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惊世一跪与一座丰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23:44 体裁作文
惊世一跪与一座丰碑体裁作文

篇一:(语文版)200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第一卷

一、基础知识(共16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4分)

强劲 称职 砭骨 弄巧成拙

籼稻 颠簸 圩堤 循规蹈矩

2.看拼音写汉字(4分)

kuí门 chán岩 摇ya 璀càn

热ch?n 肆nüa yú 论 dì听

3.成语填空(2分)

稍____即逝 ____然泪下 脍____人口 分道扬____

4.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他的想法与别人大相径庭。

B.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的倒影变得朦胧,难以捉摸。

C.他冒着七月流火的炎热在圩堤上东奔西走。

D.在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一条哈达,逶迤地伸向遥远的地方。

5.填写关联词语(2分)

①人________能知足,________贫不苦;________能安分,________失意不苦。

②我们________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________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

6.下列作家作品不对应的一项是(2分)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尔。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C.风翳净尽,澄光如洗。

D.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二、背诵默写(共8分)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皎洁月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葱翠,藤蔓缠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小石潭“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的具体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苏轼 宋 杜甫 唐 徐霞客 明 袁宏道 清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5.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在他的词《浣溪沙》也有类似情感的抒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 二 卷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回答问题(共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参差披拂 悄怆幽邃

2.将第一段分为两个层次,并写出层意(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回答问题(4分)

①作者是如何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原文中摘引有关语句概括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周庄水韵》选段,回答问题(共10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眩目。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

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概括前两次周庄之游的印象。(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这两次印象所蕴含的不同的景物特点。(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原文中摘抄一句比喻句、一句拟人句,并说明比喻、拟人的作用。(4分)

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两次游周庄都从什么感官角度描写周庄水韵?你认为哪个角度更好?请谈一下自己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通讯,回答问题(共10分)

30年前惊世一跪,30年后一座丰碑

又是一个萧瑟的冬日,还是这个古老的城区,沿着同样的线路,拾级而上,再次站在那朴素而庄重的石碑前。这一幕令人想起30年前??

1970年12月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集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的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3年后,当勃兰特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的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他平静地说:“那天早晨醒来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我不能仅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后来,我突然感到有必要下跪。”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

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30年后,德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沿着维利·勃兰特的足迹又踏上了这块土地:12月6日中午,德国统一后的第二位联邦总理施罗德在对波兰进行短暂访问期间,再次来到他的前辈曾经真诚下跪的纪念碑前,郑重地献上了一个花圈。随后,施罗德为安放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附近的维利·勃兰特纪念碑揭了幕。施罗德说,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惊世一跪与一座丰碑)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阳光下,纪念碑浮雕上这位领导人下跪的侧影显得凝重而神圣。

1.“30年前惊世一跪”指:(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年后一座丰碑”指:(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一段中作者如何将两个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找出有关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报道给人的启示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议论文,回答问题(共6分)

吃山顶上的草

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上,有一篇课文,题目是《吃山顶上的草》。讲一只羊想吃山顶上的草。它爬呀爬呀,几次都累得爬不动了,但总想,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就要爬多高。于是就继续向山顶爬去。

做着手中事情的我,听到女儿在朗读这篇课文,就顺口说,这可真是一只AB血型的羊。放着山坡的草不吃,为什么非要累死累活地吃山顶上的草呢?女儿就问,妈妈,什么是AB血型呀?我说AB血型的人通常比较执著。她又问,什么叫执著呀?我说,就是不愿意放弃。她再问,什么叫放弃呀?我说,就是不再继续做一件事情了。她终于不问了。

不一会儿,辅导老师来了。在领读完这篇课文后,老师说,你看,这只羊多勇敢多顽强呀!不管多累都要坚持爬到山顶。你要向它学习。女儿就说:“我妈妈说这是一只AB血型的羊。”

在我们所有家庭及社会的教育内容中,除去一句成语的告诫:“退一步海阔天空”外,

是不是很少有关于“退一步想”,学会放弃不明智的选择的教育?

胜利存在于“坚持”中,失败也常常存在于“坚持”中。胜利与失败的分水岭不在于坚持与否,而在于选择是否明智。明智的选择,坚持意味着胜利;不明智的选择,坚持就意味着愚蠢。所以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教会“明智”,而非“坚持”。

1.作者认为我们现行的教育中存在着问题,请从文中概括指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文中指出的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者主张(2分)( )

A.告诫孩子,坚持意味着愚蠢

B.教育孩子,坚持意味着胜利

C.教会孩子,放弃不明智的选择

D.激励孩子,放弃也会获得成功

3.你怎样理解最后一段里的“失败也常常存在于‘坚持’中”这句话?请你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证明这句话。(2分)

第 三 卷

七、作文(40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有司马迁游历天下而后著《史记》,近有朱自清《欧游杂记》??

