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革命寻思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21:23:54 作文素材
革命寻思录作文素材

篇一:2014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复习

一、 填空题(10)

1. 三大批判:1951年对孙瑜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次大的文艺

批判运动,之后,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接踵而来;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1954);对胡风“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批判(1955)。

2. 赵树理建国后的代表作:短篇小说《登记》,《“锻炼锻炼”》、《老定额》、长篇小说

《三里湾》、《灵泉洞》。

3. 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红日》(吴强,1957)、

《红旗谱》(梁斌,1957)、《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青春之歌》(杨沫,1958)、《保卫延安》(杜鹏程,1954)、《林海雪原》(曲波,1957)

4. 浩然的代表作:《金光大道》、《艳阳天》

5. 八个革命样板戏:包括五个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

《海港》、《奇袭白虎团》,两个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一部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

6. “陕军东征”是沿用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指的是1993以来陕西几位作家联袂发表的

长篇小说对于文坛的冲击和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指陈忠实与《白鹿原》、贾平凹与《废都》、京夫与《八里情仇》、高建群与《最后—个匈奴》、程海与《热爱命运》。

二、 名词解释(6选4)、简答、分析(5选4)

1. 赵树理等作家被称为“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的原因:赵树理、马烽、西戎、

孙谦、束为、胡正等作家的小说,都主要取材于山西农村。这些作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山西度过的,他们不但熟悉那里的风俗习惯和人情事理,而且经常能接触到生活底层,他们能够在小说中自觉地将地域性与农民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这些山西作家紧紧围绕农村的现实问题来进行创作,不仅以反映农村现实为目的,而且以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为目的。另外,在艺术上,他们始终坚持把农村读者作为主要的接受对象,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注重对古典小说、民间说书、地方戏曲等民间艺术形式的改造吸收,加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语言的通俗性。鉴于赵树理等作家在创作上的上述共通点,后来的评论界陆续有人用“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等称谓来命名他们。

OR 山药蛋派:又称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等。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创作流派。代表作有赵《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马《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西《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这一流派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文学史上认为现实主义是“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和灵魂。

2. ▲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

新局面。

3. 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

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4. 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

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5. 改革文学:随着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确立,新时期的文学迅速对新的时代课题作出

反映,作家们以自觉的社会参与意识,表现出了改革春潮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心理情感的有力撞击以及改革突破重重阻力艰难行进的社会状况,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迅捷、持续的反映和描写。向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掘进,力图整体地全息地摄取这个变化的大时代。代表作品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等。

6. 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它的主要特征为: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7. 先锋小说: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

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8. 新写实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

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9. ▲陕军东征:

10. 人文精神大讨论: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发生在90年代的一次文学、文化论争,起于

1993年,延续到1995年夏秋。这场讨论,最初是由王小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五人在1993年第6期《上海文学》上发表的对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引发的。他们对其所认定的当前的文学危机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进行了激烈的抨击。随后《上海文学》相继发表了陈思和, 陈平原等人的对话录或笔谈,《读书》连续五期发表总题为“人文精神寻思录”的对话,把各方专家学者都引进来了,包括王蒙、王朔;张承志,张炜的“抗战文学”行为也纳入到这场论争中,与谢冕,洪子诚的“关于当代文学理想”遥相呼应,至此这场论争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直至1998年余波犹存。

11. ▲《三里湾》主要内容:《三里湾》通过三里湾的秋收、整党、扩社、开渠等故事

情节,描写了王金生、范登高、马多寿、袁天成四个家庭在扩社过程中的矛盾与变化,生动而真实的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先进力量和落后力量之间的斗争,农民在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和婚姻问题上的种种矛盾冲突,广阔描绘出农村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揭露了封建思想在农村的流毒和影响,显示了实现合作化的艰巨性、复杂性。

