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民国作文教学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5:31:26 字数作文
民国作文教学思想字数作文

篇一:关于作文的学习 民国作文的思考

关于作文的学习

还记得曾经在北师大出版社的门店里翻过那套《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翻到潘新和先生的序《惟精神思想是取》。当时还转发了部分文字到自己的博客。今天无意看到节选的部分序言,看到王菘舟老师的读后感——我始终坚信,作文绝不只是“写”的事,更是“思考”的事、“体验”的事、“探索”的事、“发现”的事、“成长”的事!没有意气的充沛,怎会有笔墨的酣畅?没有情思的委婉,怎会有表达的曲致?没有精神的练达,怎会有文字的健朗?没有体验的深切,怎会有言辞的诚恳?

对于作文,我相信每个上过学的人都有很多话可以说,有很多经验可以讲,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课的唯一目标就是学会写作”这一观点或许不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能全部认同,但他所说的“?精神思想?,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言语生命之魂。”确实值得思考再三。总想起“古之学者为己”这句话里所包含的那种为智慧为真理为提升自身品味与精神成长而学习的高大上。 个人不太会写也不喜欢那种所谓更“科学”的长篇论文,总认为其中的思维逻辑或许严密,考证或许全面,措施或许周全,结论或许正确……但其行文实在束缚太多,让我这散慢的,穿不惯华丽正装的人看着或许羡慕,实则头晕头痛。即使是要做好“义理考据辞章”之类的文章,用网络用语来说,就是“好好说人话不行么?”

怎么“好好说人话”?首先就是好好做做这个“人”,没有自己思想与情趣的“空心人”,按指令做事帮闲的“机器人”, 口不应心的“双面人”,力有弗逮的“软骨人”,娱乐至死的“小丑人”,别有用心的“毒人”……说出的“人话”,再堂皇,也无益。

在小学来讲,对于文章技巧的关注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课标里总目标是好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操作时,就没有太多建议。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学生缺的或许就是这个转换能力、这个表达能力,但更缺的,或许是感受能力,是思辩能力,是发表自己观点,体现修养的能力。如祝玲凤编辑所讲“民国学生作文中的?真精神?、?真性情?及舒畅自然表达,大部分来自中国传统国学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精神影响,如所谓的“道德文章”,所谓的?文道合一?等;另一部分则是受到五四新风如人文精神等的提振。一句话,即民国学生系?学养?为文,直抒?性情?。”想到各类作文评价用字数来衡量,也是无语。 写作文并不是作文本身的事。 “工夫在诗外”这话大家都明白,诗外哪里寻找?我们所要做的,是不是更关注与寻找那些“思考”的事、“体验”的事、“探索”的事、“发现”的事、“成长”的事?

刘江明草于11月11日

录下博文,以记。

语文教育之魂:惟精神思想是取

载2013.7.15《中国教育报》

■潘新和

《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原书为《全国高小国文成绩新文库(甲编)》,于1922年出版,由蔡元培先生鉴定。读了该书的编辑宗旨“惟精神思想是取”,品味孩子们率真坦诚、朴实无华的文章,对当今的语文教育,势必会有更深切的思考与领悟。

上个世纪30年代,内忧外患、民生凋敝,国文界尚能抱持“以思想为主”、“具真精神”、“惟精神思想是取”的宗旨,小学生尚能写出有自我见解的文字,文章普遍可见勃勃之朝气、锐气、英气。该书选文辞章之美、修辞之工,非但今之小学生,甚至多数的大学生,恐怕都难以望其项背。最可贵的是久违了的“精神思想”,文章中人格方正、遒劲、蓬勃,文气自然、清新、豪迈。而当今衣食无虞之小康之世,学生的文章竟然思想萎靡,假话、空话、套话泛滥成灾,文章华而不实。对此,良知未泯的教师,定会感到痛且愧。决非调侃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以推脱、敷衍得过去。

该书的文章,不是凭感觉、聪明,或者凭天生的灵性、悟性能写出来的。文章中的理论类,要有哲学修养;说经类,要熟读经典、积聚学养;论史类,要广读史书,谙熟史料,史识深刻;论事类,要知社会、民情、人事;杂说类,要广闻博见、杂学旁收……今之学生,缺乏文字技能,并不可怕,缺乏德性、学养、思考,缺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是致命伤。

语文教育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原因固然甚多,但与“应付生活”的本体论,“工具性”功能论,不无直接的关系。此一“应付生活”的“生活”,指的是日常“物质生活”,而不是人内在的“精神生活”;

语文,仅仅被当作是“工具”,而不是人文、人生、生命。这便是问题的实质所在。沿着这条实利主义路径,自然便会走上应试、唯名利是图的道路,语文教育必然失魂落魄。

语文教育是培育“物质人”还是“精神人”的矛盾,已然不能不予正视。语文教育本体论应向“人本主义”回归,也是势所必然。今天师生们怎么也想不到当年的“国文成绩”,即指优秀“作文”。因今天的“语文成绩”,指的是一纸试卷上的“分数”。试卷主要考的不是“作文”,而是以“阅读”、“语基”为主的试题。这涉及“语文成绩”是由什么来呈现的问题。——是写作,是阅读,还是语基?是考作文,还是考那些标准化题?

