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9:21:16 体裁作文
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体裁作文

篇一:似 曾 相 识 燕 归 来

似 曾 相 识 燕 归 来

似 曾 相 识 燕 归 来 ——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 大起大落的历程 文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的复苏和振起 两种不同的文学教育观 几点思考 建国50年来,我国的中学文学教育大起大落,由乔木跌入幽谷,又从幽谷复苏振起。许多朋友对于这个异乎寻常的轨迹感到难以索解。我从事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辑工作近半个世纪,亲历了这项工作的全过程,提供一些资料并发表一些见解,对于当前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的讨论,对于思考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长远方略,都会是有益的。 大起大落的历程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即受到非常的重视。改革的方案是参照当时苏联的做法,将中学语文课分设文学、汉语两科。在我国废科举、兴学校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这是首次施行系统的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次改革,受到的关注是建国50年间所仅有的。毛泽东同志亲自过问,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胡乔木同志直接领导。后来,周扬同志也参与领导。在教育部内,则由教育部副部长、著名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直接领导,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这项编辑工作的是著名作家吴伯萧、文学史家张毕来。在编辑过程中,还召集几次作家座谈会,茅盾、老舍、臧克家、萧三等都提供过意见。 从1951年到1958年,这套教材从启动到停止使用,达8年之久。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胡乔木同志在讲话中谈到“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着特别混乱的现象.其原因就是没有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提出分科的问题。同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下半年,语文教育界开始讨论。 1953年4月,教育部向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提出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示,语言、文学可以分科,并指定成立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由胡乔木任主任。1953年12月,胡乔木向中央写了《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 1954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这个报告。依据这个报告,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进入具体的施工过程。课本初稿,在全国74所中学(27000名学生)中试教。 1955年上半年,编辑和试教工作已经完成。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语文教学会议,由叶圣陶向大会作《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的报告,动员在全国推广使用新的分科教材,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是正当此时,一直不曾过问此事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对文学、汉语分科以及文学课本选材不当提出严厉的批评.致使大会不了了之。大会报告不作正式传达,分科教材使用与否各地可以“因地制宜”,也可以使用旧课本。从此文学、汉语分科的命运泰极否来,一落千丈,对文学课本的批评纷至沓来。如康生指责说:“文学课本非改不可”,“与教育方针相违背,最多只能培养小资产阶级感情”,“许多课文思想性不强。语言也混乱,可砍去百分之三十到五十,换选政治论文、社论和应用文”。这场大起大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有待发现更多的资料进一步说明。但联系当时的极左浪潮.从康生的讲话中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此后文学课本形同废止。60年代初开始另起炉灶编写语文课本。同时,在一份中央文件中提出: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也不要教成政治课。《人民教育》发表了《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和《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两篇文章。中央文教小组指示:“文学、汉语合而为一,叫语文。”文学、汉语分科教材正式寿终正寝。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有了恶性的发展,而文学教育却成了禁区。 文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在中学实施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当时已有充分的认识。这个问题在胡乔木写给中央的《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请示报告》中有清楚的表述。报告写道:“一般语文教学着重在语言文字的解释方面。,??其结果是使学生缺乏严格的语言训练,另一方面,一般语文课都不注重文学教育,没有经过文学培养青年的高尚品格和健康的人生观,也没有使学生得到必要的、系统的文学基本知识和文艺鉴赏能力。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语文混合教学的结果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败俱伤。”胡乔木在一次讲话中还特别强调在文学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说:“文学教育的任务是要使学生从文学作

