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长堤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05:29:36 体裁作文
长堤街体裁作文

篇一:广州信义会馆

判断创意产业园区是否成功,重点是看其从开发到运营是否为可持续地发展,并且业态性质 能否保持为创意产业。

(1)创意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问题

(2)创意产业园区的特色问题

(3)创意产业园区的经济社会利益平衡

问题

交通:信义会馆距离公交车芳村站300m左右,距离地铁1号线芳村站出口700m左右。与信义

开发模式:会馆直接相邻的道路只有沿江的以步行为主的长堤街,交通量很小,较少有机动车干扰。

信义会馆的开发改造,是由政府牵头,开发商主导的。在珠江两岸的整治之时,市领导就决定保留原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成为“退二进三”的政策示范工程

从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角度来讲,信义会馆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规模不够大,二是成本 不低廉。因此,信义会馆在定位上进行了调整,同样是做创意产业,从吸引创意个体,转变成为吸引创意组织为主。在信义会馆入驻的近二十家公司里,大多数是非常知名的企业,比如奥美广告、亚虎文化传播、A&H设计工作室、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机场研究所、美国排名第三的运动品牌UA、著名的画廊渔歌晚唱等(图9~10)。信义会馆本身的建筑和环境就是一个独特的品牌,再加上入驻企业的名望,可谓是珠联璧合,能够把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由于招商走的是高端路线,因此,宣传上也与之相协调。信义会馆并没有在对市民的宣传中 投入精力,也不刻意去吸引游客,甚至很多广州本地人都不知道信义会馆这个地方。对比信义会馆在普通市民中的默默无闻和在时尚界的赫赫有名,我们可以发现其开发和宣传的独到之处:面向对象,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开发商主导开发的优势。 信义会馆的运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通过为

企业提供办公空间而获得长期的租金;二是经营自有酒店式公寓,为企业的来访客户提供住

宿服务,获得中短期租金;三是对多功能展厅的管理服务,配合活动主办方进行环境布置、安全防卫、后勤保障等工作,获得短期租金。

成功经验:①经营——商业主导,统一开发,独立经营。投资公司负责改造设计到招商管理的全过程,而后续的管理则由专业的物业公司负责,投资公司作为业主只在园内设常驻办公室,这样就能做到开发、经营专业化。

②招商——扬长避短,注重品牌效应。广州的商业氛围浓厚,艺术人才储备量及文化氛围并 不如北京、上海等城市,不适合走艺术家园区的路子,而须采取高档商业包装、吸引创意群落进驻的策略,同时保证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

③设计——风格统一,特色鲜明,注重保护。园区由设计师统一设计,而非艺术家个人改 造,整体风貌一致,避免一般创意产业园早期的粗糙感。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文化,注重整体与细部的协调统一,凸显岭南文化艺术,体现地域特点。

篇二:中国十大经典地方早餐

中国十大经典地方早餐

1、兰州牛肉拉面

著称天下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兰州的风味小吃。就像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一样,兰州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 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这其间凝聚着陈马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兰州不愧为是世界牛肉面之乡。

2、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的传统小吃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拌油摊晾,吃时再放在沸水里烫热,加上调料,成品面道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诱人食欲。

3、西安糊辣汤

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今早的早餐十有八九吃的是糊辣汤,似乎在我有吃的记忆的时候,就有糊辣汤这个名词伴随着。早已记不清第一次吃是什么时候。糊辣汤,陕西人民最经典的小吃之一,可以说凝聚了陕西小吃的精华。几乎在西安,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糊辣汤。早上穿行在背街小巷,随处可以闻到一口口大锅散发出肉汤的香味,听到卖糊辣汤的师傅用很有特色的坊上陕西话喊着:糊辣汤、热馍等等,看着木勺拉起的汤的线条。这才是陕西人的风情,西安人的生活。熬糊辣汤是西安回民的绝活,似乎没有外传,几乎卖糊辣汤的店都会有清真的牌子,而往往一些回民的泡馍馆早上也会客串卖糊辣汤。因为糊辣汤的精华在于汤,必定要用好的肉汤,而泡馍馆的那些纯正的羊肉或者牛肉汤正好能满足那些

