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月如无恨月长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17:32:44 体裁作文
月如无恨月长圆体裁作文

篇一:月如无恨月常圆-谈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与林徽因的《那一晚》二诗

月如无恨月常圆-谈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与林徽因的《那一晚》二诗

廖锺庆

一、

1798年10月4日是英国近代文学史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这是诗人华兹华斯与诗人科尔律治的诗歌合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出版的日子。两年后,1800年诗集再版,华兹华斯加写了一篇《序文》(Preface),这一集一序,开启了英国浪漫主义的来临,并且对英国文学的影响历久不衰。虽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到了20世纪初叶与中叶,现代主义诗人叶慈(W. B. Yeats)与艾略特(T. S. Eliot)出来各领风骚,但是,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所开创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却依然持续着。尽管艾略特对华兹华斯诗歌的定义“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与“导源于宁静中回忆所得来的情感。”(It takes its origin from 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lity.)”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华兹华斯的说法是“一个不精准的公式”(an inexact formula),进一步,他更指出,诗歌“既不是情感,也不是回忆,更不是(如果不曲解其意义的话)宁静!”诗是什么?艾略特说:“诗是许许多多经验的集中,由于这种集中而造成一件新东西,而对于老练的和积极主动的人来说,这些经验也许根本就不算是什么经验;这种集中的发生,并不是自觉地发生,亦不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发生的。这些经验并不是‘回忆所得’的,这些经验之所以最终会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中结合起来,只是由于它于事件乃被动参与。诚然,这并不完全就是这么一回事。在诗歌创作中,有许多时候是需要自觉和沉思。”(注一)事实上,艾略特这一整段话对华兹华斯“沉思”理论的批评,严格言之,与其说是对华兹华斯“沉思”理论的批评,倒不如说是对华兹华斯“沉思”理论基本精神的接受。艾略特摆出这种批评的架式,很可能仅仅反映出他对华兹华斯的一种“影响之焦虑”罢了(注二)。而《抒情歌谣集》的问世,一方面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另一方面以“自然”与“人”为歌咏对象这一特色的抒情诗歌已然确立。华兹华斯结识了柯尔律治之后,到1798年的亲密交往,直到1808年这十一年中,是他的诗歌创作生命的高峰期,华兹华斯大部分的好诗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由于柯尔律治本身也拥有横溢的诗才,同时亦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所以,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不管在精神上与实质上都从柯尔律治那里获得了无法估计的助益。1808年这两位诗人彼此关系疏远后,华兹华斯似乎已失去了创作好诗的能力,这当然是诗坛的一大损失。

1920年11月19日,在英国伦敦国际联盟协会席上,徐志摩结识了林宗孟先生和他当时只有十六岁半的女儿林徽因。据徐志摩后来在《爱的灵感》一诗中的描述说,他对林徽因可说是一见钟情(注三)。但是,他们发展成为彼此相爱却在1921年四、五月间林徽因到访剑桥之后,这在林徽因的好几首诗里都有所描述(注四)。徐志摩在他的诗集《猛虎集?序文》中说:“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但是,林徽因在她的散文《究竟怎么一回事》中则说:“我们仅听到写诗人自己说一阵奇异的风吹过,或是一片澄清的月色,一个惊讶,一次心灵的振荡,便开始他写诗的尝试,迷于意境文字音乐的搏斗,但是究竟这灵异的风和月、心灵的振荡和惊讶是什么?是不是仍为那可以追踪到内心直觉的活动;到潜意识后面那综错交流的情感与意象;那意识上理智的感念思想;以及要求表现的本能冲动?灵异的风和月所指的当是外界的一种偶然现象,同时却也是指它们是内心活动的一种引火线。诗人说话没有不打比喻的。”(注五)林徽因的“追踪”当然是点到即止,让徐志摩成为诗人的主要原因是发自徐志摩的内心,事实上,深入去探究却是因为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1924年林徽因选择了与梁思成赴美留学,可说已彻底地结束了她与徐志摩在英国的初恋,1928年与梁思成在北美结婚更为徐林二人的初恋故事画下了句点。然而,当徐志摩在1928年12月在北平与林徽因重逢后,没多久他又向林徽因展开他的爱情攻势,他把他们当年在剑桥拜伦潭前的两点盟誓“一、创作诗歌,二、落实爱情”重新提出(注六)。但是,林徽因在她的诗中已非常明确地告诉徐志摩,关于第一点,她会戮力以赴,至于“爱情”,很抱歉,她就不奉陪了。我们可从1930年年底徐志摩写出他的最好的一首长诗《爱的灵感》清楚地见出他对林徽因的爱情从未改变过。1931年4月写的《山中》、《两个月亮》、7月写的《你去》及《云游》,这一系列的诗歌背后的真意亦都异常明确。我们也可以从林徽因在1931年所写的九首诗(当时徐志摩还在世)一方面看出这些诗歌风格也和徐志摩一样深受英国浪漫派奠基人诗人华兹华斯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亦可以看出林徽因非常委婉地拒绝了徐志摩的再次的爱情追求。《两个月亮》与《那一晚》这两首诗正代表着这一时期徐林二人的诗歌特色与真实寄意。在我们诠释这两首诗之前,先让我们来欣赏这两首诗。

