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23:22:31 作文素材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ppt作文素材

篇一:《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知识复习讲义

《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知识复习讲义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1. 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 分子之间 有间隙;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课本图13.1-2中,二氧化氮被放在下面的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从微观领域看。而灰尘飞扬、液体对流、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是从宏观领域看。?

2. 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d?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能写字、胶水能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第二节 内能

1.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

4.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5. 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6. 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说明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说明物体内能减小。?

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变化。温度变化,内能一定改变。?

晶体熔化、凝固、沸腾过程中,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但是温度不变。

7.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8. 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如课本图13.2-5甲,引火仪内的棉花燃烧起来,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着火点,使棉花燃烧。?

如课本图13.2-5乙,瓶塞跳出时容器内出现白雾,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9. 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不是温度,温度变化只是热传递的一个表现。

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具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如右图,烧杯中的水不沸腾,因为没有温度差。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10. 做功与热传递的异同

相同点:由于它们在改变内能上的效果相同,所以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不同点:做功时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热传递时能量的形式不变。?

11.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吸收热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变化量。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也不一定增加。?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也不一定吸收热量。?

“热”可以指热量、温度和内能,具体含义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2. 内能的利 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三节 比热容

1.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设计】用天平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调节两个酒精灯的火焰使火焰大小相同。用这两个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比较二者温度上升速度。

【实验表格】下表可供参考。

物质 初温t0/℃ 末温t/℃ 温度变化△t/℃ 质量m/g 加热时间/s

食用油

【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

【注意事项】① 比热容的概念是通过本实验引出来的,所以实验中不可以有“比热容”三个字。

② 本实验利用到控制变量法,所以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控制酒精灯的火焰大小,控制加热时间相同。

2.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3. 物理意义: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4.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5.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 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6. 海陆风: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导致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温差不同。温度不同导致大气压不同,白天和夜晚刮的风也不同。白天陆地温度高,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海洋温度高,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7.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8. 热量的计算公式:

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

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用公式求液体温度时,一定要注意液体的沸点:求出水的温度为105℃,但最终结果应该是100℃。?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0)。?

9. 热平衡方程: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Q吸=Q放。

篇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一、分子热运动:

(一)基本概念

1、物质是由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

②扩散现象说明:A 。B 。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 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 ,结论: 。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 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 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 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 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③d>r时,引力>斥力, 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 。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 。

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分子之间作用

力 。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练习

1.以下有关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B.分子是紧密排列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C.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D.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2.以下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物理知识,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比腌肉咸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分子间有排斥力

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分子间有吸引力 D.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4.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了,这是扩散现象,它证明了( )

A.分子有一定大小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C.分子有一定质量 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说法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计可以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擦黑板时粉笔灰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用3G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声波传递信号

5.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 )

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 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 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

6.下列现象中,能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磁铁吸引大头针 B.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笔杆吸引轻小纸屑

C.紧压在玻璃上的塑料吸盘很难被拉开 D.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在它下方能挂起较重的物体

7.“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8.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铁块难以被压缩 B.铁丝难以被拉断

C.打开的香皂,能闻到香味 D.磨光的铅片和金片,在室温下压紧五年后,可以相互渗入约1mm深

9.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10.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1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 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孤掌难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 B.“花气袭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12.受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影响,2010年3月19日至20日,我国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以下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沙尘漂浮在空气中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 B.为了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应保护草原植被 C.出现沙尘暴时,外出要戴好口罩,以免沙尘伤害呼吸道 D.沙尘掉落在叶片上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13、观察下列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 )

A.

B.

C. D

二、内能:

(一)基本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 。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 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 有关 内能是 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 及 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 和 。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 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 。热传递传递的是 ,而不是 。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 ,内能 ;放热温度 ,内能 。 ④热传递过程中, 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的实质是 。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 ,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是能的 ,后者是能的 。

D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物体吸热的“热”是指: ,煤油燃烧,产生热的“热”是指: 今晚很热中的“热”是指:

(二)练习

1.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填序号)

(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 (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 (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

(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 (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

(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开的水有内能 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4.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秧田中的水被晒热 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

C.磨刀时刀刃发热 D.热开水变凉

5.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双手摩擦能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锯木材锯子发烫 D.钻木取火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7.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15-3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