作文即“国文成绩”,道出了语文教育最朴素的真理。语文成绩,不看“写作”看什么呢?作文好,就代表语文好,文章是语文水平的综合呈现、最高呈现。写作素养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中国两千多年官方的考试考的就是写文章,其间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

语文课的唯一目标就是学会写作。阅读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写作,阅读要指向写作。今天的孩子对该书的真文体写作,也已经久违了:说经类、论史类、杂说类、答述类、戏拟类、哀祭类、赞颂类、箴铭类、诗词类……这是按照传统的“真文体”分类,而今天惯用的是“教

学、训练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等则“伪文体”。

当今教的是“伪文体”,即“伪写作”。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十几年,到头来发现自己写的竟是报刊上从来不登的假文章——是到了诀别伪文体、伪写作,回归到真文体、真写作的时候了。民国小学生作文虽然重心是“实用写作”,在19类文体中,大约只有“戏拟类”与“诗词类”属于纯粹的文学,但其他17类,也有不同程度的文学色彩。其用语之考究、笔致之灵动,可归入广义的“文学”。对偶、象征、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都可以视作“文学性”的体现。我国古代所谓的“文学”,指的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性,并非只存在于文学写作中,实用写作也十分必要。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认知是重“应用”轻“文学”,或将二者对立起来。语文教育的急功近利,可能带来炫目的花环,但终将成为精神的绞索。——“重应用,也不轻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可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是一个恰当的选择。就个体言语生命的发展而言,进一步的问题是:处理好写作“共能”与“异能”的矛盾。在这一点上,该书也提供了很好的导向。

共能,是指所有人必备的写作能力;异能,是指个人专擅的写作能力。该书将重心放在“议论”上,体现了对作为“共能”的议论能力的重视,但是也不忽视个性化写作的“异能”的展示。语文教育应以培育写作共能为基础,以促成异能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而“精神思想”,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言语生命之魂。

历史昭示当下与未来:“惟精神思想是取”,是人之为人的普世价值,也是语文、写作教育的普世价值。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们要向民国作文学习什么?

■祝玲凤

抒写“真精神”,文章舒畅自由的自然表达。这两点,即是民国学生作文在思想艺术上的主要特色。在表现“真精神”、自然表达思想方面,当代学生作文确实让人诟病。所以,我们应客观地找出两种作文的差别,分析民国学生作文背后形成的深厚历史文化根源,找到可资借鉴的路径。

民国学生作文的时代,时间是在1922年之前。那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实行了1300多年

的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民国成立仅10年,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3年之后。

从当时的教育背景来看,这些“高小学生”多有受过传统私塾教育,年龄大多在十几岁,甚而有近20岁者,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的教育体制是有区别的。传统私塾教育,以国学经史思想精华为主。而民国早期的学校教育,形式虽已向现代新学转变,但仍沿袭继承了传统教育的许多精华。传统教育的是非,在此毋论,但这本民国学生作文,绝大部分内容题材还是来自传统的经史,如品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评论经书及某些社会道德风习,等等。而其表达语体、体裁、风格及语言习惯等,也有不少古文及旧时科举文章的遗迹。

基于以上两点,可知民国学生作文中的“真精神”、“真性情”及舒畅自然表达,大部分来自中国传统国学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精神影响,如所谓的“道德文章”,所谓的“文道合一”等;另一部分则是受到五四新风如人文精神等的提振。一句话,即民国学生系“学养”为文,直抒“性情”。

(作者系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

只要先生有学问有见识有方法

■黄玉峰

在网上曾有一篇民国小学生作文流传甚广,优美的句子叫众人难以置信。现在细读《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一书,这样的文笔竟俯拾皆是。如一篇《芦洲晚眺记》的作文,小作者写去看芦花滩的风景:“一鞭残霭,十里斜阳;黄叶初飞,白棉轻叠。渔舟唱晚,响沉红蓼滩头;樵叟歌风,声断白蘋洲上……”

作文里反映出来的,是学生读书多、深、广,这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为什么只是小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就要比现在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生都写得好?

我们不禁要问一问,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育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潘新和老师在序言中的批判直指“叶圣陶现象”对语文乃至整个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有勇气的。风起于青萍之末,语文教学的科学主义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叶圣陶模式放弃了语文教育的本,无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否定了语文教学基本的循序渐进法则,废弃了独立思考是语文学习的精髓所在。而把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学习作为长期的追求,使得语文学习走上了邪道。以至于现在积重难返,在邪道上面越陷越深。

现在兴起一股出版老课本的风潮,从2005年到2012年,国内11家出版社出版了41种民国时期的国文教材。这背后正是一股觉醒的思潮在涌动。但是那些老课本,对我来说,都不如这一本《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来得震撼。因为之前那些都是教材,只能说明课本编辑的眼界。这本书却是成果,直接反映了教学的效果、学生的水平!

