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能体现关羽忠义的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9:18:23 体裁作文
能体现关羽忠义的资料体裁作文

篇一: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

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重笔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武艺高强,神勇盖世,同时又“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忠义的化身。笔者以为《三国演义》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的:

能体现关羽忠义的资料

一、为义而盟。

关羽杀了本处势豪,逃难江湖,闻招军破贼,前来应募,结果与刘备,张飞幸遇,交谈甚是相投,于是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为兄弟。这是第一回开篇所述。标题不说“结拜”“结盟”,而说“结义”。誓曰:“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可以说,“义”起领全篇,又贯穿全篇,成为全书中的一个神眼。守义者便颂,背义者则伐,不论身在何方,皆用“义”来作褒贬的界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魏吴蜀相争,本无是非正邪之分,但小说就是要把蜀汉写作正面,曹魏定成反面,很多人对此不解以至反感,其实,这里面还是一个“义”在起作用。刘关张重义,曹操背义,曹操最初行刺董卓不果,逃跑时对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九口,悉数杀尽,并且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正是背义的宣言。作者抓了一个“义’字,也使全书有了神韵。

关羽忠义一生,最后中了东吴吕蒙陆逊的计,战败被俘而死。刘关张结义之后,便把相互之间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结果张飞蛮干,在军中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并且怒打要求放宽时限的下级军官,终于激怒范疆、张达。二人杀了张飞然后夜投东吴.张飞为“义”而死,其间有冤亦有愚。

刘备在关羽被害之后,执意伐吴,被众人劝阻,似乎明白当下应集中精力对付曹魏,联吴讨魏的策略不能改变。但张飞一死,刘备再也不能冷静分析形势,而是为“义”而动,兴兵伐吴,结果促成魏吴联盟,最终战败,病死白帝城。刘备为“义”而死,其间有误亦有命。

桃园三结义,三人焚香盟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刘关张三人皆一生重义,相对而言,关羽的重义之举,更为完美一些。

二、守义而战。

兴兵之初,诸侯会集,共讨汉贼。刘备投奔,并不被看重,只因是帝室之胄,才被袁绍赐于末座。关羽张飞叉手侍立于后。恰好华雄到寨前大骂搦战,接着几名大将出寨迎战,均被华雄斩于马下。关羽请战,并非于己邀功,实为刘备争位。面对强敌,关羽不饮热酒,“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大战华雄,瞬间即胜。“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精妙的侧面描写,历来为评论家看好,正面不着一字,尽得“斩”字风流。从关羽“又手侍立于后”便能看出他对刘备“末位”的愤懑不满,斩华雄应是关羽全然为“义”而战之一证。

在关羽的戎马生涯中.守义而战的例子还不少,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斩颜良,诛文丑。当时兵败,刘备附绍,关羽降汉,兄弟之间互不知晓,关羽领命与颜良对阵,首先是想打听

刘备下落,以便尽早相聚。二是报曹操的不杀之思,以尽信义之举。斩杀二将,颇显关羽神威。颜良不可一世,连斩曹部二将,关羽出阵,快马飞刀,突出一个“速”字。诛文丑,又有一个“巧”字,先是用计令文军大乱,然后截住厮杀,取胜亦速。

此乃守义而战。此后,关羽进军,闻知刘备确在绍部,欲星夜而往,“但恨吾斩绍二将,恐今事变矣。”一个“恨”字,现出多少忠心与信义。

三、重义而动。

在关羽的心目中,刘备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小沛为吕布追杀,兵败之后,刘备暂投曹操,用韬晦之计巧过难关。身在曹营,刘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曹操却邀刘饮酒时,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后借雷声掩饰。

就在煮酒论英雄之时,关羽、张飞闻知刘备被请走,立即“撞入后园,手提定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见到刘备与曹操之后,两人便按剑而立。尊刘护刘,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

四、护义而降。

刘关张早期根基不稳,不断依附他人以保全自身,又不断寻机自立,徐州、小沛几收几失。关羽自守下邳,保护着刘备妻小。曹操大军压境,张辽在关羽失城困窘之中前来劝降,晓以利害,关羽也自知不降必死。按勇士之志,可杀而不可辱,可死而不可降,但关羽正肩负着保护刘备妻小的重任,弃任而死,似有不义,因此,便有降曹一段。但关羽又不同一般降将,他要降汉不降曹,还要让刘备家小得到皇叔俸禄善赡,并且一经知晓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样的投降,恐怕古今中外难找第二,但关羽就是关羽。曹操爽快答应三条之后,关羽又让曹操退军,容他人城禀告刘妻,这真有些得寸进尺。但其间全然没有一点私心私利,都在忠刘“义”上。

护义而降之后,还有一个细节,即关羽随曹军班师还许昌。“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见公如此,愈加敬服。”

这个细节看起来平常,但足见曹操奸诈。当初张辽向他禀呈关羽三约时,他不允“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一条,认为“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是张辽劝他“更施厚恩以结其心”,方才应允。曹操看出,仅凭施恩,难以留住关羽,而乱了他的君臣之礼,关羽自己也不便再 去投刘备了。使其与嫂共处一室,实属为人所不齿之下策,但曹操却做得出来。关羽光明磊落,夜立户外,其忠义之心更是跃然纸上。

《三国演义》写降事比比皆是,但不是无奈,便是不义,唯有关羽、黄忠之降,写出了光明与大义。

五、奉义而辞。

关羽知晓刘备下落之后,立即辞别曹操,曹操避而不见,便不辞而别。一路上,由于没有拿到曹操文书,守将一一阻拦,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演出了流传千古的夺路之争,也写就了关羽忠义最有气势的篇章。可以说,到这里,全书对关羽忠义性格的刻画既是高潮,也是完成。

在过关斩将的过程中,关羽每到关口。总是下马施礼,好言求路。总是对方不允,先行动武之时,才被迫反抗,杀将求路,对其余军士,一概晓以缘委,不予诛杀。并且把刘备的两个妻子甚是看重,精心护卫,不让出一点差错。即使受了箭伤,亦毫不怠慢,其忠义之心,着实天地可鉴。

从思想性格的刻画而言,到了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忠义形象已经完成。此后还有诸多义举,最典型的是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在诸葛亮的精心设计下,终于有了一次捉拿曹操的机会。如果消灭曹操,掌握北方,便有了压倒孙吴之势,平定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就可能成为现实。但关羽与曹操面对面的时候,竟不忘旧恩,心中不忍,放走曹操,正是这一放,使蜀汉江山永在下风,诸葛亮晚年六出祁山,终不能灭魏,反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关羽义释曹操,当作对蜀汉不义而论。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关羽的忠义思想确实具有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有着相当复杂的内容。这种忠义思想,有如下特点:

第一,好汉不从二主。

关羽一旦跟了刘备,便铁了心,万变不改,万死不辞。

关羽的“义”,是信义,义气。

关羽追随刘备,在三方争斗中,屑弱势的一方,尤其是早期,屡屡兵败,没有立足之地,但他意志坚定,决不动摇。为了保全刘备妻小,他一度暂附曹营,曹操为了收买他,三天小宴,五天大宴,达到无所不予的地步,但他毫不动心,一旦打听到刘备的去处,任何力量都不能阻他前行。

