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7:32:47 初中作文
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初中作文

篇一:第15份(含答案解析)

题组一 关键词训练

题组二 能力训练

1.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

(《

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

诗经·氓》)

(5)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3)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4)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5)巫山巫峡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2. (2012·鹰潭模拟)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论语·为政》)

(5)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答案:(1)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2)抱明月而长终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4)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5)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3.(2012·吉安一中期中考试)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5)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4.(2012·吉安一中期中)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_____________,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答案:(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3)开琼筵以坐花 不有佳咏

(4)三顾频烦天下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

(5)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5.(2012·抚州联考)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凭谁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答案:(1)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2)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3)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4)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5)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6.(2012·景德镇第三次质检)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绕树三匝,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遥襟甫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王勃《滕王阁序》)

(5)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答案:(1)何枝可依

(2)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3)别有幽愁暗恨生 以手抚膺坐长叹

(4)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

(5)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逝者如斯夫

7.(2012·上饶一模)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4 题)

(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_____________,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

序》)

(3)子曰:“_____________,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_____________,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4)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诗经·氓》)

(5)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答案:(1)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2)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3)德之不修 不善不能改

(4)无食桑葚 无与士耽

(5)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8.(2012·吉安一中第二学段考试)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_________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杜甫《阁夜》)

答案:(1)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2)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月何年初照人

(3)海客谈瀛洲 云霞明灭或可睹

(4)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

(5)天涯霜雪霁寒宵 三峡星河影动摇

9.(2012·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________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2)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3)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余褋兮澧浦。(屈原《湘夫人》)

答案:(1)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2)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4)故不积跬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捐余袂兮江中

10.(2012·江西师大附中测试)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余于仆碑,________________,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_________,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5)罔薜荔兮为帷,_________。_________,疏石兰兮为芳。

(屈原《湘夫人》)

答案:(1)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2)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胜道也哉

(4)虽趣舍万殊 暂行于己

(5)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

1.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枉用相存。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1)为变徵之声 士皆垂泪涕泣

(2)越陌度阡

契阔谈

(3)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4)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2.(2012·临川一中模拟)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白日沦西河,____________。遥遥万里晖,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声声慢》“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了冷清凄凉的景象;《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明媚中有几分落寞。

(4)朝避猛虎,____________,磨牙吮血,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氓》)

答案:(1)素月出东岭 荡荡空中景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梧桐更兼细雨 烟光凝而暮山紫

(4)夕避长蛇 杀人如麻

(5)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3. (2012·白鹭洲中学适应性考试)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搴汀洲兮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湘夫人》) 答案:(1)幽咽泉流冰下难 凝绝不通声暂歇

(2)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3)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4)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

(5)将以遗兮运者 时不可兮骤得

4.(2012·江西重点联盟第二次联考)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子曰:“________?我欲仁,________!” (《论语·述而》)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

(3)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田园将芜胡不归? ______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 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5)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杜甫《蜀相》)

答案:(1)仁远乎哉 斯仁至矣

(2)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3)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4)既自以心为形役 悟已往之不谏

(5)隔叶黄鹂空好音

5.(2012·南昌一模)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苏轼《定风波》一词中表现作者不畏困难,不为外物所左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 答案:(1)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2)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3)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4)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5)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6.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3)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_____。农人告余以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4)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______________,忧愁风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登白兮骋望 与佳期兮夕张

(3)乐琴书以消忧 将有事于西畴

(4)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5)可惜流年 树犹如此

7.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答案:(1)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5)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篇二: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1.D(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比喻反复体会;玩味。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2.B(时穷节乃见: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 居高声自远:出自唐代虞世南《咏蝉》。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天长地久有时尽:白居易《长恨歌》最后两名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诗句由最后两名而得。曾经沧海难为水:《离思五首》——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顾了。后人用以表达对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怀念及后来事物的黯然失色感。常表示事业下滑或后续感情生活的悲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出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作者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3.示例:适度而无私的爱才能久长。