不同的教材反映出不同的教育观念。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光是在教学大纲、教参的内容上做文章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的。当年段力佩先生提出将一本《红楼梦》作为教材,人皆以为惊世骇俗。其实,只要先生有学问、有见识、有方法,即使是一本《红楼梦》也能成为最好的语文教材。

(作者系上海复旦附中特级教师)

圈养与牧养

■王崧舟

《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一书读来最切近学生生活、最让人称羡感慨的,当属杂记类作文。徜徉在这类文章中,气象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爽,那种久违了的童年意趣会重新在心中荡漾。

很难想象,当代学生还有如此性情:“辟地构庐,环庐皆竹”的古典的性情,诗意人生,大抵只在此番高古的情怀中。(见该书《问竹庐记》)

很难想象,当代教师还有如此胆魄:“乘此大雪之时,作行军之戏,以强健体魄,锻炼筋骨乎?”有此一举,遂有豪气冲天的文字(见该书《雪中行军记》)。

很难想象,当代校长还有如此雅兴:邀请学生“盍随我作郊行?”在愈演愈烈的升学竞争中,当代校长还有那份“散步”的从容和淡定吗?(见该书《钟屋湾散步记》)

我始终坚信,作文绝不只是“写”的事,更是“思考”的事、“体验”的事、“探索”的事、“发现”的事、“成长”的事!没有意气的充沛,怎会有笔墨的酣畅?没有情思的委婉,怎会有表达的曲致?没有精神的练达,怎会有文字的健朗?没有体验的深切,怎会有言辞的诚恳?

而这一切,与民国学生相比,当代中国的孩子正在丧失。他们生活在过度保护中,他们被占

篇二:民国小学作文的启示

民国小学作文的启示

作者:王沙沙

来源:《学园》2015年第05期

【摘 要】民国小学作文是摆脱腐朽的“八股文”,逐渐走向自由表达的作文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为当今的作文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文笔优雅生动,情感细腻真实,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语言之美、韵味之深。在新课程理念下探讨民国小学生作文,对当今的小学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国 小学作文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08-02

近年来,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一系列的民国语文老课本出版之后,人们对于民国语文教育的兴趣被大大调动起来。民国小学作文是摆脱腐朽的“八股文”,逐渐走向自由表达的作文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为当今的作文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新课程理念下探讨民国小学生作文,对当今的小学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从民国时期的优秀作文选中选取一篇小学生作文,将其和当代小学生优秀作文进行比较,从分析两篇作文差异的角度来透视民国时期小学作文的概貌。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学生的习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差异。

示例一:

春郊游记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示例二:

春游徐州

星期六,我们五年级同学和老师,一起去游览徐州这个古老的城市。

早上6点30分,在洒满朝霞的春风里,客车奔驰在宽阔的大马路上。同学们欢乐的歌声钻出车窗,洒向一座座长满翠柏的高山,飞向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飘进一个个开满花朵的果园。

“徐州到了!”不知谁叫了一声。车刚停稳,同学们就像一群出笼的小鸟,纷纷跳下来。随着老师,我们来到了彭园:通过正门,踏上绿树掩映的小路,急切地朝东北角奔去。

那里是游乐园。里面有转马、撞车、飞机、船……虽然我没来得及坐一坐,可心里却美滋滋的。走出乐园,我们又来到动物园,里面有东北虎、孔雀、猴子……最使我难忘的动物是猴子,它们坐着、躺着、吃东西的姿态,和人多么相近!一颗颗圆圆的脑瓜,一双双调皮的眼睛,一对对大招风耳,还有一张张富有表情的脸,它们的一悲一喜,一怒一乐,都和人十分相像,尤其是那一双双“手”,简直和人一样灵巧。

10点钟我们又乘车来到云龙山。我们开始攀登这一级级台阶,来到松鹤亭,只见那松鹤比老师还高,白羽黑翅红头顶。单腿挺立,翅膀展开,长颈往后扬起,尖嘴朝天,好像正要鸣叫着飞向蓝天。

绕过松鹤亭,我们走到了长廊:长廊很宽,内两侧是一通到头的长凳,朱红的柱子对称排列;顶部有历史图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让人流连忘返。

这次难忘的春游就要结束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徐州!