请以“雨中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1.游览过程要交待清楚。

2.要写出景物的特色,描写景物要有重点。

3.描写景物要情景交融。

4.如果介绍景物相关知识,要简明扼要。

5.600字左右。

篇二: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更是我们与外界生活进行信息交换的最佳途径。它给予我们丰富的精神滋养,引导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继承文化历史传统,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语文课外阅读》以人文修养的众多主题为线索,对义务教育课标语文教材有着很好的拓展,延伸和补充作用。作为语文课外读本,这本书特别注重了传统优秀道德陶冶,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逐步丰富语文素养、积蓄人文底蕴,拓展文化视野,提升人生境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据了解,两班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阅读过程中自觉性低下,心理消极,缺乏自制力,没有耐心,懒散拖沓,注意力分散,他们视阅读为苦差,唯一爱读的,只是专爱读武侠小说,导致学生阅读面狭窄、想象贫乏,创造受抑;在两班64人中,竟然有40人根本没有阅读过,现状不容乐观,实在令人担忧。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二、教学目标:

1.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联想想象能力的发挥。 2.阅读教学应注重“心理”与“文化”的审视。 3.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多元解读。 4.重视“审美”的感受和“感动”的传递。

5.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记忆与生命情结的积淀。

6.阅读教学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构建阅读的广阔背景。 7.阅读自学性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制定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提示”来制定阅读目标。

2.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谈自己阅读文章后的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自圆其说。

4.重视课内外衔接,增大阅读容量, 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有效地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作用,积极督促学生阅读。 四、阅读载体:

1、语文课外阅读教材(甘肃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2、鲁家沟学校图书室 3、个人积累

五、阅读内容与进度安排

2012----2013学年度第(1)学期

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初级中学

语文教师:卢晓丽 田聪

二0一二年九月十日

篇三: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八2、八3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更是我们与外界生活进行信息交换的最佳途径。它给予我们丰富的精神滋养,引导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继承文化历史传统,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语文课外阅读》以人文修养的众多主题为线索,对义务教育课标语文教材有着很好的拓展,延伸和补充作用。作为语文课外读本,这本书特别注重了传统优秀道德陶冶,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逐步丰富语文素养、积蓄人文底蕴,拓展文化视野,提升人生境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据了解,两班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阅读过程中自觉性低下,心理消极,缺乏自制力,没有耐心,懒散拖沓,注意力分散,他们视阅读为苦差,唯一爱读的,只是专爱读武侠小说,导致学生阅读面狭窄、想象贫乏,创造受抑;在两班90人中,竟然有60人根本没有阅读过,现状不容乐观,实在令人担忧。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二、教学目标:

1.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联想想象能力的发挥。

2.阅读教学应注重“心理”与“文化”的审视。

3.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多元解读。

4.重视“审美”的感受和“感动”的传递。

5.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记忆与生命情结的积淀。

6.阅读教学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构建阅读的广阔背景。

7.阅读自学性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制定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提示”来制定阅读目标。

2.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谈自己阅读文章后的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自圆其说。

4.重视课内外衔接,增大阅读容量, 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有效地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作用,积极督促学生阅读。

四、阅读载体:

1、语文课外阅读教材(甘肃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2、大营学校图书室

3、个人积累

五、阅读内容与进度安排

2009----2010学年度第(2)学期

八2、八 3班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定西市安定区大营学校

语文教师:高耀东

二0一0年三月二日

篇四:永春县2007年秋季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永春县2007年秋季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书写·养成习惯(5分)

1.先看看你是否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本题不设具体抄写的内容,将根据全卷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5分)

2.再看看你是否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本题不设具体的题目,只是你在答卷过程中如果出现错别字,每个字将被扣去0.5分(重复出现的不累扣)。

二.积累·运用(17分)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 ),也蓝得温柔恬( )雅。那蓝锦 (duàn)似的..

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 (yī)。

4.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① ,青山郭外斜。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庭下如 , ,盖竹柏影也。

④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5.请将下面10条相关信息的序号填写在相应名著的横线上。(5分)

(1)《格列佛游记》:________________(2)《鲁滨逊漂流记》:_________________

①笛福 ②斯威夫特 ③星期五(人名) ④贝茨医生 ⑤小人国

⑥荒岛冒险 ⑦皇宫救火 ⑧巴西种植园 ⑨《圣经》 ⑩“羚羊号”商船

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限20字以内。(2分)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 在日前北京举行的多项“好运北京”体育赛事上,组织者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表示,北京奥运会有信心,也有能力为世界各地的记者们提供最完善的新闻服务。

比赛日程、赛场实录、最新成绩、运动员引语……记者在此间进行的“好运北京”国际网联巡回赛新闻中心看到,记者们可以拿到希望拿到的所有资料,一旦遇到问题,专门的志愿者就会来到面前提供帮助。对于习惯了采编“自力更生”的许多国内体育记者而言,这样全面的新闻服务无疑是享受到的“最高待遇”。

消息标题: ,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7.我县有许多有名的风景点,请选择其中熟悉的一个风景点,为该风景点拟一条广告语。(2分)

【示例】牛姆林,闽南的“西双版纳”。

广告语:

三.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回答8—11题。(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可百许头( .