12. ▲浩然《金光大道》主要内容P69:《》

13. 巴金《随想录》P133是巴金对人生对社会的艰苦探索的真实记录,是巴金新时期

最重要的作品,是一部情透纸背,力透纸背,热透纸背的写真话的大书,写出了老作家的心理历程。包括五集《探索集》《真话集》《无题集》《病中集》《随想录》 巴金《随想录》的主要特点

1)作品具有震撼力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随想录》对“文革”的彻底否定并不只停留在暴露伤痕的浅

革命寻思录

层面上,而是从社会文化的深层探究“文革”与社会弊端的一个根源。因此,还应坚决反封建。

2)严于律己,解剖自我的强烈的自审意识和自省精神。巴金的彻底自审,实际上也是在审视民族的灵魂,解剖时代、社会和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

3)具有文体价值。优秀的散文应是作者真诚的人格与真实的文格化合的产物。散文应崇尚真实。《随想录》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人,叙真事。

4)独特的话语方式“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

价值: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忏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以个人的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用现代文化来战胜社会上各种丑恶、落后和黑暗的事物。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和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记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

1、《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巴金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和痛苦的经历,对“文革”进行反思,揭示了“文革”产生的原由和危害,这是《随

想录》的基本思想。 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在总结清算“文革”的基础上,巴金反思自身,对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违背真心的选择,作了严肃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谴责和自我批判,并把对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力图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因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巴金以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精神,无论对社会问题还是对文艺问题,都能直言不讳,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不乏深刻的见解,体现出一定的思想价值。

2、《随想录》的艺术特色 ①说真话,抒真情:真诚是巴金高尚的人格,也是他散文的灵魂,以《随想录》创作实践,开一代说真话之风,把喜怒哀乐毫不保留地袒露给读者,使作品产生一种特有的神韵,震动读者心弦。 ②师法自然,崇尚素朴 :《随想录》是自然天成的典范之作,达到了反璞归真的境界。没有传统的散文创作技巧,而是将生活本来面目自然而然地呈现给读者。看似无技巧,实质为最大的技巧。 ③严格的自剖精神:表现了“我挖别人的疮,也挖自己的疮”,从解剖自己入手去解剖社会,从审判自己入手去审判时代。《随想录》与民族共忏悔,与时代共忧患的自行精神,体现了作家的人格力量。

14. 老舍《茶馆》主要人物、情节

《茶馆》的艺术特色

(1)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2)主题:埋葬三个时代①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

②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军阀混战同这下的民国社会③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3)场景:裕泰茶馆(4)人物:

王利发(老板):左右逢源,典型的北京商人的形象。他勤奋、重利、心肠不坏,小资产者的思想。

秦仲义(民族资本家):爱国,希望民族振兴,搞工业救国。

常四爷(满清遗子):入过狱,加入过义和团,后认准自力更生:卖菜、打猎维持生活,但最后仍逃脱不了残酷的命运。

(5)艺术特色

①侧面透露法(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历史)

民族地方的特色:北方茶馆

各色人等的出现,集体亮相:掌柜的和伙计、受宠的太监、特务、打手等。 各色人等均可在此暴露社会矛盾: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等

象征意味:茶馆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旧社会的缩影。

②人像展览式,超越一人一事。

③结构:坐标式的结构、二维式立体感。有纵有横,有虚有实,纵是三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横是每个时代的矛盾冲突,三个时代的横断面。老舍的作品追求荒诞性和怪异性,这也是作品情节的小高潮。“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两个逃兵买一个媳妇”都体现了老舍家与戏剧的能力。

④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有名有姓的有70多个任务,让人一遍就记住的有50来个人物。

老舍剧作《茶馆》的结构艺术

①结构安排:《茶馆》表现了老舍大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与传统话剧不同,这个戏没有贯串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但人物众多,细节极为丰富,因此有人称它为“图卷式的作品”。由矛盾的接触点与生活的横断面结合,形成了蛛网般的结构。三幕戏就像三组风俗画,按照社会发展时序,选取一重大事变发生后的短暂