评分建议:4分。“适度”“无私”“爱”“久长”每点1分。

4.示例:空气跟着振动,欢快地催生了声波:声波以空气为媒介,轻轻拍打耳膜。

评分建议:5分。每层意思2分,拟人手法1分。拟人手法运用一处即可。

5.B(恶,讨厌)

6.C(A按照/因而。B来,连词表目的/并列连词,可不译。C承接连词,就D取独/结构助词,的)

7.(1)视察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分之七八。

评分建议:4分。每句1分,语言通顺1分。

(2)这些百姓幸运地生(活)在京城附近,遇到急难,离朝廷近,容易被

知晓。

评分建议:3分。“畿民”“缓急”“易知”各1分。

(3)那些能决定百姓生存死亡、是否得到公正对待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这三个。

评分建议:3分。“生死曲直”、句式、语言通顺各1分。

8.希望王圣纪能上下通达,体恤民情,恪尽职守。

评分建议:3分。每层1分,意思对即可。

9.(1)秋风乍起,候鸟高飞。

评分建议:每层1分。

(2)“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评分建议:4分。发语1分,感受2分,基调1分。

(3)对时光流逝的哀伤,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

评分建议:4分,每层1分。

10.(1)患不知人也 (2)周公吐哺 (3)以手抚膺坐长叹

(4)转轴拨弦三两声 (5)塞上燕脂凝夜紫 (6)蓝田日暖玉生烟

(7)虽一毫而莫取 (8)沙场秋点兵

评分建议:每句1分。

11.今日阳关:四野无人,唯存烽燧,寂静荒凉。古代阳关:车马喧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突出阳关沧桑变化,引发联想,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

评分建议:6分。第一问4分,每点2分。第二问2分。

12.引用古诗,叙写阳关景色,突出其地理气候特点。衬托,以苍蝇嗡嗡声反衬阳关的寂静。拟人,“烽燧”守候着静寂,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评分建议:4分,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2点即可。

13.伟人号令天下,掌控整个时代;建非常之功,使国家强盛;但伟人也会破坏自己的功业;甚至利用权力纠正失误。

评分建议:4分,每点1分。

14.(1)突出文章主体内容,深化主旨。(2)以之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思串联起来,使全文形成有机整体。(3)“阳关月”是古老意象,内涵丰富,便于融古今于一炉,增加诗意氛围。(4)“阳关月”照古照今,便于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5.极微极缓;渐进不停;迷惑性强。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

16.(1)“欺骗”人生,使人感到“生的意趣”,而不觉人生无常;(2)隐蔽事物变迁的痕迹,让人堪受境遇的变衰;(3)隐蔽时间流逝的痕迹,让人以为生活恒久不变。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

17.(1)领悟人生,不被“渐”所迷惑欺骗;(2)珍时惜时,不虚度短暂的人生;(3)知事明理,顾及全体而非局部利益;(4)心胸阔大,不为蜗角之利而争斗;(5)见微知著,从幼小事物中认识整个世界,感悟深刻的道理。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18.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前年五月,连绵的大雨毁坏了麦子,(接着)黄河泛滥淹没了京城东部附近的洼田。不久,天又大旱,直到八月(没有下雨),高地里的豆类、粟类等作物干死。三司(宋代最高行政机构)提议:“以前黄河在博州泛滥时,老百姓曾经假冒黄河灾害提出减免赋税的要求,结果得以减免赋税的百姓数以万计。今年秋天交赋税,恐怕百姓又要借水旱为由妄图减免赋税,从而使军粮减少,因此朝廷应郑重下令让有关官员谨慎处理。”朝廷于是发布了严格征收赋税的命令,要求州县官吏执行。官吏们无论远近,都迎合朝廷旨意讨厌百姓说水旱灾情,全部按照农田数目,依照规定缴纳赋税,甚至用鞭打方式禁绝报告灾情。