关羽的重义,达到了对其他一切都看轻的程度。这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言行为义而动。

关羽的言行,始终与“义”连在一起,为了“义”,他可以快马飞刀,令人头落地,也可以勒转马头,让敌首逃跑;可以勇斩强敌,转瞬取胜,也可以心头不忍,刀下留人;可以不睬军师,自行其事,也可以俯首听命,忠心效力。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受“义”的牵制,为“义”而动。“义”高于一切。

第三,重义不惜废公。

关羽的“义”,有浓厚的个人义气的成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因义害公之举,不足为训。《三国演义》写到此处,多次提到“义”,如借曹操之口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

深明《春秋》,岂不知庚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又偌作者之口说“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年 曹操许多恿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这真是把害义写成了熏义,这样的“义”,实不足取。

关羽为孙权所害,《三国演义》颂之曰:“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褒扬之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关羽亡后,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建庙,四时致祭。这恐怕是最早的关庙了。

随着关羽忠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关羽从历史上的忠臣形象成为万众效仿的偶像,他的地位也从臣到帝。在明清两朝,对关羽的崇拜达到高潮。到处修建关帝庙,长年烟火不断,成为民间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从我们荆州市来讲,为关羽修建的庙宇楼阁更是繁多,稍大一些的村镇,镇镇都有关帝庙,江陵与沙市城区更有规模较大的关帝庙,沙市中山公园内还建有春秋阁,与孙叔敖墓相邻,成为城内的重要景现。

对关羽的推崇,对忠义思想的颂扬,从关帝庙这一特有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其间的精神内涵,即文化底蕴。笔者研究粗浅,提出几点看法,请专家们指正。

第一、忠义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传递出正直的处世原则。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与《春秋》实在联系不多,但作者却有意识地把关羽的忠义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称赞他“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又说“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关羽奉是一名武将,征战一生,就是由于忠义。才成了儒家学说的履行者。可见,崇关与尊孔是一致的。

孔子的儒家学说与关羽的忠义思想,传递出正直的处世原则,这一点是非常鲜明的。作为一种精神导向,关帝庙连年不断的朝圣活动,应当说是一种趋善的行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关羽就是一十大好人、大善人,要去学习他,效仿他。

在我们国家,有着上千年的尊孔的历史,孔子的学说,具有很强的规范人的行为的力量,是一种准则,这是不能随意抹杀的事实。而对关羽的推祟,倡导忠于国君,讲究信义,使孔学的规范作用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具体化了。

第二、忠义与报效国家结合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有为的进取精神。

关羽从民间义士到蜀国栋梁,走了一条报效国家,进取有为的道路。他的人生轨迹实质上也成为一种精神向导,引导人们走进取之路。

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写下了许壮丽的篇章,如岳飞、郑成功等等,这些英雄人物也都在人民群众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关帝庙常常把关

羽与这些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有些地方建庙,干脆以“关岳庙”命名,这种精神传播更加直接明了。

在我们荆楚大地,不论是关帝庙还是关岳庙,都非常突出地向人们传递了报效国家,奋进有为的思想。“男儿志四海”成为民众中间的时尚与追求。一代接着一代的荆楚儿女读书习武,应考投军,每一个朝代都出了许多志士名人,他们的生活历程,都有着忠义思想的探深烙印。

第三、忠义与清正廉洁联系在一起,传递出一种为国为民的人生追求。

在沙市中山公园,春秋阁是专门为弘扬关羽的忠义思想而修建的,楼阁里面,有关羽塑像一座,关羽一手持着青龙僵月刀,一手捧着孔子《春秋》专心研读。在春秋阁旁,是楚国名士孙叔敖之墓,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为官清廉,享誉一方。据考证,孙叔敖死后,楚国出现多处他的墓冢,大多为衣冠幂,说明老百姓怀念之深。中山公园里的墓也是衣冠冢,墓与阁连在一起,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就是把忠义与清正廉洁联系在一起,人们来到这里,凭吊两位先人的英灵,传颂他们的故事,并不断用他们的事迹激励后人。因为有了这样的墓,阁景点,周围的居民都知晓其中的故事,并且用这些故事来教育小孩子,传播一种清正的文化思想。

正是因为关帝庙的普及,其精神得到广泛传扬,许多家庭的家教都以此为内容,可见其深入人心,影响广泛。

应该说,在长期崇尚关羽忠义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关帝庙的文化底蕴,集中了其中优秀的,本质的一面,因此,是进步的,有价值的。关帝庙得以经久不衰,也是有民众基础的。据说,《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人物刘掸死后,也曾在成都为其修了庙宇,但这个亡国之君没有群众根基,人们讨厌,庙也被拆掉了,而关帝庙遍及全国,尤其是在荆州,历代修建,受人瞻仰,没有深刻的文化底蕴是办不到的。

当然,我们也还是应当看到,关羽的忠义思想,确实有着以义害公的成份,有太重个人义气的成份,这种负面的东西,也十分自然的对后人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界限,我们现在必须分清楚。

正是因为有了负面的成份,关羽本人在过关斩将之后,一直发展不顺,不是太骄,便是太软,以致最后大意轻敌,败在年轻的东吴人陆逊手中。这本身也是一个历史的教训。所以,关羽的最后悲剧,也是与“义”有关连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城镇上的关帝庙大多被拆除了,到了文革期间,更是荡然无存。现在,在有些地方又开始复建,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关帝庙又燃起了香火。时代的发展,会给关帝庙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这是不容量疑的。让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扬弃。

篇二:浅谈关羽的忠义形象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浅谈关羽的忠义形象

作 者

系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100101113

指导老师

日 期 2014年5 月5日

学生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院长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浅谈关羽的忠义形象

魏翔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 要:《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众人皆知,他为人勇猛、忠义、智慧,他的忠义精神为后人所推崇和膜拜,在感叹他侠义忠勇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他的忠义精神。在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终把他塑造成忠义的楷模,勇武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也是寄托了后人对忠义之士的渴望。我将从关羽的言语行动,勇猛智慧,曹操爱惜其才和关羽对后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关羽的忠义形象。

关键词:关羽;忠义;智慧;崇拜

谈起关羽,人们的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三国演义》所描绘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人称其为“美髯公”,“头戴青巾,身着绿色战袍,手拿青龙偃月刀,足跨追风赤兔马”的英雄形象。 他身披战袍,左手捻须,右手拿一本《春秋》,专注读书的形象至今还清晰的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1]千百年来,关羽被尊称为“武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武力超群,而在于他有智谋有胆识有谋略。这些特点不仅仅为那些侠客武士所崇拜,并为士子圣贤所赞扬。他的这些外表形象实际上是对其忠义智慧胆识文化特色的表现。时至今日,不少地方还有关羽的庙宇,正说明对他的崇拜热情到现在也没有丝毫的减弱。他能有如此待遇并不是因为后人崇拜他的武力,而是推崇他的忠勇、守信、仁义。