时期,一幕反映一个时代,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②表现角度:作家选取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角度,就是裕泰茶馆,三幕戏都在这里展开。“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联系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从茶馆的变迁和茶馆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中,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③以人物带动故事:为使跨度极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人物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使三个独立的横断面浑然一体。同时,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但又都与时代发生关系,扩大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④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

诗歌背诵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篇二:书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小说部分):计37种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

A类:

1. [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 [美]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

5.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 [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12.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3.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 [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7. [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补本);

3. 王瑶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5.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年版;

6.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朱栋林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1. 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 谢冕:《1898:百年忧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0.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2.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三联书店2000年版;

33. 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 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5.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潮流)史研究:计81种

A类:

1、 [美]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3、 [英]格兰特:《现实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4、 [苏]梅特钦科:《继往开来——论苏联文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新版);

5、 薛君智主编:《欧美学者论苏俄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 [英]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篇三:王树

顾准(学者) 编辑

顾准(1915.7.1—1974.12.3),上海人,字哲云,中国当代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

中文名

顾准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15年7月1日

逝世日期

1974年12月3日

职 业

会计学家、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

上海立信会计学校

主要成就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出生地

上海

籍 贯

生平经历编辑

顾准于1915年生于上海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祖籍苏州,父亲姓陈,经营棉花生意,后破产。顾准有兄弟姐妹10人

,他排行第五,随母姓。在初中于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两年学习会计,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

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被各大学采用,同时开始在大学任兼职教授。

顾准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936年2月,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从1936年冬开始,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1936年初成立的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简称“职救”),其公开负责人是沙千里等人,中间有一个秘密的党的核心小组,由顾准、王纪华、林枫(即宋书常)和雍文涛等组成,几个人党的组织关系不同,雍文涛是文委系统,顾准则是武卫会系统。采取的行动,既有公开出面的联合指挥部,都是各行各业的代表,如知名人物有章乃器、沙千里、沈体兰、张宗群、胡子婴等,更有一个在他们后面的进行实际工作的核心小组内部指挥部。每次游行示威,

都作了精心组织与指挥。[1]在文委工作期间,与经济学家孙冶方(当时为文委书记)认识并共事。1940年后,曾任中共苏南澄锡虞工委书记、专员,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苏北盐阜区财经处副处长、淮海区财经处副处长。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1月回到华东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华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积极准备接管上海。1949年5月,随军回到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为建国后上海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接管上海财政系统的三年时间里,这座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已经从国民党手里濒于崩溃的烂摊子变成支撑共产党新中央政府的最大财源,也为日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下基础。 运动冲击编辑

1952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顾准主张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强调“依率计征,控制计算”,不同意运动式征税,他在自己主管的《税务通讯》上连发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

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成为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

195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下放劳动回到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研究会计和经济,相继翻译了熊彼特和琼·罗宾逊的经济学著作;1965年,因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外甥宋德楠与几个同学建立“现代马列主义研究会”,被视为组织“反动小团体”,顾准受到牵连,再次被划为右派,并在随后的文革中,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更加残酷的迫害。出于来自社会的强大压力以及对顾准的不理解,与顾准患难与共30多年的妻子汪璧被迫提出与顾准离婚,1968年4月更因不堪迫害而含恨自杀;五个子女宣布与顾准断绝关系,并断绝一切来往。

尽管遭受种种非人的迫害,并承受与亲人分离的痛苦,顾准仍坚持独立思考,特别关注民主问题,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写成《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1974年12月3日,顾准因肺癌在北京病逝。临去世前,他留给病床前的学生吴敬琏最后一句话,“中国的神武景气终将到来”,并要他“待时守机”[2]。顾准的骨灰,一半遵照他的遗嘱,抛撒在他生前曾工作过的三里河路中科院大楼前面的小河里,另一半根据经济所的意见,安放在八宝山公墓后的老山骨灰堂。

1980年2月9日,顾准被“恢复名誉,彻底平反”,当日,中科院为他和妻子汪璧召开追悼会,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正局级墓室里。