《两个月亮》

徐志摩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毛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

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

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

水底的鱼儿也得醉!

但她有一点子不好,

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有时满天只见星点,

没了那迷人的圆脸,

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

但这份相思有些难挨!

还有那个你看不见,

虽则不提有多么艳!

她也有她醉涡的笑,

还有转动时的灵妙;

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

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

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

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

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

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

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

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

一轮完美的明月,

又况是永不残缺!

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

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

写于1931年四月二日月圆深夜,刊登于1931年4月《诗刊》2期

《那一晚》

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的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刊登于1931年4月《诗刊》第2期,署名:尺棰

二、

《两个月亮》是一首英诗里英雄诗体对句诗歌(Heroic Couplet)。Couplet是二行节诗歌,而Heroic Couplet盛行于英国18世纪(注七),像Pope, Dr. Johnson, Goldsmith,Crabbe等诗人都擅长于写此种体裁的诗歌。Heroic Couplet的特色是把很多押韵二行节(Rhymed couplets)继续连立成为一篇诗或一诗节(stanza),律格(metre)通常都是抑扬五步格(iambic pantametre),韵脚是aa,bb,cc,dd,ee,ff......。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一诗在形式上与英诗二行节英雄诗体相符顺,只是在律格上采用意顿去贴近抑扬五步格,这主要当然是因为中文非拼音文字之故。在英国诗人当中,Goldsmith应该是写这种体材写得最平易而优雅的一位,我们就拿他的著名的The Deserted Village来看看这种体裁的特点:

︶ -/︶ -/︶ -/︶ -/︶ -

Sweet smiling village, loveliest of the lawn, a

Thy sports are fled, and all thy charms withdrawn; a

Amidst thy bowers the tyrant's hand is seen, b

And Desolation saddens all thy green: b

One only master grasps the whole domain, c

And half a tillage stints thy smiling plain. c

No more thy glassy brook reflects the day, d

But, choked with sedges, works its weedy way; d

Along thy glades, a solitary guest, e

The hollow-sounding bittern guards its nest; e

Amidst thy desert walks the lapwing flies, f

And tires their echoes with unvaried cries: f

Sunk are thy bowers in shapeless ruin all, g

And the long grass o'ertops the mouldering wall g

And, trembling, shrinking from the spoiler's hand, h

Far, far away thy children leave the land. h

- Goldsmith :The Deserted Village, ST. ii. 1770

《两个月亮》是一首以“自然”与“人”为歌咏对象的抒情诗,主题则是颂赞月亮的美以及表述月亮对诗歌主述人的真切意义。全诗以“我”与“她”的对偶性来展开诗意。起首第一段只有一个二行节,这个二行节开宗明义即已分判出两个月亮,她们是大家见到的,所以说是“一般的样”,但是,她们却有不同的“相”,尤其是后者,更不是普通人所能分辨得出来,于是诗歌主述人便展开下面的表述。

诗的第二段讲的是当前自然界的月亮,徐志摩写这首诗时是在1931年4月2日,正好是农历二月十五日圆月之夜,所以他就直接说“一个这时正在天上”,由于她光华四射,如同披上了一件五彩缤纷的雀毛衣裳;她慷慨地将她的光华像恩情一样布施给大地,于是,大地便均享着她的金光银光。她无所不在,故宫的琉璃瓦上、北海、中海、南海这三海都有她的清新丽影。云头上、树上以及新绿的藤萝背后都有她踪影。玲珑、美丽,连水里的鱼儿也为她痴迷。可惜的是,对诗歌主述人来说,她就有一点儿不好,那就是她常常失踪,不见丽影!常常变得小小的,常常只看到星星的光辉而见不到她迷人的圆脸!虽然她到时候还是会回来,可是,诗歌主述人说,对她的思念却真是一种煎熬!

