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美慧树奇妙的生命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8:23:07 小学作文
美慧树奇妙的生命ppt小学作文

篇一:奇妙的生命现象

奇妙的生命现象

严整的生命结构:

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3.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4.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5.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平面镜和凹面镜

6.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7.转换器:调换物镜。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 显微镜的使用的步骤P13-14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 ⑵对光 ⑶安放装片 ⑷观察 ⑸整理和存放。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b q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 倍数 。 同样光源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6、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物镜。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在生物界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细胞生物 和多细胞 生物。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病毒除外。

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分为滴.取 浸 盖 染。

注意: 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滴生理盐水,目的是 保持细胞形态;

②取材前要先漱口,是为了除去食物残渣;

③盖盖玻片时,为避免产生气泡,应使盖玻片一侧接触液滴,缓 缓放平

④染色时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身边的生物 现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他们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等五大类群,除 病毒 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废物)

②生长发育 ③繁殖 ④ 遗传变异 ⑤应激性

三.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 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 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 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二. 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洋葱表皮细胞植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可以流动的与外界物资进行交换,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能传递遗传信息 。

液泡: 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能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可以流动的与外界物资进行交换,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细胞的分裂 :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即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2、细胞的分裂过程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二.细胞的分化:

1分化: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资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2组织: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其中人体中数目最多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4植物的四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2系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哺乳动物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4、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一.生物圈:有生物 生存的这个圈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 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1.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2. 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3. 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4.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例如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是_光照__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 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3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种:①、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②、种间关系:寄生(蛔虫,菟丝子)、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捕食关系(鳄鱼捕食)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如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和相通的气腔 以满足呼吸的需要。仙人掌的叶退化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

2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可生殖范围 内,某生物的个体数量最多。

3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 环境

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 的形成。

3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 增加了大气湿度。

4细菌等微生物 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绿色植物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代表植物 作用

藻类植物 一般生活在水中 大多单细胞个体,无根茎叶分化,低等植物。 水绵,海带, 紫菜,鹿角菜等 绿色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中90%的氧由藻类植物提供

蕨类植物 阴暗潮湿 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体形大,适应陆地能力强 孢子繁殖 卷柏、满江红等

食用(紫萁,蕨)药用(贯从,卷柏,凤尾蕨)满江红(饲料肥料)芒萁(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水陆都有 个体高大根茎叶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种子繁殖 银杏(植物界中的活化石)、苏铁马尾松、水仙、银杉等等 食用,药用,绿化美化环境等等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1大树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植物的蒸腾作用

2什么是蒸腾作用?植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水分,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其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 的影响。

3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上表皮、叶肉、叶脉、下表皮

4保卫细胞的形态、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特点及作用:气孔有两个半月型的保卫细胞 组成,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 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 的控制。气孔的作用: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5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水分 和无机盐的 运输,也可以有效的散热

6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⑴去掉部分枝叶 ⑵傍晚或阴天移栽⑶植物体的根多带些湿土 等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一、光和作用的产物

1、天竺葵的实验 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实验过程

⑴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为什么要把提前房贷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⑵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⑶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

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⑷染色:用碘液染色

⑸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细木条会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1海尔蒙特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质量的增加不是来源于土壤。

2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验证了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 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甲装置比乙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标记处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气体使快熄灭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和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4、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6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实验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P70-71

实验步骤234的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实验步骤2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热量,步骤3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消耗氧气,步骤4说明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农作物的田间松土和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2贮存粮食水果时要降低呼吸作用。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光 有机物、

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活细胞 有机物、

氧气 有无光

皆可 二氧化碳、

水 释放能量

篇二:1奇妙的生命世界

翠屏区赵场初级中学校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第一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丰富多彩的生命的现象,知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是地球生命的基本构成部分。

2.知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都是庞大的生命群类,知道“生物”的多样性特点;知道是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家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3.形成对生命世界的自觉的情感基础:具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性冲动。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生命所包含的四个大类,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教学难点:

人类生命与动植物、微生物生命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教材,初步感知本章节内容

三、学习“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 部分

(一)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

1、学生朗读本节文字

2、学生观看本节图片,感知植物世界的“绚丽多彩”。

3、用具体的语言说明植物王国的“庞大”和“奇妙”。

4、阅读“小资料”《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和《傲然挺立的黄山松》

5、讨论:我最喜欢的植物

(要求:可以描写植物某部分的形状,介绍它的特性,颂扬它的精神等)

(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1、游戏:说动物名称,前面,前面说过的后面同学不能说,说错的用肢体语言表演说错