饕餮者挑剔的口味。糊辣汤里面的菜很杂,几乎每一家卖糊辣汤的菜都各不相同,可能100家糊辣汤里就会有100种菜的搭配。这就让很多喝糊辣汤的人忽略了糊辣汤里的菜,但是我觉得糊辣汤里面的菜的选材和质量绝对直接影响到糊辣汤的品质。喝着糊辣汤,菜确实都没有了自己的味道,所有的味道都融入在那浓浓的汤里,以及牛肉丸子中.但是菜的口感却往往能给食客愉悦的感觉。我以为好的糊辣汤里,白菜帮子,土豆,豆角必不可少。糊辣汤的另一个主角便是馍了,而现在在西安除了在一些坊上的老字号,绝大多数店都用得是烧饼或者托托馍,让人有时候不禁为了一些不错但是被馍拖累的糊辣汤有了一丝惋惜。正宗的糊辣汤应该用半发面烙的大饼,吃时切开,按角卖。这种馍不会似发面馍那般泡一会便虚浮肿大,没有了馍味;也不会似死面馍这样不吃汤,让人仍感觉汤是汤,馍是馍。好的馍应该在掰完扔入碗中捞起时吃感觉馍就如菜一样,已经是汤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起糊辣汤,不得不提原来在大麦市街的好再来,或许这是西安第一家一整天专门卖糊辣汤的店。记得小时候中午来这吃糊辣汤的时候,总是人山人海。而在小小店铺两边的条桌条凳上看见的都是食客享受的表情。糊辣汤已经成了大部分西安人生活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回忆西安的糊辣汤,如今又回到了这片土地,倒也不用再想这个复杂的问题,我每周的早餐必然最少有3顿是糊辣汤。

4、北京的油条豆汁

豆汁: 豆汁是北京独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已流传了上千年。它是以绿豆为原料制成的,颜色暗淡,味道甜酸,第一次品尝往往会觉得难以下咽,但一旦你多尝几次,它淳厚的香味就让你欲罢不能了,难怪许多远在他乡的老北京,都对它念念不忘。人们在喝豆汁的时候,常常佐以焦圈、油条、薄脆、排叉一类油炸的食品或辣咸菜。位于崇文门外磁器口十字路口东南角的锦馨豆汁店味道最佳。

5、上海的糯米团

在老上海人的眼里,所谓的什么沙拉,比萨都不是什么好的早餐,他们心目中的早餐就是几十年的一种糍饭团子;我第一次吃这种早餐的时候,感觉就是怪怪的,先把一团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在上面放点榨菜,夹一根油条,卷成一个团子,就这样,这就是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

6、宁波的汤圆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宁波汤团始于宋元时期,已有700多年历史。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7、山东的煎饼

大饼卷大葱是众人皆知的典型山东土吃,这里的大饼实指的是煎饼,而不是正的大饼。大饼和煎饼的区别除了做法上不同,主要还在于其用料有异,前者为面烙成,后者为粗粮所作。在大饼卷大葱成名之时,白面还是稀有之物,粗粮煎为主食。

山东人称“摊煎饼”。工具也是特有的,几乎家家必备。首先是一个鏊子,实际上为铸铁

制成的圆形铁板,上面平整光滑,下面有三支角可以作为支撑,也可以在鏊子和地面间留下空间以便加柴烧火。再就是一个耙子,为一个木板,上面垂直按上一个把手,可以用手拖曳,也就是“摊”。当鏊子烧热以后,可以用勺子舀上一勺煎饼糊放到鏊子上,用耙子沿着鏊子摊一圈。由于鏊子是热的,&煎饼糊所到之处就迅速的被凝固一层,就是所谓的煎饼。没有凝固的就被耙子带着向前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整个鏊子摊满。耙子的长短正好等于鏊子的半径,所以耙子绕场一周,煎饼就成。为了煎饼质量更好,在上层的煎饼糊还没有完全凝固煎熟之前,用一块木板(称为刮子)在上面刮一下,可以使上面平整和厚度均匀。因为煎饼很薄,很容易熟,这一过要非常的快,否则就会焦了。待成熟以后,就可以揭起来了。