诗的第三段讲的是一个具体的人,而诗歌主述人称之为“月亮”,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的手法,诗歌主述人说“还有那个你看不见”,试问她既然不是真正的月亮,究竟又有谁能看得出来?又有谁能看得见?这个别人看不见的月亮,她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美丽(艳),第二是“她也有她醉涡的笑,还有转动时的灵妙”。也就是说,她一笑起来她的脸上便呈现出灵妙的、醉人的梨涡在转动。谁有这迷人的梨涡呢?1928年12月13日,徐志摩重逢阔别已整整四年多的林徽因,他从北平写给陆小曼的信上有这样的话:“林大小姐则不然,风度无改,涡媚犹圆,谈锋尤健,兴致亦豪。”事实上,我在《谈林徽因的〈笑〉与〈深笑〉二诗》一文中的第二节已清晰地指出梨涡是林徽因的一大特征。诗歌继续写林徽因的性格,照诗歌主述人的描述,她是一位慷慨大方勇于助人的人。诗歌正在对这个不一样的“月亮”进一步描述时,突然插进来一句令人费解的“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诗句!这一诗句中的“你”似乎有歧义,理论上应该跟本段第一句中的“你”同样指别人。假如是这样,那这一诗句就很突兀!假如这两个“你”是一致的,都指同一个人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两个“你”都应该是林徽因。也就是说,诗的第三段根本就是徐志摩在跟林徽因自白!如此一来,“还有那个你看不见”与“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的真正意思是:你对我来说,是我心中的月亮,可惜你自己并不知道,所以你看不见自己,你也看不到我的园林!虽然如此,这个特别的月亮对诗歌主述人却具有非凡的意义,他说,最可贵的是她法力无边,常常将他的灵波向上提升。紧接着下面两个二行节是具体地描述诗歌主述人的灵波如何向上提升,他把它比喻成大海的波浪,汹涌的银涛激起的浪花伴随着有音乐的银钟,带着马尾似的白沫,这白沫就像是经过细心雕琢的珠宝一样。这种灵波向上、向高处提升的内心感觉,究竟是否就让诗歌主述人产生出遨游太虚仙境的灵异感觉?我们所知道的是,这就是他的最爱!这是一轮永不残缺、完美的明月,远远胜过当前大自然的圆月。只要诗歌主述人一闭上他的双眼,她便婷婷地升上了天!

三、

《那一晚》也是一首英诗里英雄诗体对句诗歌,和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一样,只在律格(metre)方面采用意顿去贴近抑扬五步格外,其他都符顺二行节英雄诗体的形式要求。全诗使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种时间交织分两段经由“你”与“我”的对偶性去展开诗意。诗的第一段是写过去与现在,而诗的第二段则写未来。“那一晚”是过去,而“到如今”则是现在。前者使用了三个二行节,后者则使用了四个二行节。先看第一段。

诗的第一节先用“那一晚”来开句,一共是三韵三个二行节,追述了“过去”的一个离别的夜晚,这,是一个澄蓝的天空布满着群星的静夜。诗歌主述人写她选择了独自出航,她将小船推出了河心,她将远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九百多年前北宋柳永在首都汴京傍晚时分跟他的女朋友别离时所写的《雨霖铃》中的词句。诗歌主述人写她还未登上小船仍在岸上时,她们两人一样也是手牵着手,一样也是泪眼、无语,见证她们离别的却是夜空中的星辉与白茫茫的江水!这让人感到惘然迷失的星夜,诗歌主述人深深地感觉到内心的沉重、苦恼、哀愁,这种感觉也让她格外感觉到周遭也同样地弥漫着凝重哀愁的氛围,挥之不去!就在这个时候,小船已经出航,由于对人生方向分别具有不同的抉择,于是便验证了“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的名言。人生方向既已不同,于是,生活的模样也就各异。