以上是两篇小学生写的关于春游题材的作文,第一篇出自民国小学生模范作文选,第二篇出自现代小学优秀作文选。上述两篇文章同是写春游,却有很大的差异。

许多读者争相评价现今的小学生作文与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相去甚远。继而把矛头指向现今的教育,批评现今的“应试教育”和“应试作文”。

其实大可不必为民国版和现代版小学生作文的差异惊叹,因为二者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人们在对当代语文教育失望的同时,对民国语文教育采取了褒扬的态度。尽管这种态度对于当代语文教育未必公平、客观,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民国语文教育的独特价值。

读者不难看出,第一篇文章意境恬淡、优美,颇有古典诗词中的田园之美。文笔优雅生动,情感细腻真实,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语言之美、韵味之深。让我们感慨的是,骑牛的牧童,炊烟与茅亭,都已经不是如今的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了。而第二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览地点的转移为线索,真实地记叙了游徐州的经过:游徐州古城—沿途景象—到达徐州—游彭园—登云龙山—告别徐州。层次清楚,线索分明。在所看到的事物中,小作者选取了印象较深的两处景观展开描述,写彭园,详写了动物园的小猴子;写云龙山,写了松鹤。这篇游记存在两处明显的不足,一是景物描写有些单薄,如写彭园,只写动物园的小猴子,其他景物一笔带过,好像彭园就是动物园,难以给人形成总体印象;二是观感部分几乎没有写到。 我们确实应为今天孩子们语言表达、想象力的贫乏而担忧。与民国的儿童相比,如今的学生更多地被拘在学校与家庭里,更多接触的是数码产品与现代传媒,他们的视野比以前要开阔得多,但电脑、电视的直接刺激使得他们动脑筋的机会日益减少。

尽管二者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但从一定程度上看,民国小学生作文可作为当代语文教育和当代青少年教育的一面镜子,还是能对当今的作文教学有一些启示。

两篇作文同为关于春游题材的优秀作文,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作文就是写话,就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写出来。一篇好的作文其实就是要有写好“流水账”的功夫。可以看出,在第一篇文章中,没有花哨的词句,全是平实的叙述,在叙述之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在寥寥百余字里,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等一目了然。即使是当代文豪大家,都很少有能写出如此高雅如行云流水的文章。第二篇作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览地点的转移为线索,真实地记叙了游徐州的经过。层次清楚,线索分明。也不失为当代小学生优秀作文。可以看出,一篇好的作文只有回到语文的根基上,去追问什么是作文,扣住作文的基本要素,回归写作的本真,才能写出平实但又生动的文章。 第二,“有意思”要大于“有意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两篇作文的结尾有所不同。第一篇作文结尾写道:就灯下而记之。而第二篇则是这样结尾:这次难忘的春游就要结束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徐州!由此可见,第一篇作文作者是觉得春游的经历很有意思,满足了自己的审美需求,放松了身心,所以归来记之。而第二篇的结尾则有模式化、套路化的特点,对作者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春游,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让他“难忘”,现在的小学生游记里经常看到类似的结尾。

小学作文究竟要“有意思”,还是要“有意义”?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始终强调学生要写出有意义的文章,真不知小学生的生活中究竟能挖掘出多少重大的“意义”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作文命题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会再出现“记一件难忘的事”“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样的题目,但很多题目之下的指导文字仍隐隐约约指向“意义”二字,教材里的课文更有不少来自《读者》之类的“感人”小故事。我不否认这些故事有可能是真实的,但这些毕竟离孩子的生活太远,这些故事的意义太多太重了。

第三,有感而发与命题作文。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思路僵化,学生作文也呈现模式化、套路化的特点。写作成了一种需要应付的作业,而不再是抒发自我感情的载体。可以看出,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有感而发,从而归来“就灯下而记之”,全文半文言半白话,情趣高雅,思想深刻,对祖国的山河有很深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绝不矫揉造作,真正融于细腻的笔触间,令人感慨万千。而第二篇也是普通的春游,全文没有看出什么情感上较大的波澜,让人感受不到作者对于这次春游的“难忘”,却还是以这样套路的结尾有些生硬地将全文拔到“难忘”“有意义”的高度,有些口号化之嫌。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老师有组织地带领学生春游,并且事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写的文章,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但教师如果能尝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随时随地地写下来,不过多地要求数量和题材,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或许学生作文中的情感会更自然地流露出来。

当然,单纯地拿来个别民国小学生作文与现今小学生作文简单地进行比较,评价孰优孰劣,不足以说明问题。作文教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制约,但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改革和发展也必然要借助积累的经验,借鉴前人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民国的作文教学还是能留给今人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时毛主编.民国模范作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张鸿举.初学作文的常识(第四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3

[3]赵欲仁、朱经农、沈百英.革新的小学国语科教材教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4]馀生编.简易国文讲义(第二期)[M].中华编译社,1916

〔责任编辑:庞远燕〕

篇三:民国大家作文素材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人物名片

刘文典,生于1889年,卒于1958年,字叔雅,中国文学史家,民国大学者。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刘文典1913年赴日求学,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著作有《淮南鸿烈解》、《庄子补正》、《三余杂记》等。

在民国学人中,刘文典的狂生掌故,常为人们奉为佳话。但是在狂与傲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刘文典对待世事人情的无虚伪、不矫情、不失赤子之真,是对学术的承担,是独立之精神,是自由之思想。 经典看点

1.“替庄子跑警报”

当年在西南联大时,空袭警报一响,教师和学生赶紧疏散到昆明郊外,美其名曰“跑警报”。一日,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寅恪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寅恪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活学活用

时人谓刘文典狂,其实没有厚实的成就,再狂也只是无根浮萍,也不免流于洛下书生咏、魏市人石发式的东施效颦。刘文典的“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便是其任性啸咏的浑厚底气,也恰恰是他狂的所在。也恰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刘文典的“狂”是把自己这门学科看成“天下第一”,把自己在学科中的地位看得很重:我不在,这门学科就没了!这种“舍我其谁”的狂傲,其实是显示了学术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的学术承担意识。什么叫“为学术而学术”?像这样的以生命承担的学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学术而学术”!这样的有承担的学者,自有一种精神,这就是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

【适用话题】学术与生命;我为学术“狂”;担当的分量;轻薄与厚重??