8、长沙的米粉

长沙人最爱吃的早餐就是米粉。长沙的米粉店,可多着呢!走遍大街小巷,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会有米粉店。名牌的,有桂林人米粉店、常德牛肉米粉店,以及甘长顺、杨欲兴的米粉。不知名的,那可就不计其数了。每一家米粉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味,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端上来时,只见一根根雪白透亮的米粉互相缠绕在一起,上面放着特制的酱汁,黄的豆角、绿的葱、深红的辣椒粉、褐色的牛肉片、淡红的脆花生,卤香扑鼻,让人不禁想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把米粉搅拌好了,也不管冷热就开始吃。你知道卤菜粉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厨师先把米粉用漏勺装好,再放进浓烈的童子骨汤里去,大约煮个3分钟就好了。然后放进大碗里,加上特制的卤汁、黄的豆角、绿的葱、深红的辣椒粉、褐色的牛肉片、淡红的脆花生。一碗热气腾腾的卤菜粉,就做好了。

9、重庆酸辣粉

酸辣粉很早以前流传于四川民间,它取材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走上街头,成为大街小巷的一种特色小吃。正宗八哥重庆酸辣粉,是八哥在酸辣粉的原有基础上,经过精心改进秘制,主原料仍采用四川民间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在辅以辣椒、醋等二十多种上等调味料,在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的情况下,把酸辣粉的味道演绎的淋漓尽致,吃了叫人流连忘返.

10、汉中的热面皮

汉中的面皮店,没有华丽的门脸和醒目的招牌,很多有名的面皮店,甚至连招牌都没有。有的只是很小的店面和标志性的一摞蒸笼,据我观察,炉子上的蒸笼磊得越高就说明这个店子的生意越好,这个没有名字的小店,蒸笼磊了快有一人高,生意好得不得了!调料也是有学问的,主要成分是新鲜炸好的辣椒油,另外还有少量的醋、一些盐、少量洋白菜、还有配菜(通常是豆芽和土豆丝,这些可以任选)。汉中人都具有“面皮情结”。出差的、求学的,在外打工的回到家乡,一下车,就眼巴巴地瞅准了面皮摊,迫不及待地冲上去,随便把行李一撂,先吃上一两碗。随着口舌间的享受,一切出门在外的烦恼以及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便也烟消云散了。

汉中面皮可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定位是热面皮,特点为切的要宽,辣椒要大,辣椒籽完整,各类调料齐全,调料水要多,吃起来酣畅淋漓,微微冒汗,有点象八戒吃人参果。其代表有夜市张明富、宗营坝巷周家、兴汉路教育学院又一村、体育场老一家蒋家、前进东路口姜家红娃。婉约派的面皮要放凉,根根细如丝,晶莹剔透,辣椒、调料精工细作,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食之爽口,气味芳香,余香四溢。其代表有东门桥老九盘盘面皮、钟楼黄家、前进路小吃街城固风味王家、中山街邓家。无论何种流派,面皮所拌配菜颜色必须讲究,豆芽、菠菜、红箩卜丝、黄瓜等,要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讲究的是赏心悦目。

篇三:明心路陆居路道路排水工程简介

设计资料

一、道路工程

1、工程地点位于:珠江以南,珠江隧道以东,芳村大道中以北,明心路以西,改造面积约为16ha。

2、设计范围:陆居路、长堤街、新隆沙三马路、二沙地、陆居路小区及明心社区部分内街。本次设计将该区域几条道路划分为A-F六条线,分别为:A线-陆居路;B、C线陆居小区道路;D线-新隆沙三马路;E线-二沙地路;F线-长堤街(酒吧街)。

3、道路现状

(1)陆居路全长约450米,路宽22-24米,其中行车道宽11米,路面结构为砼结构。道路连接芳村大道中至长堤街。

(2)长堤街(酒吧街)全长约400米,路宽11-13米,其中行车道宽7米,路面及人行道结构为砼结构上铺砌广场砖。道路连接珠江隧道、陆居路及明心路。

(3)新隆沙三马路全长约150米,道路连接珠江隧道至陆居路。二沙地路全长约190米,道路连接陆居路至明心路。道路宽6-11米,其中车行道宽5米,路面结构为砼结构。

(4)陆居路小区及明心社区的部分内街,路面结构为砼结构,由于地势较为低洼,下雨时经常出现水浸,

4、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改造内容包括如下:

(1)道路在排水系统改造完后,全路面进行修复重建,其中陆居路改为沥青结构;长堤街(酒吧街)保持原貌,在路面结构上加铺原样式广场砖;其余道路按砼路面结构恢复。

(2)配合排水设计,调整路面坡度。

(3)道路侧平石改用麻石。

4、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按照现状道路设计。

(1)陆居路(A线)道路横断面布臵形式:(西)人行道-2.0米非机动车道-3.5米车行道-3.5米车行道-2.0米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东)

