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人,诗意的栖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23:31:43 体裁作文
人,诗意的栖居体裁作文

篇一:人,诗意地栖居20110105

人,诗意地栖居

—对《廊桥遗梦》的存在主义解读

麦新转

(贺州学院外语系, 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廊桥遗梦》的主人公金凯是个艺术家,通过镜头透视世界,感悟人的存在。在追寻和观察光的旅程中,他发现,人是一种蓝调的存在,如艺术和文学,人,只能在文学和艺术中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廊桥遗梦》,诗性,蓝调,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堂的金属尖顶,

在可爱的蓝色中闪烁。

……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

(应该有承上启下的话语?)

《廊桥遗梦》是美国现代作家詹姆斯·沃勒的首部小说,它不仅以简约而婉转的故事情节以作者出入场的方式诉说人性、自由、 道德、家庭与责任等主题,而且还通过主人公金凯的镜头折射出丰厚的哲学底蕴。金凯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体现了对人本身存在的困惑和思考,映射出了沃勒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萨特认为,“一切东西,就其自身存在的状态而言,处于一团混沌、无差别、朦胧的状态, 它好像是一个漆黑一团的、充实而又不动的整体,我们最多大只能说,这是一个东西。”(P374《西方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北京)这就是所谓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没有必然性,完全是偶然的、无缘无故的,对人来说是荒谬的。人的意识是自由的,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虚无的世界具体化,即自为”。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说过:“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的存在”。(P47:

北京:三联书店,1987)而文学艺术是一种非现实,可以充分运用想象、幻想,所以是美的,是绝对自由的。金凯是个艺术家,从事摄影艺术的创造活动, 他用丰富非想象力,通过镜头透视世界,感悟人的存在。 他的艺术生涯与他两次入伍紧密联系。第一次为了糊口和养活母亲,“在军队里呆了四年,而这四年改变了他的一生”。[1] (P13)给战地记者作助手使摄影成为他此后谋生的职业,摄影艺术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次是1934年,他被征召入伍,操持相机,成为“他”去记录战争中的人——一个个为他存在的自我。人在战争中只会遭遇

[2](P16)到两种现实:生或死。他“从来没有为战地摄影的所谓荣耀和浪漫吸引住”,

而是真实记录了恐惧,这因为害怕死亡而书写在身体上的为我性存在的恐惧。是战争,是钢与火,使他目睹了血肉在钢铁面前的恐惧和脆弱。他感知到人只是是一个偶然,一个纯粹无知觉的偶然。镜头能直视到现实世界中人、自然的本质,镜头透视出的图像则把作者视角中人的本质平面化。在金凯看来,人的存在,只是在路上,在从生到死的路上,战争把平面化的艺术一同虚无化。

《圣经·创世纪》中写到: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对于摄影艺术来说,光就是上帝的眼睛,是艺术存在的基本条件和艺术创造的基础和保障。金凯深受伦勃朗的影响,“他就特别喜欢法国印象派的伦伯朗对光的处理法。后来,他开始发现他摄影是拍摄光,而不是物件。物件只是反映光的媒介。如果光线好,你总可以找到可拍摄的物件的”。[3] (P13)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是17世纪世界闻名的荷兰画家,被称为“绘画中的莎士比亚”。他的叙事性绘画注重画家本人的内心感受,直白真诚地表露画家对心灵与身体、精神与欲望的深切体验。其肖像画则表现出一种伟大与谦逊、庄严与自然,能激发人们去探寻自己的心灵世界。“伦勃朗画中暗部的神秘深邃与亮部的力量两相映照,一种空前的虚实相间的意境产生了,用这种方法在平面上塑造的二度空间的物象,形象得到了一种深度空间的美,而且同时创造出超越具像的美”。[4] (P104) 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法被运用到摄影艺术上被称为 “伦勃朗光”,即得名于以此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它依赖强烈的侧光照明使被摄者脸部的任意一侧呈现出三角形的暗影。它可以把被摄者的脸部一分为二,而又使脸部的两侧看上去各不相同。德国艺术家里希特(G . Richter)说:“照片是最完美的绘画”。晨曦中,牧场上,靠着篱笆桩的弗朗西斯卡、罗斯曼桥还是苏必利尔湖奇形怪状的

树枝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创造了物平面化的存在。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正的或负的价值事物的真、善、美、益或假、恶、丑、害的感情体验和价值理想的升华与结晶,并以艺术的形式将这种体验和理想传达给艺术受众。[5] (P8) 光成就摄影的不仅复制客观存在,而且还承载作者本我独立的创作思想和对客观事物的个性化理解。二战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赋予艺术一种具有反现代派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其本质则是存在主义等哲学蕴含在艺术领域内的折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大多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满,其作品是信息社会、新技术革命时代话语下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照应出的产物,也是人在社会日益组织化、机构化的心理异化,同时反映出种种厌世、怀疑、颓废和反抗等情绪。金凯四处漂泊最后在一个小岛上孤寂逝去就是以其本省在言说这种情绪。其主观摄影艺术理念则反映出在异化下的一种反抗。

金凯喜欢制作照片。“通过选镜头,或是选角度或是一般组合,或者以上几样都结合起来,制成我自己的作品。??我照相不是按原样拍摄,我总是设法把

它们变成某种反映我个人的意识,我的精神的东西。我设法从形象中找到诗。”

[6] (P60-61)他强调自己的创造个性,属于主观摄影流派,即认为摄影是一种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创造性艺术,以任意技术手段去创造照片,以达成表现无论具象还是抽象的自我意念的最终目的,画面只是摄影家自我的载体。因此,通过镜头透视出的客观物得以改造,使之成为意念的“物化体”并在画面中组合创造出自己的“世界”。这就是金凯喜欢制作照片的缘由。主观摄影可以用近摄手法清晰又强烈地强化和突出表现物体的细部形态,如晨曦牧场拍摄的弗朗西斯卡就强烈地突出了她被压抑的透亮、清新、性感的另一面。同时主观摄影还可以通过暗房、曝光等技法,把被摄体从时间概念中分离出来,能动地把时间概念和空间位置加以调换,从而主观地改变其存在的体现形式。这种主观摄影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它强调摄影的主观能动作用而不是机械写实,体现摄影家自身的某些朦胧意念和表现不可言传的内心状态和下意识活动。这种人格化、个性化的摄影一定程度上远离现实世界,是客观的虚无化存在,从而勾勒出了金凯情感艺术蓝调的基本轮廓。

“蓝色”是金凯喜欢的词汇之一。它也是光色三原色的组成部分。也

是音乐、诗歌及艺术的一种情绪格调。金凯 “蓝色”的具象,如鲸鱼、蓝色的苍鹭、蓝背包、蓝手帕、车上蓝白相间的冷藏箱、相机的蓝背带、褪色的蓝色斜纹衬衫,与弗朗西斯卡的同色具象相呼应,如褪色了的蓝工作服、蓝色牛仔裤。还有他们共有或能感受到的共性的形象,如蓝眼睛、夜色变蓝时的牧场、蓝色的夜、天空蔚蓝时的早晨、蓝色的大海、湖水等。这些蓝色的元素构建了小说“蓝调”色彩,忧郁、孤独、异化贯穿整个小说。金凯后来独居小岛试图把音乐变成视觉形象,把爵士乐的那种“蓝调”的魔力通过镜头转换为视觉形象。而塔马科的夜莺恰是相反,把视觉的形象赋予“蓝调”感情谱成悠扬、悲泣的音乐通过号子倾诉。这种基调可以涵盖诗歌、摄影、音乐乃至一段悲情的爱情故事。蓝调是一种具象,也是一种抽象,更是一种 存在。在老号吹出“为他们分离的那些年月,为他们相隔的那千万里路而哭泣”的音符后,金凯把装裱好的罗斯曼桥照片送给了塔科马的夜莺。人忘记他制造图像是为了寻找他在世界上的道路,而他努力在图像中寻找他的道路,一种虚无的存在。这种蓝色还以言语诉说。