京城附近的老百姓上告到县里,没有答理;于是就上告到开封,还是没有理会;(百姓们)于是聚在一起在宣德门外站立,上告宰相。于是(宰相)派遣官吏到附近诸县四处调查,调查的官员回来,有的说受了灾,有的说没有受灾,然而说没有受灾的占十之七八。最后巡查回来的,说百姓确实受灾了,而各级官员只是惧怕朝廷命令,为苟且保全自己罢了(才不愿说出实情)。皇帝听说这件事后很同情,全部免去京城附近百姓的赋税。 我曾经私下感慨道:百姓生来有幸成为京城附近的居民,出现紧急情况,靠近(京城)容易知晓。大雨从天而降,河水淹没农田以及烈日高挂天空,这三种自然现象,很容易看见。前两三年,旱灾蝗灾接连发生,朝廷年年根据灾情轻重,免去相应赋税,等到军粮短缺时就向丰收地区多收购粮食或者用官爵换粮食来补充。这样看来,皇帝爱护百姓,仁者的心容易产生恻隐之情。(即使)处于很容易了解情况的京城附近,陈述容易看清的事情,向容易产生恻隐之心的仁人禀告,然而官员一旦从中阻隔,情况就差点儿不能上达(到朝廷)。况且广阔的天下,几万里远的地方,(很多)事情很难知晓,不像大雨、积水、烈日很容易看见,(这样的情况)怎么数得清呢?假使皇帝有恻隐之心不能施恩于百姓,百姓有计划上告的苦楚不能传达到皇上,就是中间官吏阻隔造成的,(对此)能禁得住感叹之情吗? 扶风作为一个县,隔在潼关的西面,距离京城在千里之外,百姓的灾难尚且不能被察觉的情况一定会很多,能决定生死是非曲直的人,就是县令、主簿以及县尉三人。百姓的意愿能够不被阻塞,能让上级州官知晓,州官(信息)不被拥堵能让上级知晓,州县不阻塞,百姓意愿传达到上面,

就靠县令、主簿、县尉来做到了。

王君圣纪到扶风县做主簿。王圣纪喜欢学习,文辞较好,到扶风做官,是从政的开始,所以把我一直所感叹的事情告诉你。

景祜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修做赠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语文II(附加题)

19.以义动则无旷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又况乎人主与其臣谋为义/其孰不与者/非独其臣也/天下皆且与之

评分建议:每处1分。

20.吕不韦 杂家 评分建议:每空1分。

21.施行道义,天下定会赞同。 评分建议:2分。

断句翻译:

义是各种事情的开端,是一切利益的本源,这是才智平庸的人认识不到的。认识不到就不明事理,不明事理就会追求私利。追求私利的做法肯定是靠不住的。根据道义去行动就不会有做不成的事情了。臣子与臣子谋划做坏事,尚且有人赞同,又何况国君和他的臣子谋划施行道义,还会有谁不赞同呢?不只是臣子们赞同,天下的人都将赞同他。

20.C E(C驼背五少年是《药》中的人物;D祖孙没有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

21.(1)曼诺林5岁时,桑地亚哥教他捕鱼。后来他被父亲逼迫跟别人打鱼,但仍会到老人身边帮助收拾鱼具,喝咖啡谈天。曼诺林准备了食物送老人出海。老人经历千辛万苦带着马林鱼残骸回来,曼诺林哭了,决定再跟老人一起捕鱼。

评分建议:4分,每层1分。

22.见贾雨村时提不起劲,令贾政不满。与优伶琪官交好,被人告发,让贾政丢脸。贾环告状,说宝玉“强奸母婢”,令金钏自杀。

23.贾宝玉是封建伦理的叛逆者。他和父亲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同。他们的冲突是封建叛逆者和封建思想的冲突。

评分建议:6分,直接原因3分,每点1分。深层根源3分,每点1分。

24.三才和谐;人为核心;以善统“人之道”。

评分建议:5分。前两点各2分,后一点1分。

25.以“独善其身”自我慰藉、不能以安民治国为志趣的人。

评分建议:4分。每层2分。

26.重视教人向善以免归之恶;提出仁恕、礼让、诚信、廉耻等道德标准;倡导由“治己”到“治人”的修养抱负。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

篇三:2015[1].2十堰高三语文答案

十堰市2015年高三年级二月调研考试语

产生的游子思乡之愁。(2分)

