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发展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创建[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4:29:50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发展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创建[1]哲学论文
【找论文网 - 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发展进入到又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的深刻变革,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哲学和文化研究的广泛涉列,为我国哲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条件。这是一个需要并且能够诞生哲学大家的时代。但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哲学发展还只是打破了旧局面,徘徊在材料的再开掘和再积累阶段,并陷入分割状态。苏联教科书模式的弊端并没有完全克服,哲学西化形态仍处于霸权地位,民族哲学的精华没有切实弘扬,也没有出现类似于毛泽东和新儒家那样的哲学名著和哲学家。作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远离劳工阶级,不能为中国劳工阶级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精神指南,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也没有提出独到深刻和比较全面的见解。哲学发展总体上缺乏原创性,呈现为表层繁荣。
中国哲学发展不能大步前进,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哲学观问题上,在哲学发展的时代化、民族化、世界化(“三化”)问题上,受到新经学传统等束缚和片面西化的影响,没有去勇敢和深入地耕耘。要推动我国哲学大发展,首先,必须在哲学观的理论和实践上获得突破。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异和存在。在此问题上,新儒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经过几代哲学家的努力,通过广泛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已大大地深化了,并在理论上充分肯定了中国哲学范式存在的意义。在我看来,西方哲学就是以理性和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是认知主义哲学和理论性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是以直觉和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是(政伦)价值主义哲学和实践性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知追求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根本性方面.因而,中国哲学范式必将永存。当然,价值追求又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又必须吸取西方哲学长处,修补完善中国哲学范式。其次,在哲学(包括整个人文学科)发展的“三化”(又称“三性”)问题上,我们也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态度。那就是:哲学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哲学发展的时代性和世界性是通过哲学发展的民族性而实现的,没有一般地世界哲学;另一方面,哲学发展的民族性又必须体现哲学发展的时代性和世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性哲学,但其发展中又不可能存在一般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它只是不同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个性中的共性体现。中国哲学发展的西化(和苏联化)形态的存在虽有合理性,即有利于我国在特定时期尽快吸取他人的积极成果,但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改造和重建中国哲学发展的民族形态。因此,中国当前形成的所谓中哲、马哲、西哲三足鼎立的局面是不正常的。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哲学传统为基础,吸取西方哲学长处,走改造和衔接传统哲学的路子,创造出适应时代化和世界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我相信,充分光大我们民族哲学价值,并尽可能达到规范通约,随着国力的强大,它最终会走向世界。我也坚信,哲学的价值,主要在于自己,而不取决于他人。
中国哲学发展,需要敢于突破和勇于创新。《传统哲学转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下面简称《新体系》),正是笔者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努力探索和创新的结果。它尽可能吸取哲学界发展的积极成果,又有自己的独创性。
《新体系》由本末论、常变论、境界论三大篇和绪论构成。绪论包括:哲学一般和中国哲学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和西方哲学传播。上篇本末论包括:天道自然,人道有为,世道的多样和统一等第一至三共三章。可名之为科学完整的唯物论。中篇常变论包括:世道的联系和发展,自然界的发展,社会客体发展,社会主体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认识论,价值论,人类意识及其工具的发展等第四至十一共八章。可名之为广义的辩证法。下篇境界论包括:生存境遇,主体主观改造,客体客观改造,生命境界等第十二至十五共四章。可名之为辩证唯物主义改造论.全书依据认识世界—先对象的存在后对象的发展,到改造世界的理路建构。在叙述体例上,将按照前人论说(主要是中国哲学史料)→马克思主义的论述(结论) → 必要证明的顺序组织语言文字。可见,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结构体系。
