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03:25:40 字数作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字数作文

篇一: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从哲学角度看和谐的价值内涵是一种理想境界,体现着人类所处各种关系的协调、平等和基于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状态。差异是和谐的事实基础,和谐是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面力量达到均衡来实现的。和谐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生态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得一大飞跃。

(一)“和谐”的价值内涵

古今中外,人类的理想社会状态就是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和谐;西方世界的宗教学说,“毕达哥拉斯 - 拉伯图式“的宇宙观,甚至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和谐。这是一种理想境界,体现着人类所处各种关系的协调、平等和基于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状态。[2]

(二)“和谐”的事实基础 — 差异

许多人理解的“和谐”,就是没有矛盾,人人一团和气,事事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和谐指的不仅是“同”,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同,也就是辨证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古希腊哲学家们也揭示了和谐的辨证内涵。赫拉克利特认为,对立产生和谐,相反者相成,并进一步指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见的和谐更好。”也就是说,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斗争,就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面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了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2]

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和本质特征之一,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三十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讨论。邓小平率先打破特征论的传统认识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反观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与实践,赋予这一命题

以新的内涵,这就是在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人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普遍增长,使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得到全面改善和进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尖锐冲突、激烈动荡也不是社会主义,贫富两极对立更不是社会主义。[1]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多劳多得,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很大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以及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了我国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

(一)以和谐文化引领和谐社会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和谐文化是建筑在现代化基础上的,是建筑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是与上层建筑中的其它部分相配套的。和谐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能够发挥其批判的功能——即对社会不和谐因素提出质疑、指责,也能够发挥其建设维护的功能——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共生,最终使社会走向繁荣。[3]

1、必须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把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多种多样的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朝着大多数人认同的目标前进。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和谐文化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一”。首先,和谐文化应该确立“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其次,和谐文化应有“步调一致”的理念。再次,和谐文化应有统一指挥的规范。[3]

2、必须处理好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文化是动态的,文化是流。文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不断变化中,各种不同的文化都会争先恐后顽强的表现自己。多种文化的自我张扬与凸显,必然带来多元文化之间的文化碰撞、摩擦与博弈。[3]

3、必须处理好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是过程,是积累的过程。文化是不会灭亡的。亡了还会复生。庞贝文化被火山埋葬了,挖出来以后不还是文化吗?更引人注目的周口店文化被黄土埋葬了,挖出来后不还是闪闪发光的文化吗?不论何种文化都会被载入史册,区别在于:不同文化在史册中充当着不同

的角色。[3]

(二)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我国在政府强势的领导下依然不能独善其身。这一年已有六十多万家企业倒闭,大量企业开始裁员。经济增长放慢,就业问题凸显。让国人意识到拉动国名经济增长不能在过分依靠出口,我们更需要的是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如何刺激国民的消费意识,我想应该从社会保障做起。没有后顾之忧的人们才会放心去使用他们放在银行的储蓄。今年出台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并没有多少面向农民。似乎是国家忽视了农民,其实不然往深处想想,即便是给农民很多钱,他们也会将所得钱放进银行。因为他们有太多的顾虑,先是要积攒小孩上学的钱,又是要防老的钱。这些都有了还要预备生病的钱。在现今这种情况下,面向农民的计划自然会少些。

公平与效率并重,在社会保障的许多功能中,只有一部分针对少数的贫困者。社会保障的大部分功能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比方说养老。谁不想活的长点?谁愿意活的长,都有养老问题。养老保险做得好,不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而且能让广大中青年都看到“未来”,看到奔头。

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定心丸,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减震器,是改革开放的推进器,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加速器。[3]

(三)生态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

自然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发展时间里都处于和谐共处的状态,在工业化来临前的岁月里,由于缺乏对自然界的了解,人类无论是在主观还是在客观上都依附于自然界,农业社会的经济方式不仅没有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受到“天时、地利”的极大制约,可以说正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使人类被迫地与自然实现了最为原始的和谐状态。但自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入人类发展历史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类先是从客观上摆脱了对自然界的依赖,一步步地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并进而掠夺自然,同时在精神上人类开始摆脱对自然的崇拜。在这一段时间里,总的来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和谐的,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在于过度膨胀的经济增长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支撑下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资源的枯竭、生态的失衡、环境的恶化等等都使得自然与身处其中的人类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人类的经济增长必须与自然环境之间实现同步、和谐发展。