(2)两诗都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以

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2分)春日花鸟本是娱人之物,《渡湘江》鸟语花香在诗人心中只加重了去偏远南方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开,则深怨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深化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效果。(2分) 15.名句填充(5分)

(1)任重而道远(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⑶日月忽其不淹兮(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以手抚膺坐长叹(6)骈死于槽枥之间(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归去凤池夸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4分)BE (A项,并不是“他们认为”,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

C项,写她自杀的原因文中没有提到;D项,《拉贝日记》是在今天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 17、(4分)

①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 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

③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

④揭露战争的罪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每点1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18、(6分)①求真务实。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

②严谨认真。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

③勤奋努力。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

④淡泊名利。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 ⑤勇敢执着。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19、(6分)观点一: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

①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

②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

③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观点二:那些杀戮者和侵略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

①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

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2015.2)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C(A.pú/pū,shàn/dān,zhuó;B.bì/pì,léi,kē/gě;C.qì/qiè,jié/jí,zhuì/chuò;D.jì,hé/gāi,kàng/hàng。) 2.C(A项“磬”应为“磐” ,“勿”为“毋”;B项 “搏”应为“簿”, “究”为“咎”; D项“床”应为“窗”。)

3.A(“鉴于”是“看到”“考虑到”,“基于”是“根据”; “不免”是“免不了”,“未免”指对某种做法表示不以为然。 “观测”指观察、测量,用于某种新现象、新事物;“监测”带有监视的意思,是对已有现象或事物作进一步观察。“不约而同”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行动。“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侧重于思考谋划。)

4、B(A“突然猝死”,语意重复; C“负担”后缺宾语,应在“护航”后加“任务”;D“质疑”与后面语意矛盾。) 5、C(“四凤”改为“鸣凤”,“悬梁自尽”改为“投湖自尽”。)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B(家学是家族希望后世子孙能具备经籍文史学业的修养的具体表现,并非希望本身的内容,属于偷换概念。) 7、A(无中生有)

8、D(说法绝对,原文是“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9、C疏:陈述

10、B(①是说明徐鹿卿为政有方,体恤民情;③是徐鹿卿的政绩;⑤是冯惟说之事)

11、D(鹿卿是因为“委使不当”先“自劾”,又“共和其诗”而遭御史弹劾的。)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张九成曾以品行正直被贬谪居,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

刻石树立在学校以此为校训。

(2)卿大夫之家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快,正值有同乡人处在

掌管进言建议的职位上,于是嘱请弹劾冯惟说。

(3)品行正直不能被人容纳,使人击节叹息。你不出任就职,难道是因为冯惟说的缘故吗?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14.古诗鉴赏(8分)

(1)“边愁” 是因个人被贬谪到荒凉偏远的南方而产生的思念京

国的悲思愁绪;(2分)“客愁”则为诗人漂泊流落他乡而

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

②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萌芽。

③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护邪恶狭隘的杀戮。

(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若把两种观点糅合在一起回答,亦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4分)

“法”: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无论是“治”国、

倡“廉”,还是抗“霾”、建“网”,“法”都是必要的保障和前提,“法”字统领年度国内字,实属民心所向。

“反腐”:2014年反腐的规模、力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

极大提升了百姓对未来的期许,为社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反腐”荣膺年度词当之无愧。

“失”:航班“失联”、乌克兰“失控”、中东“失手”??世界喧

嚣扰攘,动荡不断,“失”字頻现,理应当选。

“马航”: “马航”的两起空难,成了人们内心无法抹平的伤痛,

寄托着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真相的探求。 (说明有关的时事背景1分,对背景意义的解读1分) 21.(4分)示例:①纵使身陷茫茫沙漠,希望的绿洲还会存在。

②纵使寒冬冷酷逼人,春雷还会滚滚而来。

22、(4分)画面内容:画面中芳草碧绿,柳条轻抚,一只小鸟在枝头轻快地鸣叫。树下石桌上放着一只茶壶,两个茶杯。一男子闲坐树旁石凳之上,仰望小鸟,仿佛与之对语。(2分)