诗的第一节继续使用“到如今”来记述别后到“现在”各自的实况,一共是四韵四个二行节。诗歌主述人叙述自己别离后她的小船仍在海面上漂荡,在风涛里,小船细弱的桅杆也跟着摇荡。小船似乎航向着光明远大的目标,但是,她

现在似已倦航,太阳正徘徊在她的背后,层层的阴影伴随着在她的四周。是不是在黑夜来临前便应当归航?人世间是否存在着一个可以让小船永恒停泊的港湾?正因为快要入夜了,让诗歌主述人不期然地回想起的当初那一晚的情景:澄蓝的天、星光、眼泪以及白茫茫的江边。到如今,诗歌主述人仍驾着她的小船在大海中,但是,她却格外地思念着对方(你)留在岸上辛勤地耕种,你的辛勤有了成绩,一朵朵生气动人的红花儿、黄花儿盛放在你的花园里。

诗的第二段使用“那一天”开句讲述“未来”,共用了四韵四个二行节。诗歌主述人寄望于将来会出现那么的一天,她会走到顶层,酿出蜜一般的记忆,让那美好的记忆永远滋润着枯槁的生命。那时候,你千万不要说:“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这种话。我终信那一天会到来,我会亲自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的花园射一个满弦。我终信那一天会到来,你会听到像鸟一样美妙的歌声,到那个时候便是我静静地听候着你对我的赞赏。我也终信那一天会到来,你会看到凌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独自闯入了当年的边境!

四、

华兹华斯曾经写过一首十四行诗的《无题》诗,杨德豫先生翻译如下:

《无题》 华兹华斯

“月亮呵!你无声无息,默默登天,

这么苍白的脸色,忧伤的步履!“

怎么不见你?-----你常在高空露面,

在云间,像山林精魅那样驰驱!

凄苦的修女们,时时掩抑着悲叹,

她们的步态才像你这般忧郁!

北风神,今晚,为了呼唤你前去

狩猎,会狂吹号角,响彻云端。

我若像墨林那样法力无边,

月神呵!我就会劈裂满天云霓,

让星斗一拥而出,和你作伴,

跟着你巡游,闪耀于晴空万里;

可是,辛霞呵!优胜者终究是你:

你是女王——由于美,也由于尊严。

华兹华斯这首《无题》诗使用了“你”与“我”的对偶性来展开诗意,自然界的月亮隐隐地指向着一位女性,“美”与“庄严”(英文majesty一字,徐林一般都称之为庄严,而不是尊严。)是月神戴安娜(辛霞Cynthia是月神的别名)的特征(注八)。于是,自然界的月亮、隐喻的人与月神三者严密地结合在一首十四行诗中。对照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与华兹华斯的《无题》诗,显然地,徐志摩创作《两个月亮》的灵感得自华兹华斯这一首《无题》诗。首先,徐志摩使用了“她”与“我”的对偶性来展开诗意。第二、他把自然界的月亮、隐喻的人与月神分拆开来,正在天上的是自然界的月亮,而隐喻的人与月神则结合在一起去写林徽因。第三、用“美”去咏叹月亮是两首诗的共同处。第四、华兹华斯用“无边法力”描述墨林(Merlin),而徐志摩则移到林徽因身上。第五、华兹华斯诗中讲“‘月亮呵!你无声无息,默默登天,/这么苍白的脸色,忧伤的步履!’/怎么不见你?”,徐志摩则将“默默登天”归属于林徽因说“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而将“怎么不见你”去指自然界的月亮说“有时满天只见星点,/没了那迷人的圆脸”。足见徐志摩创作《两个月亮》一诗其中很多创作灵感都得自华兹华斯《无题》一诗。总合起来看,徐志摩对另外一个月亮(林徽因)的歌颂是:她美丽(艳)、一笑起来便呈现出迷人的梨涡、慷慨、法力无边、庄严宝相让他的灵波总向高处提、完美无缺、诗人只要一闭上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归结言之,她就是他的女王!因为她的美、因为她的宝相庄严!