金凯有语言天赋,他“三岁以前一个字也没说过,然后就整句话,整句话地说了,到五岁时已经能看书”。[7](P11) “他喜欢文字和形象,‘蓝色’是他最喜欢的词之一。他喜欢在说这个词时嘴唇和舌头的感觉。他记得年轻时曾想过语言可以产生肉体和感觉,……他还喜欢另一些词,……是由于它们的声音,味道和在他脑海中唤起的东西”。[8](P9)也是语言,通过文学形式,沟通心灵,渲染共鸣,书写低调、忧伤、忧郁的蓝调情绪。赋在语言中的意象,通过音乐和摄影在金凯的朗读和冲撞中由抽象成为具象般的感受。“在我变成人之前,我是一支箭,很久以前”,“清静的气味”以及弗朗西斯卡温切塞特的学生无法理解的“月亮的银苹果/ 太阳的金苹果”。诗歌如有魔力的事物,在两人之间传递。语言又如摄影:在日益组织化、节奏化和模式化的现代,是源自想象空间的那些原本细致入微的图层镜像,是随时会烟飞灰灭的现实一瞬,是流动但将永恒的记忆,或是轻快或舒缓的声音。而金凯似“箭”、“动物”般的却反映人本身存在的多维性,如此促成了他蓝调存在的结局。

金凯还通过镜头言说“我”的存在,首要的是言说身体的存在。人的身体及其活动有着肉体及其物质运动形式和在精神心灵创造活动的文化思想意义。萨特

说道:“我使我的身体存在:这是身体的存在的第一维度。 我的身体被他人使用和认识的,这是它的第二维。……我作被身为身体的他人认识的东西而为我地存在。这是我的身体的本体论的第三维。” [9](P456) 从中可以看到,身体具有作为人生存基础的物质维度、以人与人之间关系展现的社会维度和以抽象、想象、象征性和超越的无形时空结构展现的哲学和美学维度,也就是身体同时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多维度特性。金凯与弗朗西斯卡各自意象中的身体叙述和刻画,都说明了身体三维的存在。“情人之所以可以为性爱带来独特的审美价值,主要是因为情人具备丈夫/妻子和陌生人的双重身份。这独一无二的特征,显然文化方面的性质。” [10](P497) 但是人是绝对自由的,可以自由的做出选择,因此,她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 [11](P8) 所以,弗朗西斯卡选择了留在麦迪逊的农场,继续负担自己的家庭的责任。光影完美整合的瞬间,就是作者灵魂存在的跳动。神是无形的、抽象的,抽象艺术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寻找神四处闪烁的踪迹。上帝的眼睛使人们能轻易找神高贵而忧郁的光影,在光影的变幻里寻找神的踪迹,作者就永远在路上。作者沃勒假以金凯的用相机言说、记忆、抒情、叙事,与影像互动并存。言说的不仅是存在,更是相机一边的人,潜在作品中的元素,以来自镜头中流动的时光碎片,铸就记忆中永不褪色的部分。

正如小说所言,“我从镜头望出去,镜头终端是你”,镜头得以光而赋物体以存在。透过镜头看到的只是虚像,是虚无。而人,只能在文学和艺术中诗意地栖居,在头脑中、图像、诗吟或音乐中。洪堡说到,在文学中,首要的乃是诗和哲学。一切诗就是思。意象是文学、艺术和生存的共物。夜幕降临时分,塔科马夜莺的老号对“弗朗西斯卡”曲的呜咽,罗斯曼桥在图像中,主人公却都已成为虚无。弗朗西斯卡为一次“完整”坚守“罗斯曼桥”,最后在灰飞烟灭中与金凯“会合”。金凯探索存在之意义的路径折射出其“我”的自我意识思想发展轨迹,以艺术、诗歌和音乐,诉说在工业文明语境下 “人,诗意地栖居”的生存美学。

参考文献

[1], [2], [3], [6], [7], [8]. Robert James Waller.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2: P13, P16, P13, P60-61, P11, P9

[4]. 李桂菊,伦勃朗的油画语言与艺术审美价值,绥化学院学报[J],2010(6):

篇二:07-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第七主题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家园”主题读写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哲学思辨中遨游半辈子后的幡然醒悟。的确,除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诗意的家园在。在这一家园中,我们可以享受文学、音乐、爱情、亲情??从而获得精神的幸福与满足。不管你闲居陋巷还是身陷缧绁,只要你的心灵是自由的,只要你有放飞心灵的那一片蓝天,只要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汲汲于富贵,不醉心于功名,那么你就能超越物质化的生活,摆脱尘世的羁绊,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诗意家园,获得诗意般的美好人生。

开辟心灵的后花园

作者:王开林

先引用一则小笑话,版权归大文豪苏东坡所有。当年,东坡先生因为写讽刺诗得罪了当权派,被贬谪到穷荒之地的黄州(今湖北黄冈),挂职为团练副使。其政治处境和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必须亲自种地才有口粮。真可谓人不堪其忧。轼也不改其乐,茶余饭后,编出许多小笑话,讲给家人和朋友听。讲的人姑妄言之,听的人姑妄信之,一笑能解万古愁。一则小笑话的译文是:

有两个人在一起交谈各自的理想。一个说:“我生来未满足的只有吃饭和睡觉两件事,往后发了财,要吃饱了饭便睡觉,睡足了觉又吃饭。”另一个说:“我的想法跟你不同,要吃饱了接着吃,哪有闲工夫再去睡觉?”

这两个人在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直讲得唾沫飞溅,其最高理想却远在基准线之下,所以令人喷茶喷饭。

笑过之后,你我反躬自省,比起这两个可怜虫来,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当然啦,你我都不是那种吃了又睡、睡了又吃的蠢猪,也不是那种吃了又吃的饕餮之徒。我们会将理想的基准线至少拔高一千米,从生存层面拔高到生活层面上来。但离生命的层面仍有一千米的落差。活着(生存)——活得体面(生活)——活出意义和乐趣(生命),理应层层推进。 “我将不甘平庸!”你也许会指天发誓。

具体的做法,说简单,真的很简单:多读几本好书;多听几首名曲;多看几场精彩的演出;多游历几处风光旖旎的山川;多结交几位见识不凡的朋友;或是集邮,收藏小玩艺;或是练习琴、棋、书、画;或是热爱体育运动。总之,你要对世界始终怀有活泼泼鲜灵灵的兴趣,给精神开辟出第二空间(事业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越大,你的羽翼越丰盈,你便越能品尝到世俗之外的快乐。说到底,没有较高的精神寄托便是平庸,平庸便是俗,俗是一种心灵的炭疽热。这病,不必求人去治,自己便能找到疗救的办法。

我认识一位“俗骨铮铮”的小青年。他的聪明导致了他的懒惰。他有足够的“本领”把日子过得波澜不惊。他的工作还凑合(用他本人的话说,是两匹马加两只虎,马马虎虎),但业余生活毫无亮色,只是打打麻将,或去低档舞厅歌厅里混日子,俗得都快提拎不起了。有一天,他觉得这种无聊的日子该有个尽头,便跑来向我求计。我问他:“你先前最感兴趣