的动物形象。

2、抽学生学生朗读本节文字。

3、学生观看本节图片,用一句话描写书上三种动物中其中一种的神态,必须用上拟人或者比喻修辞。

4、阅读“小资料”《机敏的牧羊犬》和《巨大的蓝鲸》。

(三)学习“神秘的微生物”部分

1、学生朗读本节文字。

2、观看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几个特点:一是特别的小,人的肉眼很难看见;二是数量庞大;三是几乎无所不在。

3、讨论:生活中的微生物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命的奇迹” 部分

1、学生朗读本节文字

2、讨论:为什么说人类是生命的奇迹

3、学生观看本节图片,认识人类的文化创造与科技发明。

二、活动

1、说说还有哪些文化创造和科技发明显示出人类的伟大创造力?

2、写一写你看了这几幅图后有什么感悟并交流。

三、拓展练习

1、写一首小诗或者一段散文,题目为:《如果世界没有了你(指植物或者动物)》

2、全班交流。

篇三:生命真奇妙

<生命真奇妙>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知道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

2、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知道人类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

3、通过对地球家园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和赞美,培养积极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的兴趣。

4、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说明人类的文化创造和科技发明,以显示出人类的伟大创造力。

二、教学过程:

(一)、举例导入。

由蓝天上飞翔的鸟儿、草原上疾驰的骏马、海洋中畅游的鱼儿,还有茂密的森林、绚烂的花朵……引入如此美妙的世界。

(二)、主题一: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

1、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

(1)、学生看图画,思考:植物世界为什么绚丽多彩?

(2)、学生例举出自己看见过的、或知道的植物名称。

(3)、学生阅读资料:植物王国是一个庞大而奇妙的世界。目前已经被科学家发现的植物大约有40万种,由此把地球装扮得美丽多娇。

(4)、展示图画,荒漠里的仙人掌和黄山松,思考:它们为什么能在那里生长?

小组交流:同学之间提出看法,相互交流。

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1)、学生看图画,思考:动物世界为什么千姿百态?

(2)、学生例举出自己看见过的、或知道的动物名称。

(3)、学生阅读资料:目前科学家已经知道的动物有100多万种,动物是地球家园的重要居民,也是人类的重要伙伴,为什么?。

(4)、展示图画,机敏的牧羊犬和海中巨大的蓝鲸,思考:它们有什么特征?

小组交流:同学之间提出看法,相互讨论。

3、神秘的微生物

(1)、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一个数量庞大的生物群体,它们是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那么要借助什么仪器才能看得见呢?

(2)、学生例举出自己看见过的、或知道的微生物名称。

(3)、学生思考:微生物有何作用?

小组交流:同学之间提出看法,相互讨论。

4、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生命世界的特征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生命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三)、主题二:生命的奇迹

1、提出问题:在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中,有一枝生命的奇葩,那就是人类,为什么?

小组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提出见解。

2、提出问题: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的显著区别有那些?

小组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提出见解。

小结: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的显著区别是:人有思想和智慧。

3、看图说话:人类的文化创造与科技发明

学生活动:同学们收集相关的资料,说明还有哪些文化创造和科技发明显示出人类的伟大创造力?

4、实践活动:同学们先观察教材中四幅图画,有何感悟?写下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四)、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家园有一个全新的完整的认识,人类、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奥妙无穷的生命全景图。我们应该赞美生命,珍爱生命。

(五)、课外作业。

要求同学们利用假期对大自然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加强对大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加深对生命资源的珍惜和爱护。

四、课后反思:

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生命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人类是生命奇迹的创造者。

2、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和赞美,培养积极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的兴趣。

3、学生在查阅资料、参观、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提高理性认识。学生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人际交流,学会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然,这次教学活动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还不强,学生积累的知识还不够丰富,由于是农村的孩子,不懂得方法,也受资源限制,没有充分的时间查找资料。

篇四:奇妙的生命现象练习题

奇妙的生命现象练习题

一.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0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是 。(填序号)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3)做“糖拌番茄”这道菜时,盛番茄的器皿本来没有水,但过一

段时间后,器皿里有很多水,这些水是___,主要来自番茄细胞

中的[ ] ;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

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细胞具有[ ]

(4)图乙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为[ ] 。

(5)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2.(6分)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表示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l---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B2属于________组织,此组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C表示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_____

(4)A结构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5)从微观到宏观来描述,玉米与人体的结构层次不同的是 。

3.(11分)下面是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序号,在 上填写结构名称。)