一 、以言语、行动写忠义

在作品中主要体现关羽的核心品质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通过其语言、行动写出他的性格特点,来展示“忠义”形象,他的这些品格特点震撼着人的内心,不仅在当时为人感叹,到现在人们也是极为推崇。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自己许下的忠义诺言。

(一)刘、关、张三豪杰桃园结义

小说从一开始,通过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着力刻画了关羽的高大威武忠义双全的形象,从人物一出场就对关羽的忠义作出质的规定。视其形貌:“身长九尺三寸,髯长

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英雄洒脱的气质,忠厚重义的品格,使我们如见其人。从其外貌上更是符合中国古代戏剧脸谱的特色,“重枣”色既为红色,红色在戏剧脸谱中象征忠义。关羽以其独特的外貌,在向后人诠释着忠,演绎着义。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我们可以从其短短的几句对话中了解到关羽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关羽言语豪爽、利落,仗义执言,就算是对刚见一面的刘备和张飞,对自己的身世毫不遮掩,他自报家世姓名说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他的回答绝对是言简而不失豪气。从其谈论出生,离家原委中得知其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使自己飘落江湖。当得知有报效国家尽忠效力的机会仍毅然前往,说明他心中不仅有为人侠义也有尽忠报国的志向。他拥有一身好武艺,在《三国演义》中他的武艺仅次于吕布,

为人更是深明大义,见有招兵破黄巾贼而去投军,他投军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破贼”。

这显然是一种以身报国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流落他乡,身无定处,关羽为国为民的意愿仍是很强烈,把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3]

从其行动上更能表现其忠义,当张飞欲“三人结为兄弟”共赴投军时,关羽毫不迟疑,慷慨应允,并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关羽一生也在践行着他这个诺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无论身在何处,永远心系兄弟,唯长兄刘备马首是瞻。从第一回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编草席的刘备还是杀猪的张飞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更无钱粮兵马。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是志向相投,欲报国家平黄巾军,是英雄惜英雄。从行动上表明关羽是一位讲忠义喜结交的豪杰。

从他的相貌、语言、行为都集中表现出一个“忠义之士”的特征,忠义智勇贯穿于他的一生,成为其品格的核心,为后人所敬仰。尤其是在小说的后文中,多次描绘其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形象。至死不渝,不违背桃园结义的誓言。正如李贽尖锐的指出:“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4]古往今来我们无不在羡慕刘、关、张的兄弟情谊,感叹关羽的忠义品质。

(二)忠义品性令敌手折服

儒家认为,“义”是“立德之本,诸德之发也”。《管子·心术》说“君臣父子之间之事曰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儒家认为“义”是以“忠”为前提的,。一个人立身安命首先要忠于父忠于君,才能以“义”取身安命。关羽是集文人形象和武将特征

于一身,他深知春秋大义,更是明白“忠”与“义”的关系。

关羽的“义”绝不是今天我们所片面理解的那种江湖“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是能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的“忠义”。 [5]关羽高尚的气节和品德,不仅仅在蜀汉流传,即使是蜀汉之外对他为人忠义都大加赞赏,无论是奸雄曹操还是一代枭雄孙权对其品德都是无比敬仰。从其行动上,无论是在对刘备的忠义,还是与敌人对决,关羽表现的是一种侠者风范,忠勇仁义,不乘人之危,不投机取巧,更不会以诈取胜,就算是与强劲的敌人相遇,也要公平对决,不暗箭伤人,更不会为胜利而采取龌蹉卑鄙下流的手段,他做事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他重品德也重气节,义薄云天使对手感叹。他过五关时明知道守关将领并不会真心放其通过,而仍是以真心去对待,他快意恩仇,斩六将时被逼无奈,但也是情理之中,他忠于兄弟,用生命去维护结拜誓言,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一共对曹操下跪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张辽,第二次是感谢曹操赠其赤兔马。关羽从来没有为了一个人来向别人头,就算是丢到自己性命也保持孤傲的头颅。张辽又是何许人也,又有何德何能值得关羽去为他下跪呢?张辽原是吕布帐下的一员大将,曾奉吕布之命攻打小沛,关羽因其“仪表非俗”而相劝之“何故失身于贼”,因“知此人有忠义之气”,不用恶言相加,“以正言感之”,使迎战的张飞罢战领悟。[6]可见关羽是欣赏张辽身上的“忠义之气”,正是对其自身忠义之志真实的写照。第五十三回写到“关云长义释黄汉升”更加深化了他对敌手的重情守义特征的描写。无论是张辽还是黄忠都最后成为忠心报主的战将,他们都是一代忠臣名将,名垂千古。

关羽的忠义对同时代的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以马超为例,马超是三国名将,初降刘备,“刘备见而深爱之,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马超这么做关羽当然是不允许了,关羽“请杀之”,先主以恩德服于天下当然是不同意了。最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当大会诸将时候,关、张二人并站立在刘备两侧。当马超进来,正要去入座,但见关、张立而先帝两旁,大惊,从此以后尊事刘备。是因为关羽对先帝的忠义态度,使马超大惊,更是关羽对先帝的忠义让马超所震撼,更使其终身为蜀汉建功立业。关羽用自己的行动,深深地给桀骜的马超上了一课,使三国英雄马超也对先帝大为敬畏,并使其为蜀汉尽心尽力。

(三)侠肝义胆美名远扬

小说开篇就点明关羽的侠义之心,他见不得世间不平事,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整个表现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小说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甚是传神,

篇三:浅谈关羽的忠义形象

浅谈关羽的忠义形象

摘 要:《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众人皆知,他为人勇猛、忠义、智慧,他的忠义精神为后人所推崇和膜拜,在感叹他侠义忠勇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他的忠义精神。在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终把他塑造成忠义的楷模,勇武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也是寄托了后人对忠义之士的渴望。我将从关羽的言语行动,勇猛智慧,曹操爱惜其才和关羽对后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关羽的忠义形象。

关键词:关羽;忠义;智慧;崇拜

谈起关羽,人们的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三国演义》所描绘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人称其为“美髯公”,“头戴青巾,身着绿色战袍,手拿青龙偃月刀,足跨追风赤兔马”的英雄形象。 他身披战袍,左手捻须,右手拿一本《春秋》,专注读书的形象至今还清晰的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1]千百年来,关羽被尊称为“武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武力超群,而在于他有智谋有胆识有谋略。这些特点不仅仅为那些侠客武士所崇拜,并为士子圣贤所赞扬。他的这些外表形象实际上是对其忠义智慧胆识文化特色的表现。时至今日,不少地方还有关羽的庙宇,正说明对他的崇拜热情到现在也没有丝毫的减弱。他能有如此待遇并不是因为后人崇拜他的武力,而是推崇他的忠勇、守信、仁义。

一 、以言语、行动写忠义

在作品中主要体现关羽的核心品质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通过其语言、行动写出他的性格特点,来展示“忠义”形象,他的这些品格特点震撼着人的内心,不仅在当时为人感叹,到现在人们也是极为推崇。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自己许下的忠义诺言。