的是什么?”“我??小时候喜欢过书法。”他挠着头皮,总算想出这么个答案。“那你就去帮王羲之扫扫地,帮颜真卿浇浇花吧。”

他从我家里搬走一大捆废旧报纸,借去一大摞碑帖,真就摆开功架老老实实地向王羲之和颜真卿讨教一招一式。隔了一段时间,我在附近的公园里遇见他。他的神气竟迥然不同了,不仅原本灰白的面颊转为红润,而且久已黯淡的眸子里也有了光亮。一支短短的毛笔便撑起了他的整个精神脊梁,这太神奇了。

平日谈话,我最不喜欢听人用慵懒的语调时不时地嗑出一句“没劲”“无聊”“闷得慌”之类的口头禅。这表明他精神空虚,生活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同时也表明他正向碌碌无为的现状缴械投降。当生活淡成一杯白开水的时候,你是努力去找寻与之相匹配的茶、糖、咖啡,给它增色增味,还是用“知足常乐”的老奶奶哲理和“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少奶奶名言自欺欺人?这就看你是不是愿意让自己身上的俗气和暮气日益加重,也就是说,得看你是否甘于平庸,肯不肯让羽翼完全丧失飞翔的愿望。

不甘平庸的人必然会努力给自己的精神开辟第二空间,那将是他的后花园。在那里,他可以尽兴呼吐心灵中的浊气和俗气,重铸更亮泽更馨香的自我。(选自《解放日报》)

【赏析】一个人的精神乐园或精神的后花园称为第二空间。这一空间越大,我们的羽翼越丰盈,越能品尝世俗之外的快乐,并重铸馨香亮泽的自我。每一位读罢此文的人都会被这一朴素的哲理打动。文章没有大段的说理,而是通过书本故事引出感想,又借用生活中的事例将这一感想升华为既朴素又深刻的哲理,并让这一朴素的哲理缓缓流入读者的心扉。

身处纷繁,心存诗意

作者:杨洁

曾有这样一个小姑娘,夜晚走在医院的走廊上时,误将窗外投射入内的皎洁月光当做手帕,弯腰拾了一下。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恰好经过目睹此景,大为感叹后写成了散文《月光手帕》。小姑娘怕是并不快乐,或许她的亲人正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然而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令我们感受到她心中的诗意。

是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负担压得我们难以承受,可生活中又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学会的是:心存诗意。

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所谓诗意,便当如此。心存诗意,存的并非勇气,也非毅力;它不是能够直接帮助我们击败困难的利刃坚盾,也不是一旦缺少了我们便难以维系生命的空气与水。但之所以认为应当首先学会心存诗意,是因为它是得以区分生命是行尸走肉还是充实多彩的人的根本,也只有它才能使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忙碌纷繁的世界却能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精彩。

诗意,是人们自古以来就追求的意境。中国传统美学之中,诗意亦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勾画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丰子恺,文学作品中一箫一剑走江湖的侠客,品茗独居看花落的隐士等,正因为他们追求诗意,心存诗意,才美化了自己的人生,即使身处纷繁,也能拥有一片纯净的天空。

只是如今的社会,诗意似被埋没,成为最不起眼的存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今天,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重复着家、学校(单位)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金钱、名利被某些人推至顶端,无数人伸长手、踮起脚去夺,并未意识到脚下被踩住了的诗意发出的悲鸣。这样的生活或许被称为生存更为恰当,因为我们不断承受负担的重压,而追求不了美好。此时,我不禁想起了社会中接二连三的轻生事件,有多少人抛却世间一切,自高处一跃而下,他们在

人 诗意的栖居

死亡之前想到的是什么?他们有的得到了可观的薪资,有的拥有了普通人奋力追求的地位与财富,却为何还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因为找不到生活的美好了吧?回头一望自己走过的路,竟是一片荒凉,堆砌着的是冷冰冰的金钱,地面干涸龟裂,连一朵小花也寻不见。如此可悲!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大声疾呼:“停下匆忙的脚步吧!欣赏那些被错过的风景。”只是真正停下的人却少之又少,整个时代、社会都以高速度向前迈进。莎士比亚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所有人的生命里都有一部历史。”而今我们所书写的历史是否转瞬即逝或早早夭亡?是否枯燥或千篇一律,连自己读罢都味同嚼蜡?然而总有人仍能心存诗意,坚守心灵的纯净:梭罗漫步瓦尔登湖畔,吮吸的何尝不是自然的诗意?刘墉为几只蝉停下脚步,感受的又何尝不是生命的诗意?一个心存诗意的人才能活出诗意,才能在承受着生活给予的负担之时仍不懈地寻求生活的美好。

我们或许挣脱不了时代给予的命运的束缚,或许逃不开社会的节奏,但是我们可以心存诗意,在细微处发现生活的美好。早有诗人说过:“心远地自偏。”心中所存的诗意,不仅能美化生活,更能使我们追求更多,享受更多。

即使身处纷繁,也请心存诗意吧!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上海市市西中学)

【简评】文章由一则故事起笔,得出“我们首先应当学会心存诗意”的观点。中间主体部分则综合运用喻证法、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充分而有力地阐述了观点。在论述过程中,对材料能信手拈来并能作恰当的详略处理,显示了较高的选材组材能力。语言简明流畅,思路有序缜密,思考颇见深度。

竹的记忆

作者:程乃珊

已有80年历史的弄堂正值大修,一车车沾满泥浆黄沙的竹竿,被粗暴地卸下扔在地上,谁都无视它们的存在,谁都可以任意践踏它们的躯干。竹枝无语,默默地躺着,还得抵受暴雨骄阳的辱侵!直到有一天,来了几个建筑工人,像变戏法一样,从腰间抽出一根根细细的竹篾,将竹竿一支一支组合起来。刹时,富有英伦风韵的老建筑前,平地而起一片由竹子架构起的几何平面图。那几根曾与污泥黄沙共处的竹竿,顿显万竿风情,为西洋建筑罩上一层很中国的图案,相融相辉,以如此简单的力学原理,组成一组极有现代感的装置艺术。但见那沧桑感极浓郁的黄褐色一片,独对着被密密集集的玻璃幕高楼分割成零零碎碎的天际,呈现出一派很有悲壮色彩的建筑美,有一份沉默的天长地久的执著。竹的坚韧挺拔,对着那簇簇亮晃晃的玻璃幕群,显得那样诚实可信!

竹,令我们的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多几分生命的原色和印迹,弥散着悠闲和淡淡的儒家伦理。高科技后工艺产品,可以取代竹制品的功用,但永远取代不了那活在我们记忆中的挺秀颀雅的竹影。

江南多雨,最有利于竹子生长,难怪以江浙人为基本结构的上海人,对竹的依恋,特别多一份郁深婉约的细腻。

上海人对竹的最早记忆,应该是童年座车。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老上海人家中,仍可见到那种竹制童车,那圆圆的像个大竹筒组成的童车,虽然没有用皮革和克罗米构成的工业产品轻捷,却恰似刚刚学步的孩子,笨拙得可爱。那用细竹篾编成的小台面、小座位,冬

暖夏凉,比皮革透气且手感很亲切,很温馨。竹童车推起来会咯吱咯吱作响,那已成我们牙牙学语的伴奏,是我们听熟了的摇篮曲。

竹座车,通常搁在后门口一棵玉兰树下。

那还是在崇尚“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年代,每个出出进进的大人走过我们的座车,都会停下来逗我们几下,我们不认生,因为我们认得每一个走过的大人,他们也认得我们的座车。

“唷,这部车子还是12号阿庆小时候坐的,阿庆都要上高中了,车子还这样牢??” “我家媳妇年底要生了,我预先订好这辆车子!”