画面寓意:漫画表现了人物从容安详、悠然自得的心境。或答“表

现了人物与自然相亲相近、和谐共处的意境”皆可得2分。)附1:文言阅读参考译文:

徐鹿卿,字德夫。广泛地通晓经史,以擅长文学名于乡里,后来的学者争以他为宗师。嘉定十六年,参加廷试,考中进士,有关官署按其对策决定他名列第二位,详定官因其文章直露而加以贬低,结果置第十位。徐鹿卿调任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曾以品行正直被贬谪居,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刻石树立在学校以此为校训。建立养士的纲常条纪,学田多分布在溪峒,时时征赋没有准则、限度,农民为此感到痛苦不堪,徐鹿卿去抚恤民众,结果没有拖欠租赋的人。后来盗贼作乱,围绕城邑的屋宇皆被毁坏,只有学宫幸免,故徐鹿卿说:“这是没有谁会来扰乱我们的。” 真德秀担任泉州知州,请他在南安任职,徐鹿卿以不便养母为借口推辞。真德秀说:“志同道合,可以拯民,你还担忧什么而不来呢?”徐鹿卿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母亲,她欣然答应了这个要求。到职后,首先就罢免了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注明版籍,革除预借,疏决壅塞阻滞,通达冤抑,其县邑得到很好的治理。

真德秀不久担任福建路长官,疏列他的政绩,以劝勉各县。逢歉收年,处理得法,富有的愉快地分出财物,民众没有死亡、迁徙的。正当岳珂驻守当涂,制置茶盐,诡称为国谋利,横征暴敛百出,商旅不敢通行于此地,国家收入反不如其初。朝廷命徐鹿卿核实这件事,官吏争相逃窜隐匿。徐鹿卿宽定其期限,亲自审查落实,全部了解了实际情况。岳珂辟置贪官酷吏,揭人隐私陷害百姓,没收他们的财产,平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被囚禁了半年。徐鹿卿全部释放而劝他们将余财分给贫民,都感泣涕零,奉命而行。徐鹿卿倡议罢去浮盐经界卤地,首先撤掉相府家所筑的围栏,被捕者自己说:“我是相府人。”徐鹿卿说“:行法一定得从近依富贵的人开始。”最后还是依法处罚。丞相史弥远的弟弟担任温州通判,用韩世忠家传的珍宝玩物获利,全部登记造册没收,徐鹿卿奏请削夺了他的官职。

起初,徐鹿卿邀请衢州推官冯惟说来婺州断狱案,冯惟说平素廉洁、直率,到后则辨别曲直,查出湮没已久的禁查之事。大家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快,正值有同乡人处在掌管进言建议的职位上,于是嘱请弹劾冯惟说。州官索要告发冯惟说的盖有手印的文书,冯惟说笑道:“是不是还可以任官呀?”自己在盖有手印的状纸上题诗后离开了。衢州郑逢辰因错误地举荐了人,徐鹿卿因为委任使者不当,两人相继自己奏请免职,又相互和诗酬唱。御史把他们二人弹劾、罢免。后任泉州知州,改任赣州知州,都辞不就职。丞相杜范送书信给他说:“品行正直不能被人容纳,使人击节叹息。你不出任就职,难道是因为冯惟说的缘故吗?冯惟说即将有新的任命了。”徐鹿卿于是才出来任职。皇上对他诚恳地关心,以致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妒忌,有的撰拟假的奏疏托请徐鹿卿给以传递,屡次诋毁宰相以及各种大小官员,徐鹿卿开始不知道,后来就在皇上面前洗刷自己,请求罢去官职,皇上对他说:“你离职而去,正好中了奸人的计谋。”诏令临安府根绝捕拿造假疏的人,因事件与一些有势力的要人有牵连,狱事没有依法追查到底。

徐鹿卿居家忠孝友睦,喜怒不表露于形,恩怨都能泯灭不言,宗族亲属,乡里党人,都得欢喜之心。担任官职廉洁、简约、清正、严峻,不随便拿取一点点东西,一栋草庐刚能遮挡风雨。谥号“清正”。