(一)刘、关、张三豪杰桃园结义

小说从一开始,通过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着力刻画了关羽的高大威武忠义双全的形象,从人物一出场就对关羽的忠义作出质的规定。视其形貌:“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2]关羽英雄洒脱的气质,忠厚重义的品格,使我们如见其人。从其外貌上更是符合中国古代戏剧脸谱的特色,“重枣”色既为红色,红色在戏剧脸谱中象征忠义。关羽以其独特的外貌,在向后

人诠释着忠,演绎着义。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我们可以从其短短的几句对话中了解到关羽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关羽言语豪爽、利落,仗义执言,就算是对刚见一面的刘备和张飞,对自己的身世毫不遮掩,他自报家世姓名说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他的回答绝对是言简而不失豪气。从其谈论出生,离家原委中得知其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使自己飘落江湖。当得知有报效国家尽忠效力的机会仍毅然前往,说明他心中不仅有为人侠义也有尽忠报国的志向。他拥有一身好武艺,在《三国演义》中他的武艺仅次于吕布,

为人更是深明大义,见有招兵破黄巾贼而去投军,他投军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破贼”。

这显然是一种以身报国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流落他乡,身无定处,关羽为国为民的意愿仍是很强烈,把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3]

从其行动上更能表现其忠义,当张飞欲“三人结为兄弟”共赴投军时,关羽毫不迟疑,慷慨应允,并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关羽一生也在践行着他这个诺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无论身在何处,永远心系兄弟,唯长兄刘备马首是瞻。从第一回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编草席的刘备还是杀猪的张飞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更无钱粮兵马。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是志向相投,欲报国家平黄巾军,是英雄惜英雄。从行动上表明关羽是一位讲忠义喜结交的豪杰。

从他的相貌、语言、行为都集中表现出一个“忠义之士”的特征,忠义智勇贯穿于他的一生,成为其品格的核心,为后人所敬仰。尤其是在小说的后文中,多次描绘其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形象。至死不渝,不违背桃园结义的誓言。正如李贽尖锐的指出:“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4]古往今来我们无不在羡慕刘、关、张的兄弟情谊,感叹关羽的忠义品质。

(二)忠义品性令敌手折服

儒家认为,“义”是“立德之本,诸德之发也”。《管子·心术》说“君臣父子之间之事曰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儒家认为“义”是以“忠”为前提的,。一个人立身安命首先要忠于父忠于君,才能以“义”取身安命。关羽是集文人形象和武将特征于一身,他深知春秋大义,更是明白“忠”与“义”的关系。

关羽的“义”绝不是今天我们所片面理解的那种江湖“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是能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的“忠义”。 [5]关羽高尚

的气节和品德,不仅仅在蜀汉流传,即使是蜀汉之外对他为人忠义都大加赞赏,无论是奸雄曹操还是一代枭雄孙权对其品德都是无比敬仰。从其行动上,无论是在对刘备的忠义,还是与敌人对决,关羽表现的是一种侠者风范,忠勇仁义,不乘人之危,不投机取巧,更不会以诈取胜,就算是与强劲的敌人相遇,也要公平对决,不暗箭伤人,更不会为胜利而采取龌蹉卑鄙下流的手段,他做事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他重品德也重气节,义薄云天使对手感叹。他过五关时明知道守关将领并不会真心放其通过,而仍是以真心去对待,他快意恩仇,斩六将时被逼无奈,但也是情理之中,他忠于兄弟,用生命去维护结拜誓言,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一共对曹操下跪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张辽,第二次是感谢曹操赠其赤兔马。关羽从来没有为了一个人来向别人头,就算是丢到自己性命也保持孤傲的头颅。张辽又是何许人也,又有何德何能值得关羽去为他下跪呢?张辽原是吕布帐下的一员大将,曾奉吕布之命攻打小沛,关羽因其“仪表非俗”而相劝之“何故失身于贼”,因“知此人有忠义之气”,不用恶言相加,“以正言感之”,使迎战的张飞罢战领悟。[6]可见关羽是欣赏张辽身上的“忠义之气”,正是对其自身忠义之志真实的写照。第五十三回写到“关云长义释黄汉升”更加深化了他对敌手的重情守义特征的描写。无论是张辽还是黄忠都最后成为忠心报主的战将,他们都是一代忠臣名将,名垂千古。

关羽的忠义对同时代的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以马超为例,马超是三国名将,初降刘备,“刘备见而深爱之,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马超这么做关羽当然是不允许了,关羽“请杀之”,先主以恩德服于天下当然是不同意了。最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当大会诸将时候,关、张二人并站立在刘备两侧。当马超进来,正要去入座,但见关、张立而先帝两旁,大惊,从此以后尊事刘备。是因为关羽对先帝的忠义态度,使马超大惊,更是关羽对先帝的忠义让马超所震撼,更使其终身为蜀汉建功立业。关羽用自己的行动,深深地给桀骜的马超上了一课,使三国英雄马超也对先帝大为敬畏,并使其为蜀汉尽心尽力。

(三)侠肝义胆美名远扬

小说开篇就点明关羽的侠义之心,他见不得世间不平事,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整个表现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小说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甚是传神,关羽手臂中毒,华佗对其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关羽对答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从谈话中可以看出他直面死亡,就算自己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没改变其侠义忠勇之志。任凭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众人皆掩面失色,而他却静坐

不变,饮酒吃肉,谈笑弈棋,不显任何痛苦之色。华佗感叹其为“真神人也”,众将更是大为佩服他的侠肝义胆,处变不惊的精神。

他既有侠义也不缺失仁义,对弱者他怀有一颗宽厚仁义之心。关羽在漫漫千里寻兄的路上,就算是危难时期也不失侠义之情,替胡老大人捎带家书给其小儿胡班,也正是这封家书救关羽一行人的命,胡班感其重情重义恩德,冒死放走关羽不忍加害。借住郭家,对郭氏之子更是仁至义尽,郭家小儿先偷其赤兔马关羽看在他老父郭常之面留其性命,但郭氏之子不思悔改,半路纠集黄巾军来抢赤兔马,即便是这样关羽还是放了他,并没有取其性命,而是放其生路,这既是侠义也是仁义。当刘备刚落脚徐州时候,曹操就派大将刘岱、王忠攻略,二将战败,刘、王二人被俘,刘备施以仁义治天下,准备放走二将时,张飞要去拦杀,被关羽阻却。[7]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关羽得志还是失志之时,表现的都是其仁义宽厚,不以强欺弱,而是以仁义示天下的侠义品性。

(四)兵败走麦城

关羽品德高远,无论是在帮助刘备“恢复帝业”还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管前面遇到多大困难,无论前方是千军万马还是万丈深渊,他都是义无反顾,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气节和忠义之志。即使是荆州失守兵败麦城也至死不渝,从不委曲求全贪生怕死,而是光明磊落,死的其所,更不苟活于世。