品中生动地了解国家人民的生活、命运、幸福与痛苦,以引起学生对劳动人民发生强烈的感情,和对文学发生兴趣和爱好,所以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有着很大的重要性。文学应以本国文学为主体,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朗读、欣赏中国文学作品,使学生爱好中国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有足够的估价和正确的认识,并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描写、生活斗争等的影响,养成学生高尚的人格。”“若把文学教育单纯变成政治教育或完全与政治隔绝,都是不正确的。” 中学文学教育的任务,在1956年制定的《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里,作了系统完整的表述。以高中为例,高中文学教育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养任务,即增进文学、语言素养的任务,规定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著作的初步能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巩固学生经常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扩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教育任务,即思想品德教育。规定“在初级中学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劳动态度,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爱护公共财物和坚韧、勇敢、谦逊、诚实、俭朴等品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特别是对社会生活的明确的善恶、是非观念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我所以不惮其烦地引用当时的资料,是为了让读者原汁原味地了解创设文学课的指导思想。通过文学课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对文学在语言教育上的重要作用也作用也作了充分估计。今天看来,这个指导思想的基本精神仍是可取的。 我们在选取课文过程中,总是在思想性方面反复推敲,但也决不忽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尤其是在语言方面的要求可以说到了近于苛刻的程度。比如有些课文的文字加工,采取“会诊”的方式。由叶老主持,参加者有编辑室主任和责任编辑,还有一位熟悉普通话的先生。若是翻译的外国作品,还要请一位精通外文的先生对照原文参与修改。一篇课文的文字加工.往往要四五天才能完成。不问作者是谁,所选作品须文字加工的,都认真严肃地进行。如朱德同志、郭沫若和茅盾同志的诗文都曾作过文字加工,并征得本人同意。课本的注解和练习题都是叶老逐字逐句审改过的。 新时期的复苏和振起 灾难性的“十年动乱”结束、中央对于中小学教材的拨乱反正给予特别关注。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教育部集中全国优势力量编写新的各科教材。新教材以较快的速度编写出来,适时地满足下拨乱反正的需要。同时,随着思想的逐步解放,人们开始摆脱种种思想束缚,把过去被禁锢的东西放在实事求是的天平上来衡量,重新判定是非。语文教学界抱着很大兴趣打破文学教育的禁区,重新加以审视和评估,给了这个被打入冷宫的维纳斯以应有的地位。 许多朋友对于50年代的文学教育以及文学教材表示了深情的怀恋。有的认为当年的文学课本是建国以来最好的。许多当时读过这套课本的朋友,事隔40年,还能背诵其中的某些章句。有的仍保存着这套课本。那是在“文革”期间特地隐藏起来才得以保全的。还有的学校进行教改即以当年的文学教材为基础,加以补充调整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语文教育家对加强文学教育普遍表示支持。当年主持编写《汉语》教材的张志公先生,一生专注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他提出中学生要学习古典文学,要学得多一些,深一些,并且主张初中开始设文学鉴赏课。我也多次讲到打破禁区, 让文学走进校园。加强文学教育已形成广泛的共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考虑语文教材进一步改革的时候,将加强文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到日程。参照50年代文学教育的经验,结合新时期的特点,试图首先在高中开展实验。从1983年至今,编出了两套以文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高中语文课本。 一套是供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1983年开始编写。成书后,到1997年进行了两轮试教,受到普遍欢迎。这套教材的教学重点,高中一年级是文言,二年级是文学,三年级是文化,二年级相对集中地进行文学教育。《文学课本》上下册和《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册,是进行文学教育的基本教材。这套教材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为主线,按照文学作品体裁分类,

