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9:28:58 体裁作文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体裁作文

篇一: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 不问收获

——第一季度思想汇报

曾国藩曾在他的家教中指出: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很多人都曲解曾国藩的意思。其实,曾国藩的意思是:勤勤恳恳地工作,成绩自然有,收获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事实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功到自然成。我觉得,这相当有见解!太符合我们这个比较浮躁的的年代,我们是该静静心,思考自己的工作和贡献。这是一个春光和煦的季节,是播种的时候。我们要想有收获,就得好好播种,这道理可不深奥。

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如何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持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这相当重要!工作环境的好与坏、收入的高与低,这都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我们比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这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在华山的一位独臂“背山工”——何天武曾经这样对他的儿子说:“你到人家哪儿上班,先别问拿多少钱,首要的是先干好自己的工作。你干好了,老板知道给你加薪。”

你看,一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尚能翻清这个道理,更何况我们是现代的都市人!

这个时代确实比较浮躁和不安,物欲横流的世界促使人们在灯红酒绿中比高低,就连文化也充斥着铜板味,人们的文化消费都是朝着“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方向发展,高度的、浓厚的商业性质充斥和占据人们的整个心灵。这危险,非常危险!在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的眼睛里,应该给他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是不是要像这些“明星”们一夜走红,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应该好好思考。捷径是人人都想走的,就连国家的发展都想走捷径,更何况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捷径因该是健康的。我们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在这方面给我的儿子做一个好的表率。所以,我从来不在他的面前谈论工作的劳累,收入的偏低。一直以来都力求做到不早退、不迟到,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努力给他打造一个阳光思维的模式。纠正“笨鸟先飞的说法”。指出:现在已经没有“笨鸟”了,笨就笨在努不努力上,勤不勤奋上!这跟我们干工作是一样的,勤勤恳恳地工作是最根本的东西,要想走捷径是行不通的。一个人要有努力工作的心态,不要太苛求收获。要有静等花开的想法。这是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拥有的认识。

XXX

XX.XX.XX

篇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妈妈这句话一直陪伴在我的高中时期,此时此刻我想把它送给我们的荣光五连。

高三的考试前赴后继,成绩起起伏伏,每当我因成绩而情绪波动,或者怀疑自己时,妈妈就会用这句话来安抚激励我。面对前途崎岖,只需扪心自问是否认真前行,是否用心耕耘,至于成绩和功利并非是我们唯一的目的,过程或许更加能印证我们的风华正茂。 军训合唱比赛的准备一直紧锣密鼓的进行,各个连队都请了各路神兵,使尽浑身解数。正如浙大校歌中所唱“无曰己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 靡故匪新。何以新之 开物前民”所有连队都想先发制人,以新奇的设计与丰富的形式打动评委,取得高分。不管是气势磅礴,三部分轮唱的《黄河大合唱》,还是柔情似水,情感洋溢的《我的祖国》都让观众为之惊叹;不管是十八班乐器齐鸣,还是舞蹈书法上阵,个个惊艳舞台。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们五连放手一搏,在舞台上唱响了《亮剑》主题曲——《中国军魂》。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仅仅名列全团第五。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全连静静地走在昏暗的校园中,默默无语伴着时时传来的叹息声。虽然指导员和副指在安慰我们,可付出巨大心血的他们可想而知会有多么难过。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大家,妈妈的这句话涌上了我的心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最美的是路上的风景。和是否进决赛,是否拿名次相比,大家一起排练,一起清唱梦想,清唱军魂的经历更加重要,也更加让人难忘

。整个合唱或者说整个军训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段别样的旅途,路程的起始只是两个点,而饱览的风景,体验的风情才会烙印在心。如苏打绿《故事》中唱到“人生一场大梦,叶落知多少”或许只有了询耕耘,轻收获的心境,才能细数路上的点点滴滴,拾起落在脚下的枫叶。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遵守的信条就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要去问收获,只问耕耘得如何,正是这种淡看成果的心境,使曾氏成为了名垂青史的封疆大吏,成就了其非凡人生和千秋功业。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是放不下利害得失。总是希望未来按照我们的标准来实现。你越在意,可能它越不会来,担忧和等待反而是障碍。放下这些,无所求地,没有期待地耕耘、前行,未来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美好的回忆不会褪色。

二团五连 郭兆宇

篇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2011年11月07日 09:16

来源:《禅》刊作者:明一法师

字号:T|T

6人参与5条评论打印转发

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是放不下利害得失。(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晓愚) 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是放不下利害得失。总是希望未来按照我们的标准来实现。你越在意,可能它越不会来,担忧和等待反而是障碍。放下这些,无所求地,没有期待地,只管努力去做。从当下开始不断地准备,最后它就来了,不期而至。这就是无为法——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篇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一份特别的家长会发言稿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家长会发言稿)

