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常羡人间琢玉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19:22:21 作文素材
常羡人间琢玉郎作文素材

篇一:常羡人间琢玉郎

等到十点过后,阅览室的人就开始慢慢地离开了。看着越来越少的人,我也很想一走了之。按我平时的习惯,六点半左右到阅览室,看到九点半就会走人的,待到十点钟已经是满觉很困了。可是王同学还在认真地看着书,或者只是我觉得她在认真地看着书,有时候她也会玩会手机。

等到十点二十的时候,我已经快忍不住了。呆在阅览室里的我感觉浑身躁动,身上的汗渍在被风吹干后留在皮肤上的盐分就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十点二十五了,我前后瞟了一下,算上我和王霖现在这个屋子里面都只有五个人了。已经忍无可忍的我合上书本,转头对她说:“要不,我们闪了吧?”

虽然使用疑问的语气,其实表达的意思就是“那啥,我想走了,你是要一起走呢还是继续看书?”

王同学只是简单地“嗯”了一声,然后就收拾东西。好吧,看来是打算一起走的,不到一分钟后我就跟她一起离开了阅览室。

走出阅览室后,我满脑子盘算着等下洗澡后出来吃点什么,是啃两块面包算了呢还是去吃碗面条?

旁边晃动的身影和鼻端传来的香气让我老是不能集中精神,王同学是很漂亮,但是洗澡和吃东西也很重要啊。

就在我的想法开始往各种乱七八糟的地方拐上去的时候,走在身旁的她忽然道:“要是你明天还来自习的话给我占个位置吧。”

纳尼?明天还继续?虽然有个美女在旁边是很养眼啦,偶尔困的时候还能看两眼缓解一下精神疲劳,可是你这样拜托我真的好吗?我觉得自己最近的状态不大好,可能不是那么想要跟人交流啊。

所以............我很爽快地答道:“好!”

这...这.....好吧,我是很赞赏那些上进的行为的,就算拜托我的不是王同学,我也会答应的,更何况是这么个漂亮的女孩子?所以就算有种种顾虑,我还是满口地答应了下来。

既然打破了沉默,两人就开始聊起各种话题来。等到快走到女生宿舍门口的时候,王MM突然“呀!”了一声,我惊问道:“怎么了?”连忙向她看去,好像没什么事啊。

只见王MM伸出左手,用食指指着水泥地面,惊喜地说道:“看!小青蛙!”

女孩子的语气是宜嗔宜喜的,她面上的神情是混合着天真的情趣和少女的柔美的,她的动作,伸出的食指.............

呜~~,我的内心深处呻吟了一声,我知道我完蛋了。

我知道在这一瞬间,在这一刹那,就在此时此刻,就在王同学做出这个动作,说出那句话之后,我就爱上了她。

是的,是爱,而不是喜欢。

甜蜜,迷茫,欢喜,心脏在微微地悸动,大脑里面在急速地分泌多巴胺,让人仿佛身处云端。我不曾吸过毒,也不打算去试试自己的意志力,但我想吸毒后的那种飘忽爽的飞起的感觉大概就跟我现在差不多了。

在王同学用那么可爱的语气说出那句话后,我做了什么,心情如何,我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但那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子。

篇二:《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

郑州外国语学校 代昆鹏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和赏析,感知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学习方法:启发引导,品读词作,探究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蓝字做成幻灯片。红字待商榷。

一、入题:

我们今天学习一首宋词。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问学生预习情况,但不过多评价其预习内容。之前老师不主动布置作业,看他们能否知道预习什么,以什么为学习重点。好,既然大家都预习过了,我们现在来看这首词。

二、初读:

想必大家课外已经读过这首词了,明确:诵读诗词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最重要的是读出词中情感。我们现在和作者仅有一面之缘,词中情感尚不得而知,暂不要求。

先让一名学生范读,(字音、节奏如有错,请其他同学校正)其他同学思考,用词作原句回答:

1.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2.词中人对突然袭来的风雨有什么反应?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大家自由朗读,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3.“不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比如动作方面,心理方面。找出后请学生上台板书。

动作:吟啸且徐行。

心理:莫听,何妨,竹杖芒鞋(为作者装束)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品读:

这些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大家分组讨论,自由评说,并作随堂笔记。

吟啸:意态潇散,且吟且啸。(课本注释为“吟咏长啸”)《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

徐行:雨中漫步。照应“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体现出作者的潇洒超然。

莫听:“穿林打叶”的大雨突然袭来,不会听不到。如用“不听”,只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而“莫听”则是勉励同行的人,兼以勉励自己。其意义远远超出途中遇雨这件事本身,是对人生的启迪。