竹子不会锈,不会断裂,只要你善待它,一切竹制品都是越旧越好用。

因为竹的易生易长,竹制品向来被视为廉价品,只有在猛觉我们生活中竹突然已淡出时,才觉珍贵。

友人买了一幢建于1938年的小楼,想拆去与邻人相隔的水泥墙,竖起竹篱笆,却再也找不到会编竹篱笆的工匠。年轻工匠依葫芦画瓢编得出那篱笆图案,但风轻轻一吹,它就像纸糊般坍了下来。想叫他们去实地看看从前的竹篱笆——上海人叫“墙篱笆”,这才发现,跑遍上海,已很难再见到昔日的墙篱笆。

竹篱笆是一种十分有人情味的间隔,不像砖石、水泥那样密实封闭,竹篱笆最体现出中国的中庸之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道攀满蔷薇花的竹篱笆为自己与近邻间留出各自独立的空间,隔着篱笆,邻里仍可谈笑风生,互相沟通。老话说“篱笆要扎紧”,但上海人似对此不以为然。与贴邻相隔的篱笆因为日晒雨淋,难免会风化折断,有的给淘气的男孩子抽出几根做三剑客的宝剑。篱笆会日渐稀疏,但上海人一般不大着急去修补——几十年的老邻居,紧张点啥。

留着那个隙虚,借一把榔头,递支烟,交换只鞋样,还方便点。

竹篱笆在十里洋场上海滩,有种鸡犬相闻、睦邻情深的人情味,令我们身在都会,仍可领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情趣。

今天,一道水泥钢筋墙再加上尖锐的铁藜栏将我们与邻里隔开,有的还装上红外线保险装置,真不知这当属科技进步还是人文的退步?

现今我们身在都会,目之所能触到的竹,大约除了竹竿,还有炒来吃的竹笋,其他已是少之又少。

随着烘衣机的普及,连最常见的晾衣竹,都已不见。说到晾衣竿,也曾是一道极有人性的城市记忆,虽然有碍市容,但那伸出窗外、展示在沿街门口人行道上的千竿万枝万国旗般的晾衣竿,在窄壁拥挤的弄堂,那洗了晾着的旧绒线、鲜俗的大红大绿的床单,坦白地一展无遗,潜伏着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味,而在这层层万国旗飘扬之际,给我们一种“家”的感觉,显着几分古朴的图案美。

没有经历过一点小小的沧桑,是不大会体会竹的意韵的。而今时髦居家,都时兴放一盆喻意“节节高”的宝塔样的竹,还有富贵竹,那是南方传来的习俗。但一般上海人,大多会在窗台茶几上,置一盆文竹,虽此竹非那竹,却包含了竹的意韵,犹如一则典故,把红尘浊世的喧闹,化为一份宁静的和谐。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阅读思考】

1.本文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三组对比的内容,并说说运用对比的作用。

2.第二段画线句:“竹,令我们的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多几分生命的原色和印迹,弥散着悠闲和淡淡的儒家伦理。”联系全文看,竹子身上体现出来的“儒家伦理”除了“悠闲和淡淡”外,还具有哪些特点?

3.有人认为本文忆竹,是叙述竹子在生活中的作用,赞美竹的风韵,也有人认为本文是借竹子表达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怀念,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述理由。

材料作文“竹的记忆”写作导引

【文题展示】

《竹的记忆》自然勾起我们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唤起我们对于诗意生活的遐想与思索,但值得回忆的不只是竹,还有老街、小巷、旧屋??你能选择一个对象写一篇文章吗?字数在800字左右。

【写作导引】

题目本身呈现了极其开放的写作范围,它把写作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回忆中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如题目中所呈现的一类实物,也可以是音乐、儿歌、儿时的游戏等内容,这样可以从虚实角度择取新颖的事物。但是,我们必须审清开放背后的限制所在,那就是:这一事物能唤起的是美好的回忆,同时向诗意生活这一立意归宿。这样的话,构思过程必须关注开放与限制间的聚合点,捕捉那些足以承载自己对于往昔美好而具有诗意生活回忆的事物。具体行文中,回忆的事物是表达的具体对象,但是需要突出的主旨和中心则必须指向“诗意生活”的思索。当然,文章可以单纯地通过追忆来表述事物所蕴涵的诗意与美好,让细腻的叙述与抒情来完成对于诗意生活的传达。但是真正把文章引入深刻的却是对于诗意生活的思索:我们可以从对于诗意生活的追忆中,探求保持那份诗意美好心境的关键所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保有诗意;我们也可以从题目中的一个修饰语“往昔”出发,引出今昔对比,思考命题人真正的命意所在,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通过回忆才能抵达诗意。

【拟题列举】

水桥倩影、那条小路、路转溪桥忽见等。

【误区指津】

1.行文囿于事物本身。命题本身要求从事物的回忆出发指向“诗意生活”的思索。着笔不应该仅仅从回忆出发,单纯回忆与事物本身的往事,或者,单单描写事物本身,写成一篇写物类作品。

2.事物选择缺乏高度。把引起美好回忆的事物定位为娱乐工具,诸如:游戏机、扑克牌等等,这些无疑都是立意不高的。对于美好、诗意的理解自然产生偏差,很难形成切中题意的文章。

3.议论抒情脱离主旨。对于事物本身追忆叙述过程或者由之引发的议论抒情文字脱离叙述本身所蕴涵的诗意美好,也是往往会出现的失误。应该避免在议论抒情中作无谓的引申,游离命题要求的写作中心。

4.标签化处理立意。行文中淡化叙述,而更多地如同贴标签式地表明这就是诗意的生活云云,也是行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必须在行文中关注追忆的过程。

浅诗意

作者:蔡建华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如是说。

篇三:“诗意的栖居”

诗与在——“诗意的栖居”何以是最好的存在

——杨全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地探讨了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的内涵,并将其与老庄和禅宗所倡导的人生境地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世俗人生的层次上“诗意的栖居”,即“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是人生最好的存在内涵,并进一步提出了比至高的世俗人生审美境界更为高妙的应物、处事、待己的生存境界是超越世俗人生层次的、宗教精髓要义所启迪的境地--“明心见性”、“中道无为”的境地。

关键词:“诗”、“诗意的栖居”、审美人生、“倾听”、“存在”、“逍遥自在”

一、何谓“诗意的栖居”?