道路横坡为双向坡,坡度为2.0%;人行道横坡为单向坡,坡度为1.5%。

(2)长堤街(F线)道路横断面布臵形式:(北)人行道(原有)-3.5米车行道-3.5米车行道-人行道(南)

道路横坡为双向坡,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为单向坡,坡度为1.5%。

(3)新隆沙三马路(D线)、二沙地路(E线)、B、C线道路横断面布臵形式:人行道-5.0米车行道-人行道

道路横坡为双向坡,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为单向坡,坡度为1.5%。

5、路面结构设计

本设计将原有路面结构破除,按新设计的路面结构实施。

(1)沥青路面结构(A线)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

8cm中粒式沥青砼调平层(AC-20)

20cm6%水泥石屑稳定基层

20cm4%水泥石屑稳定底基层

(2)砼路面结构(B、C、D、E线)

面层:25cm厚C30水泥砼

基层:30cm6%水泥石屑稳定层

(3)广场砖路面结构(F线)

面层:10×10×2.0cm彩色广场砖

调平层:3cm厚M10水泥砂浆

垫层:25cm厚C30水泥砼

基层:30cm6%水泥石屑稳定层

(4)内街(小区)道路管坑维修路面结构

砼路面结构:

面层:20cm厚C30水泥砼

基层:25cm6%水泥石屑稳定层

人行道砖路面结构(明心社区内街):

面层:30×15×6cm彩色人行道透水砖

调平层:3cm厚中粗砂调平层

基层:15cm6%水泥石屑稳定层

(5)侧平石

侧石采用30×15×100cm天然麻石;平石采用25×12×100cm天然麻石。

二、排水工程

1、排水设计

(1)雨水管网系统

新建雨水管道,雨水管道DN400-DN800、D900-D1200收集雨水,汇水面积分为5个区。4个出水口。2至5区经由南往北的主管将雨水排出珠江(沿用现有出水口),出水口管径为D700、D600、D800。1区(陆居路水浸段)将雨水分片收集,经过路管排到上市片区,水位低时自流出珠江;水位高时,关闭上市水闸,雨水进入上市泵站,抽排出珠江。

区内地下管线复杂区域或空间条件受限制区域不能布臵两套管道,将新建盖板边沟,收集区内雨水;地势高差大的地区可直接调节路面纵坡再于地势低洼处加设收水设施,集中区内雨水经雨水口排入新建雨水管道中。

(2)污水管网系统

由于陆居路原有合流管流向上市片区,与本设计污水流向不符,所以废除原有合流管,新建污水管。由于芳村大道中上截污管埋深过浅,将区内污水引向珠江沿岸边截污管中。

明心路已实施雨污分流,所有沿用原有明心路上管段,沿用区内原有合流管为污水管,只改造部分管径、标高不符合设计排水要求的管段,对区内收水设施不足路段加设收水口或雨水边沟,以实现雨污分流。

2、基础

(1)排水管、户线井、雨水口和检查井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必须达到120kPa以上。开挖后如发现有软土地基,要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人员。

(2)管坑两侧回填石屑至管顶50cm并用水冲实,石屑层以上回填土,分层压实,若无坚土,则回填石屑。塑料管管顶到路面的覆土少于70cm,须作C20砼包管10cm处理,加20cm×20cmФ12钢筋网,加筋长度为管径外延两侧各增长

10cm。

3、排水管

(1)排水管DN300-DN500的管段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排水管HDPE,DN600-DN800的管段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中空缠绕排水管HDPE,排水管DN900-DN1000的管段采用机制Ⅱ级重型钢筋砼承插管,排水管环刚度不小于8KN/m2。