附2:文言断句参考译文:读书学习就是为了有所收获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我曾经看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就开始冒犯长者,而且看不起同辈人。如果我们见到这种人,应当像见到仇敌一样对待他们,像厌恶鸱枭(猫头鹰)一样厌恶他们。以那样的学习态度来损害自己的心灵,倒不如不去读书学习。

篇四:【语文版】第二册《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蜀道难》同步练习(朱勇)

《蜀道难》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g) 参(shē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3.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赖

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赖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5~6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5.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6.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

(一)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7~10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

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8.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9.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10.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二)阅读下列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第11~14题。

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 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商人妇因贾客无情而江潮有信,于是发出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而免得空房独守的慨叹。诗通过反常的无理的联想,巧妙而生动地抒发了商人妇的内心感情。贺裳提出的“无理而妙”的观点,是对中国诗美学艺术的可贵贡献。

③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意似无理,翻见情痴”,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露胔(尸骨)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似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④“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11.在第①段末句,作者用了“反常合道”这一词语。

(1)这里的“反常”用段内的另一词语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它在本文的具体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

(2)说它“合道”,这里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

12.在第②段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句言。(1)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20个字)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13.作者在第③段末说:“‘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一说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

14.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①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A 5.C 6.笼

二、(一)7.“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8.“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9.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10.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二)11.(1)无理 诗人凭借主观的想象改造所反映的现实,违背常情常理。

(2)植根于生活,接受理性指导。

12.(1)说明西方诗论中有类似“无理而妙”的说法。

(2)机械地反映生活的诗不是好诗。

13.在正常情况下,只有诗人才展开“无理而妙”的思维活动。

14.①(想象)的内容来自生活。 ②(想象)应接受理性指导。 ③(想象)的产生是感情激发的结果。

篇五:《蜀道难》 导学案

《蜀道难 》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诗歌文言基础知识。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一.知识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二.预习部分 1.注音 鱼凫( ) 珑( )玲 巉( )岩 飞湍( ) 喧豗( ) 砯( )崖 吮( )吸 噫( )吁( )嚱( ) 石栈( )抚膺( ) 号( )古木崔嵬( ) 峥( )嵘 扪参( ) 万壑( )猿猱( ) 秦塞( ) 咨嗟( ) 趑( )趄( )

2.解释句中重要词语

开国何茫然 何: 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

回日之高标。 回: 扪参历井。扪:

以手抚膺。膺: 凋朱颜。凋: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所守或匪亲。或: 匪:

长咨嗟。咨嗟: 危乎高哉。 危:

横绝峨嵋巅。横绝: 锦城虽云乐。云: 乐:

天梯石栈相钩连。钩连: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倚绝壁。 倚: 难于上青天。 于:

开国何茫然。何: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 胡为乎来哉。胡为:

西当太白有鸟道。当:

三.文本解读 (一)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这首诗歌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话呢?

2.这句主旨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句的侧重点是什么?

(二)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1)朗读第一节

1、在第一小节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而李白又是通过哪两个层面去体现山势之高这一特点呢?

2、第一小节的十个句子中,你觉得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这句话里,诗人使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呢?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通过鉴赏《蜀道难》的第一小节,我们知道了诗仙李白用想象、夸张、以虚衬实和细节描写,以及引用大量的神话传说等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高,令我们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2)朗读第二小节

1.第二小节中,诗人李白从哪两个层面表现蜀道之险的?

2.诗人李白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蜀道之险呢?写出语句,运用手法及效果。

(3)朗读第三节

蜀道的高和蜀道的险,只要有勇气,就能克服呀。李白在第三节还要劝入蜀的朋友“不如早还家”。而蜀道之难不仅仅难在蜀道之高和蜀道之难这两个自然条件,并且蜀地当时的生活环境不安定。那李白是如何来体现蜀道之难安呢?

明确: 首先

其次

(三)艺术手法

本诗歌最主要的两个艺术手法是什么?