兼顾时代顺序,以鉴赏课文为主体,辅之以简要的鉴赏常识和多种形式的鉴赏练习。全书包括诗歌鉴赏、散文鉴赏、小说鉴赏和戏剧鉴赏四个部分。除课堂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自学篇目。课内课外合计选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近200篇,其中多是脍炙人口、历古常新的经典之作。一年级的《文言课本》、三年级的《文化课本》也选入了不少文学作品。 再一套是供大面积采用的高中语文试验课本。1993年开始研究,1996年编写基本完成,已经过一轮试教,受到普遍欢迎。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是加强了文学教育,文学作品占60%以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高中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是文章的阅读及写作,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文学。二年级着重学习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并学习文学史常识。三年级着重学习若干文学专题,如《史记》专题,李白杜甫专题,《红楼梦》专题,鲁迅专题等。教科书和文学读本所选文学名著约400篇。选材力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过去相比,更注重选取文化内涵丰富的、更易于学生接受的名家名篇。更注意课文的时代气息,选材面也更广。我国的古典名著,如《红楼梦》《桃花扇》《西厢 记》,外国的古典名著,如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节录入选。 教育部决定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开始推广使用两套新教材。这件事受到传媒的关注,对新教材作了热情的介绍。但是报道给人的印象是,新教材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讨论的产物.其实不然。讨论是从1997年11月号《北京文学》开始的,而两套新教材的编写远在1983年和1993年就开始了,到1997年,不但书已编就,而且已经先后试教,向全国推荐使用已是水到渠成了。 中学文学教育半个世纪走了个大大的马鞍形曲线。在中学阶段如何加强文学教育,教材如何编写得更加完善,虽然有许多问题仍待探讨,但是,加强文学教育已取得广泛共识和受到普遍欢迎。文学教育已从幽谷中复苏和振起,回到了中学语文课堂。这要算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 两种不同的文学教育观 在当前的讨论中,许多论者钟情于文学教育。表面上看,想到一处去了,实质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原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教育观。 一种文学教育观认为,文学是历史的一向明亮的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一代代的人逝去了,他们的精神笑貌却活生生地存留在文学里。通过文学,可以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了解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文学,由于它的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于塑造青年人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通过文学教育,要塑造青年一代怎样的灵魂呢?择其要者而言之,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浩然正气,为开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为战胜艰难险阻和可能遭遇的暴风骤雨而自立成才和无私奉献;培养他们文明的气质,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毫无疑问,这一切,恰恰是我国文学史的主流,以此作为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顺理成章的。 放眼21世纪,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并且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使我们多难的祖国以高度文明、高度民主、高度发达的雄姿屹立于世界发达国家之林,这是十分艰难的。考虑到我国的处境,我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并未过时,前面的道路会遇到重重艰难险阻,决非铺满鲜花的坦途。我们一代代的青年应是爱国志士,是百折不挠的硬骨头,非如此,就不算是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足以担当千钧重任。 另一种文学教育现在《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某些言论中不难看到,其所持论点与上文所述大相径庭。他们基于对文学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中学语文教育进行控诉和批判,列举的许多骇人听闻的“罪状”中,核心的一条是“用政治强奸语文教学”。在他们看来这个“政治”简直是万恶之源,遭到“政治”的蹂躏,语文教育只能“培养听任流氓语言支配的奴隶和奴才”,“牺牲了人的尊严”,“腌出一批批发咸、发酸、发辣、发臭、发苦、发甜、发麻、发木的脑瓜”。够了,这种超级谩骂出自学者之口,实在令人遗憾!长期以来,我们使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提法,开放搞活以来,更提出培养“四有”新人。但是他