(2)雨水管道采用管底平接,污水管道采用管顶平接。

(3)雨水口支管采用DN300,以坡度i=0.01接入检查井。

4、边沟、雨水口和户线井

(1)雨水口采用马路平入式雨水口,雨水口盖采用球墨铸铁新型防盗井环盖,雨水口井身用双隅砖砌,进水口处加设复合材料的防蚊防臭雨水口盖。

(2)所有雨水口面标高要求与路面平。

(3)户线井井盖采用砼井盖。

(4)新建户线井接驳原有居民立管,户线井均采用双隅砖砌。

(5)边沟采用双隅砖砌,盖板采用复合材料水蓖。

5、检查井、沉砂井、溢流井、拍门井

(1)检查井、沉砂井、溢流井均采用马路甲式,用双隅砖砌结,采用QT500-7球墨铸铁新型防盗井盖。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配C30井环,井身填浆,横竖饱满,井底设流槽。井身内外用1:2水泥砂浆批荡20mm厚。

(2)施工时如发现检查井收口高度不足时,可用马路特种检查井代替。

(3)施工时如果出现井面设计标高与该处道路实际标高不符,应将井面标高调整为与路面标高一致,井环可等路面成型后再座浆。

(4)拍门采用复合材料拍门。

6、基坑开挖支护

管坑深度小于等于1m且土质良好时,不作支护;基坑深度大于1m小于1.5m时,采用密木挡土板做支护(流砂位臵采用密钢挡土板);基坑深度大于等于1.5m时,采用槽钢进行止水和支护;基坑深度大于等于3m时,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

篇四:中国十大经典地方早餐

中国十大经典地方早餐

1、西安糊辣汤 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今早的早餐十有八九吃的是糊辣汤,似乎在我有吃的记忆的时候,就有糊辣汤这个名词伴随着。早已记不清第一次吃是什么时候。糊辣汤,陕西人民最经典的小吃之一,可以说凝聚了陕西小吃的精华。几乎在西安,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糊辣汤。早上穿行在背街小巷,随处可以闻到一口口大锅散发出肉汤的香味,听到卖糊辣汤的师傅用很有特色的坊上陕西话喊着:糊辣汤、热馍等等,看着木勺拉起的汤的线条。这才是陕西人的风情,西安人的生活。

熬糊辣汤是西安回民的绝活,似乎没有外传,几乎卖糊辣汤的店都会有清真的牌子,而往往一些回民的泡馍馆早上也会客串卖糊辣汤。因为糊辣汤的精华在于汤,必定要用好的肉汤,而泡馍馆的那些纯正的羊肉或者牛肉汤正好能满足那些饕餮者挑剔的口味。糊辣汤里面的菜很杂,几乎每一家卖糊辣汤的菜都各不相同,可能100家糊辣汤里就会有100种菜的搭配。这就让很多喝糊辣汤的人忽略了糊辣汤里的菜,但是我觉得糊辣汤里面的菜的选材和质量绝对直接影响到糊辣汤的品质。

喝着糊辣汤,菜确实都没有了自己的味道,所有的味道都融入在那浓浓的汤里,以及牛肉丸子中.但是菜的口感却往往能给食客愉悦的感觉。我以为好的糊辣汤里,白菜帮子,土豆,豆角必不可少。糊辣汤的另一个主角便是馍了,而现在在西安除了在一些坊上的老字号,绝大多数店都用得是烧饼或者托托馍,让人有时候不禁为了一些不错但是被馍拖累的糊辣汤有了一丝惋惜。正宗的糊辣汤应该用半发面烙的大饼,吃时切开,按角卖。这种馍不会似发面馍那般泡一会便虚浮肿大,没有了馍味;也不会似死面馍这样不吃汤,让人仍感觉汤是汤,馍是馍。好的馍应该在掰完扔入碗中捞起时吃感觉馍就如菜一样,已经是汤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起糊辣汤,不得不提原来在大麦市街的好再来,或许这是西安第一家一整天专门卖糊辣汤的店。记得小时候中午来这吃糊辣汤的时候,总是人山人海。而在小小店铺两边的条桌条凳上看见的都是食客享受的表情。糊辣汤已经成了大部分西安人生活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回忆西安的糊辣汤,如今又回到了这片土地,倒也不用再想这个复杂的问题,我每周的早餐必然最少有3顿是糊辣汤。

2、汉中的热面皮

汉中的面皮店,没有华丽的门脸和醒目的招牌,很多有名的面皮店,甚至连招牌都没有。有的只是很小的店面和标志性的一摞蒸笼,据我观察,炉子上的蒸笼磊得越高就说明这个店子的生意越好,这个没有名字的小店,蒸笼磊了快有一人高,生意好得不得了!调料也是有学问的,主要成分是新鲜炸好的辣椒油,另外还有少量的醋、一些盐、少量洋白菜、还有配菜(通常是豆芽和土豆丝,这些可以任选)。汉中人都具有“面皮情结”。出差的、求学的,在外打工的回到家乡,一下车,就眼巴巴地瞅准了面皮摊,迫不及待地冲上去,随便把行李一撂,先吃上一两碗。随着口舌间的享受,一切出门在外的烦恼以及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便也烟消云散了。