海德格尔在倡导“诗意的栖居”这一存在的至高境界时,其中的“诗”所具有的内涵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学之“诗”了。而是一种被海氏提升了很高层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诗”。这里的“诗”除了包含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诗意之外,更包括了人的主观能动的构筑和创造。这是人得以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存在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概括地认为:“‘人诗意的栖居’也就是‘人劳作地居住在大地上’,即‘人技术(巧)地居住在大地上’,‘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1]我以为还应当包括“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 审美态度的人生境界可称得上是一种与圣人境界相当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在人的层次上以一种极积乐观、诗意妙觉的态度应物、处事、待己的高妙化境。但是未达到此化境的低层次的审美人生态度则会落入玩世不恭、缺乏精进向上、认真踏实的下品。

关于审美的人生态度和境界,有学者认为庄子即倡导审美的人生态度和境界。事实上庄子所倡导的“逍遥自在”、“齐物我、齐万物”的“物我两忘”的境地并非完全等于审美的人生境地,而是远高于审美人生境地的,是一种类似于佛教的“无喜无悲、无苦无乐”、“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境至地。

纯粹的艺术给人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不能给人带来善的判断和是非好坏的判断,只是能够使人具有了一定审美能力和美感品位的提高,真正的大美、至美应当与大善和大道相融合。从希特勒的纳粹帝国的大批杀人魔鬼皆是具有极高音乐美术建筑造诣的高官来看,极高造诣的艺术品位并未能够改变其魔鬼性,反而能够增强其魔性的法力。可见艺术在本质上仍然只具有法术的属性。其本质功能与科学一样,在根本上并无太大的崇高神圣性和善恶的教化功能。"文以载道"在根本上是很难行得通的,“道”一经过文(艺)所载,必然会载歪。因为“道”是不能假以文(语言)载的,用语言加艺术的方式更难载“道”。

追求艺术效果、追求乐趣、快慰、追求幸福和乐境并非人生的最高境地。无喜无悲、无苦乐、“应无所而生其心”的大自在、大解脱、“中道无为”境地才是至高境地。用审美态度去对待一切(包括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烦恼、痛苦等等)只能算是一种智慧的方法,而不是终极目标。佛家和道家之所以不提倡刻意追求奇技淫巧(包括所谓艺术美和艺术的精巧),更反对人们用任何技能法术去获取追求享乐和舒适,包括精神的享乐,其深邃的旨意正在于此。

二、何谓人的“亲在”?

海氏给出的 “亲在”意义是:“个人处于‘烦’、‘畏’、‘死’状态下的情绪体验。”[2],又说:只有语言才使人成为人的存在。因为:“存在在思想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想的人能与创作的冷暖使人这成为个家的看家人。”[3]

“人要重返诗意的栖居,就需拯救语言。所谓拯救语言,即是重新摆正人与语言的主从关系。人不要自居为语言的制造者,人只能顺从语言,聆听它的要求。显然,海德格尔是在拚死反对本世纪的逻辑语言哲学,反对人工语言、计算机语言。他的诗化语言,就是指人聆听语言的要求而服从于它。这一使命又落在诗人身上。”[4]

“诗人越是诗意化,他的诗便越能自由地,也即是更乐意向言外之意打开户牖,他便越能果敢地将诗留与恭立的‘倾听’去体味,他的诗便越能超脱出那可由人研讨其正确或错误的命题陈述。”[5]

没有死、焉知生?没有对人生烦、畏、死、孤独的至深的体验和超越便不能够获得“亲在”的

境地,而只会依旧在人生的迷途与失义中“沉沦”。

三、“在一个贫乏的时代里,诗人如何为?”

人总是应当为自己寻找一个精神家园的,生而为人就应当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海氏给出的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并且是诗化哲学的。是一种准宗教的审美人生哲学。“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合情合理”。(《海德格尔基本著作》)

“‘在一个贫乏的时代里,诗人如何为?’荷尔多林如是提问。’”[6]海氏深沉地引述了荷尔多林的这一追问。海氏所处之时代是一个“上帝缺席”、“诸神消退”的时代,与之相比,今日之时代不仅上帝缺席、诸神消褪,而且哲学贫困、世风日下,人文精神坠落、衰败,高品位审美贫乏而人欲横流的时代。由于商业文明的弊端,由于一味的刺激和撩拨人的感官享乐和虚荣满足的追求,而将人们的勤奋、竞争和创造引入了歧途。竞争将变为恶性竞争,创造活动将变为不顾社会效益的标新立异,勤奋也深深打上了狭隘自私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个人奋斗特征。长此以往将导致各种社会危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世风日下、社会人文精神衰败??,人类将变得连与自身同类都不能和睦相处,更谈不上与自然保持可持续性的和谐共生发展。人类对自然必将导致更大恶性掠夺和扩展,最终导致自相残杀的战争,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样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的精神领域中情感因素(特别是一些具有非理性特征的心灵因素,如直觉、妙悟、禅悟、玄览的灵性等)被大大排斥、压抑和弱化的程度。而这些非理性、超理性的因素,对人类来说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以往在传统社会中人类那种注重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注重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在当今社会正逐渐被实用的、工具效用性的、彼此算计利害得失的人际交往氛围所取代。当今人们的交往已逐渐变成了完全按照是否互利互惠、有无功效实惠的原则来进行。并且这种交往大多数必须以当场兑现的方式才行,欠情的交往方式都不大行得通,熟人之间是这样,朋友之间,甚至家庭之间都是这样。人们在交往中已很少有重情重义的成分,维系其间的仅仅是一种利益、效用和利害因素。人际关系已变得感情淡薄。加之当前社会竞争的日愈激烈,人类文化的商业化实用功利和效用的趋向日愈加强,社会生活中的商业文化导向正在日愈加大刺激、撩拨人类本性中低层次的感官享乐和肤浅的虚荣追求,这使得当前社会突现出一个重要的现象:人们在物质的温饱以后,精神反而日愈失落、无依托,心灵反而日愈无家可归,内心日愈深陷苦恼、紧张、空虚和不安,甚至消极厌世的现象却反而较之以往大大加剧了,温饱以后如何关注精神和心灵的问题就变得十分的突出和重要了。在这样的时代里,人类究竟应当寻求什么样的“存在”?成了当今时代最重大的问题。

另外今日之时代,还是一个人类自身被语言逻辑概念、算计分辩的工具理性、经验实证效用和科学主义深深统治的时代。在这种时代,人性中丧失了诗性和高品位的审美灵性,人类成了深谙算计、追求效用和实惠、追求物欲享受的生灵。科学理性和语言逻辑概念被提升到一种可怕的高度,加之,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大大超越了人类能够驾驭的程度,科学技术这把双面刃的负效应正在加剧失控,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诸如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爆炸、能够足以毁灭人类千百遍的核武器,以及生化武器、基因武器、电脑信息攻击武器等等可怕的因素。人丧失了诗性和灵性。人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和心灵的家园。

人类过分地强调了语言逻辑概念、算计分辩的工具理性、经验实证、效用和科学主义,所以人们只能看到、听到和感觉到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就是板结的认知模式中所具有的东西。即便是哈勃望远镜的发明和超级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也莫不过如此。人类不可能借助它们就能观测到人类业已形成的认识体系之外的全新的事物,而只能看到观测到人类既定的认识体系之内的一些更多的细节,如此而已。人类不充分认识到自身智能的残缺不全、偏狭蒙昧,还自以为是地认为科学万能、科学至上,提倡唯科学主义,那将会在以偏代全、残缺有限的人智引导下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182页)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这类重大问题。要想很好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依赖于构建完备的信念体系和见地,必须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此外,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心灵对自在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科学都是无

能为力的。 信念体系的内核要素是不可直接被经验和逻辑所证实的。当今人类的很多精神问题不是由于科学不发达、科学知识不够所导致的,而是人类的信念体系出了问题所致。非气质性病变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精神问题是不能用科学来解决问题的,科学在这里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依赖于信念体系(包括宇宙观、社会历史观、人的价值观以及总体的思想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超科学的信念取向和把握)的调整和转换。

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人类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宗教也就是要凭借人类的信念体系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才能真正构建起人类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家园。为了根本解决问题,海氏给出了应当“诗意的栖居”。