们认为对新人的设计和培养“完全失败了”,“新人”“没有任何灵魂和肉体可言”,“只是一架机器,一个螺丝钉,一块任什么人搬来搬去的砖头”,新人的设计“集中了意识形态对人的要求.也主宰着文学教育如何进行”。这些指责距离事实十万八千里。新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代一代的人,成功地建设着和保卫着我们的同家.其中有不少是国家各条战线的栋梁,以及在各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赢得世界声誉的英才。铁的事实只能使谩骂者自蒙羞辱。 文学教育自然要清除“政治”以保童贞.于是为了恢复“人的尊严”,为了使受教育者免于沦为奴隶和奴才,先生们出来“拯救”文学教育了。对课文中一大批文学精品(其中有的是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滥施挞伐。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文章,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雷峰塔的倒掉》、《文学和出汗》等文章,以及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巴金、夏衍、丁玲、臧克家、艾青、赵树理、柳青、周立波、何其芳、刘白羽、魏巍、秦牧、吴伯策、吴晗、李健吾、郭小川、贺敬之、柯岩、杨朔等无一幸免。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竟被说成是强迫人们去“杀人”。鲁迅的杂文被说成“局限性大,火药味浓,缺乏和平心,宽容心”。《周总理,你在哪里?》《一件珍贵宾的衬衫》等被轻蔑地斥为“歌德派”。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被诬为鼓吹“民族间仇恨”,而凝聚着中国人民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历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竟成了“压在心头的坟”。(面对这座光荣的丰碑,您的压抑感和不样感从何而来呢?)不难看出,他们打倒这些作品,用的是清一色的另一种政治棍子。种种荒谬指责与其说出自一种匪夷所思的奇特逻辑,不如说是出自基于别种意识形态的狭隘偏见。可爱的先生,你们不介意把文学教育从一种政治中“拯救”出来却陷入另一种政治吗? 其实,他们对待政治“强奸”语文的问题并不是认真的.并不是使用平等的原则。他们推出周作人、胡适、梁实秋等人.说“他们中的许多人的成就不一定小于鲁迅。有的比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丁玲更优秀”。尽人皆知,胡适、周作人不仅是学者,而且是地地道道的政治人物。周作人在日伪时期充当汉奸。把此人请进语文教材充当文学导师。听任奴隶和奴才的恶臭污染文学圣地,只能证明,“人的尊严”云云不过是他们用来自炫的泡沫而已。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弄明白了:他们所谓“强奸”了语文教学的政治有特定的含义,特指50年来新中国的政治,社会主义的政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政治,在他们看来,只有这种政治“强奸”了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才会把人变为“奴隶和奴才”,变成任人摆弄的“砖头”,变成“发麻发木的脑瓜”,至于基于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政治则尽美尽善,美妙得很,用不着它来施暴,应该用八抬大轿,敲锣打鼓请它进来,与文学教育结为秦晋之好。同一舞台.老包换了曹操会演出什么戏,可想而知。 两种文学教育观是决然对立的。我们赞成前者,反对后者。 几点思考 一、要充分估计文学教育的作用,应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给予重要的地位。但是并非任何文学教育都是有益的,文学教育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文学教育可以分为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育两个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已如上述,语言教育也不容忽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历代文学大家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足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鉴赏文学作品从品味语言入手,鉴赏的过程也是品味语言的过程。艺术鉴赏和掌握语言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三、中学文学教育的主体是阅读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包括适量的外国作品,并辅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常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是无比丰富的,教材的选取,决定文学教育的质量。要着重主流、兼顾多样,在比较中增进学生的鉴赏力。要力求文质兼美,着重选取名家名篇。 四、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课中的安排要适当,应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低年级少些.高年级多些。另一部分用于教学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一般的实用性文字,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进行文学教育要着重于发挥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循循善诱,熏陶渐染。要与生活相联系,开展多式多样的课外文学活动。文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反映。只有联系生活才能使教学生动起来,取得理想的效果。

篇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

正如专家所说的“似曾相识燕归来”,又一次担任语文研修组长,感到任务很重但也很荣幸。

从简报中了解到,今年的研修与两年前比,课例的研制团队人员发生了变化,6个课例在研讨问题的提出、研究计划的制定、备课研讨、上课观摩、评课议课、总结反思等环节上,都有不少新意。通过研修我们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网上研修,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们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们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无限的风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网络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广阔舞台,这里有心声的呼应,这里的观念的碰撞,这里有经验的交流,这里有疑难的解答,让我们充分利用研修这个平台,借助同伴的力量,吸取专家的智慧,扎实而稳健的行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篇三:九上诗词赏析

一、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3、任选一个角度对本诗作点赏析。

答:例如: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映了怎样的物候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答:适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浪漫的鲜花,这是有与高二、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此句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⑴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

答: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

⑵“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

答:“何须”有宽解婉劝之意。虽然将士有思乡之怨,但也意识到戍边的责任重大,这二字使全诗基调悲中有壮,悲凉中有慷慨。

(3)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自下而上”或“由

近及远”;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上”。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答: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四、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从诗中的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的景色?

答:三两 先知 短 欲上

2、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答:“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暖”、“欲”是画面所找不到的,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面中的景物变得生机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3、“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反映了一定的哲理意义,你知道吗?

答:敢为人先,勇于探索者才能获得真知。

七、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谈谈你对词的上阕中表现的景与情的认识。

答:景是凄冷秋夜、如钩残月,梧桐遮蔽下的幽深小院构成的孤寂凄凉之景;情是被幽禁的作者的浓重愁情。清景中人,人眼中景,彼此烘托渲染,使景与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环境气氛,愁苦之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词的下阕用了 的修辞手法,用 来写离愁,形象地表现离愁的 。

答:比喻 一团乱丝线(丝) 纷繁杂乱,无端无绪,难以解开。

八、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诗是怀人之作,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答: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答出2句即可)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落寞、孤独

3、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新”与“旧”对比;(“去”与“来”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的作用是什么?