汉中面皮可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定位是热面皮,特点为切的要宽,辣椒要大,辣椒籽完整,各类调料齐全,调料水要多,吃起来酣畅淋漓,微微冒汗,有点象八戒吃人参果。其代表有夜市张明富、宗营坝巷周家、兴汉路教育学院又一村、体育场老一家蒋家、前进东路口姜家红娃。婉约派的面皮要放凉,根根细如丝,晶莹剔透,辣椒、调料精工细作,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食之爽口,气味芳香,余香四溢。其代表有东门桥老九盘盘面皮、钟楼黄家、前进路小吃街城固风味王家、中山街邓家。无论何种流派,面皮所拌配菜颜色必须讲究,豆芽、菠菜、红箩卜丝、黄瓜等,要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讲究的是赏心悦目。

3、兰州牛肉拉面

著称天下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兰州的风味小吃。就像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一样,兰州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这其间凝聚着陈马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兰州不愧为是世界牛肉面之乡。

4、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的传统小吃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面条事先煮熟,拌油摊晾,吃时再放在沸水里烫热,加上调料,成品面道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诱人食欲。

5、北京的油条豆汁

豆汁是北京独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已流传了上千年。它是以绿豆为原料制成的,颜色暗淡,味道甜酸,第一次品尝往往会觉得难以下咽,但一旦你多尝几次,它淳厚的香味就让你欲罢不能了,难怪许多远在他乡的老北京,都对它念念不忘。人们在喝豆汁的时候,常常佐以焦圈、油条、薄脆、排叉一类油炸的食品或辣咸菜。位于崇文门外磁器口十字路口东南角的锦馨豆汁店味道最佳。

6、上海的糯米团

在老上海人的眼里,所谓的什么沙拉,比萨都不是什么好的早餐,他们心目中的早餐就是几十年的一种糍饭团子;我第一次吃这种早餐的时候,感觉就是怪怪的,先把一团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在上面放点榨菜,夹一根油条,卷成一个团子,就这样,这就是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

7、宁波的汤圆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宁波汤团始于宋元时期,已有700多年历史。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8、山东的煎饼

大饼卷大葱是众人皆知的典型山东土吃,这里的大饼实指的是煎饼,而不是正的大饼。大饼和煎饼的区别除了做法上不同,主要还在于其用料有异,前者为面烙成,后者为粗粮所作。在大饼卷大葱成名之时,白面还是稀有之物,粗粮煎为主食。

山东人称“摊煎饼”。工具也是特有的,几乎家家必备。首先是一个鏊子,实际上为铸铁制成的圆形铁板,上面平整光滑,下面有三支角可以作为支撑,也可以在鏊子和地面间留下空间以便加柴烧火。再就是一个耙子,为一个木板,上面垂直按上一个把手,可以用手拖曳,也就是“摊”。当鏊子烧热以后,可以用勺子舀上一勺煎饼糊放到鏊子上,用耙子沿着鏊子摊一圈。由于鏊子是热的,煎饼糊所到之处就迅速的被凝固一层,就是所谓的煎饼。没有凝固的就被耙子带着向前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整个鏊子摊满。耙子的长短正好等于鏊子的半径,所以耙子绕场一周,煎饼就成。为了煎饼质量更好,在上层的煎饼糊还没有完全凝固煎熟之前,用一块木板(称为刮子)在上面刮一下,可以使上面平整和厚度均匀。因为煎饼很薄,很容易熟,这一过要非常的快,否则就会焦了。待成熟以后,就可以揭起来了。