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

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2.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

列。“神舟”五号是10月15日由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动火箭发射升入太图15-3 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幕古四子王旗北的阿木古

郎牧场上,“神舟” 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_____方式进行的。

3.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 )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4.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5.下列事例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6.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7、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

A.它们具有的内能不等 B.它们的温度不等 C.它们必须相互接触 D.它们具有的热量不等

8、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那么( )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四、比热容:

(一)基本概念

1、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

2、质量相同的同一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越大,吸收的热量越 。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

升高相同的温度 。

4、比热容:⑴ 定义: 。

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体积、温度、密度、

吸热放热、形状等 。

⑷水的比热容为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 。

2、计算公式:Q吸= ,Q放=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吸 Q放

(二)练习

1.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这是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已知C铝>C铁>C铜)

4、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的温度更高。

3个。

5.如图15-5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 ;,(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 。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

甲 图15-5 乙

6、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__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克、初温为20℃的甲

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焦.[甲液体的比热容

为1.8×10 焦/(千克·℃)]. 3

篇三: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复习

内能知识点复习

13.1

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2.分子尺寸:_________m。 [来源:学科网ZXXK]

3.分子特点: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二、扩散现象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围:扩散现象可在_____、______和____中发生,但扩散快慢不同。

3.扩散现象说明: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有_________。

4.分子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__________运动叫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扩散现象越_________.

(1)20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

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

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_

_ ; 。

(2)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

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中花粉颗粒的运动是______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正如布朗运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______.

A.现象:压缩密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感觉越推越吃力;推测: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现象:磁铁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现象: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

D.现象: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在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推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5.说明: ①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灰尘微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的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三、分子间作用力

1. 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力和______力.

-102.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它们的大小与分子____________有关. (r0=10m为分子处于平衡位

置时的间距)

1) 当r> r0,引力 ____斥力,对外表现为_________;2) 当r= r0,引力 ____斥力,对外不显力;

3) 当r< r0,引力 ____斥力,对外表现为_________;4)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四、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2)一切物质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有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

(1)下面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不存在

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 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

(2)两个铅柱的地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A.两铅块被压的太紧 B.下面所吊重物还不够重

C.两铅块分子间有引力 D.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

(3)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带来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动能大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

13.2

一、内能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_____________.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一定的作

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_____________.

2.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内能。3..单位:J4.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与机械能的区别: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2种)

1.做功:

1)实质:内能和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_________的过程。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例:搓手取暖、钻木取火、磨刀发烫、打气筒、流星、擦燃火柴、锯木头

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的内能____________(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例:水蒸气将壶盖顶起、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2.热传递:

1)

2)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4)传递方向:从_________物体传向___________物体。

5)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___。 例:晒太阳、呵气取暖、生炉取暖、电褥子取暖、热水袋取暖、烧火做饭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__。

例:热水变凉、灼热的工件冷却、吹空调制冷、夏天冲凉

6)热传递危害:热水烫人、冬天感冒,夏天中暑

7)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热量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J

注:热量是变化量、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具有”多少热量

三、内能、热量、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热,内能____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__(冰化水)。

物体内能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A.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E.物体放热,温度一定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B.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速度大的那个物体内能一F.物体吸热,内能增大,状态不一定改变

定大 (3)(多选)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

C.1000℃的铁块具有内能,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确的是( )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能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2)(多选)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确的是( )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E.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问题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 F.物体的温度降低,一定放出了热量

13.3

一、实验:比热容概念的建构

器材:__________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___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

设计方法: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______,进而可以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________,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来比较液体_________________,这是采用了_________法。

方案一: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使用油,使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热容(c)

1.物理意义:比热容可以比较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来表示。

4.单位: _________________,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只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c水=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7.水的比热容最大,应用: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

1)暖气片中用水做运送热量的介质;

2)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3)严冬夜间,向秧田里灌水。

8.简答题:两类简答题解释方法:

一类:为什么暖气片中用水做运送热量的介质?

二类:1)夏日,海滩上为什么沙子烫脚,海水清凉?

2)为什么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温差小?

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放出的热量_______,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_______。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_______,冬季比沿海地区_______,在一天之内温度变化较_______。

例题:

小明和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情况.