2.“择时讲月赋”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开设《庄子》、《文选》等课程,他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有一学期,刘文典开《文选》课。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时他是下午课,一高兴讲到5点多钟,才勉强结束。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农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届时,在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活学活用

西南联大存于战火纷飞之际,刘文典等学者们身处逆境,然弦歌不断,风雅不减。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观刘文典的月下课堂,便知大师的课堂为何风貌。不由地想起孔子与弟子的那幅春归图:“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刘文典用他的浪漫情怀,用他对学术的痴情,为他的学生们在那段艰难岁月里营造诗意的课堂,怎能不说是千古绝唱!

【适用话题】大师的课堂;真名士自风流;随性与本性;特立独行??

3.“大学不是衙门”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文典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

领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扫了蒋的颜面。蒋介石寒着脸要刘文典交出学生领袖名单,必须对罢课分子严惩不贷。刘文典根本不买账:“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蒋恼怒不已,当众拍桌,声色俱厉地大骂:“你是学阀!”刘文典戟指回击:“你是新军阀!”蒋介石岂容手握笔杆子的文弱书生挑衅他的戎威?盛怒之下,不仅掴了刘文典两记耳光,还以“治学不严”罪名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活学活用

痛斥蒋介石,刘文典一骂成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的那种藐视权贵的狂气和坚持人格独立的硬气,这种“狂”其实是一种气节。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对于中国文人而言,贵在“气节”二字。

【适用话题】贵在气节;独立的精神;人格与尊严??

【评价】: 1、刘文典晚年说过一句自我评价的话:“我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大,但是并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骄傲自大。”

2、他不仅仅是一位狂士,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他不仅是一位精通古代典籍的学者,还曾一度是一位革命家。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胡适把自由看得和空气一样重要。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发表文章,阐述个人独立自由与国家独立自由的关系。他对青年人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却要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个人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独立精神,理性思考,是胡适贯穿一生的不懈追求。可以说,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而有无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正是判定公共知识分子与犬儒的重要标准。 胡适批判国民党的言论,官方媒体是不可能给他刊登的,好在那个时代允许民间办报纸出杂志。胡适和他的同仁们就自办杂志,抨击时弊。 1928年,胡适与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丁西林等人创办《新月》月刊,关注时局与现实,用政治舆论来监督规范执政党,探求民主宪政之路,抨击国民党专制统治,宣传民主宪政,直到1933年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为止。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继承《新月》的遗风,站在独立的政治立场,以民主宪政和自由人权为价值取向,反对

独裁专制和文化复古主义,胡适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民主自由的理念,捍卫言论自由的权利。他认为:“我的主张不过是我个人思考的结果;我要别人平心考虑我思考的结果,我也应该平心考虑别人思考的结果。我的思想有被接受的期望,别人的思想也都可以有被接受的期望。最好的方法是承认人人各有提出他自己的思想信仰的自由权利;承认人人各有权利期望他的思想信仰逐渐由一二人或少数人的思想信仰变成多数人的思想信仰。只要是用公心思考的结果,都是值得公开讨论的”。 发刊词称:我们叫这刊物做‘独立评论’,因为我们都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个人思考的结果:“这是独立的精神”。这段话可以说是胡适作为独立知识分子和人权卫士的宣言。期间,胡适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就民主与独裁问题上展开论争。胡适认为,作为知识分子,就要肩负使命,体现对民众的人文关怀,成为民众的代言人。胡适在总结这段笔墨生涯是回忆说:“在变态的社会之中,没有可以代表民意的正式机关,那个时代干预政治主持正义的责任必定落在知识阶级的肩膀上”。胡适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通过发表政论文章或办政论刊物,来表示“对天下的关怀和承担”,并试图在“党派”之外形成自己的政治力量,从而进入政治权力的中心,利用权力来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以理想的实现,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尽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什么是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独立、理性、责任、正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个人思考的结果,这是独立的精神,也是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和行为特点。