9、长沙的米粉

长沙人最爱吃的早餐就是米粉。长沙的米粉店,可多着呢!走遍大街小巷,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会有米粉店。名牌的,有桂林人米粉店、常德牛肉米粉店,以及甘长顺、杨欲兴的米粉。不知名的,那可就不计其数了。每一家米粉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味,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端上来时,只见一根根雪白透亮的米粉互相缠绕在一起,上面放着特制的酱汁,黄的豆角、绿的葱、深红的辣椒粉、褐色的牛肉片、淡红的脆花生,卤香扑鼻,让人不禁想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把米粉搅拌好了,也不管冷热就开始吃。你知道卤菜粉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厨师先把米粉用漏勺装好,再放进浓烈的童子骨汤里去,大约煮个3分钟就好了。然后放进大碗里,加上特制的卤汁、黄的豆角、绿的葱、深红的辣椒粉、褐色的牛肉片、淡红的脆花生。一碗热气腾腾的卤菜粉,就做好了。

篇五:经典四川话

经典四川话

川话通常有阴平、阳来、上声、去声4个声调,古入声字绝大多数归入阳平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在条目中,本馆以1、2、3、4分别表示。

名词: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有的与普通话的动词貌似相同,但词义和使用范围不同;有的由于语音和词义不同。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xa213]”来表示,例如“转一下”、“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形容词: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man55](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tan55 suei53]。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除了“瓜稀稀”,还常说“瓜不稀稀”、“瓜眉瓜眼”、“瓜眉日眼”等形式。 代词: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53 ko21](谁)、啥子[sa213 ts53](什么)、哪阵[na53 tsen213](什么时候)、咋个[tsa21 ko213]、啷个[nan53 ko213](怎么)等。

量词:四川话的物量词,如:匹:一匹瓦、几匹肋巴骨。坨:一坨钱(一万元)、一坨线。动量词,如:道[tau213](遍、次):他试了一道又一道。

副词: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多[to55]:她对你多巴适的。飞[fei55]:飞辣。 焦[tciau55]:焦苦。

一、称谓:

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 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

老巴子----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老姆姆----是对女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娘娘----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 幺儿(女)----是对子女的爱称。

二、生活用语:

摆龙门阵----是指漫无边际的闲谈; 冲壳子----是指吹牛皮,说大话; 算坛子----是指开玩笑; 打滥仗----是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 打锤----是指打架; 扯筋(皮)----是指吵架或闹纠纷;

杀割----是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 弄归一 ----是指把事做彻底; 弄巴实----是指做好; 没来头----是指没有关系;

光董董----是指赤条条的。

三、形容词:

悬吊吊的----不稳当(妥);红扯扯的----红得难看; 粑希希的----烂得很; 淡瓦瓦的----平淡无味,没盐味;瓜兮兮的----傻里傻气; 温都都的----温热合适;

香喷喷的----形容很香;甜咪咪的----形容很甜。

四、歇后语: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丁丁猫(蜻蜓)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办不到);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情);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武汉地名来历

1 、 三层楼 三层楼位于武昌城区的北部,泛指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汇的地带。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清末,新河洲渐有居民,逐步形成武昌城外的集市贸易场所。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底层开杂货锦、棺材铺,二楼开茶馆,三楼为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生意兴隆,远近闻名。这座三层楼房高踞于四周平房草棚之上,非常突出,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解放后扩建和平大道时,原楼己经拆除,但三层楼仍为这一带的区片名称。由武昌至红钢城的16路公共汽车在此设三层楼站。附近有条小街,至今仍叫三层楼街。 2 、六渡桥 六渡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与三民路相交的地带,原有一桥,名六渡桥,又有六度桥、绿豆桥、六道桥、六斗桥、陆渡桥等多种称呼。名源亦不止一说。一般认为是三百多年以前成河的玉带河上的三十多座渡桥中的一座。当时的汉口四面临水,居民常有水灾之度。明崇桢八年(公元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昌在今长堤街一线筑堤防水,取土处凹陷成河,环绕如带。为便交通,多处建桥。但也有人考证其名源于附近原有大度庵,故名六度桥。此桥随河在清末湮没,但其名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留传至今。现在,三民路南段的西侧有条长仅54米的小街,原为桥头通道,仍叫六渡桥街。

3 、 宗关·水厂 宗关和水厂都是汉口汉水铁桥至江汉三桥一带的泛称,几乎是同意语,但又名有自己的来历、所指。 宗关俗称上关,与下关汉口汉关对称,和武昌关,汉阳朝关一起,同属旧江汉关监督署,是过去的征税机构。名源"江汉朝宗"的"宗"字。清代在这一带没关收税。民国以后,征税作用渐小,三十年代以后仅为码头、渡口。 水厂即宗