答: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之情。

九、《相见欢》(词)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1)“无言”、“独上”可见词人之浓重愁情。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者,实非梧桐深院,人也。“锁清秋”,被“锁”者,实非“清秋”,亦人也。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凄凉。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直抒胸臆。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写出了离愁的纷繁和难以解开。“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写出离愁的滋味,是一种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

【试题链接】 -

⑴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结合词的内容加以分析。

答: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痛苦的内心世界。“无言”、“独上”写出了诗人痛苦的内心。“月如钩”,.借缺月象征人的缺憾。“清秋”,“寂寞”者、被“锁”者,词人也,写出了词人的悲愁无尽,内心的寂寞、痛苦。 ⑵这首词对“离愁”的描写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怎样把抽象的离愁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运用比喻。“剪不断,理还乱”,用丝缕来比喻愁思,写出了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

十、《浣溪沙》(词)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两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试题链接】

⑴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⑵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词。

⑶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旬,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偶:这一句时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十一、《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士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1)写遮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鸟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想起人生路程,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盛行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

篇四: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王向伟 祝惠慧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综合》2013年第10期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生活是德育的出发地,也是德育的回归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无法将学生的生活原原本本地搬入课堂,只能设计一些类似于学生生活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力图打破思品课堂中以单纯的灌输为主,远离儿童生活的“纯道德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类生活”的课堂场景,即从“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生活经验中走入课堂,唤醒真实的体验,教育价值就以生活经验的形式沉淀在儿童的思想意识里,这正是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必然追求。 策略一:巧引儿童生活素材之“燕”,激发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许多精彩内容基本源于儿童的生活,但在区域、时令、深广、构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是学生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如教师一味地把教材上的素材搬到课堂上,或许学生会觉得那是别人的事,难以激发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用心在教材与儿童真实的生活之间寻找结合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素材之“燕”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到咱们要去关心的事就是自己的生活,从而自然而然地唤醒真实的情感体验,激起内心的道德情感。

1.引入身边真实的生活细节,唤起真实情感的回忆

儿童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实践中,教师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以及其承载的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入学生真实的生活事件来创设“类生活”教学场景,引发学生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例如教学《分享的快乐》一课,我意识到教材中学生分享玩具的生活图片,尽管学生很熟悉,但不是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人和事,可能唤不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于是,课前我留心观察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分享细节,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课堂上,当我把拍摄下来的“雨中,同撑一把伞” “没墨水了?用我的!”“共读一本书”等生活场景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时,学生们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漏了自己的镜头。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这真实的生活之“燕”唤起了,交流与别人共分享的感受时,他们说出了当时真实的想法,甚至还原出当时的对话情景。其他学生也认真地倾听着,心与心互相碰撞,真实的道德体验油然而生。

2.引入儿童现实的生活事件,强化真实情感的共鸣

现实的生活事件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实践中,我发现教材中选用的生活事件很多并不贴近时代脉搏,甚至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这就很难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平时,我注意观察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点,为“类生活”教学场景注入“新鲜血液”,引领学生进入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世界,引发真实的情感共鸣。例如学习《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教材中向我们介

绍的是掏粪工人时传祥,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而把最近媒体网络热议的“最美老师”、“最美司机”、“最美警察”等普通劳动者的感人事迹引入课堂,就容易让学生引发“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不平凡的劳动成果”的情感共鸣。

3.引入儿童日常的生活事件,催生对真实生活的思考

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事件,正是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事件,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对真实生活的探究、反思,从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如学习《劳动成果要珍惜》时,就先引入一段同学在校午餐时的视频,当他们发现自己把才吃了几口的饭菜毫不犹豫地倒掉,一些同学把豆子、肉扔来扔去闹着玩时,脸不自觉地红了。他们感受到其实日常生活中,自己每天都在上演这些觉得是无伤大雅、不以为意的浪费行为,都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策略二:巧现儿童生活情景之“燕”,引发道德对话