维护宪法,保障人权

胡适以自由学者的身份与国民党抗争了一辈子,直到去世。胡适重视人权,追求人权,为台湾带来人权的理念,作为学者,他一生当中最重要工作就是维护宪法所保障的人权。可以说,今日台湾的民主与胡适等一大批人权斗士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分不开的。国民党虽然在1949 年制定了一部宪法,但从来就没有真正执行过,事实上,从蒋介石实施戒严开始到蒋经国时代,国民党始终处于违宪状态,公民的政治权利基本被剥夺,制造了大量的政治性冤案,这也是国民党在上个世纪末被台湾人民唾弃的重要原因。

这个非常时期,胡适坚持学术中立,痛批国民党违宪,反对蒋介石违反宪法连任总统。

1952年,胡适应邀回台湾讲学,蒋经国到机场迎接。胡适走下飞机交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台湾的人权。胡适坦言“台湾没有言论自由”。他说:“民主社会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言论自由。”他希望“在朝的要培养鼓励合法的反对;在野的应该努力自己担负起这个责任,为国家做诤臣,为政府做诤友。有这种精神才可以养成民主自由的风气和习惯。”“民主政治最要紧的基础,就是建立合法地批评政府,合法地反对政府,合法地制裁政府的机制。”他认为言论自由是需要争取的,要把自由看得和空气一样重要。政府承认新闻独立是获得舆论支持的必由之路;报人说老实话,说公平话,不发表不负责任的高谈阔论,是争取言论自由的主要秘诀。这些意见相当尖锐,但蒋介石仍然能够接受。蒋曾向他保证,“今后政府将实施更多的民主措施,人民将获得更多的自由。”

1956年9月,蒋介石在自己70岁生日之前,向社会各界抛出一份《婉辞》,希望社会各界“对中正个人平日言行与生活及个性等各种缺点,作具体的指点与指正”。胡适遂在台湾中央日报社的邀请下,赶写了《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一文,一式两份,除了寄给中央日报,还寄给了《自由中国》。在文章中,胡适借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故事,告诫蒋介石要信任下属,凡事不要管得太多太死,希望蒋试试古人所说的“无智、无能、无为”的六字诀,做一个“无智而能御众智,无能无为而能乘众势的元首”。胡适的文章以及发表在这一期《自由中国》上的其他文章,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引起轰动。

“祝寿专号”被读者抢购一空,一时洛阳纸贵,但《自由中国》社也又一次为自己惹了麻烦。台湾当局指责这一期《自由中国》里面充满了“毒素思想”,又说胡适“名为自由主义,实际却是共匪的帮凶”。胡适陷入了国民党对他的极大的不信任中。他在1957年写给好友赵元任的信中道:“这半年来所谓围剿《自由中国》半月刊的事件,其中受围剿的一个人,就是我”。

国民党指名道姓打压胡适,围剿《自由中国》, 四面楚歌,腹背受敌,台湾学人们争取到的有限言论自由的空间,遭到重创,面临严峻考验。此时,胡适远在美国,他决定回到台湾,利用他的影响扭转局面。

他跟赵元任说:“我有一个责任,可能留在国内比留在国外更重要,因为那边有一些人实在怕我说的话”。

胡适在1958年4月8日,回到台湾,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自由中国》事件遂风平浪静,暂时告一段落。不料,树欲静而风不止,两年后《自由中国》风波又起。事件起因是《自由中国》公开批评国民党违反宪法,成了国民党最终查封《自由中国》继而逮捕雷震的导火索。

1960 年,雷震与台、港党外人士共同连署反对蒋介石违背中华民国宪法三连任总统,胡适为连署人之

一。不久,

随着蒋介石任期的届满,以及《自由中国》力量的壮大,雷震决定正式组建反对党,并希望胡适出面牵头。胡适的态度是,同意组党,但不宜出面组织,理由是“从未梦想自己出来组织任何政党”,同时,对组党的性质和范围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建议雷震等“可让教育界、青年、知识分子出来组织一个不希望取得政权的在野党”。尽管胡适对这个“反对党”的倡议是加了许多限制语的,但仍旧让蒋介石政府感到了威胁。

有人认为,胡适的态度是胡适怯弱的表现。我想,这可能是认识的角度不同。胡适鼓励组党,是出于民主制度建设的需要;胡适不愿出面挑头,是缘于他一生坚持的一个信条——独立、中立、不党。正是因为坚持正信,国民党也没有把他拉进去,就连蒋介石让他组党,他都断然拒绝。事情源于蒋介石提名胡适竞选总统那段公案。