在这贫乏的时代做一个诗人意味着:“在吟咏中去摸索隐去的神的踪迹。正因为如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出神圣。??哪里有贫乏,哪里就有诗性。”[7]

“海德格尔后来曾总结说,贫困时代的真正的诗人之本质就在于,在贫困的时代中,诗的活动在他身上成为诗的追问,他必须把自己诗化为诗的本质。只有诗性才适合于这个年迈已衰的世界的命运。”[8]

海德格尔对语言逻辑概念、对工具理性、对科学主义有了较为深刻地反省和批判,强调应当以诗的语言重新寻找存在的依托。在此,他特别倡导应当学会“倾听”。这里的“倾听”已经有些类似于禅宗“明心见性”的观照、道家“澄怀虚静”的体味。但仅仅只是有些类似。因为海氏仍然没有摆脱西方传统哲学注重语言思维理性的方法,虽然他对此有所反省和批判,但他还是不能完全摆脱语言思维理性的弊端,因为他的整个思维模式的深层基础仍然是建立在以禅悟相悖的那种理性思辨(即佛家所称的“分辩心”)之上的。他未能彻底领悟到:要想彻底超越语言逻辑理性思辨的羁绊就必须在思维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彻底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进入一种高层次的真修实悟的参禅修炼状态,方能得到无执无住、无分辨心、明心见性的禅悟精髓。他总是想以人的自主能动去进行“诗化之思”,去构建“诗化哲学”,去人为的“倾听”,并且念念不忘要进行人为的思、听,岂不知过分的好思就必然会落入思维障碍。所以海德格尔始终只能领略禅之表皮,而不能入禅之精髓。这正是他之所谓:“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四、“诗意的栖居”是一种与圣人境界相当的至高人生境界

在温饱之后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自在的最根本所在是其内在的心灵感受、心灵状态。温饱以后的人们更多注重的应当永远是自身的精神生活的质量和精神家园美好的构建,而不是无止境的物欲的追求。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将导致人成为非人。事实上, 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较以往是大大丰富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已基本获得了温饱,然而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精神需要,并且这是人类最本质、最根本的需要,物质生活方面的温饱条件不过是人类为获得这一最根本、最本质需要的一种物质前提。不要说物质温饱,就是物质极大的富足也决不是人类生活最根本和本质的需要。那么温饱以后的人们究竟应当更关注什么呢?毫无疑问,应当更关注自己精神家园的美好构建,通俗的说就是应当更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和心理健康的美好构建和健全发展,这才是事关人类的终极关怀和人类最根本、最本质的需求所在。人类对物欲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此应当加以反省和节制,如果对人类追求物欲的满足不加以节制,任其无限发展,必将导致人类精神境界的堕落和人性的退化。最终人类将丧失了自己的本性而退化为动物,只不过是比普通动物在获取衣食住行方面更有智慧和本领的动物。人类追求驾驭自然的手段和能力应当是无止境的,但这种追求绝对不属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属于人类追求精神需求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分。如果说人类社会在未能达到物质生活条件的温饱时,应当不惜采用过分偏重于开发和刺激人类对物欲追求,激发和促使人们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方法是有其一定必要性的话,那么一旦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获得温饱以后,就不可再过分注重发展物质文明,而应当将重点转过来,注重发展和构建精神文明了。在温饱之后评价人的生活质量的综合标准和根本准则归根到底是决定于一个人在心灵上、精神上是否自在、充实和幸福,这在根本上将归结为一个人内心的心灵感受和精神状态,而与人的财富、名望、地位无关。这也正是建立一个健全和完备的心理健康体系以及人类心灵栖居的家园最基本的出发点所在。

一方面人类对物欲满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人类这种宇宙生灵在宇宙中发展构建物

质文明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穷尽认识宇宙大道,但是一个获得物质温饱的人,只要善于构建精神家园,是可以在精神上获得无限的充实、满足、快慰和自在的。反之一个不善于构建自身精神家园的人,即使其物质生活条件再怎么富足也很难获得精神上的充实满足和自在。例如,一个拥有五星级饭店的老板,由于挂碍太多、太过于算计而反倒不能拥有一个安稳的睡眠,而一个内心无牵挂的街边流浪汉,只要随便席地而卧就能拥有一个香甜的睡眠。

人类追求精神的满足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特点,一旦拥有,甚至是一次拥有,就可以别无所求,终身受用。一种美好的精神感受,一旦领略到了之后,可以在心理学意义上进行不断的刷新和加工,从而使得这种感受不但不会随时间而淡忘,反而会象窖老酒一般,随时间的延伸而使原先的美好感受变得日愈香醇、浓郁和强烈。而追求物欲的满足却正是欲壑难填。物欲的满足需要不断重复并且每次重复时都需要加大刺激量才能获得稍长时间的维持。比如对色欲、对美味、对鸦片、大麻、海洛因毒品等等感官物欲的追求莫不如此。

“黄叶自枝头纷落,心情好时是金秋喜色,心情不妙时是秋景清凄。寒霜结于路边的草尖,心情好时是冰清玉洁,心情不妙时是严冬无情。痛苦和死亡是人们所不愿见到或遇到的,然而,若没有体味这种深切的痛苦,又怎能明白平安喜乐的涵意?若不能对死亡有所有所感悟,又如何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生命的历程,尤其到了晚年,或能像苏东坡所说的那样:‘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乐观开朗,就可以快乐到白头,夕阳无限好,何惜近黄昏?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9]因此诗意和审美的追求,才是具有永恒存在意义的高妙追求。

生活的哲理告诉我们:“掉进雪窝的羊羔最知道阳光的温暖,在苦水中泡过的人才倍知蜜糖的甘甜。”,也正如普希金的名句所阐明的那样:“一切痛苦都会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又将变为美的回味。”只要深具了诗意的和审美的人生态度,一切苦痛、烦恼、不幸的遭遇和经历是可以升华为诗意和审美的回味和体悟的。这正是人生哲学的至妙价值和意义所在。亦正是人生最高妙美好的存在,一种与圣人境界相当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在人的层次上以一种极其乐观、诗意妙觉的态度应物、处事、待己的高妙化境。

五、“明心见性”、“澄怀虚静”之“在”是最高妙的人生境地

比至高的世俗人生审美境界更为无限高妙的应物、处事、待己的境界是超越世俗人生层次的、宗教精髓要义所启迪的终极修炼境地--“明心见性”、“中道无为”的境地。这是一种妙观庄严、静穆、平和、安详的,是无喜无悲、无苦乐的,大自在、大解脱、大圆镜智的至高妙境地。

至高妙的人生境地应对人生作如是观: “物来认真应,遇事精进行,过去即不留,无所著于心。”因为,万事大处一切皆空相,无有不可看空超脱者,但具体实事须实办,须认真精进求是,修炼足够高的求是之法、求是之智。这正是佛家更为精深博大的智慧。佛陀认为:“烦恼即菩提”,人生就是在不断经历体悟烦恼、超越烦恼的修炼中亲证菩提的。人不应当抱怨自己的命运、遭遇和经历(不论是苦痛、不幸、挫折、悲哀的,还是幸运、欢悦、幸福的)都是悟道、亲证禅境的良机。这正是:“凡是缘中事,皆是修炼机。不计轻与重,惜缘且珍机。”即在任何命运、遭遇和经历中都能够修炼亲证至高的禅境次地。