《那一晚》是林徽因最早发表的两首诗之一,另外一首是十四行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都署名“尺棰”,这个笔名的典故出自《庄子?天下篇》记述辩者之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诗中以“那一晚”、“到如今”与“那一天”分别写过去、现在与未来。“那一晚”不必执着有实指,所以并不一定是一个确定的日期,可以只是一个时间意象,其实“船”与“河”也只是诗人借实景去寄托。这条河应当指康桥的康河(林徽因在1932年给胡适之先生的信上说:“一

篇二:顺义区2014-2015 第一学期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 参考答案

顺义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纸相..

应的位置上。(共1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档案(dǎnɡ) 绰号(chuò) 气氛(fēn) 仙露琼浆(qiónɡ) ....

B. 栖息(qī) 绽开(zhàn) 枯涸(hé) 混为一谈(hǔn) ....

C. 澄澈(chénɡ) 静谧(mì) 寥廓(liáo) 忍俊不禁(jīn) ....

D. 抖擞(sǒu) 酝酿(niànɡ) 尴尬(ɡà) 随声附和(fǔ) ....

2. 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分歧 脸颊 荫蔽 更胜一踌 (筹)

B. 葱茏 伶仃 嶙峋 一丝不苟

C. 决别 炫耀 蜷曲 独具慧眼 (诀)

D. 贮蓄 清冽 篷勃 花团锦簇 (蓬)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 甲 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①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②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这家老婆婆,穿得 乙 ,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③“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④“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颗眼睛。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

(1)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甲、乙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厚厚 乙:臃臃肿肿

B.甲:厚厚 乙:鼓鼓囊囊

C. 甲:虚虚 乙:鼓鼓囊囊

D.甲:虚虚 乙:臃臃肿肿

(2)对下列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使用夸张的手法,“天地间已经没有空间”,写出雪下得很大,给人以压抑 的感觉。

B.②句与唐代张打油《咏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中的第二句,异曲同工,生动地写出了雪后水井的特点。

C.③句中“肿了”一词是孩子们把电线人格化了,作者借此写出了雪落在电线上 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顽皮与可爱。

D.④蓬松的棉纱在孩子的眼里是“肿了”的线穗子,比拟生动形象,孩子们的顽 皮可爱跃然纸上。

4. 下列诗句,描写田园风光的一项是

A.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B.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成相识燕归来

5. 画家常画三羊,以“羊”谐“阳”来表示“三阳开泰”(称颂岁首的吉祥话)。下列选项中也是利用谐音字形成吉祥画的一项是

A.花开富贵

B.福禄双全

C.松鹤延年 D.一帆风顺

6. 从古今文人的诗词、文赋等作品中分别选取两个句法特点一致的句子,按照对联的形式要求可以组成一个“集句对”,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是集唐代李贺和宋代石曼卿的诗句而成的,堪称绝对。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说古诗“风定花

犹落”一句无人能对。如果从下面四句中选择一句,你觉得可以做这句下联的一项是

A. 江船火独明 B. 潭影空人心 C. 鸟鸣山更幽 D. 归雁洛阳边

二、填空题(13分)

7. 古诗文默写(6分)

① ,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知不足, 。(《礼记 虽有嘉肴》)

④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孔子慨叹时光流逝,劝人惜时的语句是: , 。

8. 名著阅读(4分)

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是在印度诗人 ① 的影响下写成的,这两部诗集大致包含三反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美和 ② 。

“晚霞边的孤帆,在不自觉里完成了‘自然’的图画”(《春水》第四十二首)与“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春水》第四十三首)这两首小诗表达了诗人 ③ 的情感。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第五十五首)。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是: ④ 。

9. 从古至今,长辈给晚辈取名时往往都会在名字中寄托美好的祝福或表明自己的精神追 求,如邓演达的父亲为他起名演达,字择生,给他哥哥起名演存,字竞生。兄弟二人的 名字,均从《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义的。这既表达了邓演达父亲对 当时新学和进化论的信仰和向往,也表示了父亲希望两个儿子参与社会竞争、拼搏而有 所作为的愿望。李白为儿子取小名为“明月奴”,表达了李白 ① 情趣。西汉名将“霍去病”、南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名字中包含了长辈对晚 辈 ② 的祝福。古人名

字中常有数字,如“一”、“三”、“九”等,这也许与中国传统上哲学上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九五至尊”等有关,当代名人中很多人的名字 中就有数字,如 ③ (写出一个当代名人的名字,名字中要含有数字)。(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盖石性坚重: ②转转不已: ..