科尔伯格认为:“只有在对道德冲突的争论中,才会更好地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更好地引起孩子们用心的思考。”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追求的是学生身上真实朴素持久的道德养成,它的形成不是靠强制灌输,而是在与他人的道德对话中不断地碰撞、提升。而这样的道德对话,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再现儿童生活情景之“燕”,营造道德对话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辨析是非。

1.再现生活细节,进行真诚的道德对话

现代多媒体可以轻松地创设这样一种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的情境,它可以生动地再现学生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生活现场,进行真实的道德对话。例如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我根据平时的家访的了解,发现了这样一个“道德两难”的生活场景,便把它拍摄下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再现出来:可意(班长)吃过晚饭,拿起碗筷准备洗刷时,妈妈连忙说:“我会洗,你快去写作业,学习要紧!”她刚拿起电视遥控器,妈妈一把夺下说:“快去多做几道奥数题!”请对这位妈妈的做法展开讨论。今天的孩子经常会面对这样的长辈关爱,可以说感同身受,正为之苦恼,所以话匣子立马打开,倾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有赞同,有反对,尽管意见不统一,但他们在对话中或多或少体会到生活中长辈行为背后的那份关爱,而不会一味地去厌恶家人的一些关爱之举。

2.表演生活场景,进行真切的道德对话

为了使生活场景真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可以通过编排小品、相声、情景剧等来再现生活场景。学生转换角色,开展道德对话,学生能真切地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能教育感染其他学生的道德认识。如教学《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时,学生表演了一个小品:放学后,一群小学生走出校门口,突然几个黄头发的小青年把他们拦住,翻走他们身上的钱物,并警告他们不准告诉老师与父母,否则要报复他们。学生中一个说要告诉父母,一个说

不能告诉。这是发生在我班的真实故事,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该怎么做?通过几位当事人阐述当时的真实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开展自救自护。从而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3.抓住生活事件,进行真实的道德对话

生活化的德育课堂一定是不断生成的动态课堂。不管是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生成的生活场景,还是捕捉到的课堂意外生成的生活场景,都可合理地转变为教育契机,进行道德对话。例如学习《诚信最可贵》时,我们正在交流着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人和事。这时,一位大队部的学生急匆匆地进来说:“马上有客人来学校参观了,你们班赶快派几名同学去清扫校园包干区。”几位值日生拿起扫把准备去清扫,一位调皮鬼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学校这样做不够诚信,每次有人来学校参观,就要求各班突击搞卫生,我觉得是弄虚作假,是不诚信的表现。”拿扫把的同学停住了脚步,一致把目光投向我。这真是一个“不曾预约精彩的生活场景”!于是我让他们先放下扫把,及时组织一场讨论。通过激烈的真实的对话,最后,大家觉得今天应该马上完成清扫任务,但也建议学校要注重保持平时的校园整洁卫生。

策略三:巧展儿童生活游戏体验之“燕”,提升道德认识

真正的儿童生活充盈着游戏元素,教学中,巧妙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游戏,活跃儿童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而流连忘返,忘我地体验着、感悟着、创造着,从而提升道德认识,促进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1.开展竞争体验活动,提升规则与合作的道德认识

小学生大都争强好胜,竞赛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其把认知转化为行动,逐步做到知行统一。在设计和开展竞争游戏活动时,要特别注重提升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和小组合作能力的道德认识。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时,一开始就把孩子们分成若干人数不等的小组,玩“传口信”的竞赛游戏,一连玩了三四次,终于有学生提出不玩了,因为发现游戏规则不公平。教师就引导学生讨论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然后按各个小组制定的游戏规则再玩,比比哪一小组制定的游戏规则最合理公平。整堂课以设计小游戏、合作制定游戏规则、按规则玩游戏为主要体验活动,直到课临近结束,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验到“生活中,只有人人遵守各项规则,人人互相合作,生活才公平、有序、和谐”。

2.开展角色扮演体验活动,提升社会责任的道德认识

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各种角色扮演的机会,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实战演习”,或体验不同人物的感受,或通过换位思考,增强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如在教学《我来做个小导游》时,就让学生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角色互动体验,了解家乡的景物。又如在学习《家乡特产知多少》时,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家乡特产带到教室,然后用桌子围成一个特产购物超市,