人能否将一切烦恼、痛苦、挫折、不幸、打击....的遭遇、经历转化为一种诗意的体悟,提升到用诗意的审美的心态去应对一切人生的遭遇和经历,这正是“诗意地栖居”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因为人的命运、一切的遭遇和经历,哪怕是身边的一些琐事,既然是不能不做的,那就不能因为是琐事就怀着不耐烦的心情去做,如此是大不智慧。只要是应当做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该在愉快的心境中去做,只是不能够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或者沉溺其中或者被烦困于其中。应视一切缘,特别是令人烦恼的事情为修炼悟道的好机遇而珍视它。“烦恼即菩提”这句话中正蕴含着这一至深的道理。

要想真正从当今时代的危机和人性的不完善,思维理性、语言逻辑的诸多弊端中解脱出来,获得大空灵、大自在,就必须深刻地反省人类自身的不完备性和误入歧途的根源,并能够深刻领悟到“应无所著而生其心”、“澄怀虚静”的至理妙机,以至最终能够培养出“以出世之心,精进勤勉地去行入世之事”的高妙人生态度,如此将有助于抵御各种不良诱惑,在任何挫折和磨难的境遇中都能保持极积乐观、充实而和谐宁静的心态,最终达到至高妙的“明心见性”、“空灵自在”、“中道无为”的人生境地。这才是真正的、至为高妙的人生“存在”。

篇四: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赵佳燕 国贸102班 2111004035

摘要:本文基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和技术的本质理论,旨在表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人与自然之关系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海德格尔关于人、自然、技术三者间的关系可总结为:人是自然存在的看护者;技术是存在的“促逼着的解蔽方式”;拯救技术危险的方法是“诗意地栖居”。结合我们正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 技术的本质 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一种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欲望便不断膨胀。如今,当人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就时,却不幸地发现自己也置于钢筋混凝土所构筑成的冰冷世界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绿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洪水泛滥,能源短缺、资源匮乏,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受到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技术是福是祸?”,“长此以往,人类的‘栖居之地’究竟何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在20世纪上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并指出拯救技术危险的最后归宿: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对于今天我们寻求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意义。

一、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

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海德格尔生活的时期,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使人的主体意识高扬,人的欲望极度膨胀,在自然面前万分傲慢,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急功近利,其结果终于导致了环境危机,危及到了人自身生存的安全。人类中心论由此受到严重挑战。

海德格尔批判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模式,认为人不是唯一的主体,所有的存在者都

是主体。人作为主体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并不具有决定其它主体的中心地位。人只是世界四重结构——天、地、人、神之一种。因此应谦卑地接受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与其它三元和谐相处。“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不仅生活于自然之中,而且独有守护天、地、人、神四元之责。守护就克服了对“存在”的遗忘。揭示人们对“存在”的“遗忘”状态便是他讨论存在主义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认为,当代人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让这种被遗忘的存在从“遮蔽”中开启、展露出来,即“解蔽”,也就是他所说的“无蔽”。从存在的遗忘转向存在之守护是一种根本性的转折,是从决定论转向了生存论,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

二、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基于存在之思,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的追问,揭露技术的本质。

在海德格尔看来,当下生存的时代在总体上是技术支配下的时代,即不但人、物、自然都被放置在“座架”(技术的异化作用)中,就连艺术和诗以及美都被打上了技术的烙印。在对技术与生存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追问的过程中,海德格尔首先批判了两种通行的现代技术的本质观:其一,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即将技术等同于纯粹的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其二,技术是人的行为,即将技术理解为人之理性或价值理性。它们可被称为工具理性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这两种观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无疑是正确的,可是,正确的东西虽然总是表现出某种确实的东西,但却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技术作为生存本质的发生方式决不是单纯人的活动,技术规定着技术时代的人按照技术的方式去活动,而技术支配下的人对技术的本质却茫然无知。技术越是支配着人的活动,则技术的本质就越是陷入被遗忘的状态。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的解释学方法,区分了技术和技术的本质,认为现代技术的生存本质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因素,而是一种解蔽方式。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促逼着的解蔽”,是一种命令性的揭示方式。

“座架”是海德格尔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被用来表示“技术的展现”,“技术的放置”。“座架”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力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要求自然提供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形象地说,就是让自然作为能量贮藏仓库动员、发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仿佛战备物资一样。结果,风成了风能,再没有清风徐来;河流变成了水压供应者,不再有小桥流水人家,等等。因此,作为一种命令式的揭示方式,座架首先就意味着对自然能量的摆置、动员和开采;而生产又是为着什么呢?为迎合不断更新的需求。这种不断更新的需求又不断地促逼生产的运转。结果,生产与消费之间不间断地运转——消耗能量、促进生产、刺激消费,在由此而来的强迫之下发生了一些事情,曾经存在着的,便可能不再在场了。

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境域下的的技术之思具有创造性。他的思想与同时代的人相比显得与众不同。他既不像技术悲观主义者那样把技术作为妖魔,也不似技术乐观主义者那样认为技术是带来无限光明的力量,而是在肯定了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的同时,从技术之对于人的生存本质(存在的天命)中发掘了救治之可能性。

三、 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从某种程度来说,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之本质的论断恰好解释了今天的世界: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不断膨胀,开始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好像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土地、草原、矿产、森林、河流等都是为人类所准备的。地球成了人类攫取丰富资源的仓库和倾倒废物的垃圾桶。于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物种减少,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绿地面积迅速减少,温室效应,气候变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风雨无常;社会道德大滑坡,人与人的关系恶化;金钱利益至上,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一系列阻碍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问题出现了。现代技术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们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精神家园。这是技术、功利和实用把人引离故土,远离了大地,遗弃了冥思。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个人的生存的根基和赖以生存的精神根源,使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

海德格尔提出了他拯救技术危险的办法。他认为:要改变这一现实,就应该让人类与大地充满诗意,让天、地、人、神相互聚集,达到“诗意地栖居”。“人类的生存必须从属于大地、依赖于大地的情感。人类要接受大地的恩典,保护大地处处固有的秘密,这就是人类生存的诗意所在,也是人类与大地关系的诗意所在,更是人类未来命运的诗意所在”。

从本质上看,海德格尔将“诗意栖居”上升到人类生存的高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存在的价值,而且它是指向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从而对抗和摆脱技术时代对人性的奴役和对“生存之居”的掠夺。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种短暂的“居留”,犹如来去匆匆的过客,又如浮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天光云影,他要“居住”,而且要诗意般居住,就要像艺术和诗歌那样,不要去掠夺、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以自己充满劳绩的活动来创造和丰富我们的世界,使大地和生命得到不断地充盈和繁荣。

这正与中国古人追求的“写意人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几何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共来往的人生观,启迪着无数的士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找回自我,追求一种潇洒自由的生活方式。李白一生浪迹山水,狂饮欢歌,旷达豪放,潇洒飘逸,“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喜好山水和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保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达到宠辱不惊、极乐欢喜的大境界。

人类生存于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每个人的面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类就在这些可能性的选择中不断地生成着自己、完善着自己,自由地寻求和实现着生存的意义,从而进入到一种恬然的“澄明之境”中。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永远保持心境的安宁平静。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是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这也正是海德格尔拯救技术的最后归宿。

参考文献

[1] 鮑建强.自然辩证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郭晓晖.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海德格尔德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

究,1998,(1l).

[3]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孙周兴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 刘在泉,张公善.马丁·海德格尔现代技术一艺术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4):500—503.

[6] 童恒萍.以人文主义之柔克技术异化之刚——论庄子“道”“技”合一技术论与海德格

尔存在主义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2).

[7] 吴国盛.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J].求是学刊,2004,(6):33—39.