11. 翻译下列句子(4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2.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认为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认为其

“ ① ”,理由是“ ② ” ;老水兵认为当“求之于上流”,因为“ ③ ”。这个故事通过寻找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④ 。 (4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选自《列子 说符》)

注释:?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的一位哲学家。

②党:这里指亲戚朋友。

③竖:这里指仆人。

④“反”通返,返回。

13.下列选项中的“亡”与“邻人亡羊”中“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暮而果大亡其财 B. 商女不知亡国恨 ..

C. 马无故亡而入胡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14. 给文中的划线语句加标点。(3分)

标点: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5. 你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春》,完成下列问题。(15分)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④①②③

篇三:2015天文学新概论随堂作业答案(南开苏宜)(十)

2015天文学新概论随堂作业答案(南开苏宜)(十)已完成 1

朔望月约为多少天?

?

?

?

?

2 A、27.0 B、28.0 C、29.5 D、31.0

朔望月比恒星月长多少天?

?

?

?

?

3 A、2.21天 B、10.2天 C、14.5天 D、15.4天

观察月相的要素有哪些?

?

月如无恨月长圆

?

?

?

4 A、看月日期对应的农历日期 B、看月的时间 C、月亮在天上的方位 D、以上都是

地球上重大历史事件年表中表明,生命大发展大概是距今多少年的时候? ?

?

?

?

5 A、38亿年 B、36亿年 C、5.5亿年 D、2亿年

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是哪位词人对出来的? ?

?

?

?

6 A、王安石 B、石曼卿 C、苏轼 D、司马光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亿年:

?

?

?

?

7 A、44.0 B、46.7 C、45.7 D、47.0

上弦月亮与太阳角度是多少度:

?

?

?

? A、45度 B、90度 C、135度 D、180度

8

地球上生命的形成时标是:

?

?

?

?

9 A、26亿年 B、28亿年 C、30亿年 D、36亿年

人类的形成时标是:

?

?

?

?

10 A、200万年 B、300万年 C、400万年 D、500万年

在46亿年前,出现了()

?

?

?

?

11 A、生命大发展 B、生命形成 C、岩石形成 D、地球形成

文字出现于()。

?

?

?

?

12 A、6千年前 B、2千年前 C、5万年前 D、7万年前

哺乳动物出现于7千万年前。

13

恒星月长于朔望月。

14

哺乳动物在三叠纪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并开始统治地球。 15

中国的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来定的。

16

观察月相可以参考公历。

篇四:苏轼《水调歌头

论文序号: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艺术浅析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一、思念:创作之根由?????????????????1

二、惆怅:开篇之设问?????????????????2

三、起落:情思之波折?????????????????3

四、共鸣:情感之感染?????????????????5

五、升华:人生之哲理?????????????????6

六、永恒:千古之绝唱?????????????????7 注释?????????????????????????8 参考文献???????????????????????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艺术浅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 赖华 指导老师:石群山

【内容摘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一般咏月诗词的婉转哀伤基调,开创豪放派的先河,全词充满引人深思的哲理。《明月几时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其创作的根由源于对胞弟的思念,短短百余字一个不得志却又豪放狂妄且不失浪漫幻想的形象跃然纸上,其所抒之情不是小我之情而是众我之情,很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其潜藏似轻却重的哲理,足以值得我们穷极一生去探寻。为了探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的种种迷思、幻想、顿悟,本文尝试着浅析了这首名作,探寻它的内涵、情感,浅析它的影响及哲理

【关键词】苏轼;《明月几时有》;内涵;情感;哲理;影响

古往今来从不缺乏咏叹明月的诗篇,而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疑是所有咏月思人诗词中的精华之作,其难得之处在于一改前人咏月沉闷的基调,给人哲学的思考。上下阕中浪漫的问月更是让这位人们印象中豪放不羁的词人有了几分天真可爱之处,让人不由得想追溯到千百年前的那个月圆之夜,去到这位的大醉遣怀的词人身旁,窥探他似呓语般的千古佳句。