(1)取镜时,右手要握住[ ] ,左手要托住[ ] 。

(2)转动可升降镜筒的结构有[ ] 和[ ] ,其

中后者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显微镜的物镜安装在[ ] 上,目镜直接安装在[ ] 上。

(4)在用显微镜观察一玻片标本时,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一小黑点,

移动玻片标本,小黑点不动,换用其他的物镜,小黑点仍在原处不动,

你认为小黑点最可能在[ ] 上。

(5)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6)现有一台显微镜,它的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物像最终放大了400倍,那么这台显微镜所使用的物镜的放大倍数是 。

4.(6分)右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

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

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

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

是 。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键是( )

A. 运气好 B. 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 观察时认真 D. 实验用具好看

40.(7分)请写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篇五:第一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

第一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丰富多彩的生命的现象,知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是地球生命的基本构成部分。

2.知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都是庞大的生命群类,知道

“生物”的多样性特点;知道是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家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3.形成对生命世界的自觉的情感基础:具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性冲动。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地球生命所包含的四个大类,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教学难点

难点一在微生物的教学,主要是微生物的生命表现形式使学生很难理解微生物也是生命的一大族类;难点二是人类生命与动植物、微生物生命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本课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运用讲解、讲述、复述、讲练等方法的结合,力求通过讲授加深学生对各个部分的理解。如对“多姿多才的生命现象”部分的讲授,开始主要描述“蓝天上飞翔的鸟儿,陆地上栖息的动物,海洋中畅游的鱼凫,高山上耸立的林木,原野上一望无际的花草”等美丽生动的动植物世界,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描述动植物更丰富的美丽和生动的图景。然后,教师将讲述的落脚点放在“都因为生命的装点”,突出是因为“生命”才有美丽生动的动植物世界的主题。又如对“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的讲述,除了继续描述美丽生动的动植物世界外,可将讲述的重点放在“丰富多彩的动植物是生命创造的伟大奇迹,也是我们人类依存、繁衍、延续的生命基础

美慧树奇妙的生命ppt

”,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题。

2.欣赏法。一是对课本图片的欣赏;二是对课本文字的欣赏;三是对课本文字描述的图景的欣赏;四是对教师提供的多媒体图片、挂图和动植物声像资料的欣赏等。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动植物世界美丽生动”的印象,同时要引导学生从“动植物世界美丽生动的形象”的一般性声像欣赏到对“生命世界的伟大”的高层次精神性欣赏。

3.问题法。本课问题法的运用主要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部分,当学生阅读或教师阅读了“我们看到有高耸入云的千年古树,也有争奇斗艳的艳丽花朵;有带刺的玫瑰,也有一触即闭的含羞草;有跟随太阳转动的向日葵,也有高山雪地的雪莲花;有奔如闪电的猎豹,也有跚跚步履的企鹅---”这段文字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还能够举出哪些特别有趣的动植物反映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二是在学习到“生命的奇迹”部分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人类生命是生命世界的奇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

4.观察与比较法。本课观察与比较法的运用主要放在以下方面,即在本课最后的“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对四幅图进行观察和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感悟生命的生机和活力。

5、讨论法。本课讨论法的运用主要放在以下方面,即在本课最后的“活动”时,当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后,老师让同学们开展讨论,讨论的主题即“有生命的地球和没有生命的星球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讨论后要求同学们写下自己的感悟。

(一)过程指导

采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放映与讲解相结合是本课设计的基本思路。

引入。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导课,“为什么说生命世界是奇妙的”?,此处,核心和重点都是“奇

妙”二字。接着,老师可通过多媒体图片放映,展现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包括植物、动物等,呈现大自然最美的景象和动植物一些独特、有趣的生物习性;然后,点明两个基本思想:一是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阐明了生命世界的“奇妙”;二是奇妙的、美丽的大自然景象都是因为生命的存在。(四)活动建议

本课“实践活动”,教师让学生讨论后完成“活动”。请2~5名学生公开演读自己的感悟。教师根据学生的公开演读作本课的总结性陈述: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有生生不息的人类,展示了一幅奥妙无穷的生命全景图;在我们的地球家园,炫灿多彩的生物群构成了一曲美妙的生命赞美诗;地球因生命而美丽;生命使人赞美、生命让人珍惜。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部分教学时,不仅要大量呈现其多样性、丰富性,还要注意其生长特性、生活习性的介绍,而这些生长特性、生活习性的介绍要选择表现生命的高贵、顽强等具有人文启发的内容。

2.在进行“生命的奇迹”部分教学时,既要注意即要说明人类也是生命世界

的重要成员,又要强调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区别,强调人的生物性的同时也要强调人的社会性。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