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即“行宪国大”)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召开,胡适出席。30日,举行第一次预备会议,胡适任临时主席。当天早上,蒋介石对外交部长王世杰说,他考虑了很久,不愿当总统,愿意担任行政院长。他想请胡适为总统候选人,要王世杰出面跟胡适洽商。王世杰向胡适传达了蒋介石的意图,要胡适拿出勇气来。胡适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我承认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耳目。我也承认蒋公是很诚恳的??但我实无此勇气!”后经王世界劝说,胡适终于接受。4月1日,胡适又有些迟疑,感到昨天的决定有些仓促,希望王世杰再向蒋介石表示:“昨天是责任心逼我接受,今天还是责任心逼我取消昨天的接受。”4月2日晚,蒋介石在官邸约见胡适,正式表示他将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他自己当行政院长。蒋介石态度诚恳,胡适表示“让蒋先生决定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蒋介石最终取消了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的想法。对此,蒋介石很是过意不去。4月8日晚,蒋介石请胡适到他的官邸吃晚饭表示歉意和慰抚。蒋介石说,他做了一生中对人最抱歉的一件事。提名胡适竞选总统是他在牯岭考虑的结果,不幸党内没有纪律,他的决策行不通。胡适对蒋说:“党的最高干部敢反对总裁的主张,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也许是蒋介石出于歉意,或者是出于对胡适情感的补偿,蒋介石再三表示要胡适出面另行组织政党。胡适说:“我不配组党,但建议国民党分化为两三个政党。

由此可以证明,胡适“不党”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非关怯弱。胡适在为官的态度上也不像傅斯年那样决然,傅斯年是议政而不参政,胡适是议政也可参政,穷则独,达则济,显示出更为灵活的、张弛有度的入世观。胡适“不党”还有一个原因,他要保持对蒋介石的影响力,绝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与蒋对立的形象,否则,不仅影响力无从谈起,连自身也难以保障。所以,他可以言辞激烈地批评国民党,但很少批评蒋介石,这正是胡适的过人之处。不能同时制造两个敌人。他批国民党,蒋介石可以包容他,如果他批蒋介石,国民党谁来保他?如果他既批国民党又批蒋介石,恐怕即使不会步尘雷震、柏杨、李敖的厄运,但其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胡适积一生之经验和智慧告诫知识分子,要说负责任的话,说公正的话,说理性的话,这是争取言论自由的捷径。胡适不主张过激,他深知过犹不及,所以他主张“得寸进寸”,反对“得寸进尺”。对雷震组党的诸多限制和善意提醒,就是为了避免给当局制造口实,事与愿违。事实上,胡适跟国民党打了半个世纪交道,水深水浅,了如指掌,他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事态发展证明了胡适的担忧。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

篇四:民国时期小学生作文

民国时期小学生作文

民国文言作文:渐行渐远的优雅

摘自《文汇报》2011/3/3

作者——上海交大附小老师:丁慈矿

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自1920年起,国语课本(即白话文课本)开始在初级小学使用,然后逐渐过渡进入高级小学,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从未停歇,最终在上世纪30年代初白话文课本取得了全胜。整个小学阶段,国语课本完

全替代了国文课本,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总让人有些遗憾。 在小学白话文课本完全取代文言文课本的八十余年后,再来读读这些文言老作

文,令人感慨万千。这些老作文散发着纯正汉语的清香,悠远绵长??

1.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读后感】读着这篇老作文,我不知不觉就想到初小国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三五童子,放学归来。”文字虽短,意境甚美。再来看这篇作文,文字如此优雅,描写如此生动,对偶恰到好处。恬静的乡野生活已不可复

得,真是恍如隔世!

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民国作文教学思想)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

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读后感】我第一次看到“游目骋怀”,是在师专书法课上临写《兰亭序》的时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那时还不清楚文字的意思,临摹了若干遍,方觉得妙不可言。看看这位前辈

小学生,他已将“游目骋怀”化用到文章中去了!

清晨上学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游杈波

庚午之春,某日晨起,推窗一望,则大雨淋漓。遍地红花杂绿叶,夜来风雨洗春娇,可为斯咏也。未几,入书房携书上学。出门,狂风大雨,扑面飞来,大惧急退,入坐房中,无聊而观书。忽观至“讷尔逊冒雪返校”之事至,醒吾心,一跃而起,再携书,奋勇出门。沿途花柳飘摇,泥泞满路,四望无人,独自前行,衣履尽湿,及到校后,乃更衣而坐,未几,钟遂鸣矣。窃思:吾人不为荣誉则已,若求荣誉,必坚忍耐劳,以战胜艰难辛苦,方有出人头地!不然,则畏风怕雨,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矣,乃记之以自勉。

【读后感】读文章,可以想见小作者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初见狂风大雨而大惧急退,后观“讷尔逊冒雪返校”又奋勇出门,一个顶风冒雨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春江垂钓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刘在镕

某星期日,学校放假。吾谓友曰:“时当春日,江水清澈,而江边之景又可玩赏。吾友可往江边垂钓否?”友曰:“可!”乃持竿而行。沿途纵观春景,时则桃红柳

碧,草长莺飞,顾而乐之。

不觉已至江边矣,余与友乃于垂阳下,选钓鱼矶而坐。则见浪花四散,水天一色,真奇观也。友乃以手持竿,垂于江中。未几,钓线一动,手举竿,遂得一鱼,鱼屡跃而不得脱。余见友得鱼甚喜,余又持竿钓之,终日不获一鱼。友笑谓余曰:“事必学而后能,垂钓亦犹是也!”余曰:“然!当静心以学之。”余遂归,乃留友于吾家宿,遂将鱼烹而食之,味甚鲜美。吾因谓友曰:“今日得鱼之时,鱼跃亦可怜否?”友曰:“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