) ) ?四面竹树环合( ..?斗折蛇行( . ) ?以其境过清(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与“水尤清冽”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11.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善于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当中,借景抒情。文中画线①处体现了作者的心情,画线②处体现了作者 的心情。(2分)

(三)阅读《周庄水韵》选段,回答12—16题(13分)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轻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

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部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

12.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正是旅游节。这次游览,给作者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句中“天上的美景”指的是 ,“地上的惊喜” 指的是 。(2分)

14.文中的景物描写极有层次,有条有理,请填空作答。(3分)

由 写到河中,写河中的景物先写 ,再写 ,后写船上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

15.比较作者三次游周庄,回答后面问题。(3分)

?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作者是抓住“雨水”和“雪水”描写周庄的景观的话,那么第三次又是借助 来描写周庄的。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作者第一次到周庄的主观印象像是一幅迷离朦胧的水墨画,第二次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那么作者第三次到周庄的主观印象更像是一幅 油画。

?如果说第一、二次的游历,作者更多的是试图展示周庄古朴的美的话,那么第三次游历则是要展示周庄的 的美。

16.找出这段文字中你以为最富韵味的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你以为用得好的一个词),并简洁地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30年前惊世一跪,30年后一座丰碑》,回答17—21题(13分)

又是一个萧瑟的冬日,还是这个古老的城区,沿着同样的线路,拾级而上,再次站在那朴素而庄重的石碑前。这一幕令人想起30年前??

1970年12月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集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的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3年后,当勃兰特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的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他平静地说:“那天早晨醒来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我不能仅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后来,我突然感到有必要下跪。”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30年后,德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沿着维利〃勃兰特的足迹又踏上了这块土地:12月6日中午,德国统一后的第二位联邦总理施罗德在对波兰进行短暂访问期间,再次来到他的前辈曾经真诚下跪的纪念碑前,郑重地献上了一个花圈。随后,施罗德为安放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附近的维利〃勃兰特纪念碑揭了幕。施罗德说,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阳光下,纪念碑浮雕上这位领导人下跪的侧影显得凝重而神圣。

17.“30年前惊世一跪”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年后一座丰碑”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在第一段中作者如何将两个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找出有关词语。(2分)

有关词语有: 、 、 、 。

19.如何理解“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文章体裁角度看,本文与下列哪篇文章相同?( )(2分)

A、《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B、《别了,“不列颠尼亚”》

C、《生命之舟》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1.结合下面提供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南京大屠杀是经过国际法庭判定的,是有历史定论的。然而,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年、1986年、2001年审订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企图把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上一笔勾销。

探究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表达(40分)

22.题目:醉人的风光

提示:“风光”既可以是自然风景,也可以是社会现象。

要求:(1)选择你最熟悉的内容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写成一篇记叙文。

(3)600字以上。

篇五: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八2、八3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更是我们与外界生活进行信息交换的最佳途径。它给予我们丰富的精神滋养,引导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继承文化历史传统,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语文课外阅读》以人文修养的众多主题为线索,对义务教育课标语文教材有着很好的拓展,延伸和补充作用。作为语文课外读本,这本书特别注重了传统优秀道德陶冶,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逐步丰富语文素养、积蓄人文底蕴,拓展文化视野,提升人生境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据了解,两班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阅读过程中自觉性低下,心理消极,缺乏自制力,没有耐心,懒散拖沓,注意力分散,他们视阅读为苦差,唯一爱读的,只是专爱读武侠小说,导致学生阅读面狭窄、想象贫乏,创造受抑;在两班90人中,竟然有60人根本没有阅读过,现状不容乐观,实在令人担忧。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二、教学目标:

1.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联想想象能力的发挥。 2.阅读教学应注重“心理”与“文化”的审视。 3.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多元解读。 4.重视“审美”的感受和“感动”的传递。

5.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记忆与生命情结的积淀。

6.阅读教学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构建阅读的广阔背景。 7.阅读自学性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制定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提示”来制定阅读目标。

2.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谈自己阅读文章后的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自圆其说。

4.重视课内外衔接,增大阅读容量, 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有效地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作用,积极督促学生阅读。 四、阅读载体:

1、语文课外阅读教材(甘肃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2、大营学校图书室 3、个人积累

五、阅读内容与进度安排

2009----2010学年度第(2)学期

2、八

3班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定西市安定区大营学校

语文教师:高耀东

二0一0年三月二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