[8] 余在海.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的解读[J].世界哲

学,2009,(5):153—161.

篇五:让我们,诗意地栖居

让我们,诗意地栖居

作者:董月玲

来源:《视野》2005年第01期

我希望看到的是当地的芦苇、茅草、水葱、菖蒲……浅水卵石、野草小溪,人们对河流的需要,并不在于其水多,而在于其动人的自然野趣。

9月16日,“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进行到午后,一个叫俞孔坚的人的讲演,让困乏的听众为之一振。他使用了大量幻灯片,从航拍照片讲起。

“这是我从100米高空拍下的杭州,毫无规划、杂乱的建筑,水泥丛林,到处都是覆盖物,看不到一块完整的土地。哪里能看出是杭州?哪里还像人间天堂,简直像地狱!”

“去年,?神舟?五号上天,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实现了。可是,看看这张从宇宙飞船上拍回来的照片:我们北边的俄罗斯是绿色的,南边的东南亚是绿色的,只有我们的国土枯黄一片。我希望这张祖国母亲的影像,能唤起一个期待复兴的民族的忧患意识!”

演讲中,俞孔坚笑容可掬,言辞犀利:

“土地是活的,是生命的有机体!可我们现在把它当成了死猪肉,一块块切割掉、卖掉,被开发商一块块地瓜分掉,变得支离破碎,把土地的血脉切断了,破坏了山水的自然格局。古人说了,断山断水,是要断子绝孙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我们的城市也将是死的。” “当西方人在炸掉他们的人工河渠,埋掉高架桥时,我们却在花大把大把的钱,重复着100年前美国人犯过的错误……”

“没想到,?城市美化运动?的幽灵,如今飘洋过海地到了中国”

“我当时特别着急,着急回国。”俞孔坚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的学子,之前他学的是园林专业。1997年,俞孔坚回到了北京。

“回来一看,中关村一带拥挤不堪,路上跑的都是卡车,运砖头、石头,运建材呀,可以说是一种蓬勃的景象。但同时我又看到,行道树正被砍掉,民工们正往河底灌水泥,给河道做护衬……”

回国后的几年间,俞孔坚去了一百多座城市。如火如荼的城建场面,更让他痛心和焦虑:“本来美丽的山林,却被无知地?三通一平?掉了;本来非常动人的河流,却被残忍地裁弯取直,水泥灌底护衬,变成了人工河渠;好端端的粮田,一夜之间就被大笔一挥划为开发区,然后又被撂荒;在那些气派的广场和景观大道背后,仅仅几步之遥,就是臭气熏天、肮脏拥挤的街巷和垃圾场……”

“广场风”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盛行着,从7年前回国的第一天起,俞孔坚就对这些城市误区不断地批评。

本来,为市民提供一些活动场所是好事,可是,许多城市广场,根本就不是为老百姓建的。是为了美化城市,是为了展示、纪念或面子,是为了炫耀政绩,而不是为了功用,是为了广场而广场。

“你会突然在郊外稻田里,看见一块花岗石铺地的广场;烈日炎炎下,广场成了可怕的去处——能晒死你!是一块连蚂蚁都不敢光顾的热锅。没有树阴供人遮阳,没有座椅供人歇息,铁丝网将人拒于草地之外。为了美化广场,不惜巨资,修建大型喷泉华灯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机关,但又不堪沉重的日常运行费,不得不闲置或偶尔做做展示。将户外广场当成室内厅来做,金玉堆砌,以贵为美,抛光的大理石和花岗石铺地,整得比抽水马桶还要光滑。好了,下雪了,下雨了,成了溜冰场,老人孩子是决不敢上去的。因为将商业活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排斥在外,夜晚的广场,华灯下也是一片死寂……”

广场是人与人交流的场所,使用者是普通百姓。而那些讲究气派、展示性、纪念性、标志性的形象工程,最后只能成为失去意义的摆设,成为失落的场所。

一百多年前,美国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城市美化运动”,但这场好大喜功的“城市美化运动”,仅持续了16年就被叫停,代之以经济、美学、健康的城市规划理念。

俞孔坚说:“没想到,?城市美化运动?的幽灵,如今飘洋过海地到了中国。16世纪意大利的广场,17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世纪美国的摩天大楼,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市。”

市长不是决定城市要建什么,而是决定不建什么!

在北大的课堂上,有人问俞孔坚:为什么说央视新址这样的大楼,在西方,现在是不可能建的?

“央视新址仅仅是这个挥霍时代的一个代表而已,它们看上去极现代,但不具有现代建筑的本质,图有其表而已。如果没有现代精神,实际上都只能是封建士大夫意识、封建帝王意识以及帝国意识的体现。”

“工业时代认为是美的东西,到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已觉察到不但不美,甚至是有害的。你们能想像出本世纪美国最大的城建工程,是什么吗?”

在美国的波士顿,沿海湾地表上有一条架空的高速干道,这条高速路带来的噪声、污染,对城市影响很大。当地政府一直想通过大开挖,把这条高架路埋到地下去,在原地上建一条绿色廊道,自行车道。讨论了十多年,2003年,这个本世纪美国最大的城市改建工程——波士顿环海高架路大开挖工程动工了。这一挖一埋,要花掉200多亿美元。

“波士顿人花这么大的投资,把高架桥埋到地下去,而我们却还乐此不疲地造高架桥。几十年后,我们会不会也像今天波士顿一样,花成百上千亿元人民币再把桥埋到地下去呢?我们是不是在花钱犯错、犯傻?”

“再说央视大楼,实际上,它是用一种暴富的心态来接受一种?帝国?的建筑。当今,任何一个经历过现代化发展的国家都不可能再盖这种建筑,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现代精神——土地的伦理,理性、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及现代建筑原理。用十分之一的钱,就可以造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建筑。它是展示性的,它使那些?帝国?的建筑师们,在现在的中国,实现他们的?帝国?梦想?”

“去年那场并不算大的雪,把北京搞成了什么样子,整个交通瘫痪。我们院里的人晚上5点下班,走到家是第二天的凌晨4点。假如我们有一条绿色廊道,从北京城这头到另一头,骑自行车一个半小时足够了。”

“在加拿大境内,就有一条畅通的自行车道,从东海岸达西海岸。美国也有一条,从迈阿密一直可以走到最北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更需要建一条条畅通的绿色廊道,它们必须在城市形成前就保留下来,否则未来的代价太大,更何况石油危机迟早会降临。和平崛起,意味着我们必须有不依赖小汽车的低能耗交通模式。全城范围内的绿色自行车道网络不但是健康和生态的规划战略,也是一种国家安全的战略。”

俞孔坚一口气地道:“我希望看到清澈的流水,河底长着水草、游着小鱼,而不是水泥,不是光亮的意大利瓷砖,不是整齐的美国草,不是漂亮的荷兰郁金香;相反,我希望看到的是当地的芦苇、茅草、水葱、菖蒲……浅水卵石、野草小溪,人们对河流的需要,并不在于其水多,而在于其动人的自然野趣。”

“一百个国家大剧院、一千个央视大楼、一万条世纪大道、十万座巴洛克式的市政广场、千百万个用以展示政绩的、移植堆积大树而形成的中央公园,都只能使我们的城市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与民主越来越远,离现代化越来越远,离和谐的人地关系越来越远。” “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回到人们日常的需要。一片林阴、一块绿地、一条河流、一块让人身心再生的场所,那里潜藏着无穷的诗意,它一定会使人重新获得诗意的栖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