三.课堂练习1.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匪”通

2.词类活用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

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朝: 夕:

3.特殊句式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③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④但见悲鸟号古木

⑤雄飞雌从绕林间 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一词多义

道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3)道芷阳间行( ) (4)何可胜道也哉( )

度 (1)猿猱欲度愁攀援( )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3)崔九堂前几度闻( ) (4)高祖为人有大度( )

尔 (1)尔来四万八千岁( )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3)无他,但手熟尔( ) (4)非死则徙尔( )

坐 (1)以手抚膺坐长叹( ) (2)项王项伯东向坐( )

(3)停车坐爱枫林晚( ) (4)因击沛公于坐( )

去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2)沛公已去( )

(3)去死肌,杀三虫( ) (4)汝可去应之( )

何 (1)问君西游何时还( ) (2)青泥何盘盘( )

(3)大王来何操( ) (4)徐公何能及君也( )

乎 (1)危乎高哉( )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4)相与枕藉乎舟中( )

5.名句填空。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万夫莫开。

6、读背全诗。

附文本解读答案(一)整体感知

1.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明确:① 高② 险③ 战祸之烈

(二)课文内容具体分析(1)阅读第一节

1、明确:首先:蜀道的来历 其次:蜀道的高峻

2、明确:①尔来四万八千岁 夸张,为下面蜀道开通做铺垫

②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神话传说 想象 夸张 增加趣味性,凸显出蜀道之高③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想象 以虚衬实 衬托现实中人们想要过蜀道更是难上加难④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夸张 想象 细节描写,描绘人在青泥岭行走时的紧张得屏住呼吸、回想后怕的情形。

小结:通过鉴赏《蜀道难》的第一小节,我们知道了诗仙李白用想象、夸张、以虚衬实和细节描写,以及引用大量的神话传说等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高,令我们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2)阅读第二小节1.明确:①蜀道悲凉凄清②蜀道山水险恶

2.明确:①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想象 蜀道悲凉凄清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夸张 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险象丛生、惊心动魄。

(3)阅读第三节明确:首先:剑阁险要 其次:残酷景象

(三)艺术手法①大胆的夸张② 瑰丽的想象

课外练习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石栈(zhàn) 边塞(sài) 长吁短叹(xū)

B.猿猱(náo) 扪参(shēn) 喧豗(huī) 嗟来之食(jiē)

C.巉岩(chán) 吮吸(yǔn) 砯崖(pīnɡ) 峥嵘岁月(zhēnɡ)

D.凋零(diāo) 湍急(tuān) 崔嵬(wéi) 多难兴邦(nà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3、选出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

B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联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D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危:高 B.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 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问君西游何时还 (2)但见悲鸟号古木

青泥何盘盘 但悲不见九州同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也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也不同。

6.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倘若。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

A.砯崖转石万壑雷 B.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可以横绝峨眉巅 D.高余冠之岌岌兮

8.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B。可以横绝峨眉巅

C.地崩山摧壮士死 D.可怜体无比

9.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奚以知其然也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0.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空有声声长叹。

C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碎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所守护的人不是匪徒就是亲戚,但是转眼就可能变作豺狼一样的人

(二)课内文段阅读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乎,疑问语气词,吗。 B.开国何茫然..茫然,迷惘的样子。

C.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因为。

12.比较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

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噫吁嚱”,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危乎高哉”是本诗的主旨句。

B.“尔来四万八千岁”,是指蜀自开国以来已四万八千岁了,极赞其历史悠久。

C.“地崩山摧壮士死”,典出“五丁开山”之事,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言五丁既开道之后,梯栈相连,始与秦通。

D.“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与井分别是秦与蜀分野,扪参历井,言环蜀之境,道路险难,所在皆然,令人胁敛屏气而息,惟有抚膺长叹而已。

(二)课内文段阅读

(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西游何时还 西:向西 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C.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滚动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尔:你

1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但见悲鸟号古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宋何罪之有

D.其险也如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使人听此凋朱颜

A.渔人甚异之 B.砯崖转石万壑雷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D.侧身西望长咨嗟

17.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开始,诗人借 “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接着诗人借景抒情,用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 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想像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着力渲染 了惊险的气氛。

D.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作为全诗的主线,在文中多次出现。在本段中的作用中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