关水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汉口巨商宋伟臣等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取"水火既济"之意),在宗关兴建水厂,是武汉市最早的自来水厂。水厂建成后,四周多为农田菜地或荒地,只有水厂较为显著,人们便以水厂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相沿至今。

4、 水果湖 水果湖泛指武昌城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水果湖边有放鹰台,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放鹰之处。解放后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铲、稻壳烧土和陶制生活用具等,说明武汉地区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现在这一带有洪山宾馆、电讯中心大楼、计量中心大楼等高层建筑。

开封的历史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朔至新石器时代。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157年,史称老丘。商朝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足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公兀前225年,秦改大梁为浚仪。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没汴州总管府。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都东京,置开封府领17县。北宋时期,开封历经儿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

公元1130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元朝末年,韩林儿、刘福通毕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粱路为开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公兀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领丌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迂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迁至开封市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将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历史文化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

1948年10月24日开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省会迁郑州,开封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谈熟语在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运用

要了解熟语(idiomatic phrase)在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运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熟语的概念和英语新闻报道的文体词汇特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熟语准确、恰当地使用与新闻报道中,才不会犯一些望文生义、词不达意、前后矛盾、前后重复等错误、才不会闹出笑话。

一、熟语的概念和特征 《辞海》中这样解释熟语: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能改 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说,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牛津英语字典中这样解释熟语:“a peculiarity of phraseology approved by usage of language and often have a special signification other than its grammatical or logical one.”。在Ke Lin 时期他说“in standard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today, idiom is an Universal and essential element. And it is used with care, and ornaments and it enriches the language.” 。美国熟语字典编者 Makkai给熟语这样定义” The assigning of a new meaning to a group of words which already have their own meaning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熟语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它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的特征。比如说:Curiosity Kills the Cat。好奇害死猫。Speak of the devil。 说曹操, 曹操到。Man proposes and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To suffer for one’s wisdom。聪明反被聪明误。Prosperity makes friends, adversity tries them。富贵结朋友, 患难见真情。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

二、英语新闻报道的文体的词汇特征 英语新闻报道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一些常用词汇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具 有了特定的新闻色彩,成为了新闻体词语。

三、熟语在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运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对熟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语言学家才开始逐步的研究起熟语来,并出现了一些有关熟语的著作,这些著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长堤街)同的视角对熟语进行了阐述和解释,这对我们后来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正确使用熟语提供了借鉴。我国对熟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与研究它们的渊源形成过程及这些熟语的结构、意义以及运用。1985年我国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教授对成语的来源、结构方式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说明,1985年南开大学向光忠教授对成语如何定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1989年社会语言学教授孙维张深入的探讨了成语语义结构形成过程和语位意义表达方式。1995年Gibbs 进一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熟语进行了实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由于熟语思维的复杂性,这种实验性研究范围往往

比较窄,使得许多熟语还没有真正运用在新闻报道文体中。 西方国家对熟语的研究比我国的起步要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就开始了对熟语的研究历程,这对我国英语新闻报道文体词汇的引进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西方国家早期的熟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语义的角度对熟语的非组织结构性和组织结构性进行阐释,并在阐释基础上把这些熟语逐渐应用与日常生活、书籍、报刊、杂志中随后再逐步发展到新闻报道文体中。

四、熟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周荐认为,熟语是语言符号中一类比较特殊的符号,是定型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些符号由于历史的沉淀、社会的习用,使他们在形式上、意义上、功能上和使用环境上具有区别于它类语言符号的特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熟语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最丰富,它们所折射的人文世界最精彩。但我们在英语报道中常常犯以下几种错误:1、望文生义2、肢解其义3.、界限不清4、一概而论5、褒贬失当6、主客颠倒7、滥加功能8、语义重复9、张冠李戴10、自相矛盾。通过对国内外熟语研究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到,对熟语的人文性研究是薄弱的,还可以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展开对熟语所蕴含的人文信息进行系统的论述。 国外语言学专家Cronk和Schweigert指出国外三种熟语处理的模式各有千秋,因为以上三种处理模式都把熟语看作一个整体化一的集合,而没有考虑所研究的是什么样的熟语和影响熟语处理的各种因素。因此我们在以后的英语新闻报道中使用熟语时要考虑到我们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熟语,要考虑到影响这些熟语处理的各种因素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