慕容云 发表于 2004-11-26 15:00:38

儿子今年8岁,正好上二年级。我的身份与在座的各位家长一样。今天我不从老师的角度去谈一些道理,只从家长的角度与各位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也曾参加过几次家长会,印象最深的是儿子大班时,老师问我们家长一个问题:你能说出孩子的十个优点吗?我在心里努力地想了半天,真的没找到十个优点。老师又说:如果是十个缺点呢?一刹那间,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了。哦,我们家长对孩子缺少的是宽容和欣赏。

依稀记得孩子小时侯的笑颜,他的可爱与乖巧。可是自从上学以后,就发现孩子不好玩了。当看见一张张试卷,一次次作业,我的火就窜上来,是忍不住的那种。我一直以为,我和孩子的父亲资质一般,自己的孩子别说是优秀,最起码也是个一般吧。将来长大后,名牌大学读不上,考个一般的大学总可以的吧。

一年级学拼音时,我每天在家辅导拼音,天天到晚上八点。半个学期过去了,儿子怯怯地拿回了考卷。一时间,真是呆住了,四十多分呀!我辛劳了几个月的,他就考了这么点,忍不住伤心绝望地哭了。我在给儿子的日记中写到:安安,妈妈是彻底失望了,对你的希望在看到试卷后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部塌下去了,真不知道你将来会长成什么样。。。。。。我狠狠地骂了他一顿,把自己的委屈、失望以及生活的艰辛统统发泄在他身上。

母亲在旁边听不下去了,她说:“我每天走过聋哑学校,看见很多聋哑孩子的父亲爷爷奶奶也是那么爱孩子,那么疼孩子。你就把他当成一个聋哑孩子吧,你每天教那么多的学生,别人的孩子你都尽心。对自己的孩子你就不能多尽心些?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的。。。。。。”母亲的话让我无言。那张考卷一直保留着,我想等孩子长大后给他看。

正好读到一篇报刊文摘的文章,上面写一个母亲的故事。那个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开家长会时,老师说:你的孩子太坐不住了,没有一分钟是专心听讲的。母亲当然很伤心,但回去后对孩子说:老师说宝宝有一点点进步了,能坐一分钟了,希望你以后能坚持三分钟。。。。。小学时,老师对母亲说:你的孩子成绩太差了。是班级中的差生。母亲回去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你有些进步。。。。。。读中学时,老师说:你的孩子只能考个一般的大学。母亲回去说:老师说,只要你能努力,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最后的结果我不说,大家一定能猜出来,这个孩子在母亲的赏识教育下通过努力靠上了清华大学。这则故事并不是说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只是告诉我们怎样做个好的家长,如何去赏识孩子。

我们培养孩子,不要急功近利地想着如何取得效果。保持一颗平常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孩子身体健康,有一颗善良正直宽容的心,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心和良好的心态。其他的一切,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我给孩子找了个老师练书法,他也不是挺乐意。也曾把他打得鼻子出血,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呀!现在我终于明白,父母的意志不是孩子的意志。我们教室里有不少是优秀的孩子,各方面都行。但我以为,很多孩子就如我的儿子一般,真的是个普通孩子。

有时候我去接孩子,在教室门口等呀等,其他孩子都出来了,我的孩子还在里面订正,那心里什么滋味我也不想说了。不瞒各位家长,我偶尔回去也撒撒慌。有时对孩子说,今天看见你们老师了,老师表扬了你,

说你上课很积极,就是声音不够响亮。有时说,老师表扬你练书法了,说你语文上的字还可以再好一些。请各位家长理解我做母亲的心。

今天我最后一句话是,你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非常棒!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努力下,他们会更加快乐更加向上。

篇五: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

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但凡曾国藩的“粉丝”都非常喜欢引用这句话,梁启超是典型的“曾粉”,他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梁漱溟先生也曾教育儿子:“总之,你为大众服务作事之心甚诚,随处可见,即此就宜于做事。但究竟做什么事还不知道,俟你有所认定之后,当然要先从此项学问入手,嗣则要一边做,一边研究,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终身如此努力不已。至于成就在事抑在学,似不可管,即有无成就,亦可不管,昔人云:‘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也”。闻一多先生在其诗集《红烛》中,也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序诗的最后一句,既激励自己,也鼓舞世人。由此可见,这句话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多少英雄豪杰都把这一句话当成行为准则。

曾国藩把“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做座右铭,实则是提醒自己要懂得“行由不得,反求诸己”。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这样说:“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确,人生需要一种豁达的态度,如果事事都讲求名利,如果事事都求“有了耕耘,就问收获”,那么这样的人生就会在名利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也就不能真正有一番作为! 所以,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们:“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朱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以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在曾国藩眼里,没有收获就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有不断地付出,才可能有长进。

很多时候收获就如同树木的生长是看不到的,但长期的积累,小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孟子有曰:“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