荆州失守的危难之际,仍在想着试图重新夺回,就算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对兄弟的承诺,也是对蜀汉王朝的忠心,不成功便成仁。面对东吴劝降不变“汉家节”,“吾乃汉将,岂降贼乎”字字有声。关羽的“忠义之气”直上云霄,“玉可碎而不可以改其志,竹可焚而不可以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正如后世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降,一个忠义凛然的形象展现在脑海中。所以被东吴的孙权称为“真忠臣也”。即使高官厚禄也改变不了其忠义之心,其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就算是奸雄曹操在关羽死后也是对其大加封赏,更是以王的葬礼来安葬其亡灵,可见战场上的对手也对其忠义之志大为感叹,欣赏他忠义品质。

二、以勇猛、智慧写忠义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集勇猛、智慧于一身。作者不仅仅从正面来写关羽的“忠义”形象,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来展现关羽的勇猛无敌,有胆识更兼有智慧的特点。而所有的这些方面,展现的就是他的“忠义”,因其勇猛,有胆识有智慧,才能做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才能最终达到“恢复刘汉王朝”的忠义理想。

(一)温酒斩华雄,足可见其“勇”

华雄是董卓帐下一员猛将。小说在其中出场时极力的渲染华雄的威武、高大、勇猛,“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尤其是在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将危险的局势下,只不过是玄德之弟的关羽主动请战,一个小小“马弓手”,不惧外强内疑的局面,“出账提刀,飞身上马”,“酒尚温时斩华雄”,以极其夸张简单的笔调,详略得当的语言处理,彰显了其勇猛无比,胆识超群的特点。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显示着其大气豪迈,英勇无敌的气概,传奇着忠君报国平天下的赤子之心,用勇猛传奇着忠义,用行动书写着武将勇猛的本色。

(二)放水淹七军,足可见其“智”

从小说中我们知道于禁乃曹操的心腹大将,曹操认为派他到樊城驰援可保万无一失,但事实却并不如曹操打算的那么好。当面对于禁大军,关羽表现的是处变不惊,即使是面对敌前先锋庞德暗箭袭来,伤其手臂,并不是以报私仇为快,而是先大局后私仇,这是一种大气和智慧的体现。如果不是于禁心胸狭窄,怕功归庞德,而不听其劝告,一意孤行驻军在罾口。当关羽得知于禁驻军罾口,大喜说“于禁必为我所擒矣”,更是说“鱼入罾口,岂能久乎”,起初诸将并不信,但事实证明关羽是对的,为主将者上知天时下知地理。结果是秋雨大致,关羽掘襄江之水,淹于禁大军于汪洋之中,不动兵马致敌于危难之中,使于禁帐前跪拜投降,这是因“智慧”取得胜利。也是智慧勇猛使关羽威震天下,诸侯惊骇。当处在复杂的局势下,关羽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冷静沉着,充分显露出一代儒将的智慧,有勇有谋的特点,使其性格更加丰满。可见在其“智”后面,是一颗忠心报君的心。

(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足见其“猛”

关羽兵败屯山,无奈作出“降汉不降曹”的约定之举,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牵挂着大哥刘备,屡次要离开,却苦无刘备音信,无处去寻找兄长。当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便拜别曹操径直往河北寻兄去。不管前面关隘是谁把守,都不可阻挡其寻兄的去路。是“忠义”驱使他,成为他千里寻兄的精神动力。他保护两位嫂嫂更是尽心尽力,无论何时都遵守“尊卑之礼”,表现着他“忠肝义胆”之心。“良禽择木而栖”,而作为“忠义之士”,更是竭尽全力地寻找“忠义之主”。因刘备宽厚仁义,为人忠厚,深得民心,又被称为“刘皇叔”,关羽更是誓死追随。也正因是如此,“五关”必定翻过,“六将”也必然斩杀,从其“猛”的背后折射出“忠义”之品性。他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其勇猛名望不言而喻,他替刘备驻守一方,更体现刘备对其忠心和能力的信任,为蜀汉他更是鞠躬尽瘁,直至战死,留得“生前身后名”。

篇四:分析关羽忠义形象的特征

论关羽忠义形象的双重特征

内容摘要:关羽是民间在历史真实性基础上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经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封建时代偶像,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封建社会忠义的全部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凝聚,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关羽的忠义观为人们所推崇敬仰的同时,由于它身上深深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体现了儒家忠义的色彩,暴露出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必然又存在许多消极因素。本文通过丰富事例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全面阐述了关羽忠义观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充分肯定了关羽所表现的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也指出了关羽身上带有的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的问题,认为对关羽忠义观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关羽 形象 忠义 特征

前言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诸葛亮、曹操被称为“三绝”。作者精心加工了一个个传奇故事,对关羽的传奇经历浓墨重彩,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精忠贯日月,大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忠”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对“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誓言的恪守。“义”包含了“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从而构成了关羽内在人格的支柱。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在人们的心里关羽就是忠义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推崇,传诵一时。以往学者研究关羽的忠义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有的过分拔高关羽的忠义精神。而有的又过分贬低关羽的忠义行为。本文着力改变以往传统的关羽忠义的描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用辩证的眼光分析看待关羽的忠义观念,一方面通过描写关羽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肯定了关羽忠义的正面效应,关羽的这种忠义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又通过描写关羽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揭示了由于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关羽的忠义思想中又包含有诸多复杂的负面效应,必须坚决摒弃。

一、关羽忠义观的正面效应

关羽忠义精神有着悠久而浓厚的历史渊源。忠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义精神传播于古老的神州大地,构成了我们民族魂的要素之一,对我们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小说作者和广大人民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创造和美化了关羽的品质,使之更加理想化,体现了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时代儒家审美趣味,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其正面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舍生取义的精神。

关羽自幼读书,学春秋大义,儒家强调“主忠信”,要求对君主忠诚不二、对兄长忠义、对朋友信义。关羽深受儒家忠义、仁义思想的影响,认为“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桃园三结义,其誓词“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体现了关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也是这样实践的。这在《三国演义》败走麦城的章节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由于未能及时攻取樊城,曹操遣大将徐晃率军增援樊城,致使关羽进攻受阻。孙权则乘虚袭夺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北伐失败,退守麦城。《三国演义》通过被围困境、诸葛劝降、生命威胁三个情景来描写关羽的舍生取义。首先,在被围麦城时,关羽没有退缩,在自己已然负伤的情况下,而是仍意图夺回荆州,面对敌将挑衅勇敢迎战,清楚地表明了自己不变的“汉家”情结。其次,在东吴诸葛瑾劝降时,诸葛瑾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劝其早日归降。关

羽义正辞严拒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忠义之气直冲云天。第三,在孙权以生命相威胁时,关羽厉声大骂,绝不贪生怕死而妥协,不惧生死,大义凛然。“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表明了高尚的节操。一代名将,最后终于为刘蜀集团献出了生命,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舍生取义的真谛,彰显了视死如归,坚韧不拨的精神。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的荣辱观认为,生存必须以义为上,把人的道义价值看作高于物质利益,同时强调要把道德原则转化为行动主体的道德动机。关羽就是这种舍生取义精神的历史典型代表,为了成全忠义,他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关羽的品德、气节和忠义形象闪耀出愈加夺目的光彩,为后人所景仰。