何妨:此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顾随:吾观大家之作,殆无不工于发端。??苦水则以为妙处全在发端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而尤妙在首句。??曰穿,曰打,而风之穿林与雨之打叶,不徒使读者能闻之,且使如竟见之也。而冠之以莫听,继之以何妨,写景与用意至是乃打成一片。千载而下,吾人遂直似见风雨中髯翁之豪兴与雅量也。

竹杖芒鞋轻胜马:南宋傅干《注坡词》十二卷引无则诗:“腾腾兀兀恣闲行,竹杖芒鞋称野情。”所应玩味的是,竹杖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

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

谁怕:意为“不怕”,却因反问而与“不怕”相比更增豪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常见的解释有以下三种。1.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行走,是平生经惯的事,任其自然。

2.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3.即使一生都淋着一身的烟雨也任由它去。南宋俞成《萤雪丛说》曰:“至若骚人于渔父则曰‘一蓑烟雨’,至农夫则曰‘一犁春雨’,至舟子则曰‘一篙春水’。皆曲尽形容之妙也。”一蓑烟雨,是渔父生活。此则以渔父自喻,羡慕他们。《赤壁赋》中有言:“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定风波》里的渔父形象,可不是柳宗元笔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冷清孤独,而是李煜词中的“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自在潇洒。

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有学生提出表现手法,则明确此处为虚写,因为“山头斜照却相迎”已经表明此时天已放晴。所以,风雨和晴都不是自然天气,而是词人内心。

郑园:途中遇雨,而无所遮蔽,生活中的小事在东坡心上引起了对人生的感悟。“同行皆狼狈”是常态,“我独不觉”是别有所获,词中说得分明“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中也多有这样不测风雨,以常情观之,似不免于怨怒;以闲心观之,则顺乎其所当然,即不以当下的判断,而以较长时段观之,终有晴时,又以终极的大时间(宇宙天地)观之,则归于无雨无晴,那么“无喜亦无惧”,安时处顺,方为人生的真实态度。

在晚年诗作《独觉》(《苏轼诗集》卷41)诗中,自袭此词下片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表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静状态,是在逆境或顺境调整心理的良方。作者依靠这个良方,走出了黄州,也走出了惠州、儋州。“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人生极高境界,我们会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借此表现出作者处变不惊的倔强性格和开朗达观的坦荡情怀。

四,再读:

赏析过词作,体味过词人情感后,再请学生读,这次要带着大家的理解去读,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要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要最大程度再现诗人的情感。

情感:忧乐无意,宠辱不惊,物我两忘,胜败俱抛。

形象:洒脱,豁达//潇洒,旷达//超脱,达观。(但不能是自信;也不是不拘小节,阮籍醉卧邻妇侧,痛哭兵家女孩才是不拘小节;还不能是乐观,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才是乐观)

五、探究:

大家的读,让我仿佛看到了东坡先生的潇洒身影。我很想问一问,不过是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为什么会引发先生如此感慨?请学生思考,代苏轼回答。

鉴赏诗词的方法之一是知人论世。我们结合苏轼的经历来看一看。

苏轼(1036年12月19日—1101年7月28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幼年好学,奋励有济世志。嘉祐二年(1057)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主考官欧阳修赏识,进士及第。嘉祐六年(1061),应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正逢变法革新。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后迁知密州,移知徐州。所到之处,政绩卓著。

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太守任上遇到生平第一祸事。新党人物李定、舒亶(dǎn) 、何正臣等人为排除异己,便拿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开刀,而苏轼因其名气和声望首当其冲。李定等人歪曲其诗,以“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把苏轼捉拿到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苏轼被关押一百余天,受尽折磨,几近死亡边缘。幸有亲友多方救助,他才得以免除死罪。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九日,苏轼出狱,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元丰三年(1080)大年初一,苏轼在长子苏迈陪同下,被御史台差人押赴黄州。谪居黄州时期,是苏轼忧患深重的时期,他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是“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在暴风雨过后的相对宁静中,苏轼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人生与理想等问题,从而达到澄明的境界,使精神得到升华,进而从苦难中奋起,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苏轼最追慕的诗人陶渊明(曾和陶渊明全部诗作)有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对于人生,不过多执着,遇事任由自然,不因其顺利便喜悦异常,亦不因其拂逆便沮丧忧心。这是陶渊明的态度,同样地,在苏轼的人生实践中,也持有这样的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

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一:元丰五年壬戌,三月七日,公以相田至沙湖,道中遇雨作。《东坡志林》卷一:“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为何要在沙湖买田?因其欲终老黄州。从庙堂走出,逍遥于江湖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处青山不堪老,况有长江浪涛声?