(1)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实验前除取大小、厚度相同薄膜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

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 相同.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第十三章内能复习ppt)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和小芳把实验测得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它们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经过40分钟后,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

除了采用相同间内观察水降低来比较这两种材料外,根据上表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三、热量的计算

①温度升高时用:

②温度降低时用: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焦耳(J); [来源:Zxxk.Com]

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

t——末温——摄氏度(℃);

t0——初温——摄氏度(℃)

注意:

1)使用热量公式时,应特别注意文字叙述中升高了?t升、降低了?t降,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t,而升高到t、降低到t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t.例如:“升高(降低)到10℃”中的的“10℃”是末温;“升高(降低)了10℃”中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2)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11.探究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有关。

公式表示为: 12、小宇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中两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

一段金属丝,铜丝的电阻比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

①闭合开关后,通过两段金属丝中的电流是 。

②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瓶中温度计的示数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B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 X k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都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产生

的热量 。

[ 来源学科网

13、某暖气公司锅炉的出水温度为80℃,回水温度为60℃,每小时循环

水量为4m,锅炉正常工作一小时向用户释放了多少热量?(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 3

篇四:第十三章内能 复习教案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初步认识物体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了解内能的含义,能简单表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说出典型的事例;

(5)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会解释生活中、自然界与比热容有关的一些现象;

(6)了解比热容的意义,知道比热容的单位,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7)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方法

(1)观察有关扩散现象的演示,对现象做出解释,会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2)通过与机械能的对比,知道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能量;

(3) 讨论改变物体内能的各种方法,观察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现象;

(4)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差异,讨论比热容与人类生活联系的实例;

(5) 通过相关习题的研究与分析,掌握Q吸 = cm(t – t0)和Q放 = cm(t0

– t)。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

做出解释。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的兴趣;

(2)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具有了解物质的宏观热现象跟其微观运动关

系的兴趣和

热情;

(3)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关注热传递现象跟人类社会的联系;

(4)关心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通过对热污染知识的学习, 增

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2)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4)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2、难点

(1)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

(2)理解内能的定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4)掌握热量公式中的每个字母的含义,会利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启发探究)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内能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改变物体

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

的质量和改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温度变化时,热量的

计算公式为:Q=Cm?t

1、复习分子扩散、分子热运动

2、复习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

3、复习比热容定义,利用比热容进行计算

考点/易错点1 分子热运动

1、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分子扩散现象;

2、其物理意义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的运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而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

考点/易错点2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

的内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考点/易错点3 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

比热;

2、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

可对应其物理意义来相互对应理解。

3、热量的计算公式:吸收(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

(降低)的温度

即:Q=Cm?t

D:总结(引深探究)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

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

【例题2】

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

能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

传递至发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间,所以D错误,

选C

【例题3】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解析】在B选项中主要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特点来降低温度的故选B

E:练评(应用探究)

【基础】

1.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

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

出答案

2.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

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

传递至发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

间,所以D错误,选C

3.下列选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解析】 个别固体的比热可能会比与人体的比热还要大,B 选项说法太过于

绝对了

【巩固】

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

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

2、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

是 (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

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故选B

3、对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比热和密度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值不

C.密度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不变 D.比热和密度值均不变

【解析】对同一物质,物体的比热不发生变化,故选D

【拔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析】 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分子运动又称为分子的热运动,故选D

2、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

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

出答案

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是 ( )

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

水 B.人晒太阳觉得

暖和

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用打气筒打

气,筒壁会发热

【解析】 D选项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属于热

传递

达标检测

1、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

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

则的

3、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尘土飞扬 B.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D.余音绕梁

4、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

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

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7、若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可能不变 D.一定升高

8、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篇五: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

课题: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子热运动,并能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理解什么是内能,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4、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5、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利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6、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复习回顾】

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物质的构成: 一切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 扩散: 分子热 分子热 扩散现象表明

运动 运动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和。 定义: 内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内能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物体内能 的改变 定义: 比热容 用

物理意义: 热量的计算:公式:

二、关于内能,你还知道些什么?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

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 有关。

2、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

3、“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4、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能、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

5、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在温度为0℃时,静止在地面上的铁块( )

A、只具有内能 B、只具有机械能

C、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 D、既没有机械能又没有内能 7、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9、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

(1)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系。 【课后反思】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