(太:24:12)”‘不法的事’一多,就使人的‘爱心’受到伤害,而渐渐冷淡,但我们的信仰不能如此冰冷,否则,如何实践基督对我们的的呼召?

保罗说:“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 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2-16)

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是世上的盐。光和盐指的就是我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我们在世界上带给别人不一样的影响。

四、动了慈心的好撒玛利亚人33-35——主动疗伤的人

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和外族人通婚所生的犹太血统不纯的混血儿,撒玛利亚人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无论在血统上或信仰上都不纯正,是被他们所轻视, 所不 接纳的。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 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因我们 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1:78-79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 神悦纳人的禧年。』路4:18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

——主耶稣降世来到犹太人中间,像撒玛利亚人那样为一般犹太人所藐视。但主对他们仍以怜悯为怀,医治各样病症,赶逐污鬼,传神国的福音,他怜悯那些无助软弱,伤心痛苦的人,擦干他们的眼泪,安慰他们的伤心,“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耶稣一直都在做着搀扶、扶助人的事工

“怜悯、慈爱、宽恕、温柔又谦和,为了罪人忍辱,甘负十架轭,舍命、流血受苦,为救失丧者”,因他受的刑罚

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主耶稣今天也藉这个比喻向我们你说明了关于爱邻舍的三个原则: 1、 不应该提出许多的理由来为自己缺乏爱心辩护, 2、 任何又需要的人,不论是何种种族、宗派或是社会背景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 3、 爱的意思是行动起来,以应需要,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拒绝帮助人的藉口。 神的爱是超越的无条件的,主耶稣亲自道成肉身来到世间, 祂是真正的好撒玛利亚人,来寻找、拯救失丧的灵魂、受伤的心灵,祂不是宗教家,祂是真正的救主、生命的主。 “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我们要效法主,做一个主动疗伤的人,主已经把服侍的恩赐,权柄、能力、智慧、赐给我们,所以我们应主动关心帮助落在危难中的人,教会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所作的,就是做在主身上,在主里面所有的劳苦决不是徒然的,主回来必定报答。 五、 邻舍就在我身旁 36-37——拒绝冷漠 传递温暖 “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邻舍”是客观上需要受帮助的人 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至今彼此不相往来,而当时的民族主义影响又更为甚之,两邦人可谓世仇,即使连对方的土地都不愿经过,宁可远远绕道。值得深思的是,在如此背景之下,那位好撒玛利亚人却向狼狈落难的犹太人伸出援手,带回店里细加看顾,临走还自掏银钱,请店主继续照应。 当耶稣问谁是那位受伤犹太人的邻舍,律法师简短回答说「是怜悯他的」,连撒玛利亚人几个字都不愿意出口,对立情况

由此可见。这位律法师并不愿撒玛利亚人为邻舍,当他问「谁是我的邻舍?」耶稣举出如此比喻,也彷佛在问:「如果一个撒玛利亚人需要帮助,你愿意做他的邻舍吗?」

你愿意做谁的邻舍?如果邻舍是以自我立场任意决定,照着人性,则只会愈选愈窄,最终所剩无几。你愿意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吗?是否愿意抛开主观好恶?

我们四周就是人生的耶利哥路,路上躺着许多受到创伤的人,他们在肉体、心灵或人际关系上受到创伤,我们能不能自问: “谁是需要我帮助的『那一个』路人呢?” 他(或她)可能就在我们的家中、在我们的朋友当中、工作场所、教会里、小区中、小组里、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否听得见他们痛苦的呻吟和求救声?

盼望能像那个撒玛利亚人那样作个疗伤者,表现自动自发、不计代价的爱心,

“ 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1:10

*祷告交托神:边祷告边去扶起别人,你所作的这事不是为自己做,而是为神做

*边扶起别人的同时承认自己的身份——基督徒(太10:32-33)

*承认自己是基督徒身份的同时还要把救恩的福音传给他(约3:16,徒4:12)

我们该向好撒玛利亚人学习,用行动将主的道行出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成为满怀爱心的人,这就尽了我们的本分,也是在荣耀神!诚心所愿!

播放视频:拒绝冷漠 传递温暖

愿我们的世界都能像视频中展示给我们的一样,人人都能够献出一份爱心,主动去帮助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见证我们上帝的荣耀。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