苏轼作于元祐元年(1086)的一首《定风波》这样写道: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老师可简介词作背景: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元祐元年(1086)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六、结语:

喜欢苏轼的人,不仅喜欢他的风流才华、生花妙笔,更欣赏他那份气定神闲的淡泊与坦然。于风波迭起的江湖中漂泊,数十载的宦海生涯进进退退、沉沉浮浮,他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优雅地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人境界。即便是在他人生最不称意的时候,他依然毫不介意。携着半生的荣辱悲欢,他华丽的转身,再转身,潇潇洒洒地就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轻轻巧巧地写出了让后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人生大文章。

面对风雨,东坡先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么遇到人生风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留在课外,请大家用一生去解答。

教后感:

“听”郑桂华老师的《安塞腰鼓》,还真是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王荣生教授语)。那种洗尽铅华、返归自然的风格让我心生仰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篇三:苏东坡诗词大全

苏东坡诗词大全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民间大多称为苏东坡。

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年代: 宋 作者: 苏东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年代: 宋 作者: 苏东坡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临江仙·细马远驮双侍女》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篇四:朝中措

朝中措

宋 闾丘次杲

横江一抹是平沙,沙上几千家。得到人家尽处,依然水接天涯。 危栏送目,翩翩去鷁,点点归鸦。渔唱不知何处,多应只在芦花。

定风波

宋 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几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6]

篇五:苏轼诗词鉴赏

苏轼诗词鉴赏

目录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纱 山下兰芽短浸溪 /满庭芳蜗角虚名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临江仙送王缄 /望江南超然台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1】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品评2】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水调歌头①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 清露下, 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念奴娇①

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④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⑤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

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茆冈尔,略无草木”。范成大《吴船录》亦云:“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峻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来只宜红牙拍板、女儿歌喉的传统词坛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突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1:

宋神宗熙宁八年,即乙卯1075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本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王弗十六岁嫁于苏轼,天资聪颖、温良贤淑,见识广博,夫妻感情一向笃厚。但是,在她二十七岁时不幸于汴京(今开封)去世。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眉州。经过了十年宦海浮沉的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之情。

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从夫妻十年生死相隔、音容渺茫写起。十年来,阴阳两隔的夫妻,互相遥念,却各无消息。“两茫茫”表面看是写自己也写故去的妻子,实际上是写自己无边的惆怅和空虚的情怀。作为首句,为全文奠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作者无日无夜不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即便是“不思量”,亡妻的形象却时时地在脑际闪现,难怪词人说“自难忘”。由此可见夫妻感情之深挚。如果说这是写生死分割时间之久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是写分处两地,相距之遥了。当时的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亡妻则葬在四川故乡,故曰“千里”,妻子孑然一身埋于坟茔,所以说“孤”。遥远又孤单,满腔的凄苦无法向亲人诉说。夫妻无法共话,不仅是因为千里相隔,更主要的是生死别离,无法超越。这是何等的无奈?!接下来笔锋一转,“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即使生死可以沟通,夫妻得以重见,又能如何呢?作者用假设的语言逼进一步:纵使相逢,大概妻子也不认得我了。在这妻子离开的十年里,苏轼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被当权派排挤出京,先是任杭州通判,再移知密州。仕途的失意与生活的颠沛流离使他过早地容颜衰老,“尘满面,鬓如霜。”是作者对自己外貌的简括而有特征的勾勒。其中又暗含了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写梦前,抒发了对妻子绵绵不绝的相思之苦。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下片则是写自己的梦中所见和所感。

下片首句“夜来幽梦忽还乡”中,一个“忽”字,点出了梦境的恍惚迷离之情状。“小轩窗,正梳妆。”是说:梦中看到妻子还像往常一样在窗前对镜梳妆打扮。这是虚中带实的写作手法,再现了夫妻青年时期的生活情景。阔别已久的夫妻,一旦相见,定然有着千言万语要相互倾诉。然而思绪如麻,

又从何说起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一有泪无声的细节描写,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又取得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则是抒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想象着千里之外的故乡,在荒郊野外,那长满小松林的山冈上,孤寂的妻子一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因思念丈夫而伤悲!这里作者表面是写妻子因怀念丈夫而悲伤欲绝、柔肠寸断,实际上则是表现了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悼念之情。作者将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附注于梦中的景物,更让读者潸然泪下。

作者用虚实结合、叙述白描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对妻子的悼念之中又有对自己身世的无限感慨,故而将夫妻之情表达的深沉而执着,感人至深。

用词写悼亡,苏轼是中国词坛的首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赏析2: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

诀,转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

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

以遏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

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实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实的感受溶入梦中,使这个梦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烟雨之中,坦坦荡荡一峭劲身影落落而行,何在等旷达洒脱!东坡好竹,字字句句便如峭拨修竹般一片疏影斑驳,不染俗尘,风起风住处,透出逍遥情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常羡人间琢玉郎)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浣溪纱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