2、蔑视荣华的气节。

关羽从桃园结义直至战死沙场,长达35年的岁月里,在当时社会混乱,王室衰微,群龙无首的形势下,他始终忠实蜀国,至死不渝,视金钱如粪土,不贪图个人富贵荣华,不舍弃义这个根本去追求富贵,不因为贪图安逸的生活而放弃对义的追求,这在弃曹归刘事件中表现最为突出。建安五年初,他被曹操所俘获,曹操当时为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已成为汉室太上皇。关羽追随的刘备始终处在不得势的境遇中,长期颠沛流离、仰人鼻息。《三国演义》此时将关羽置于强势曹操和弱势刘备的双向选择中,选择曹操意味着荣华富贵,选择刘备意味着苦累奔波。归曹后,关羽极受曹操礼遇和赏识,曹操以客礼待关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时而赐金银,时而送美女,时而赠战袍,时而送宝马,真是细致入微。而这些都不能动摇关羽为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的决心。关羽身在富贵之中,美女金帛不足以动其心,高官礼遇不以移其志,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一举一动,一思一念,全在那存亡未卜、穷愁窘迫的结义兄弟身上,生则不背之,死则誓以共死。在得知刘备下落后,便毅然挂印封金,弃曹归刘,斩关夺路千里独行。义、利关系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论题,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追求荣华富贵是人的初始本能,儒家贵义贱利认为“义”重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索取不义之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关羽这种不恋高官厚禄,不图荣华富贵,不顾危难艰辛,始终忠于桃园之盟的高风亮节、耿耿丹心,如同皓月当空,体现了世人所共同追求的“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的理想境界。

3、知恩图报的品质。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情节表现了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品质,从而使关羽的忠义思想熠熠生辉。只要有恩于己,关羽就必会报答,不管是眼前和日后。《三国演义》对关羽两种情况下的报恩都作了细致刻划。在他归刘之前,曹操命张辽探其口气,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可见,关羽虽然不肯弃刘降曹,但他知道自己欠曹操很多恩情,表示要对曹操报恩后方才归刘。为了早日回报曹操的恩遇,尽快能够寻找刘备,当袁绍征讨曹操时,关羽主动请命出战,杀颜良、诛文丑,攻破州县,立下一系列显赫战功。事后,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仍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投奔先主。关羽离开曹操前,还留书一封“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这就是日后报恩情结的流露,从而也为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埋下了伏笔。而这些都是缘于恩义,这从另一个侧面为关羽的忠义形象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知恩图报是儒家做人的起码道德,不能知恩图报,或者恩将仇报,以怨报德,那就是小人,甚至禽兽不如。由此而儒家有人、禽和君子、小人之辨。在关羽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儒家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其信守诺言,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如此坦荡胸襟绝非常人可及。

二、关羽忠义观的负面效应

关羽忠义观根源于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当时环境强调对统治阶段忠贞不二,不能有丝毫

的违背,封建社会阶级压迫极为严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需要义气来相互帮助,解脱所遭受的苦难,反抗统治阶段的迫害。因此,关羽忠义观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暴露出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其负面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忠一人而轻社稷。 刘关张三人结义后,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刘备“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表现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之义。关羽的义带有一种报恩的色彩,更多的是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的义。《三国演义》描写曹操挟天子田猎,受礼于群臣,关羽首先出于忠君忠国、保存汉室刘氏天下的忠义思想,认为操贼欺君罔上,欲杀之。然而,刘备一个暗示就止住了关羽的行为。曹操欺君罔上行为使关羽面临着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的选择中,虽然关羽明知“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但他仍听命于刘备。可见,关羽的对兄之义高于对君之忠。正是为了这样的义,关羽为了寻找刘备食不甘寝不安,一得知刘备去向,不辞千里万里立即出发投奔。关羽终究是三国时代封建割据势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忠义较为简单,他主要是尽忠于一人,那就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在封建社会,忠的最高体现就是忠君,忠君即是忠国。关羽所报的“国家”指汉室刘氏天下。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是由刘备汉室后裔这个纽带联系起来的,但在前期二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羽的忠义虽然首指对君之忠,但尤为突出之处还在于他的“义”,即对兄之义。“报国”与“不背兄”是一个整体,他既要忠义于国家,又要忠义于刘备。刘备虽然暂时无权后来却还是霸据一方的封建皇帝,也就是说他只是尽义于私,尽忠于个人,他所做的不是为了国家正义的事业,而是充当封建统治者争天下的工具。这种对某个政治集团或某个帝王的忠诚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悲剧性色彩,这样的忠诚必然会发生扭曲变形,使事物发展偏离轨道,是极其危险的。

2、重私义而废公利。

封建社会的忠义和个人的恩义相分离是以失去原则为代价的。在关羽的忠义价值观念中,义要高于忠。当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的时候,天平倒向义的一方,朋友之义高于一切,在大是大非面前,关羽一直将个人的感情凌驾于集团利益之上,一切行为均以个人恩怨和情感为转移,坚持以自己所推崇的“义气”行事,甚至不顾国家、集体的利益,这也正是关羽讲义气的最大弱点。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一个很经典的片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以往对自己的恩德,在双方决战的严重关头放走了蜀汉集团的头号敌人,很典型的以私废公。华容道释曹对蜀汉集团的忠与拼将性命酬知己的义之间尖锐对立,将关羽陷入了两难的情感境地。从忠于蜀汉集团的立场来看,曹操是图谋篡逆的“汉贼”和死敌,绝对不能放过。但从个人关系来看,曹操对关羽可谓恩深义重,他很难下手捉住曹操。不放,谓之忠而不义;放之,谓之义而不忠。虽然关羽在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中犹豫挣扎,处境十分矛盾。但是最后仍经不起曹操的软语求情,冒着犯军令状的危险,冒着对兄长和自己蜀汉事业背叛的危险放跑了曹操,也就是为了一己私恩而背叛了原则。用封建传统道德标准或者中国古典文学追求的审美理想来评判,“则义勇之气可掬”。如以政治标准和客观的眼光来评判,是敌我不分、轻重不分,应甘当军令。毛宗岗称赞关羽释曹是“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过分夸大了关羽之义,明显有失偏颇。

3、常骄矜而失大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用来形容关羽再适合不过。关羽性格最大的问题就是骄傲狂妄、目中无人,轻视士大夫,这也使之成为历史上因骄傲自大而误事的反面典型。在长达35年的征战生涯中,关羽战胜了重重艰险,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三国闻名天下的勇将。但在这过程中也逐渐养成了他骄矜的品性。功劳越大,声望越高,骄矜越甚。《三国演义》有很多故事是反映关羽的骄矜自大,如欲与马超对决、不愿与黄忠同为五虎将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正是由于他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凡事常违指令,任性而为,随意而行,