《新体系》首先将继承和融会我国古代哲学(包括近现代哲学)的优良传统。从大处看,主要体现在:(1)上篇本末论仍采取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立论架构,并突出心性理论(后面有进一步说明)。(2)中篇、世道的联系和发展一章,内容安排上,充分吸收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有的单列标题作为正式结论。(3)中篇、价值论独立为一章。中国传统哲学中蕴涵丰富的价值论思想,如传统哲学中关于“言”、“象”、“意”关系的思想,就是价值思维表达的独特思想。它们经过适当改造,可以再次得到光大发扬。特别地是,《新体系》还总结创立了“价值观生成两阶段论”:体验阶段和觉悟阶段。(4)下篇境界论四章,将突出地体现传统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后面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发展进入到又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的深刻变革,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哲学和文化研究的广泛涉列,为我国哲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条件。这是一个需要并且能够诞生哲学大家的时代。但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哲学发展还只是打破了旧局面,徘徊在材料的再开掘和再积累阶段,并陷入分割状态。苏联教科书模式的弊端并没有完全克服,哲学西化形态仍处于霸权地位,民族哲学的精华没有切实弘扬,也没有出现类似于毛泽东和新儒家那样的哲学名著和哲学家。作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远离劳工阶级,不能为中国劳工阶级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精神指南,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也没有提出独到深刻和比较全面的见解。哲学发展总体上缺乏原创性,呈现为表层繁荣。
中国哲学发展不能大步前进,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哲学观问题上,在哲学发展的时代化、民族化、世界化(“三化”)问题上,受到新经学传统等束缚和片面西化的影响,没有去勇敢和深入地耕耘。要推动我国哲学大发展,首先,必须在哲学观的理论和实践上获得突破。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异和存在。在此问题上,新儒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经过几代哲学家的努力,通过广泛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已大大地深化了,并在理论上充分肯定了中国哲学范式存在的意义。在我看来,西方哲学就是以理性和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是认知主义哲学和理论性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是以直觉和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是(政伦)价值主义哲学和实践性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知追求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根本性方面.因而,中国哲学范式必将永存。当然,价值追求又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又必须吸取西方哲学长处,修补完善中国哲学范式。其次,在哲学(包括整个人文学科)发展的“三化”(又称“三性”)问题上,我们也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态度。那就是:哲学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哲学发展的时代性和世界性是通过哲学发展的民族性而实现的,没有一般地世界哲学;另一方面,哲学发展的民族性又必须体现哲学发展的时代性和世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性哲学,但其发展中又不可能存在一般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它只是不同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个性中的共性体现。中国哲学发展的西化(和苏联化)形态的存在虽有合理性,即有利于我国在特定时期尽快吸取他人的积极成果,但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改造和重建中国哲学发展的民族形态。因此,中国当前形成的所谓中哲、马哲、西哲三足鼎立的局面是不正常的。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哲学传统为基础,吸取西方哲学长处,走改造和衔接传统哲学的路子,创造出适应时代化和世界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我相信,充分光大我们民族哲学价值,并尽可能达到规范通约,随着国力的强大,它最终会走向世界。我也坚信,哲学的价值,主要在于自己,而不取决于他人。
中国哲学发展,需要敢于突破和勇于创新。《传统哲学转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下面简称《新体系》),正是笔者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努力探索和创新的结果。它尽可能吸取哲学界发展的积极成果,又有自己的独创性。
《新体系》由本末论、常变论、境界论三大篇和绪论构成。绪论包括:哲学一般和中国哲学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和西方哲学传播。上篇本末论包括:天道自然,人道有为,世道的多样和统一等第一至三共三章。可名之为科学完整的唯物论。中篇常变论包括:世道的联系和发展,自然界的发展,社会客体发展,社会主体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认识论,价值论,人类意识及其工具的发展等第四至十一共八章。可名之为广义的辩证法。下篇境界论包括:生存境遇,主体主观改造,客体客观改造,生命境界等第十二至十五共四章。可名之为辩证唯物主义改造论.全书依据认识世界—先对象的存在后对象的发展,到改造世界的理路建构。在叙述体例上,将按照前人论说(主要是中国哲学史料)→马克思主义的论述(结论) → 必要证明的顺序组织语言文字。可见,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结构体系。
《新体系》首先将继承和融会我国古代哲学(包括近现代哲学)的优良传统。从大处看,主要体现在:(1)上篇本末论仍采取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立论架构,并突出心性理论(后面有进一步说明)。(2)中篇、世道的联系和发展一章,内容安排上,充分吸收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有的单列标题作为正式结论。(3)中篇、价值论独立为一章。中国传统哲学中蕴涵丰富的价值论思想,如传统哲学中关于“言”、“象”、“意”关系的思想,就是价值思维表达的独特思想。它们经过适当改造,可以再次得到光大发扬。特别地是,《新体系》还总结创立了“价值观生成两阶段论”:体验阶段和觉悟阶段。(4)下篇境界论四章,将突出地体现传统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后面哲学论文