【读后感】笔法果然老练!借友人之言道出己之胸臆,“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堪称警句,一小学生竟有此等见识!方今之世,不知多少“贪饵”之辈自取沦落,何时醒悟?读此文深感前贤可畏。

记地震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李蓂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五日。余正伏案潜修,忽闻屋宇有轧轧之声。因出户视之,则见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吾方惊诧,觉地面簸荡,若乘舟而涉波涛者,噫!奇异哉,非地震欤?因思夫震撼之大,时间之

久,为前所未有者。不数日,友人告余曰,前日地震,茂县以上之大山崩颓,压

死人民,不可胜数,岷江上流,为之壅塞。

余因之有感焉。吾人处此安全之地而不受地震之灾,岂非吾人之幸福乎?虽然,中华四面受敌,外人协以谋我,国势飘摇,视地震尤烈,吾人不得狃于目前之安

全而忘土崩瓦解之危险也!

【读后感】这篇作文记叙的是1933年7月5日发生的四川茂县叠溪地震,从文中可以看出,郫县震感也非常强烈——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小作者为我们保留了一段史实,文末由地震而生发出的感叹更是发

人深省。

书楼望月记

四川万县分水场县立第二小学 陈晓初

一夕,人静矣。余倚窗读书,偶见月光射入,宛如白练,顿生明月入怀之感,遂弃书起立,循栏徘徊。见夫玉免悬空,光辉皎洁。举目四望,万籁寂寥,清风夜起,促织微吟,顾而乐之。适有孤鸿横岭东,展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

其音交交,掠余而西也。

时已夜半,月凉似水,忽见草际微动,黑影隐露。余不禁长啸,叹曰:“人耶?鬼耶?何裹足而弗前!”半晌无声,长空寥廓,清寒殊甚。少焉,嫦娥西匿,余

亦就寝。

【读后感】此文吾读之再三,有似曾相识之感。忽忆及东坡之《后赤壁赋》——“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原来如此!小作者将东坡妙句化入文中,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读毕,为之击节而赞:东坡千载后,亦有知音矣!

听鹃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魏邦权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夜,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斯时明月在地,庭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龙蛇蟠结,盖竹柏葡萄影也。已而庭树之上,鸣声凄切。倾耳听之,似唤“不如归去”者,盖杜鹃也。其鸣急迫,其声凄厉。凡入耳者,未有不动于衷也。夫鹃一鸟耳,昼夜悲鸣,催人耕作,故又谓之“催耕鸟”焉。余听之,不禁有感于中矣!夫人生之光阴有几,而九十春光,尤如白驹过隙焉,彼杜鹃者,夜半啼血,欲唤回将去之东风,吾人对此垂暮之春,能不

感韶华之易逝哉?因听鹃而作记自警。

【读后感】又是一个苏东坡的崇拜者,文章前段从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脱化而

出,后段的议论由杜鹃鸟而生发,足见少年老成!

夜月采莲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江炳崧

饭后斋中独坐,好友忽临,约往外游。乃束装偕往,盖月下泛舟也。舟次池中,举目四眺,则亭亭独立,不蔓不枝,微风吹来,摇曳波中者,凌波仙子也。而月影星光,益辅其美,殊可乐也!余以良宵美夕,人生难再,故至夜阑兴尽,始摇

舟而归,并携莲一枝,置诸瓶内,以驱尘俗。归而记之。

【读后感】月下泛舟,池中观莲,何其美妙!置莲瓶内,以驱尘俗,何其高雅!

此非周敦颐乎?此篇作文文字之美倒在其次,生活态度大可玩味。

篇五:2014民国文化名人作文素材

【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 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 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 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 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 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 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 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 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 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 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 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 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 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 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 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 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 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 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 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意识形态的高 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 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 35 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 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 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 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 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 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 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 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 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 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 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 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 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 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 40 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 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

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 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 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 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 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 ” 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 :“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 “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 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 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 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 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 反抗思想统制

1939 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 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陈寅恪纪念王国 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 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此 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 然而,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 20 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 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 80 多岁,年老多病, “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 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 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 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 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 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 老当益壮、 站在巨人的肩上、 活着的意义、 人生的作业、 要勇于说 “不”

【素材五】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 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 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 11 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在纪念“九·一 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 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 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

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 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 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 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 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 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 1946 年 3 月 19 日, 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 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 “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 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 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 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 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 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素材七】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 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 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 30 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 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 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

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 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 会之不平。 虽路途坎坷, ” 然信念不改, 屡仆屡起, 至死方休。 飘萍一支笔, 抵过十万军。 “公平” 当为 “铁 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 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 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 “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素材八】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 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 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 小时,另外 3 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 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 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 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 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 “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 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 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 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

2. 给自己修枝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 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 枝、打杈、寻水、培肥。

【适用话题】 典范、正直、兼收并蓄、给自己修枝、冰炭不相容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