1、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呼吁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云南生态高速公路通车,不仅反映了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更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和道德规范作用,“宁填勿挖、宁隧勿挖、宁桥勿填”的做法,“环境监理”的施行,都折射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情感,警醒世人要对子孙后代负责,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2、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广袤的西部拥有全国40%以上的森林,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决定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是维护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的屏障区,而中国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山区,生态脆弱或退化地区,他们不仅要忍受贫困的痛苦,同时还要承担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和费用,“守着金山受穷”,为保护中国生态安全付出代价。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与体现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公平,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当经济受益者与环境承担者因分属不同群体而使社会矛盾激化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显得非常迫切。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始终是一个难解的题。青山绿水的地方贫困,而脱贫让青山绿水褪色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4]

三、结束语

本文联系实际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应用与发展的一个小方面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哲学角度分析了“和谐”的价值内涵和事实基础。又从和谐文化、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郑文伟,和谐社会面面观 — 六个青年的新闻解读笔记,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01)。

[2]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构建和谐社会:多视角下的理论思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

[3] 邓伟志,和谐社会散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8)。

[4] 叶庆丰,胡振良,白平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解析,人民出版社,2008(03)。

篇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内容摘要:

本文以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主旨,全面深入的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分别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解至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以人为本 民主 和平

三、前言:

踏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深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平衡,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合理分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入的攻坚阶段,已经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资源、财富以及利益的公平分配,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的格局,在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有着巨大作用。

四、内容: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谐社会”历来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和”的概念,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例如,《易传》高度赞扬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 西周末年,周幽王的史伯在议论周朝兴亡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时,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著名论断。孔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孔子及其学生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其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差异。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认为阴阳二气虽然处于不停的冲撞之中,但它们始终能够在“道”的统一下和谐相处。王阳明指出“天理亦有个中和处”。先哲们的这些经典论,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观念成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理想。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武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史实现和谐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第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适应,其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第四,和谐社会的表现形式“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重要著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虽然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但是这些正确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新世纪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需要,符合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客观形势的要求,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深化和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概括起来为五个符合: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中指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人的充分的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和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从物质的存在——商品开始,进而到货币、资本、生产、流通,最后发现剩余价值,形成贫富两极分化,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直至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改革社会不合理现象,发展生产力,建立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建成富裕、和谐、幸福的社会。

(二)符合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改革开放、提高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振兴中华民族,洗雪一百多年的殖民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痛苦和屈辱的记忆,更不是以牙还牙,对中华民族曾经带来沉重灾难的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我国近代史确实是血和泪、悲愤、痛苦的历史,但历史承载的是民族的过去,时代在前进,国际社会百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历史是个大舞台,即使中华民族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实现了现代化,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大国,她也应该以社会和谐发展充满亲和力为宗旨。首先惠及的是十五亿中国人民,其次惠及的是全世界人民。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社会发展并不等于人民幸福。

(三)符合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理念

近代史上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崛起。以英国为例,大英帝国——“月亮和太阳不落的帝国”,因为它的殖民地遍布地球一圈。它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最早的产业主要是毛纺业、 呢绒,需要羊毛,对外实行“炮舰外交”疯狂的侵略、掠夺,对内搞圈地运动造成羊吃人的现象,在我国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华大门并第一个签订不平等条约就是英国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俄罗斯,曾先后侵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内蒙古的面积(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给予我国灾难深重的是日本的全面侵华,八年抗战牺牲的人员和物力数量巨大。21世纪后半叶起,中国将成为世界大国。因为时代不同,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不可能走殖民主义老路,只能走和平崛起之路。构建和谐社会,亲和中国人民、亲和世界人民,呈现中华民族泱泱洒洒大气概,这

是民族的理想、民族的光辉。

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领导能力等方面着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一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要学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三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这样抓下去,就一定能够积极地促进社会越来越和谐。