只顾自己的个人喜好而考虑大局得失。可见关羽的忠义是短视、有缺陷的,不能称之为完美意义上的忠义。如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时,诸葛亮特意为他制定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而关羽上任后就把诸葛先生的话抛在脑后。孙权派葛谨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提亲,关羽却瞧不起孙权的孩子,大骂孙权的孩子是狗儿子,从而激怒了孙权。于是孙权联合曹操攻打关羽,使之陷于两面受敌的危险境地,结果荆州陷落,自己败逃至麦城。其实关羽在内心也是非常清楚联吴拒曹的重要性的,但是由于实际中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错误行为,把本来可以结为盟友、共同抗曹的东吴集团视之为鼠辈,不听从诸葛丞相的军令,不重视执行联吴抗曹的既定国策,导致吴蜀矛盾的激化,不仅使自己走向灭亡,而且给蜀国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灾难,蜀国自此由鼎盛走向衰落,在某种程度上说关羽要付很大的责任。

结语

关羽是作者极力歌颂赞美的艺术典型,是作者追求传统道德理想与人们审美理想的统一的结果,寄托着人们美好的人生理想。关羽的忠义观念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忠义观念有其积极性,也有其消极性,表现为多种形式,既有对君对国的忠,又有对友对民的义。关羽的忠义经过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忠中有义,义中有忠。有时忠义又往往难以两全,但忠义不可调和的矛盾却在关羽的悲剧性中得到了统一、冶炼和净化,也最终使关羽的性格理想化,升华到了可歌可泣的境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虽然关羽的忠义观并不完美,但是瑕不掩玉。我们应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关羽的忠义观,取其精华,倡导重信取义的优良品行。弃其糟粕,摒却封建君主的愚忠和狭隘的个人之义,则关羽忠义精神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4、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1990.

5、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

引言出处: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白话今译》16页

2、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三国演义》117页

3、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三国演义》3页

4、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三国演义》355页

5、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三国演义》356页

6、凡人之性,莫不善义。《汉书·董仲舒传》25页

7、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演义》118页

8、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三国演义》123页

9、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三国演义》7页

10、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三国演义》94页

11、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三国演义》231页

篇五:前论关羽忠义形象的主体特征

论关羽忠义形象的双重特征

内容摘要:关羽是民间在历史真实性基础上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经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封建时代偶像,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封建社会忠义的全部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凝聚,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关羽的忠义观为人们所推崇敬仰的同时,由于它身上深深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体现了儒家忠义的色彩,暴露出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必然又存在许多消极因素。本文通过丰富事例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全面阐述了关羽忠义观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充分肯定了关羽所表现的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也指出了关羽身上带有的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的问题,认为对关羽忠义观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关羽 形象 忠义 特征

前言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诸葛亮、曹操被称为“三绝”。作者精心加工了一个个传奇故事,对关羽的传奇经历浓墨重彩,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精忠贯日月,大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忠”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对“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誓言的恪守。“义”包含了“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从而构成了关羽内在人格的支柱。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在人们的心里关羽就是忠义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推崇,传诵一时。以往学者研究关羽的忠义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有的过分拔高关羽的忠义精神。而有的又过分贬低关羽的忠义行为。本文着力改变以往传统的关羽忠义的描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用辩证的眼光分析看待关羽的忠义观念,一方面通过描写关羽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肯定了关羽忠义的正面效应,关羽的这种忠义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又通过描写关羽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揭示了由于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关羽的忠义思想中又包含有诸多复杂的负面效应,必须坚决摒弃。

一、关羽忠义观的正面效应

关羽忠义精神有着悠久而浓厚的历史渊源。忠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义精神传播于古老的神州大地,构成了我们民族魂的要素之一,对我们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小说作者和广大人民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创造和美化了关羽的品质,使之更加理想化,体现了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时代儒家审美趣味,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其正面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舍生取义的精神。

关羽自幼读书,学春秋大义,儒家强调“主忠信”,要求对君主忠诚不二、对兄长忠义、对朋友信义。关羽深受儒家忠义、仁义思想的影响,认为“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桃园三结义,其誓词“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体现了关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也是这样实践的。这在《三国演义》败走麦城的章节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由于未能及时攻取樊城,曹操遣大将徐晃率军增援樊城,致使关羽进攻受阻。孙权则乘虚袭夺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北伐失败,退守麦城。《三国演义》通过被围困境、诸葛劝降、生命威胁三个情景来描写关羽的舍生取义。首先,在被围麦城时,关羽没有退缩,在自己已然负伤的情况下,而是仍意图夺回荆州,面对敌将挑衅勇敢迎战,清楚地表明了自己不变的“汉家”情结。其次,在东吴诸葛瑾劝降时,诸葛瑾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劝其早日归降。关

羽义正辞严拒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忠义之气直冲云天。第三,在孙权以生命相威胁时,关羽厉声大骂,绝不贪生怕死而妥协,不惧生死,大义凛然。“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表明了高尚的节操。一代名将,最后终于为刘蜀集团献出了生命,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舍生取义的真谛,彰显了视死如归,坚韧不拨的精神。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的荣辱观认为,生存必须以义为上,把人的道义价值看作高于物质利益,同时强调要把道德原则转化为行动主体的道德动机。关羽就是这种舍生取义精神的历史典型代表,为了成全忠义,他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关羽的品德、气节和忠义形象闪耀出愈加夺目的光彩,为后人所景仰。

2、蔑视荣华的气节。

关羽从桃园结义直至战死沙场,长达35年的岁月里,在当时社会混乱,王室衰微,群龙无首的形势下,他始终忠实蜀国,至死不渝,视金钱如粪土,不贪图个人富贵荣华,不舍弃义这个根本去追求富贵,不因为贪图安逸的生活而放弃对义的追求,这在弃曹归刘事件中表现最为突出。建安五年初,他被曹操所俘获,曹操当时为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已成为汉室太上皇。关羽追随的刘备始终处在不得势的境遇中,长期颠沛流离、仰人鼻息。《三国演义》此时将关羽置于强势曹操和弱势刘备的双向选择中,选择曹操意味着荣华富贵,选择刘备意味着苦累奔波。归曹后,关羽极受曹操礼遇和赏识,曹操以客礼待关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时而赐金银,时而送美女,时而赠战袍,时而送宝马,真是细致入微。而这些都不能动摇关羽为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的决心。关羽身在富贵之中,美女金帛不足以动其心,高官礼遇不以移其志,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一举一动,一思一念,全在那存亡未卜、穷愁窘迫的结义兄弟身上,生则不背之,死则誓以共死。在得知刘备下落后,便毅然挂印封金,弃曹归刘,斩关夺路千里独行。义、利关系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论题,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追求荣华富贵是人的初始本能,儒家贵义贱利认为“义”重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索取不义之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关羽这种不恋高官厚禄,不图荣华富贵,不顾危难艰辛,始终忠于桃园之盟的高风亮节、耿耿丹心,如同皓月当空,体现了世人所共同追求的“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的理想境界。