一、思念:创作之根由

苏轼此词创作的缘由为中秋思人而作,与胞弟分离难聚,中秋月圆之夜望月思人,大醉之后作此词以遣怀,书心中的思念愁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是年苏轼四十一岁。那段时期苏轼因与当朝的当权者王安石的变法政治主张有所不同,自请外放,自此辗转外地当了多地的地方官。此时,苏轼身在密州任职,任期将满,其弟苏辙时在齐州,在李常的幕府里做幕僚,但官家有规定,两人是不能私下相见的,苏轼非常想念七年不见得苏辙。政治的不得意,才华难展,中秋佳节与胞弟难以团聚,苏轼内心忧愁难解,在皓月当空,银辉满地,秋色如水的中秋之夜,苏轼大醉遣怀,使得这首词一开

始就是一种低沉的基调。词人一晚都在饮酒,词人并不善饮,欢饮达旦的情况在苏轼一生中并不多见,但也是在这种大醉的特定的生命状态和生命体验下,苏轼面对圆月,触发了词人内心的深埋的情思,触动了内心的万千情怀,使得他的想象力变得如月色一般神奇,超脱,为这首词奠定了浪漫主义色彩。

题说“兼怀子由”,不难知道苏轼此词是怀人而作,本来咏月咏别离是婉约词的天地,国人在此方面已有了大量佳作,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但苏轼一出手却能令人耳目一新。苏轼的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对月伤怀,更生忧愁的咏月伤离之词,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多了一份飘逸孤零、洒脱旷达的情怀,他没有一味地深陷于消极悲观的情绪,没有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能在对月的伤怀中求得解脱,能在最后还自己一份难得的达观,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面对。这大抵就是苏轼这首词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

二、惆怅:开篇之设问

月,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从有文字起就有了关于月的诗句,从来不少对月抒情的诗句,诗词是最好的抒情,而词又最甚。

苏轼这首《水调歌·明月几时有》的开篇之问,问得极是天真,极是惆怅,以明月几时有相问青天,一个人只有在惆怅失落之时才会有这么天真的问题,开篇之问,不仅是一种奇思妙想,更是内心惆怅至极的发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并不是苏轼原创,而是从另一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处化用而来,苏轼略做了语序上的调节。苏轼稍加点化,便可化神奇为更神奇。苏轼问得幼稚,问得痴迷,问得执着。“明月几时有”在当时是无法给出答案的,即使是现在的科技已经发达到我们可以知道月亮的起源,但仍不得不感叹于苏轼这一问的浪漫,这一问的奇妙。这一问瞬间把我们带入了一种辽阔的天地时空,带入一种虚渺的境界。词人的提问,似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天地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世间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接连前问发问,把对明月的向往之情推向更深。

苏轼作此词时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自请外放,对朝廷虽有尽忠报效之心,却也生了失望之意,苏轼当时正处在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冲突中,从苏轼的词里不难看出,苏轼身在离“庙堂”之远的密州,却也是心系着那个高高在上的“琼楼玉宇”。

加之中秋之夜苏轼与胞弟想见难见,抑郁难解,故对月遣怀,一饮而醉,胸有千千意,不书不痛快。苏轼的这一问,问的不仅仅是明月,问得也是人生,问的也是自己矛盾的内心该何去何从。 苏轼与李白都是浪漫的,两人都是把酒相问青天,同样都具有一种豪迈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但苏轼与李白的把酒问月又是不同的,李白是应友人之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而作,苏轼则是大醉遣怀而作,在情绪上,苏轼更是强烈。而对于问月的结果,李白“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不无惆怅若失之意,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终于在问月之后给自己一种哲学的睿智的希望。

三、起落:情思之波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显而易见,这首词是在词人大醉之后的“有感而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很明显这首词反应了词人一种矛盾复杂的感情,词中的情感起起落落,从激烈的求索回归到自我的平衡与和谐。苏轼短短的百余字之词,起起落落,如人生一般,从激越回到平静,大概正是苏轼豁达的一生的写照。

苏轼官场失意,才能不能施展,内心憋屈,加之与弟难聚,难免生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苏轼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属豪放词,但是没有谁会用读苏轼的另一豪放的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情万丈来读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以为豪放词大抵是其中一直贯穿始终的达观睿智的哲学思考,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使然,斗胆说这算是一种浪漫的豪放词吧,带着些许的任性。