让学生分别扮演导购员、售货员、顾客等角色,在买卖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的特产。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学生同时也学习怎样做文明游客和顾客,怎样当好导游和售货员,唤起了朦胧的社会责任感。

3.开展模拟演练体验活动,提升自救自护的道德认识

生活中,经常有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和天灾人祸。学生自救自护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习得,已是德育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模拟演练是让学生获得自救自护能力的最佳体验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升生命意识的道德认识,为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例如在学习《我是小小安全员》时,创设了拨打火警119的模拟演练,学习拨打报警电话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着创设火场逃生的模拟演练,在反复的模拟演练中,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在一次次模拟演练中,孩子们意识到生命没有彩排,只有平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习得更多自救自护的方法与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宝贵的生命。

当“类生活”这只儿童熟悉的“生活之燕”,灵巧地穿梭于品德课堂时,课堂才更贴近学生的心灵,课堂中才有真实的情感流淌,才有朴实的思想碰撞,才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与发展,从而成就精彩有效的品德课堂。

(浙江省江山市中山小学 324200)

篇五:似曾相识燕归来

论题:如何让语文作业做得更有效

如何让语文作业做得更有效

众所周知,作业布置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然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语文老师一学期下来仅仅布置了七八篇作文,甚至更少,或是再要求学生写上几篇周记;有的则运用“偷懒的艺术”,在批改作业时仅仅写上一个“阅”子,打上一个作文得分就了事了;有的即使布置了语文作业,但是隔了很长时间才对学生进行反馈等等。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达不到作业布置的预期效果,而且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语文作业的有效性问题。如何让语文作业做得更有效,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作业针对性要强。这是让语文作业做得更有效的首要条件。任何一门的学科作业布置都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不是为应付检查,“搪官差”。只有确保了这一点,作业的布置才有意义。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向学生说明作业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学生才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作业任务,做作业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例如,我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为了强化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父亲》的作文,并且特别强调了此次作文的目的和意义。从结果来看,我这次作文训练的目的达到了,整体作文效果很好。

二、作业要求要明确。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向学生说明作业的目的和意义,也应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除了明确作业本身内容的相关要求外,教师还应在书写、卷面、完成时间等方面上提出明确要求。这些方面的要求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很重要,尤其是对语文基础知识较弱的同学来说。它有助于规范这一部分学生的书写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守时的生活态度。对于不按照作业要求完成作业的同学,教师应及时了解情况,坦诚交流,耐心教育。

三、作业形式要丰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我们平时好像看到的放在老师办公桌上的书面作业基本上就是作文和周记了,几乎看不到“词语”巩固或抄写古诗文方面的书面作业。可能有的语文老师会认为,“词语”巩固或抄写古诗文方面的书面作业也太“小儿科”了,不值得一做。我个人不这样认为。对于语文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作业有选择的让学生做一做,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些作业不仅可以帮助这一部分同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而且能引导他们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语文作业形式可以口头的和书面的相结合,课内的和课外的相结合,个体完成和集体完成相结合。总之,丰富的语文作业形式,必然会优化作业的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四、作业反馈要及时。作业效果必须要有批改的效率作保证。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对学生的作业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作业的真正目的。试想,对于学生写的一篇作文,如果教师隔了两三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进行反馈,那教师的评价和反馈还有多大的

说服力呢?这个时候,学生恐怕连自己作

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

文写的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还谈什么作业的效果呢?甚至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大打折扣。语文作业的反馈不仅要及时,而且要以鼓励为主。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尽量找学生的闪光点,并提出表扬。例如,我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常常先将学生的作文浏览一遍,先找出特别突出的作文,第二天上课时就读给同学们听或请同学自己来读;在评讲作文时,不仅要突出优秀作文,更要突出有“闪光点”的作文,哪怕是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开头或结尾,或是整洁的卷面书写,并将这位同学的名字大声的读出来。在作业打分上,我采用积分制,既建立学生个人积分表,又建立小组积分表,每过三周对得分情况进行评比和展示。每次评出5名“作业标兵”和一个“作业优秀小组”,并颁发奖状和奖品,同时将优秀作业向全班同学展示。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作业布置涉及到很多细节。我想,只要我们将每一个细节都做“细”做“精”,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的作业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效!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