3、知恩图报的品质。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情节表现了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品质,从而使关羽的忠义思想熠熠生辉。只要有恩于己,关羽就必会报答,不管是眼前和日后。《三国演义》对关羽两种情况下的报恩都作了细致刻划。在他归刘之前,曹操命张辽探其口气,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可见,关羽虽然不肯弃刘降曹,但他知道自己欠曹操很多恩情,表示要对曹操报恩后方才归刘。为了早日回报曹操的恩遇,尽快能够寻找刘备,当袁绍征讨曹操时,关羽主动请命出战,杀颜良、诛文丑,攻破州县,立下一系列显赫战功。事后,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仍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投奔先主。关羽离开曹操前,还留书一封“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这就是日后报恩情结的流露,从而也为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埋下了伏笔。而这些都是缘于恩义,这从另一个侧面为关羽的忠义形象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知恩图报是儒家做人的起码道德,不能知恩图报,或者恩将仇报,以怨报德,那就是小人,甚至禽兽不如。由此而儒家有人、禽和君子、小人之辨。在关羽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儒家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其信守诺言,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如此坦荡胸襟绝非常人可及。

二、关羽忠义观的负面效应

关羽忠义观根源于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当时环境强调对统治阶段忠贞不二,不能有丝毫

的违背,封建社会阶级压迫极为严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需要义气来相互帮助,解脱所遭受的苦难,反抗统治阶段的迫害。因此,关羽忠义观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暴露出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其负面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忠一人而轻社稷。 刘关张三人结义后,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刘备“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表现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之义。关羽的义带有一种报恩的色彩,更多的是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的义。《三国演义》描写曹操挟天子田猎,受礼于群臣,关羽首先出于忠君忠国、保存汉室刘氏天下的忠义思想,认为操贼欺君罔上,欲杀之。然而,刘备一个暗示就止住了关羽的行为。曹操欺君罔上行为使关羽面临着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的选择中,虽然关羽明知“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但他仍听命于刘备。可见,关羽的对兄之义高于对君之忠。正是为了这样的义,关羽为了寻找刘备食不甘寝不安,一得知刘备去向,不辞千里万里立即出发投奔。关羽终究是三国时代封建割据势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忠义较为简单,他主要是尽忠于一人,那就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在封建社会,忠的最高体现就是忠君,忠君即是忠国。关羽所报的“国家”指汉室刘氏天下。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是由刘备汉室后裔这个纽带联系起来的,但在前期二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羽的忠义虽然首指对君之忠,但尤为突出之处还在于他的“义”,即对兄之义。“报国”与“不背兄”是一个整体,他既要忠义于国家,又要忠义于刘备。刘备虽然暂时无权后来却还是霸据一方的封建皇帝,也就是说他只是尽义于私,尽忠于个人,他所做的不是为了国家正义的事业,而是充当封建统治者争天下的工具。这种对某个政治集团或某个帝王的忠诚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悲剧性色彩,这样的忠诚必然会发生扭曲变形,使事物发展偏离轨道,是极其危险的。

2、重私义而废公利。

封建社会的忠义和个人的恩义相分离是以失去原则为代价的。在关羽的忠义价值观念中,义要高于忠。当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的时候,天平倒向义的一方,朋友之义高于一切,在大是大非面前,关羽一直将个人的感情凌驾于集团利益之上,一切行为均以个人恩怨和情感为转移,坚持以自己所推崇的“义气”行事,甚至不顾国家、集体的利益,这也正是关羽讲义气的最大弱点。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一个很经典的片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以往对自己的恩德,在双方决战的严重关头放走了蜀汉集团的头号敌人,很典型的以私废公。华容道释曹对蜀汉集团的忠与拼将性命酬知己的义之间尖锐对立,将关羽陷入了两难的情感境地。从忠于蜀汉集团的立场来看,曹操是图谋篡逆的“汉贼”和死敌,绝对不能放过。但从个人关系来看,曹操对关羽可谓恩深义重,他很难下手捉住曹操。不放,谓之忠而不义;放之,谓之义而不忠。虽然关羽在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中犹豫挣扎,处境十分矛盾。但是最后仍经不起曹操的软语求情,冒着犯军令状的危险,冒着对兄长和自己蜀汉事业背叛的危险放跑了曹操,也就是为了一己私恩而背叛了原则。用封建传统道德标准或者中国古典文学追求的审美理想来评判,“则义勇之气可掬”。如以政治标准和客观的眼光来评判,是敌我不分、轻重不分,应甘当军令。毛宗岗称赞关羽释曹是“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过分夸大了关羽之义,明显有失偏颇。

3、常骄矜而失大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用来形容关羽再适合不过。关羽性格最大的问题就是骄傲狂妄、目中无人,轻视士大夫,这也使之成为历史上因骄傲自大而误事的反面典型。在长达35年的征战生涯中,关羽战胜了重重艰险,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三国闻名天下的勇将。但在这过程中也逐渐养成了他骄矜的品性。功劳越大,声望越高,骄矜越甚。《三国演义》有很多故事是反映关羽的骄矜自大,如欲与马超对决、不愿与黄忠同为五虎将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正是由于他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凡事常违指令,任性而为,随意而行,

只顾自己的个人喜好而考虑大局得失。可见关羽的忠义是短视、有缺陷的,不能称之为完美意义上的忠义。如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时,诸葛亮特意为他制定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而关羽上任后就把诸葛先生的话抛在脑后。孙权派葛谨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提亲,关羽却瞧不起孙权的孩子,大骂孙权的孩子是狗儿子,从而激怒了孙权。于是孙权联合曹操攻打关羽,使之陷于两面受敌的危险境地,结果荆州陷落,自己败逃至麦城。其实关羽在内心也是非常清楚联吴拒曹的重要性的,但是由于实际中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错误行为,把本来可以结为盟友、共同抗曹的东吴集团视之为鼠辈,不听从诸葛丞相的军令,不重视执行联吴抗曹的既定国策,导致吴蜀矛盾的激化,不仅使自己走向灭亡,而且给蜀国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灾难,蜀国自此由鼎盛走向衰落,在某种程度上说关羽要付很大的责任。

结语

关羽是作者极力歌颂赞美的艺术典型,是作者追求传统道德理想与人们审美理想的统一的结果,寄托着人们美好的人生理想。关羽的忠义观念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忠义观念有其积极性,也有其消极性,表现为多种形式,既有对君对国的忠,又有对友对民的义。关羽的忠义经过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忠中有义,义中有忠。有时忠义又往往难以两全,但忠义不可调和的矛盾却在关羽的悲剧性中得到了统一、冶炼和净化,也最终使关羽的性格理想化,升华到了可歌可泣的境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虽然关羽的忠义观并不完美,但是瑕不掩玉。我们应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关羽的忠义观,取其精华,倡导重信取义的优良品行。弃其糟粕,摒却封建君主的愚忠和狭隘的个人之义,则关羽忠义精神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4、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1990.

5、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

引言出处: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白话今译》16页

2、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三国演义》117页

3、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三国演义》3页

4、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三国演义》355页

5、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三国演义》356页

6、凡人之性,莫不善义。《汉书·董仲舒传》25页

7、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演义》118页

8、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三国演义》123页

9、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三国演义》7页

10、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三国演义》94页

11、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三国演义》231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