开篇问月,这一问带着一种任性,一种痴狂,借问月将人带入一种辽阔的天地,对高高在上,无人知晓却看尽人间离合悲欢的月亮的追寻,表现一种对月的向往赞美痴迷之情。“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时苏轼已起了离开人间之意,苏轼在人间待得苦闷,待得不如意,已心有厌倦,特别是在大醉这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下,内心的苦闷或是渴求是特别容易被放大的,这里怕是苏轼消极悲观避世的一面。而读到此句的人多认为苏轼是关心朝廷时局,内心终是难以放下高高在上的朝廷,想要回到庙堂尽忠。该是无处可倾诉才让这位并不善饮的才子如此贪杯吧,孤身一人不得志,苦闷中饮酒更易醉,而这问月之词,似醒似醉总算抒发了内心的长叹。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篇五:苏轼诗词鉴赏

苏轼诗词鉴赏

目录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纱 山下兰芽短浸溪 /满庭芳蜗角虚名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临江仙送王缄 /望江南超然台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1】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品评2】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水调歌头①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 清露下, 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念奴娇①

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④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⑤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

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茆冈尔,略无草木”。范成大《吴船录》亦云:“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峻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来只宜红牙拍板、女儿歌喉的传统词坛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突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1:

宋神宗熙宁八年,即乙卯1075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本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王弗十六岁嫁于苏轼,天资聪颖、温良贤淑,见识广博,夫妻感情一向笃厚。但是,在她二十七岁时不幸于汴京(今开封)去世。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眉州。经过了十年宦海浮沉的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之情。

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从夫妻十年生死相隔、音容渺茫写起。十年来,阴阳两隔的夫妻,互相遥念,却各无消息。“两茫茫”表面看是写自己也写故去的妻子,实际上是写自己无边的惆怅和空虚的情怀。作为首句,为全文奠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作者无日无夜不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即便是“不思量”,亡妻的形象却时时地在脑际闪现,难怪词人说“自难忘”。由此可见夫妻感情之深挚。如果说这是写生死分割时间之久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是写分处两地,相距之遥了。当时的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亡妻则葬在四川故乡,故曰“千里”,妻子孑然一身埋于坟茔,所以说“孤”。遥远又孤单,满腔的凄苦无法向亲人诉说。夫妻无法共话,不仅是因为千里相隔,更主要的是生死别离,无法超越。这是何等的无奈?!接下来笔锋一转,“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即使生死可以沟通,夫妻得以重见,又能如何呢?作者用假设的语言逼进一步:纵使相逢,大概妻子也不认得我了。在这妻子离开的十年里,苏轼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被当权派排挤出京,先是任杭州通判,再移知密州。仕途的失意与生活的颠沛流离使他过早地容颜衰老,“尘满面,鬓如霜。”是作者对自己外貌的简括而有特征的勾勒。其中又暗含了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写梦前,抒发了对妻子绵绵不绝的相思之苦。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下片则是写自己的梦中所见和所感。

下片首句“夜来幽梦忽还乡”中,一个“忽”字,点出了梦境的恍惚迷离之情状。“小轩窗,正梳妆。”是说:梦中看到妻子还像往常一样在窗前对镜梳妆打扮。这是虚中带实的写作手法,再现了夫妻青年时期的生活情景。阔别已久的夫妻,一旦相见,定然有着千言万语要相互倾诉。然而思绪如麻,

又从何说起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一有泪无声的细节描写,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又取得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则是抒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想象着千里之外的故乡,在荒郊野外,那长满小松林的山冈上,孤寂的妻子一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因思念丈夫而伤悲!这里作者表面是写妻子因怀念丈夫而悲伤欲绝、柔肠寸断,实际上则是表现了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悼念之情。作者将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附注于梦中的景物,更让读者潸然泪下。

作者用虚实结合、叙述白描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对妻子的悼念之中又有对自己身世的无限感慨,故而将夫妻之情表达的深沉而执着,感人至深。

用词写悼亡,苏轼是中国词坛的首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赏析2: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

诀,转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

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

以遏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

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实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实的感受溶入梦中,使这个梦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烟雨之中,坦坦荡荡一峭劲身影落落而行,何在等旷达洒脱!东坡好竹,字字句句便如峭拨修竹般一片疏影斑驳,不染俗尘,风起风住处,透出逍遥情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浣溪纱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