1994年9月,《顾准文集》出版,1997年9月,《顾准日记》出版。顾准的书籍出版后,在中国的知识界、思想界刮起了“顾准旋风”。学者李慎之说,顾准其实是拆下自己肋骨当作火把,用以照亮黑暗。

主要著作编辑

顾准对经济学、会计学、政治学研究颇有建树,

主要著作有《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翻译作品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约瑟夫·熊彼特)、《经济论文集》(琼·罗宾逊)。

文集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

顾准1974年12月去世至今,三十年过去了,人类历史又跨过了一个世纪,进入了新的对世纪。人类社会总是在按照自己的逻辑缓慢地往前发展,但也总是一步一步地在进步。顾准去世以后的这将近三十年间,我曾陆续写过一些有关顾准的文章,

散见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早就有这样一个心愿,想把这些文章收集起来出版一个集子,既作为一种纪念,也可为读者提供一些检索的方便。三四年前

,北京的一家出版社表示愿意出版,便把已经编好的稿子交了去,谁知该社的总编认为内容重要负责编重新改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时罗银胜、高建国著的《顾准传》已先后出版),这显然和我原意大相径庭,往复几次,不能达成一致,最终只能以撤稿作罢。2002年年初,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获知此事后,善意地为我介绍一家出版社,我满以为这个集子的所有文章,都早已在

篇四:博闻广记

博闻广记:大学生必读基本书目

(基本原则:专业性、可读性和现代人写的书)。

一,专业精读:

1、思想: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存目)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艾德勒《六大观念》

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存目)

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许纪霖主编《启蒙的自我瓦解》

保罗·利科《人文科学解释学》(存目)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存目)

利奥塔《后现代知识报告》

汪晖《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思想得兴起》(存目)

2、文化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

戴锦华,孟悦《浮出历史的地表》(存目)

王晓明主编《人文精神寻思录》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

刘禾《跨语际实践》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存目)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

朱光潜《论文学》

李泽厚《美的历程》

宗白华《美学散步》

霍尔曼《现代艺术的激变》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存目)

南帆《双重视域》

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房龙《漫话圣经》

3、社会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钱穆《国史大纲》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存目)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存目) 哈耶克《走向奴役之路》(存目)

阿伦特:《黑暗中的人们》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存目)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存目) 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

内格里《帝国》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存目)

麦克卢汉《谷登堡星汉:印刷人的诞生》

二、广闻泛读类

1、人文社会

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存目)

顾准《顾准文集》(存目)

罗素《西方的智慧》

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

孔飞力《叫魂》(存目)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存目)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约翰·斯蒂尔·戈登《伟大的博弈》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宋鸿兵《货币战争》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存目)

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波斯曼《娱乐至死》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

曹锦清《黄河岸边看中国》

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

2、自然与技术:

《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 》 许良英、刘明编《爱因斯坦文录》

斯蒂芬.梅森《自然科学史》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赛格雷《从X射线到夸克》

费米夫人《原子在我家中》

乔治·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

霍金《时间简史》

陈方正 《继承与叛逆》

达尔文 《人类的由来》

雅可布 布洛诺夫斯基 《人之上升》

德斯蒙德·莫利斯《裸猿》

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3、抒情与虚构

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卡夫卡《变形记》 鲁迅《野草》

张爱玲《倾城之恋》 茅盾《子夜》

余华《活着》

残雪《黄泥街》 徐星《无主题变奏》 王朔《顽主》

刘震云《一地鸡毛》 高行健《车站》 《海子诗集》

陈超主编《中国当代诗选》 张承志《黑骏马》 王蒙《恋爱的季节》 朱文《我爱美元》 格非《欲望的旗帜》 苏童《红粉》

林白《妇女闲聊录》 王安忆《长恨歌》 曹征路《那儿》 韩少功《山南水北》 韩寒《三重门》 郭敬明《岛系列》

篇五:顾准历史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