需要指出的是,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候,有许多问题是要深入探讨并加以注意的。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都是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靠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的问题,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不讲发展的发展观绝不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不在发展的基础上求和谐不可能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上。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当然,这种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还是要牢记十六大报告中一句十分有影响力的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科学地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将极大地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五、结语:

我们要根据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条件来解决好社会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并祝福我亲爱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六、参考文献: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出版社2005年3月 第1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 编

2、 《和谐社会研究·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人民出版社 2006年3月 第1版 张国清/著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 第1版 主编 李君如 副主编 严书

翰 卢先福

4、 《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学林出版社2005年3月 第1版 主编 王荣华 董世骏

5、 《华从际和谐与冲突》重庆大学出版2007年4月 第1版 黄囇莉 著

篇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上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

【正文】:

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生机、朝气蓬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

现阶段阶级斗争早已经"过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的主题,发展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以达到和谐平衡。

2、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协调 :

多年以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出现了不少矛盾。有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监督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只要经济能够发展,其它事情也不计较这么多了。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杀鸡取卵,枯泽而渔的现象不足为奇,这样就存在着经济发展腿长、社会发展腿短的不相适应因素,有的地方只关注GDP的增长,对许多社会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所忽视,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之间明显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上呈现了一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如贫富悬殊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和医疗保障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滑坡问题,群众上访有加重的迹象等问题。

3、不少地方和部门都现出"人治"现象,缺乏和谐因素

不少地方官员和部门的领导排斥异己,姿意妄为,例如不少学校领导狂贷1亿或几千万搞基建,上项目;有些地方教育局拖欠教师工作,将教师住房基金挪作它用,官员的权力无限澎胀,官员代表政府"乱作为"或不作为,在局部地区搞得民怨沸腾。加上中国人的"儒家思想"和"官本位"观念,无疑给不和谐因素增加"温床"。这种因素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爆发。 那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呢?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社会更加和谐”即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从当前来讲,就是要努力形成全体公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而,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究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尊重规律,重在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做得更好。 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土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而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要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止,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店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 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 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又是 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 现。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分配公平,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 参与竞争。

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其中包括: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5.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的关系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 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同时,大学生因其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和掌握,少数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 风气的影响,给社会带来负面作用,甚至危及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正确引导到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顺利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 建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这一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还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之,中国共产党只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 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就一定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局 面。

参考文献:

【1】鄢本凤,《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黄唏建,郑黎芳.《和谐社会与大学生》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青连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课题(N).文汇报,2004一9一30

【5】黄卫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N].深圳特区报,2004一10-14

篇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涉及教材知识点:

⑴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⑵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⑶依法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将建设,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人口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

⑼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⑽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完善党的民族政策。

⑾坚持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⑿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⒂青少年立志成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怎样的社会?(特征)

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稳定与和谐的关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2)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4)这是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

(5)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3、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简述其理由。

(1)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 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总之,以发展求和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持,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5﹑国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二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三是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四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五是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六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七是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6、青少年学生怎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1)要树立崇高理想,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本领。

(3)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4)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7、和谐社会的提出:

(1)、十六大。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与2000年的小康相比多了六个“更加”。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此正式列为中共全面提高五大执政能力之一。

(3)、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发表讲话。

(4)、两会。

8、提出的依据(现实原因):

我国的国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②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③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④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1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篇五: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民生问题就是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赋而就,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随着以往旧的矛盾和旧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新的矛盾和新的民生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民生问题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话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在“执政”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换言之,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我们党赖以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

第二,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必需。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最有效的动力。民生具体状况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有着

直接的重要影响。在一个民生状态不容乐观亦即以低收入群体占据主导位置的金字塔型的社会当中,其内需拉动力是最弱的。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这样一来,更多的社会成员的购买力就会明显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得到有效持续的拉动。

第三,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之必需。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由于一些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有害的影响。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并将它放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保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关心百姓,始终惦记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会财富要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民生,注重改善民生,使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财富为全民共同享有,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三)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纵观中外发展史,民不聊生必将产生动乱;重视民生则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因此,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